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心理学视角的超
一、为何从心理学视角反思经典涵化概念?
就其最广泛的定义来看,关于不同文化成员间互动的涵化(acltoaion)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其现实意义在当代尤为凸显。一般而言,文化稳定是相对的,变迁是绝对的,而文化的互动(包括传播和借取堤文化变迁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人类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使得不同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具有史无前例的特点。显然,生长于不同文化情境下的人们要想有效交流、携手合作、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就得理解和学习彼此的文化。本文是笔者在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多元社会的互动型跨文化关系》(MuualInterculmialRelationsnPluralSocieties)期间有关阅读和思考的初步感受,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本文的分析侧重涵化的概念建构。一方面,一个领域中心概念建构的发展对于该领域理论和实践来说,都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在上述背景下,涵化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概念建构多种多样,据新近的文献综述研究,截至2003年,仅从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来看,有关涵化概念的建构已达126种。②显然,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和综合,以切实促进该概念建构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获得实质性进步。本文的研究策略是,着眼两头,即针对经典性定义的局限,关注新近的超越,以求有所侧重的贯通。由于文化是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故长时期以来,非同化意义上的涵化研究多见于人类学界,而且其经典定义至今为许多学科的有关研究所引用,因此,本文针对的靶子是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在概述人类学这一初创性并具有传统影响力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学有关建构的分析。
为何要选取心理学的角度呢?一方面,正如后面将要分析的那样,无论从人类学所建构之经典涵化概念的内容还是方法来看,简要地说,忽视个体心理方面是其突出的一个局限;另一方面,当代心理学逐渐重视文化视角的研究,涵化研究的贡献日益多见。根据跨文化心理学家卢德闵(FWRudi)的考证,1940年代,心理学中有关该主题的英语出版物不到100篇,到1980年代就超过500篇,最近20年剧增,已达1500篇。①的确,涵化已成为文化视角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形成了心理学涵化概念。此外,反思心理学有关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在方法论上促进人类学的成长。其实,尽管现代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曾是人类学批驳的靶子,但是,向心理学借鉴却是人类学新近的趋势。
二、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建构
(一)涵化概念建构的背景
随着欧美国家内部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对外殖民的扩张,种族、移民问题开始显现,因此19世纪早期就有学者开始思考这类现象。尤其是针对当时突出的同化主义倾向,人类学提出了涵化概念。早期,涵化概念主要为人类学和民族学对土著人的研究所用。社会学则偏重对移民的研究,涉及涵化问题时该学科一度使用“同化”(asinilation)术语。因此,起初“涵化”与“同化”在这两个学科中被认为是可以互换的,②但是,现代人类学家大多反对同化主义,坚持使用体现文化相对主义理念的涵化概念。正如经典涵化概念的提出者、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所说对于文化处于持续变迁的人们的研究,或者对于因历史上文化接触而导致多元渊源的文化场境的研究,“涵化”一词才能最佳地表明其研究类别。③因此,人类学尤其是北美人类学更倾向于使用“涵化”一词,后来也一直坚持使用“涵化”一词。
