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演进
1竞技运动心理研究的发展变化
在运动心理学学科形成初期,竞技运动心理研究是学科的主体领域。进入2Q世纪90年代,研究者的研究兴趣更加广泛,研究领域迅速扩展,特别是健身心理学研究大幅度增加。但从数量和研究深度看,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仍处于主体地位。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这种局面逐渐发生耐人寻味的变化,形成了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大部分是竞技运动领域但发表的论文中竞技体育所占比例甚小。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转移或扩展。二是国内各级科技部门和体育部门设立或资助的研究课题多为竞技体育应用研究。这类课题是综合服务与攻关研究过程,并不追求严格的实验设计、量化统计等研究方法,课题最后形成以工作总结为内容的结题报告而不是学术论文。三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科研是个性化的研究,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现象和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个性大于共性,难于满足一般科研通常认可的样本量。
此外,以高水平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在实际运作上有诸多困难,一些研究者只得另寻领域。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竞技运动心理研究形成一种局面:有应用效果的工作与研究难以撰写高水平论文,能写出高水平论文的研究选题有些并非是当前竞技体育•'所急需的"心理学和体育科学在致力于进入科学殿堂的过程中,追求实验设计严谨、量化分析标准、研究过程规范。但竞技体育实践领域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满足上述各个方面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丧失研究成果生态学效度的危险。要繁荣竞技运动的心理学研究,应该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和生态学效度。一些在医学等相关领域被认可和广泛使用的研究模式,如个案研究、定性研究、单组被试研究等,近年来更广泛地应用于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
另一个应该引起注意的倾向是仍有大量的一般性描述文章发表于各类刊物。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类文章既不是综述研究,也不是思辨研究。前者应是在大量专业文献基础上的综合加工和脉络梳理;后者则应具有创新的理论构想和实证支持。如果是科普介绍,文章应由运动心理学的知识点组成,即对研究成果的概括,而不是泛泛而谈或个人推理议论。一般性描述文章对学科建设和发展不可能产生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已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精神情绪、自尊感、归属感和生活娱乐,以及各方面工作均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奥运会的举办国,竞技体育在一个阶段时间内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促进竞技体育超常规速度发展。这种阶段性机遇能否带动某一学科的跟随效应?答案是不定的,只能说提供了学科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体现在心理被高频率、高重要性地竞技体育领域提出,竞技运动心理学能否满足自身滋生环境的需求,决定其能否迅速发展。由于中国目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推进的变革时代,历史的经验证明,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商业化和应用被社会最大程度地强调,竞技运动心理学能否获得超常速度发展,取决于其顺应和把握社会发展机会的程度。
2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
2 .1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的-些观点
最初的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采用简单的测量一描述一归纳,以后国外运动心理学有关心理特征研究多采用当时颇为流行的差异性分析,比较优秀运动员(专家)与一般运动员(新手或普通人)在某一指标上的不同,如果出现了可靠的差异,则认为该指标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因素。由于单因素统计分析的预测功效十考察多项指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有很多学者(Fish¬er,s1975;Rushall)[5~7]批评使用个性特征测验评价运动员,但也有一些学者(Lufietal.,1986;Porat,etal.,1989;pink,199。)[8一1。]确信个性特征可以预测运动成绩,并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4一6]。Starkes等人(984)[11]认为,对运动心理特征研究可分为“硬件”研究和“软件”研究。前者比较专家与新手在感知觉测量上的生理性差异,如深度知觉的差异;后者则比较专家和新手进行信息加工的差异,如知觉预测准确性上的差异。Abernethy(Abmethy,对球类项目区分优秀和一般运动员的指标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软件”系统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2.2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最初领域
