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豫剧演唱中咬字、吐字的特点
摘 要:本文在对豫剧文化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演唱中的咬字和吐字的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举例说明了其在演唱中的重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包括以“五音”为基础的对河南各地方言在声母(字头)上的区别,“四呼”为依据对河南各地方言在韵母上的区别,还有豫剧演唱中咬、吐字特点从口劲、字头与喷口、字腹与引长、归韵与收声、字调的标准、吐发与感情表现。最后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争取在新时代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豫剧演唱的方法,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永放光芒。
关键词:豫剧;咬字;吐字
要分析豫剧中演唱技巧,就要先对其演唱语言和演唱唱腔的发源地进行探究,我国豫剧的语言发源地在郑州、开封、洛阳地区人等.其唱腔音乐深受两地区方言的声、韵、调、音色、音量及韵的强烈影响,这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对于内容感情的表达上,主要流露的是高亢、嘹亮、激昂等情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原人民的精神风貌、性格气质、心理状态、传统习惯和审美标准。豫剧成为一种专业的文化是在8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演出的团体、观众数量和经济的收入。目前,对于豫剧来说,在我国的300多个剧种中,在整体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来看名列前茅,说明其受到国人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所以更应当发展好豫剧,传扬我国的本土文化。
一、豫剧演唱艺术研究
豫剧的中,“唱”居戏曲“四功”之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戏曲艺术的性质。豫剧是一种本土文化,是“地方戏”的大剧种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主要是由演出的形式表现其艺术的,演出场所和社会有间接的关系,主要是以人为、公众为背景的历史艺术。在我国的演唱历史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其演唱的艺术研究范畴来说,重点关照的是发声、吐字技术与技巧、演唱艺术风格等乐声本体内容,但是,更全面的研究艺术包括与“唱”有关系的各种理论技巧,唱的艺术并不是停留在原始的单调的唱腔的基础上,更科学的将其划分为大本腔、二本腔、艳腔、阴阳腔、夹本音、炸音、夹板音(万应腔)等七种用嗓方法类型的呼吸、发声、共鸣、音色、吐字,了解这些艺术对于整个豫剧的发展有更细致的研究分析。在演唱的谚语口诀上,也有非常重要的研究艺术的价值,比如从从演唱谚语口诀的搜集调查与整合分类入手,把它分为纪事、督学、授艺、赏评四种类型,根据这四种类型的不同特点,分别对其进行理性认知、品格考察和内容释义,认真仔细的深入研究,窥视出其中所暗含的演唱理论系统的雏形,并最终完成豫剧演唱理论系统之初步构建。从唱法上来分析更为方便研究,比如小生的咬字一定要准确,吐字上讲究字清板稳,行腔刚柔并济。旦行唱腔中咬字吐字的特点是在演唱上来讲,可以分成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二本嗓,用假声并且音色焦柔细。第二种是大本嗓与二本嗓结合的混合运用发声,男音色要求较粗狂。第三种是以大本嗓为主的发声方法,音色较宽厚。旦角在行腔中运用“胸腹式”呼吸,这就要求在气息的运用上详细分解,常用的有沉气、提气、弹气、托气、推气等。
二、河南各地方言中声母(字头)的比较
声母(字头)处于字的前部,其在豫剧演唱和念白中关系到字的清晰度和感情色彩,对于演唱的整体效果表现非常重要。河南各地区方言之区别,首先表现在声母的吐音上的不同。在对历代的研究中发现,将声母归为唇(b、p、m、f)、牙(j、q、x)、齿(zh、ch、sh、r、z、c、s)、喉(g、k、h)、舌(d、t、n、1)五类,称之为“五音”。要分清咬准字头,必须将唇、牙、齿、喉、舌等咬字分节器官位置摆正。这是学习任何戏剧演唱的基本功。对于豫剧界所讲的有声无字、音包字、宇音模糊不清或者方言土语等,都和字头声母发音有关系。因此,要使字音准确必须掌握好“五音”。
1)唇音(b、p、m、f):河南大部分地区都有此四个唇音,其中b、p、m三个在所辖字的发音中是一致的,但是,为什么说必须注意唇音,主要是“f”的的发音不同,这是地方方言的主要区别。信阳地区的潢川、驻马店的汝南等地,除去“浮、否”两字外,经过专家的认真研究分析发现,其余的把所有f声母字都读成了h声母(h为喉声母),而且除u单独做韵母外,都加上了u韵头。例如:“夫fu、放fang”读作“hu、huang”等。
