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总是面向生活世界的思考和探询。它总是要从现实生活世界出发试图获得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全面反省和本质理解解同时,哲学又试图超越现实生活世界,它还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观念建构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在哲学以理论思辨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又有可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遮蔽;在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和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中,又有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漠视。
传统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是通过实体本体论的方式进行的。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意向式追求,它实质上表达了人试图超越当下的存在状态去追求更加真实、更有价值、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的生存论渴望。可以说,人们在一定时代条件下的生存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哲学家对本体的理论确认和本体论的表达方式。基于当时人的存在的依附性,传统哲学总是在人之外去寻求一种实体化的本体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并从纯粹先验的观念和原则出发,把超时代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观念和原则作为批判现实、建构现实的基本逻辑出发点和最后归宿,以先验来代替经验,以观念和原则来裁决现实,以逻辑来规范生活,最终以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主义的价值态度在现实生活世界之外追溯和建构出一个实体本体世界。这样一来,人及其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解为某种先在本质的实现过程。但是,当人的生命的现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从人的身上异化给了外在于人的本体的时候,本体愈具现实性,人就愈是抽象;本体愈是能动,人就愈是被动;本体愈是统一,人的存在就愈是分裂;本体成为目的,人则沦为手段。结果竟是这样:传统哲学在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中导致了对人自身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失落,现实生活世界的活力和丰富性在实体本体论的知识体系中被窒息了。
传统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失落引起了现代哲学的极度不满。现代哲学力图回归生活世界,要使被传统哲学所遮蔽的生活世界之根重新得到显现和澄明。在现代哲学看来,传统哲学以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主义的价值态度追溯和建构出一个具有本真和至善性质的实体本体世界,这种实体本体世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试图理解并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生存论渴望,但它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和追求毕竟是以否定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和使人失去整个现实生活为代价的。正是在这种异在化的理解和扭曲了的价值追求中,传统哲学变成了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以普遍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规范现实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教条,它越来越变得“敌视人了”。现代哲学之所以要回归生活世界,正是要把哲学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使之从“天上”回到‘人间”,真正成为参与生活世界的创造与发展的解放性力量。
现代哲学之所以要重新转向生活世界,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哲学作为寻根究底、追本溯源之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致力于揭示世界的真理。从古希腊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到德国古典哲学寻求“全部知识的基础”和“提供一切科学的逻辑”,哲学始终以“科学的科学”自居。但是,随着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的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哲学日益被‘驱逐”出自己的“世袭领地”,哲学存在的合法性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哲学的提问方式、思维方式、研究主题乃至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都在日益成熟的自然科学面前经受着严厉的盘诘和拷问。逻辑实证主义从哲学命题的不可证实性或证伪性的分析中对冒充科学的传统形而上学给予坚决地拒斥,其中卡尔纳普更是以区分语言的两种基本职能即表述职能和表达职能为前提对传统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一“形而上学”、“认识论”和“逻辑学”进行系统的批判和讨伐。在这种情况下,哲学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去探索不同于实证科学的存在方式。因此,重新转向作为自己思想源头的生活世界,以在面向生活世界的体悟中获得新的思想资源和价值理念,成为现代哲学谋求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现代哲学之所以转向生活世界,更有其深刻的生存论基础。现代社会由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工具理性的盲目扩张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球性危机。在工具理性主义的世界图景中,世界成为外在于人并由人控制、支配和占有的对象世界,人与自然的天然一体性关系不复存在,人与自身的周围世界分裂了,并陷入一种尖锐的对立状态中。在由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占有意识中,世界只是在功利的意义上被理解解人的世界变成了“物的世界”。世界所具有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被破坏了,世界对人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和精神价值被遮蔽了,世界对人所具有的归属感、亲切感和美感被窒息了,世界所具有的鲜活性和丰富性被抽象和蒸发掉了。现代哲学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就是要反思和消解工具理性主义的世界图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被物化了的世界图景所遮蔽的生活世界的完整性和诗意价值重新得以显现。
现代哲学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呢?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与语言学转向是内在相关的。传统哲学的世界观,是通过认识论建构并由认识论来支撑和保证的。在现代哲学看来,认识论所建构的世界只能是抽象的“意识世界”。语言是意识的现实,是世界的寓所。人只通过语言才能把握世界,世界也只有在语言中才能向人敞开。人的历史文化在语言中保存,语言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内在地关联在一起。