“涵化”术语很快流行起来,但当时一般人使用该词时,仍带有相当于同化主义的意味。在英文中,“涵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情形是,于1880年为美国民族事务局的鲍威尔(JWPwel)所用。④在20世纪初,“涵化”一词在民族学中就已很常见,并迅速走出人类学等学科的范畴。据赫斯科维茨考证,1928年,美国《韦伯斯特大词典》就列出了“accultration’的词条,并给出其定义为“人类种族或部落因文化或艺术(ars)接触,而变得相近似’该词典的1934年版给出了其动词形式“accultiate’和“acculturize”1936年,“accultration在该词典中的定义为“一个人群对另一个人群的文化输入’而英国1933年版的〈《新英语词典》池列出了此词条,其释义是“对外来文化的采用和同化”。⑤
上述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到20世纪30年代,有关涵化的研究增多,但涵化的定义多样混杂。此外,常人对涵化的理解带有同化论色彩,这反映出当时美国主流社会对移民的“熔炉”(metngpo)观念。在此背景下,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等人建构了涵化的经典概念。
(二)涵化概念的经典涵义
针对上述情况,1933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SoilSciencesSmdiesCounci)下设的涵化研究分会,委托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Redfield)、林顿(RUnn)和赫斯科维茨等人进行研究,以为后续研究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涵化研究大纲”。他们在总结当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于1935年①在该大纲中提出了至今仍被经常应用的经典涵化定义:“涵化指的是这类现象,亦即具有不同文化的数个群体的个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接触,结果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根据该界定,涵化应当有别于文化变迁和同化,涵化仅是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而同化有时是涵化的一个阶段。涵化与传播(difuson)也当区别,后者尽管发生于各种涵化之中,但仅仅构成涵化的一个方面,而且在没有前述涵化性质的群体接触现象时也常常发生。”②
应该说,该定义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一经典定义提出了较为科学并很快得到公认的涵化概念,促进了有关涵化的研究。尤其是,该概念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北美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先进理念,批判了当时欧美主流社会盛行的种族偏见和歧视观念,克服了该倾向所导致社会学等学科关于涵化问题的同化主义局限。此后,北美人类学界就更加明确地提出涵化与同化的区别,即“涵化可视为这样的方式一一种文化的某些方面被带入另一种文化,经调整使之适合该文化。这意味着给予和接受双方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平等的。……卷入涵化的文化群体根本上就是处于互惠的关系。既给予,也接受。同化则指这样的过程:改变一个被征服或被吞并文化的诸方面,使其变成适应统治文化形式的状态。该过程,统治文化倾向于强迫(他文化的人)采用(己文化)的某些外在内容(他文化的人)看起来在表面上获得了适应,。③
还应指出的是,在上述涵化研究分会专家小组工作的基础上,1937年,赫斯科维茨出版了《涵化:文化接触研究》。该书不仅进一步论述了上述定义,而且指出了当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还进行了若干展望和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书中赫斯科维茨表明了个人对上述定义的保留意见。④可惜,后来的人类学家对他的意见和建议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导致了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长时间里存在若干局限,而在该学科中又难以得到实质性的克服。
三、对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反思:为何存在心理学方面的局限?
鉴于当时人类学的发展水平,上述经典定义的确存在若干不足。其中,较明显的局限是,该定义过于简单笼统,方法论意义上的可操作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未反映卷入接触的文化间关系的相对复杂性,即没有表明涵化场境中一个文化是否统治另一个文化,抑或二者处在一个比较平等的平台上;未全面概括涵化实际中存在的几类现象,即接触双方发生互动,或者只是一方向另一方借用,或者结果根本没有互动;该定义要求对文化进行广泛的研究,排斥对文化某一具体维度的考察。这些局限致使该概念难以揭示涵化这一复杂现象的具体过程以及个别差异。尽管这些局限后来多少逐渐能得到克服,但克服得不充分。这些局限之所以克服得不充分,是因为涵化经典定义还存在一个更为深层的局限,那就是忽视对文化接触所涉及的文化成员个体涵化心理的分析,即心理学方面的局限。那么,以人性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所给出的经典涵化概念为何会存在这种局限呢?