2)舌音(d、t、n、1):这四个声母中,d、t两个河南绝大部分县市与普通话情况相同,问题在于n、l声母上。信阳地区的商城等县把n声母的字全部读成了1声母,如:“女nn、你ni”读为“l证、h”等。实际演唱中,例如:《白蛇传》白素贞:“我的官人你你你好狠的心哪” “你”唱为li。
3)齿音(zh、ch、sh、r、z、c、s):有目前的划分中包括两种演唱的方式,第一种为①有z、c、s(平舌音)没有zh、ch、sh、r(翘舌音)组。实际例子中,如这一组包括信阳、驻马店、新乡、周口等地区的部分县市,他们把“张zhang、唱chang、山shall”读为“zang、cang、san”等。《朝阳沟》银环:“翻过了一架山??”“山”唱为san。②两组声母都有,但所辖字数不同。
4)牙音(j、q、x):以j、q、x做声母的字,河南绝大部分县市都分读成j、q、x和z、c、s两套,这种唱法是地方河南的主要方言区别所在,经过实地的考察研究发现,河南多数县市既有团音又有尖音,称分尖团。这种分尖团的演唱风格,已经在河南地区的豫剧中形成一种有一定系统性的风格特征,在实际例子中如,姐jie唱zie 《白蛇后传》青儿:“义姐她与许仙情深义厚”。
5)喉音(g、k、h):喉声母中,g、k声母所辖字河南各地声母读音基本相同,但h声母却与其他的读法不一样,应当引起注意。信阳地区的信阳市、光山、驻马店地区的汝南等把h与u相拼的字一律读成f声母,这就是需要演唱者死记硬背的咬字、吐字的特殊例子了,在实际的演唱中,多听多模仿老艺术家的发音,是必须加强练习的一方面。例如“胡hu、花hua、荒huan矿读为“fu、fa、fangII唱例:《花枪缘》罗松:“恨杨广荒淫无道朝纲乱”“荒”唱为fang。
三、河南各地方言中韵母(字腹、字尾)的比较
韵母是一个字音除声母、声调趴外的部分。对于演唱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强烈的感染听众。声母是字音发声时的音,韵母是字音成声时的音。豫剧的基础语言的韵母和汉语拼音中的35个韵母相差不是太大。字尾是字的结尾部分,即复韵母中的最后一个音素或由母音加n(“讷”前
鼻韵母)或母音加ng(“嗯”后鼻韵母)构成。豫剧艺术基础语言的字尾,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含有复韵母ai(哀)、ei(歙)的字音,如“海、怀、对”等。②含有复韵母ao(熬)、0u(欧)字音,如“腰、纠”等,收音时唇合拢归u(乌);③含有鼻韵母ang(昂)、eng(亨的韵母)、ing(英)字音,如“刚、更,松、英”等,收音时气息灌入鼻腔,收后鼻音ng(嗯)。
1)开口呼:凡是以a、o、e或由其分别开头的韵母都属于开口呼,即a、o、ai、ei、a0、ou、0n、en、ang、eng、ong,通过读音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读这些音节时,需要放开口腔,而且发出来的声音,气流主要从口腔后部流出,所以这些字的时候一定要铿锵有力。2)齐齿呼:凡是i或由i开头的韵母都属于齐齿呼,即i、ia、ie、iao、iou、ian、iang、ing、iong,从读音上我们可以看出,张开的口腔角度很小,气流的流出主要是在前半部分的口腔里,这就需要把力用在牙齿上。3)撮口呼:凡是以tl或n开头的韵母都属于撮口呼。即:n、ne、nan、iln,气流的流出是要着力靠前在唇。4)合口呼:凡是u或u开头的韵母即属于合口呼,即u、ua、uo、uai、uei、uan、uen、uang、ueng,发音时唇呈圆形,发音时,注意着力的大小要适量,用力填满整个口腔的感觉。
总结:
总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明了的看出咬字和吐字对于豫剧的演唱重要性,要想唱好豫剧必须在咬、吐字上下功夫、多练习。牢牢的掌握其基本功的基础上,需要广大豫剧工作者在编剧导演、表演、唱腔、理论等诸方面进行深刻研究,不断的探讨总结经验,把握豫剧艺术发展的规律,吸取其中的文化艺术精髓,使其在保留原有特色下向精和细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对豫剧的欣赏水平提升到更高地台阶,为广大的群众带来更好的艺术。
参考文献:
兰晓薇.1984~2005年民族音乐中的润腔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紫晨等.中国豫剧大辞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02).
张泽伦、张纯等.中国戏剧唱腔精选.河南文艺出版社,2000(01).
石磊.廿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04).
德英等.中国豫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02).
章鸣.语言音乐学纲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上一篇: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下一篇:浅析《白夜行》中的主人公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