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已不只是人交往的符号和工具,它已成为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现代哲学认为,传统哲学在建立关于“意识”和“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语言”的理论,“没有语言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为无效”。
现代哲学所竭力彰显的“语言世界”,实质上正是人的生活世界的表征。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游戏就是生活形式,“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罗素则认为语言和世界具有相同的结构,可以借助于分析语言的结构来把握世界的结构。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对语言的追问成为对意义世界进行探讨的前提。海德格尔则把语言看作是存在的家,他试图在语言中倾听到人的本真的存在。伽达默尔提出了“能被理解了的存在就是语言’,他要在对语言的理解中把握人的历史文化性的存在。哈贝马斯则认为,病态的语言产生无效的交往,真正合理的生活世界只有在理想的语言情境下才能得到实现。
诸如此类,正是在语言学转向的过程中,现代哲学凸显出了一个内在于人的生活世界。在此意义上,现代哲学转向语言,实质上是要转向人的丰富生活,转向人的本真的生活世界。
正是通过语言学的转向,现代哲学从抽象的认识论建构中抽身而退,重新面向人的生活世界,重新在面向生活世界的体悟中去追寻人的存在的真义。
现代哲学所转向的“生活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个经过现象学还原之后的那个最后的“剩余”,它是一个和自然科学所处理的“死的世界”相区别的“活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生存论旨趣和诗意性质的“日常共在世界”,它向人敞开并构成了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哈贝马斯则认为生活世界是由人的日常交往活动所构成的,同时,它又充当着日常交往活动的背景。此外,还有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生活形式”,赫勒所提出的“日常生活世界”等等。显然,现代哲学家对生活世界的具体理解是有区别的,但总体上来看,他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也存在着相通之处。
首先,他们都普遍强调生活世界相对于任何认识形式的先在性和前提性,强调生活世界是一切认识活动的终极意义根源。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哲学家通过抽象思辨所构建的“哲学世界”,还是科学家通过认识活动所呈现的“科学世界”,都同样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和前提。生活世界是人类各种活动得以展开的视界。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发生在生活世界的活动。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包含着生活世界给予的某些隐蔽的前提。其次,他们都强调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强调生活世界对人所具有的内在性。在他们看来,生活世界不是一个僵化单一的实体世界,而是文化与自然、肉体与灵魂的本然统一的意义积淀的意蕴总体。生活世界的意义向每个人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倾听和领会。生活世界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被所有人都共同拥有。人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是内在的一体性关系。再次,他们都普遍推崇把握生活世界方式的非逻辑性。在他们看来,既然生活世界是意蕴总体,就不能把生活世界作为对象,以主客二元分立的知性逻辑去把握它。对生活世界的把握需要本质直观或原始体验,只有如此,才能亲临或直面生活世界本身。
现代哲学对生活世界的以上揭示,是对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世界的反叛和拒斥。它针对实体本体世界的僵死性、封闭性、抽象性和外在性,强调了生活世界所具有的鲜活性、开放性、具体性与内在性。现代哲学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实质上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理论视界。从思维方式上看,现代哲学力图突破实体本体论所具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反对本本主义和先验决定论,注重先于逻辑的原始体验与本质直观;从理论形态上看,现代哲学放弃了对客观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的追求,自觉探索不同于实证科学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存在样式;从文化地位上看,现代哲学也不再谋求充当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而是自觉地作为“思想共和国的公民”去参与生活世界的创造与发展;从话语方式上看,现代哲学力求摆脱独断式的话语方式,提倡面向生活、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对话意识和能够真正表达思想的诗性语言;从价值取向上看,现代哲学不再脱离生活世界去寻求普遍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价值理想,而是力图切入人的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境遇和生活意义给予关注并展开反思,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去寻求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因此,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包含着现代哲学在哲学观层面上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尝试和努力。
更进一步看,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理论,它对世界的理解总是内在表达了对人自身的理解。现代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一定意义上是向人自身的回归,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根本性改变和人的自我形象的重塑。它要求人从与周围生活世界的分裂与对立状态中摆脱出来,从异在的生存状况下解放出来,从不断扩张的占有意识和无根的精神焦虑中解脱出来,重新领受生活世界的诗意与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现代哲学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表征了现代人对僵化的实体性生活样式和片面的发展状态的拒绝,表达了现代人对工具理性的泛滥所导致的生活世界的物化的抗议,也表明现代人要求全面占有自身本质以及拥有完整生活的内在渴望。
马克思作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人,由他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体现出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倾向。但对于如何回归生活世界以及如何理解生活世界,马克思展示出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哲学的独特理论视界和价值旨趣。