我国运动心理学是以心理特征研究为起点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初的研究成果就出自于这一领域,研究几乎都是测量一描述一归纳。198。~1982年武汉体育学院在承担国家科研课题《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研究〉的子课题!〈优秀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开发了一批针对体育运动的测试手段,搜集了短跑、体操、游泳、排球、划船、跳水等项目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大量资料,可视为这一领域当时最为系统的一项研究(邱宜均,1982)[13]。此后,有关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运动心理学一个产出较多的领域。进入20世纪9。年代以后,国内有关心理特征的研究热潮仍方兴未艾(丁雪琴等,1995;谭先明,1997;张绍礼等,1993;张忠秋,1996;周成林等,1993;周成林等,1998;Coxetal.,1996)[14~20],并未受国际运动心理学2。世纪80年代后有关心理特征研究迅速减少的影响。此外,对运动智力的讨论和研究似乎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程勇民等,1999;葛春林
1996;张力为,1993;张力为,1994)。
2.3运动员心理选材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特征的评定,仅仅是为运动员心理选材提供依据。运动员选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制定一系列评定标准和操作规程。西方竞技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的选拔遵循自然淘汰,并没有国家的运动员选材标准,但有学者(柯敏等,1998;张力为等,2000)提出过运动员心理选拔的理论模型。我国为使有限的财力物力获得最大收益,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历来对选材研究比较重视。1984年《优秀青少年运动员选材研究》课题完成,1991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心组在完成《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曾凡辉等,1992),公布了9材标准。在这些项目的选材标准中,多数包含心理测试指标。1993年原国家体委竞训三司组织对其所属8个项目的运动员科学选材进行了新的研究(钟添发等1994)[28]。其中心理子课题不仅完成了各项目标准中的心理测试标准的建立,还发展了3种心理选材狈赋量具,艮P《WT智力狈S试系统》(叶国雄等,1995)29、《WT运动员性格调查表》(姚家新,1995)[30]和《WT神经类型测试系统》,后者是对一段时间内广泛用于竞技运动领域的8。,神经类型测试表(王文英等,1989)的改进。
与形态、身体、机能和技术选材相比,心理选材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常常受到质疑。张力为等人(张力为等,200。)[26]认为心理测量有其特殊性,表现为:①有些心理指标不用也不能用“好一坏、高一低”的方式评价优劣;②有些心理指标为非连续型变量;③许多心理指标相关性小,独立性强,进行综合评判会遇到困难。任未多(1996)[32]认为运动员心理选材较其他方面的选材难度更大,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效度是有限的。此外,测量指标缺乏特异性和生态效度等问题也使运动员心理选材难以满足实践的要求;量表测量由于被试可能追求有利的结果而导致效度问题。另外,至今几乎未见运动员选材的追踪研究,致使难以客观地评价运用选材标准后的效果。
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代表国家的科研管理部门对体育科研的热情和支持空前高涨,北京体育大学承担的国家科技部课题“奥运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在心理选材方面注重高水平运动员的狈J试和选拔,注重开发有专项(如击剑和羽毛球)特异性的心理指标,取得了明显不同于以往心理选材工作的研究成果。
3运动员心理训练研究
3 .1以心理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西方心理训练应用研究前东德是竞技体育强国,德国统一后前东德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训练才被披露(Kratzer,,包括4个方面:①认知训练;②感知一运动训练;③动机训练;④心理控制训练。美国高级教练员培训教材提出了5种与操作表现有关的心理技能,它们是唤醒水平控制、目标设置、集中注意、表象和应激控制。在欧洲和北美出版了数种心理技能训练手册(Porter,etal.,1986;Suinn,1989;Terry,1989),
这些出版物采取相同的体系,既介绍有关的理论,也有指导实施练习的内容。西方运动员放松训练多采用渐进放松和自生放松训练,也有人介绍和提倡采用自我箭运动员长期进行坐禅训练。
有关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很多,研究内容多是检验其对技能学习和操作成绩的效果。以表象训练为例,各类研究有数百个之多(Murphy,etal.,1992)[37],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表象对运动技能掌握的研究;②赛前表象的研究;③成功与不成功的比赛者其表象能力及有关心理特征的研究;④对影响表象练习效果的中间变量的研究;⑤表象作为应激控制手段对操作表现的研究。
生物反馈是2。世纪6。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医疗技术和学科,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并被引入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中,用来帮助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水平。国外运动心理学家在射击、射箭项目上做了一些研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运动项目实验条件相对容易控制。借助生物反馈进行心理训练最多的是放松训练,对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效果尚有争论。有统计表明其效果好于一般放松训练(Rinie,1993),也有统计表明无差异(Druckman,etal.,丨988)[3(>]。至于不同反馈指标(肌电、心率、皮温和皮电)的效果,结论也不尽一致;还有研究(崔秋耕,1990;石岩等,1994;王惠民等,1993)涉及训练时间、次数和受训者的人格特征对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效果的影响。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放松控制训练(石岩等,1994;王惠民等,1991、表象训练(王惠民等,1993)[42]和动作一致性训练(宋淑贤等,1994)。