(一)人类学当时发展水平的局限
这里必须说明,当时并非没有人类学家注意到涵化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前面提到的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鲍威尔,19世纪末就将之定义为“由于跨文化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①尽管该定义有明显的同化倾向,却明确指出了涵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意义。还必须指出的是,参与建构涵化经典定义的赫斯科维茨本人实际上是极为重视涵化的心理意义的。他在其前述著作中就指出,“人类学家若掌握心理学技术,就会发现经历涵化的人们需要解决文化冲突这一因接触而导致的后果’“对原始民族的涵化研究对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尤其有用’“涵化研究对人格研究以及人格与文化互动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更明显的是,他在该书附录的“涵化研究提纲”中还专门列出了“涵化所致文化特征之选择与整合的心理学机制”一节。②
然而,由于受当时人类学发展水平所限,坚持“正统”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者,尤其是心理人类学之外的人类学家,对个体心理分析极为排斥。这方面的极端代表怀特(LeslieAWhle)甚至认为,个体差异与文化过程无关。③加之本来从学科属性方面看,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一文化一具有显著的群体共享性,其视角自然是群体取向的。尤其是,长时期里,人类学家强调的大多是文化的超有机体性质,几乎将文化视为独立于个体之外而存在的客观实体,是“外在于个体的”(Quthee),而忽视了文化的主观性特征,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在于这里的”(inhee)即内在于个体的或互动中的个体之间的,因而具有个体差异性和可变性。④这是人类学研究忽视对文化进行个体心理角度分析的重要原因。即使许多重视向心理学借用概念和方法的心理人类学,长时间里关注的也是群体性质的“众数人格”、“基本人格”或群体认知等问题,而非真正的个体心理。因此,人类学研究涵化时,关注的是涵化对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是进行群体层面的分析,忽视甚至反对进行个体心理层面的考察。⑤
(二珊代心理学当时存在的文化偏差
公正地说,人类学的上述局限也与心理学建立后曾存在的文化色盲和文化偏差有关。现代心理学诞生后不久的20世纪初,布吕尔(LLew一Biuh)认为,初民社会中人们的心智具有神秘性,处于前逻辑阶段。⑥这使心理学的声誉在人类学家心目中受到极大损伤。后来,主流心理学家(受人类学影响的少数心理学家除外)以“人类心智统一”为基本假设,追求所谓“科学主义”,拒绝考虑文化因素,声称其结论具有普世性,但实际上,无论其研究课题、样本的选择和调查工具,还是对数据的解释,却又具有明显的白人文化中心主义,甚至被讽刺为“美国大学心理学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因而具有显然的文化局限。⑦由于这种文化局限,一些心理学研究结果出现偏差严重,甚至反动。例如,有个别心理学家公然得出这样的“科学”成果一美国黑人的平均智商要比白人低相当的分数,因而客观或主观上成为种族主义者的帮凶。⑧这种状况加剧了人类学家们对心理学的回避。因此,尽管赫斯科维茨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指出,“人类学家若掌握心理学技术就会发现经历涵化的人们需要解决文化冲突而导致的后果”,①人类学界却未充分重视他的见解。
可以说,如果心理学和人类学从一开始就保持开放和交流,经典涵化概念或许不会出现前述局限。这让我们切实看到现代学术界长时期里存在的一种弊端,各个学科疆界分明,各自封闭,其结果必然是自以为是,见识难免局限。可喜的是,后来心理学逐渐注意研究文化偏差,尤其是文化视角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向人类学借鉴理念和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其“文化色盲”的局限,因此能够对涵化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心理学对涵化概念的建构(一)心理学涵化概念建构的基础:文化视角的心理学的发展
在现代,由于种族问题一直是北美社会的难题,追求“普世性”的心理学逐渐重视涵化研究。但是,尽管早在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就对涵化进行过论述,③但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心理学涵化研究的实质性成果才开始增多。这是因为,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从心理学视角研究涵化的条件才较为具备。一方面,这时期,人类学尤其是其心理人类学分支的研究,有力地批驳了主流心理学历史上宣称的“人类心智统一”的假设,并不断完善了文化概念,从而为心理学关注文化变量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经典心理学在研究种族问题中日益暴露出其“文化色盲”而导致的偏差,因此文化视角的心理学研究不断得到发展,尤其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北美心理学不仅发展出(跨)文化心理学分支,而且开始进行“文化革命”(ctuaevolution)。④最近,由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又出现了被称为心理学中“第四势力”的“多元文化心理学”。®在此背景下,心理学家不仅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互动对个体心理的意义。目前,涵化已成为跨文化心理学领域最受关注的一个主题。⑥因此,涵化研究的实质性成果开始逐渐增多,终于形成了在定义和理论框架等方面都较为成型的心理学涵化概念。
