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国际政治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语言慢慢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而文化认同又是国际关系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一个国家行为体在与其他行为体互动过程中,如何建构文化认同是全球化环境下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则是选取了语言的角度,结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来讨论语言在建构文化认同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 文化认同 作用
一. 关于文化认同
1. 国际关系社会学转向中的文化问题
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社会学转向体现为建构主义的兴起。建构主义特征之一就是强调了主体间性。作为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温特认为,国际政治的基本文化模式,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是由国际社会中行为者的相互行动所造就成为共有观念之后,反过来塑造行动者的身份,并通过认同政治影响其利益和行为。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根据这一定义,文化是人群共有的意义系统、是人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是人所创造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
2. 文化认同
认同指某个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类形象是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认同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行为体的自我认同,即对自我身份和特征的认定,集中体现了该行为体区别于其他行为体的特征,也就是使行为体之所以为“我”而非“他”的规定性。对于国家行为体来讲,一个国家对自己实力大小强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自身的社会性质、自身的文化特点等的自我认知都属于身份认同范畴。第二,是行为体与另一行为体(即他者)的(身份)认同。认同具有主体间性,所以,认同不仅仅依赖于自我身份认定,只有当这种身份得到他者的认可时,才可以称之为认同。也就是说,我眼中的他者和他者眼中的我一致时,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才能形成。第三,是行为体与某一群体之间的认同,表明我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归属关系,我与此群体是否认同决定了这个群体对我而言是“我们”还是“他们”。在行为体的身份认同中,这三个部分是相互统一的。
认同三方面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主体间性。认同并不是行为体单方面对自己的定位和看法,而依赖于“自我”和“他者”认识的一致。第二,认同是个实践概念,“认”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和“他者”不断互动的过程,行为体不断地造就自我和他者的概念,不断形成新的观念,身份和利益总是处于某种进程中。认同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国家行为体在定位自己的国际角色的时候,必须考虑如何获得其他行为体的认可与接受。
二、 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
国际关系学科对语言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下面我们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简单说一下其发展历程。
1. 从国外发展状况看
国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与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9年开始的语言转向初期,代表人物是尼古拉斯·奥努佛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出现的浪潮,领军人物是菲尔克等;直到近两三年,研究进入第三阶段,马特恩和汉森等作为代表人物从语言的表象力和话语等角度对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研究。
2. 从国内发展状况看
相比于国外学者基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偏重于将相关理论
应用于对实际的分析。比如刘永涛在《伊拉克“战争动员”:对美国总统话语的一种分析》中指出,在国际关系中语言至关重要,会对政治进程及其结果构成影响。潘亚玲在《“9·11”后布什政府对“敌人”的建构》中指出,“9·11”事件后美国对敌人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及对敌人的抽象化与非人化,乙级队自身国家的拟人化。
三、 语言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关于语言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人是:一是语言从根本上讲的是一个被动的东西,是人们进行思考并用来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另一种认识是语言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煽动人们的情绪,甚至对人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进行社会建构。或者说语言可以帮助制造一种“现实”。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的后结构主义理论来阐释其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因为和语言建构主义相比,语言在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本体论成分更高。下文将从语言的建构性和结构性两个方面来谈其对建构文化认同的作用。
1. 语言的建构性
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具有建构性,具有完全的本体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在
语言的表象之外,没有真正的意义。客观事物、主观事物、社会事物等正是通过语言的建构才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身份。 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并不仅仅像实证主义、经验主义所说的只是媒介工具,语言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语言的政治性表现在,语言是人们建构和再造某种主体性和身份的场所,同时把其他的身份和主体性排除。从认识论角度来讲,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相对结构,由于在本体上具有建构性,话语同时也具有认识论意义,即语言不仅代表了一种语言能力,也是由一系列相联系的符号构成的认识论。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正是因为语言相对于文化认同来说,并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语言并不是简单地用以表达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什么、我们的社会精神是什么的媒介,而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与表象,我们的文化呈现出来的状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获得国际结构中其他行为体对自我的认同,就是要了解他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自我”的。
2. 语言的结构性
语言本身具有结构性,语言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对建构特定的意义体
系,尤其是认同,起重要作用。比如“不发达国家”的意义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而形成的;“女人”的身份是通过“男人”的身份对比而形成的。这就是说,当我们建构自我文化的意义时,要通过与其他文化的比较和对比而形成,突出了自我文化的存在感。
话语作为语言的意义结构构建了世界常识。话语可以建构所涉及的事物,如对事物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把某些事物和身份变为一种“真理统治”,有些时候还可以把它们传播开来,使它们作为一种常识被人们接受,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话语可以选择性地把一些事物建构成权威,即赋予某些群体权威性,还能够造就知识等等。这样,整个
话语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造就世界的过程,使整个世界权威化、层次化和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物成为常识,使人们想当然地接受,有些则被认为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角度讲,话语过程也会限制某些行动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反抗的可能性,如使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单位而将其合法化,人们已经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常识,基本无法改变它。从这个角度说,建构文化认同还需要将自我希望他者接收的信息逐步合法化并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常识。
四、 结论
本文探讨了语言在建构文化认同中的作用,在这里,语言被看作一种社会力
量或权力形式。语言具有建构、维持甚至重建认同的功能。当然,建构文化认同是个复杂的过程,还有诸多影响因素(如社会及历史过程、心理过程、社会实践等)发生作用,本文只是提出了应该对其中作为构成性力量之一的语言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在对建构文化认同的进一步研究中应对其他诸因素的作用予以考虑。
参考书目:
1. 格尔茨著. 韩莉译. 【M】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 1999.
2. 倪世雄著. 【M】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 亚历山大·温特著. 秦亚青译.【M】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 孙吉胜著. 【M】语言、意义与国际政治—伊拉克战争解析.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系列成果之一,编号为TJYW10-2-624。
下一篇: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