3 .2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
我国的运动员心理训练是从2。世纪8。年代初开始的,一些运动队相继接受心理学家的帮助,这是一种供需双向选择的产物。教练员与心理学家密切配合,把心理训练列入了整体训练计划。进入9年代后,这类工作是以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形式进行的,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前,由承担单位向国家体委科教司申请立项。第26届奥运会有多项心理科技服务课题获奖,如射击、击剑、皮划艇、帆船和帆板、重剑、兵乓球和羽毛球。此外,在举重、自行车和冬奥会项目中,心理作为子课题或课题的组成部分参与[1。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之前,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的统一规划下,由心理学工作者主持的赛前心理准备工作的规模急剧扩大,覆盖了中国运动员参赛的几乎所有运动项目。攻关与服务课题的内容有心理知识教育、心理测试分析与诊断、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和比赛心理准备等。有的课题在进行过程中,出于专项或研究问题的需要,还编制专门的测量工具。还有学者对运动员心理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刘淑慧,1998;许小冬等,催眠超觉冥想和瑜珈等方法:具有很高水平的韩国射1998)。
由于奥运争光战略的贯彻,为运动队服务的应用研究受到重视,与之有关的心理训练和竞赛心理方面的研究,成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亮点。2。世纪9。年代国际上该领域研究数量虽有所减少,国内则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发展,研究成果丰富,具有应用价值。在深入运动队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为竞技运动服务的模式和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针对运动员的较有成效的心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手段,有不断扩大服务与科研所涉及的运动项目,显示了运动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我国运动心理学在运动队进行心理科研工作的特点是:熟悉项目,适应项目需要;与教练员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心理建设目标;心理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形成专项心理训练体系等(刘淑慧1996;曲桂兰、任未多,1998]。一些学者对结
合专项的心理训练进行了研究,如射箭(石岩等,1994)[5。]、自行车(张忠秋,1996)[51]、射击(刘淑慧等,1999)[52]、速度滑冰(张忠秋等,1999)[53],也有一些学者(李艳,1995;谢红光,1991;张力为,1989)[“一叫就心理训练进行了理论探讨和专门研究。
向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广泛介绍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是我国运动心理学科的另一应用和发展形式。第26届奥运会前,中国运动心理学会组织运动心理学家在中国体育报上以“运动心理学家寄语奥运健儿”为标题发表系列文章,向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介绍运动心理学知识。第27届奥运会前,受国家体育总局竞赛司委托,中国运动心理学会承担编写了《奥运会参赛人员心理咨询手册》,供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使用。第28届奥运会前,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了备战雅典奥运会专家组,专家组在下队开展心理科技服务的同时,编写了《心理调节方法咨询手册》、《运动员心理调节手册》、《功能性心理调节音乐》,并开通了奥运心理网。这些方式无疑是针对大赛前运动员心理工作方式的一种尝试与探索。
研究人员在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中更多地采取了小样本研究(包括个案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方法(王惠民等,1994;许小冬等,1993)[57''刘淑慧(1998)长期对射击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依据ABC理论和心理控制源理论,并结合射击项目实践,总结提出了射击运动员比赛的正确心理定向、归因和积极自我意象的原则。有学者(骆玉峰等,1997)[60]还开发了运动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3 .3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建构
一些学者认为(Seiler,1992;Straub,1992),心理训练应结合专项,溶于通常的训练计划中,至少是周期。刘淑慧指出,心理训练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之中,并起联结与调节的功能,应树立心、技、战、体相结合的观点,而不应将心理训练孤立的进行。心理工作应从运动员一进队就开始,并伴随运动员全部的运动生涯,而不是应付比赛的短期措施(刘淑慧,1998)[59]。肖开宁(1986)[63]强调心理训练应全面、系统、长期、专门化和有方向。
运动心理学家一直希望和寻求有较为客观的方法评定心理训练的效果,因为影响运动员比赛发挥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决不能单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作为心理训练的反应变量(刘淑慧,1996;曲桂兰、任未多,1998)。丁雪琴等人运用多项生理指标对心理训练进行评定,提出前额肌电值、心率、皮肤导电性三项指标对心理状态的变化较为敏感可用来评价心理训练的效果(丁雪琴,1998)。