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既不能像旧唯物主义一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只是从抽象的精神活动去理解,而应当把它当作人的实践去理解。实践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生活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不断占有自身本质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生活活动。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世界就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自在存在,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塑造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现实生活世界。世界的矛盾也不再被单纯归结为自然而然的自在矛盾,而是由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并内在地包含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的具有属人性质的社会矛盾。世界的变化发展也不再是与人的生活活动无关的自然进化过程,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推动的无限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活动作为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它内蕴着现实生活世界对立统一、变化发展和自我否定的基本精神。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向自然和自然向人的双向生成,塑造着人与自然的现实性,并使“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达到内在统一,共同构成了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就其本性而言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我的劳动是生命的自由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但是,“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它是生命的外化,因为我劳动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得到生活资料。我的劳动不是我的生命。”[1(^4)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在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生活的片面化和生活世界的物化状态。在他看来,生活世界的物化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不合理的实践活动造成的。这一状况也必然会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发展和革命变革中得到改变。在人自觉实现的实践变革中,生活世界会不断扬弃自身的片面性和异在状态而日趋走向全面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逐渐成为与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相适应的“自由王国”,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生活世界的实质就是人的生活,就是生活中的人本身。人的生活是社会性的生活。而社会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马克思立足于实践观点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既揭示出生活世界对人所具有的现实性,也表达了生活世界所具有的理想性,体现出一种植根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关怀。它使人们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要深入到生活世界之中达到对生活世界的现实性理解,又要在对生活世界的反思和批判中褒有对生活世界的理想性追求,并在“积极地反对与改变现存状况”的实际活动中赋予生活世界以意义和价值,从而不断提升生活世界的质量和人的生命境界。同时,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自由自觉本性而勾画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的生活世界图景,从根本上超越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僵硬对立,体现出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
马克思立足实践观点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从根本上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马克思理解生活世界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正是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在实践辩证法面前,任何抽象的形而上学教条和规定世界和历史全部发展的实体性概念都毫无例外地遭到彻底地消解和否定。“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不再满足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不再沉緬于对绝对真理体系的思辨构造和对理想世界的抽象玄想,也不再是脱离现实生活世界而又规范现实生活世界的先验原则,而成为植根于现实生活世界并对现实生活世界展开反思和批判从而引导和塑造现实生活世界发展的解放性力量。在更根本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已经成为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并改造现实生活世界的世界观,成为无产阶级改变自身存在境遇并争取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
站在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现代哲学的其它各种生活世界理论,可以看出,虽然其它生活世界理论也强调了生活世界的开放性、意义性以及与人关系的内在性,但是由于它们没有抓住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把实践活动排除在生活世界的视野之外,这就使得它们在强调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人文意蕴的同时也使生活世界失去了它应有的现实性。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语言并不是理解世界的绝对基础,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也只能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实际生活才能实现。离开了人的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生活世界的意义便成为在语言中才能得到澄明并需加以守护的东西,对生活世界的守护只能与对科学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悬置内在联系在一起。这样,现代西方哲学最终只能遁入“语言世界”之中去追思已经逝去的“生活世界”,在力图超越传统哲学的努力中走上哲学的文学化道路。
马克思立足实践观点所实现的转向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面向中国现实生活世界的思考中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教条主义的独断话语中解放出来,如何立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进一步生成一种能真正引导社会发展的哲学精神,仍然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
上一篇:时代精神境况与哲学主题的演变
下一篇:哲学与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