心理训练追求两个目标:第一是促进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第二是帮助运动员准备比赛。虽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着眼点不同。前者强调对人的培养,后者仅是针对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有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多数运动心理学学者提倡前者,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理塑造可以视为是对运动员的心理建设。刘淑慧提出一种心理建设综合模式,该模式分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心技结合的心理技能训练,将心理控制作为专项技术动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形成心技结合的习惯性技术动作定型,并强调心理训练在现场和运动活动中进行。毫无疑问,无论从生态效度,还是实践操作,这种心技结合的心理训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第二层次是以提高人的控制能力(控制情绪、思维、注意、行为)为目标的积极思维控制训练,通过认知的提高,获得在高应激和高竞争情境中的心理优势。最高层次是积极自我意象训练,目的是使运动员达到自我了解、自我教育和自我开发,通过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运动精英(刘淑慧等,1999]。该模式是对运动员心理训练,乃至运动心理学理论层次上的发展。
4运动员竞赛心理研究
4 .1唤醒水平与操作表现间关系成为运动心理学的最初研究热点
现代运动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始于2。世纪60年代中期,其初期的第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唤醒水平与运动操作表现间的关系,其中倒U形假说曾在一段时期内成为被提及或引用频度最高的理论(Hanin,1989;Lan-结合一个完整的训练阇期或准备一次重大比赛的数年hiders1980;xendine1970)[冗’国内也有一些这一领域的研究(任未多,1991;魏平等,1997.许高航等,199 )。对倒U形假说有支持和质疑两类不同意见,都有实验研究支持,初期支持者数量占优势。质疑者认为,倒U形假说过于简单低、中、高三种唤醒水平难以界定,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不高,因此对实际应用无指导意义。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过综述和评论(季浏,1992)[71],也有人对倒U形假说提出了质疑(刘卓1993)。
4.2 逐步深入的竞赛焦虑研究
Spielberger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调查表》(STAI,1984)[73]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国内有两个译本。但STAI毕竟不是专门针对运动领域的,当Martens的竞赛焦虑量表出现并不断完善后,运动心理学家的兴趣转向了后者。Martens(982)[74]对倒U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多维焦虑理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并先后发展了以该理论为基础的SCAT和CSAI-2两个竞赛焦虑量表,从而引发了一轮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潮。祝蓓里(祝蓓里,1994)[75]对CSAI-2进行了修订。Hardy(Hardy,Parfitt,&Pates,1994)等人[76]将数学的“突变模型”(catastrophemodel,也译“灾难模型”)用来解释生理唤醒、认知焦虑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Jones和Swain(1992)提出以往测量竞赛焦虑只测量了强度,未涉及更为重要的焦虑方向和焦虑频率。叶平(Ye,1993)[78]则发展了《竞赛认知特质焦虑量表》(CCTAI)。王天生(1997)[79]提出STAI-SCAT-CSAI-2三个常用的焦虑量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维度的全面性、信度和效度,以及常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等。张力为(1999)[80]则根据中国文化特征发展了《赛前情绪量表-T》。进入21世纪,赛前情绪与竞赛焦虑是国内外研究者仍保持研究热情的竞技体育心理研究领域之一(叶平,2000,2002)“心境状态”是另一重要研究领域从1971年POMS量表(McNair,1971)问世至今方兴未艾,特别是进入21世纪,热度还有上升趋势,成为国际应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Atnold,200。;Prapavessis,2。。。;Terry,2。。。),POMS量表由祝蓓里(丨995)翻译修订并提供简表。
4 .3竞技运动领域特有问题的提出
在运动心理学发展初期,学者们研究的思路和选题更多地受心理学的影响。随着对竞技运动实践的接触,逐步发现一些运动领域特有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些带有运动特色的心理学课题成为2。世纪9。年代应用flow)、心理倦怠(staleness)、心理耗竭(burnout)、心理阻塞(choking)和自信心。这些研究题目都是来自运动实践,最初是提出问题、描述分析和提出建议,随后是发展测量工作接着是应用测量工具进行诊断这些问题属于研究价值和难度都很大的领域。
前苏联竞技体育科研的主要领域就是竞技能力诊断,包括竞技心理能力诊断,既包括心理特征评定,也包括心理状态的评定。一些文献被翻译和介绍,对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也出版了有关心理诊断的专著(邱宜均等,199。)[87]。2002年正式通过部委级鉴定的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是国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全面总结、修订、深入探讨和开发,其子课题四“优秀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丁雪琴等,2004)[80]根据“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高和比赛发挥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和课题组成员多年从事运动员心理测量工作的基础上,选定了个性、注意、情绪、自信心、认知特征、意志品质、动机水平、中枢神经疲劳程度等8类测试指标,综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心理测试与评价理论和测试方法,结合我国运动员的特点,以26个运动项目和不同职业的4个群体的321。人作为被试对象,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和创新发展,建立了评价系统并开发出测试软件,分为选材系列、竞技心理能力评价系列、日常心理状态评价系列和比赛心理状态评价系列,为优秀运动员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系统和工具。目前,由张忠秋和国内数单位承担并即将完成的一项科技部课题也是涉及心理诊断研究领域,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发展了数种心理测量工具,可以说是上述成果的发展与补充。
4.4 比赛心理准备成为包含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
实践使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比赛心理准备对运动员比赛发挥至关重要。在心理科技服务的工作中,比赛心理准备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比赛心理准备涉及动机、唤醒水平控制、认知调控、表象和集中注意训练等。我国学者在运动实践中研究和总结的有关比赛心理定向、心理准备程序(方案)和应付措施设计等内容,有特色,有创新,是我国在应用运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贡献。Gould(1995)[81]则从学术角度提出了一个心理准备的模型,从中可以看出包含众多领域和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5.1体育社会心理学
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在研究选题的广度上滞后于国际,如体育社会心理学在西方是研究成果产出丰富的领域,与之相比,国内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很少。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热点领域有道德、攻击性、群体凝聚力、主场效应、运动参与(含社会支持)、教练员领导和运动精神等。季浏等人(1996)编写的《体育社会心理学》全面介绍了国外这一研究领域国内学者(王润平等,1994;殷小川等1998;张忠秋,1996)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2。世纪9。年代以来,关于使用兴奋剂和运动损伤的心理学问题已受到西方运动心理学家的关注,并开始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毛志雄(2。。1)[86]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归因也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国内运动心理学对其十分关注(姒刚彦,1994,1996;田宝等,1997)。
5.2 运动认知心理学
从2。世纪5。年代中期兴起,6。、7。年代迅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在8。年代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认知心理学以其全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践成果,给包括运动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影响。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IJSP)1991年发行了“运动中的信息加工和决策”的专刊,全面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成果。我国运动心理学者在2。世纪9。年代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翟群等,1991;任未多等,1993,1997.石岩等,1996;谢红光等,1999;许小冬等,1992;张力为等,1994;章耀远等,1995;张忠秋等,20。。)[90~1。进入21世纪,我国运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呈现不断深入的势头,研究水平明显提高,如对直觉(韩晨,1999[”];王斌,2002[100])、注意(李永瑞,20。1[101])、运动思维(漆昌柱,2。。1[I)、决策(付全,2004[103])等。
5.3 心理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上世纪8。年代,Hatfield和Landers(983)[104]等人提出心理生理学是运动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除了前面介绍的生物反馈外,另一研究领域是脑电,包括EEG和ERP。国外研究多以闭锁性运动项目(射击、射箭、高尔夫球)为对象,涉及操作活动前和过程中的唤醒、注意、大脑两半球活动特征描述,以及复杂的视觉一运动任务的操作过程分析(Landersetal.,1986;Bird1987;Salazar,etal.,199。;Landers,etal.,s1995;Lawton,1998)。我国学者的研究则多为对运动员特定状态的评定与描述(张振民等1991,1993,1995;吕雅君等,1995,2001;任未多等,-些学者尝试用生化指标评定心理变化,如情绪(张忠秋,1997)、应激免疫(张健等,2000;章建成,2。。。;颜挥等,2001)。生化检测对仪器和技术要求很高,检测成本昂贵,也不能做到无损检测,广泛开展受制约因素较多。生理生化指标客观性高,对样本量不苛求,运动员和教练员认可程度高,但也存在着特异性较差等不足之处(任未多,1994)。
上一篇:当前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取向
下一篇:科学的含义与心理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