(二)心理学涵化概念的提出:实质定义的建构
随着心理学家对涵化问题探讨的增多,1967年,格雷维斯(TGraves)明确提出“心理学的涵化”(Psychologicalaccultration)这一概念。他指出,心理学的涵化是指参与到文化接触场境中的个体因既直接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又经历到自己所属文化的变迁,而发生于个体身上的变化。。此后的心理学界,尤其是专门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问题的跨文化心理学,对涵化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不断深入。到1990年代,著名跨文化心理学家、加拿大学者贝理(JWBeny)根据自己对移民和土著民族的调查研究,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涵化概念的建构。其定义已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涵化概念。⑧下文主要是基于贝理研究成果的评述。
贝理指出,完整的涵化概念应综合概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群体成员因接触而发生文化和心理变化的双重过程,因此,该概念必须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在文化层面或群体层面(utial/groupleve)上的涵化,即文化接触之群体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迁;一是在心理层面或个体层面(psychological/iKMdualleve)上的涵化,即卷入文化接触之个体在言
谈、衣着、饮食等方面的行为、价值观念、态度乃至认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①
可见,目前,心理学不仅开展对涵化的研究,而且在人类学涵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学涵化概念,并将二者进行整合。应说明的是,该概念既坚持了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理念,重视涵化中不同文化群体的双向互动,也注意到实际中的涵化对其中一类族群带来的影响更大,通常情况下他们是文化上的少数民族,因此,把该族群叫作“涵化群体”(acculurtinggroup)把另一类族群叫作“主流文化群体”。②
(三)心理学涵化概念进一步发展:总体框架的建构
在贝理提出的涵化概念基础上,经过跨文化心理学进一步的调查验证,心理学涵化概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完善、操作性强的一般概念框架。该框架左半部分描述的是群体文化层面的变量,例如,两个群体原有的生态一文化场境特点,涵化情形源因、目的、社会态度与政策等),接触后两个群体在文化层面的变化等。它们主要属于情境变量,即直接影响个体心理适应的情境因素。③
该框架右半部分描述的是个体层面涵化过程与心理适应结果主要的变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心理涵化适应过程有三种基本情形:(1)行为变换。首先,在上述社会文化情境下,个体经历涵化时,会为了适应新情境而通过文化学习和文化放弃(cutrePeking)及社会技能习得等方式,实现较容易的心理变化一--行为变换,同时对自己的涵化经验和行为变换的意义作出评价,视之为种种新机遇、困难之源,或危害。在此阶段,个体可能多少会感受到文化冲突。(2)涵化压力。当个体经历到较大程度的文化冲突时,会感到简单的行为变换不能解决问题,但问题是尚可控制和克服的。这就会产生涵化压力,即文化震荡。为应对这种压力,个体会选择和形成自己的涵化策略等。(3)心理失调。当个体感受到过大的涵化压力导致的问题而自己不能应对时,可能还会出现心理失调。
该框架表明,个体在上述涵化经历的基础上,发生调适性结果(adaPtation)即个体由于相当时间的涵化经历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变化。该结果分两方面:其一,内部性的个体心理适应方面,通常包括自尊、自我控制感、自我和文化认同感、心理健康以及对新环境中的生活满意度等;其二,外部的社会文化适应心理方面,即在新的文化场境中对日常生活的管理,主要有文化知识、社会技能,人际和群际日常关系、家庭和社区关系以及工作适应等。①
可见,上述涵化概念框架在描述AB两种文化在接触后发生双向互动的基础上,系统地揭示了该现象对卷入涵化的文化群体成员心理发生影响的具体过程,并结构化地显示其中的基本变量及其关系,因而能够较完整地说明文化、涵化与个体适应的关系。显然,与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相比,心理学涵化概念的建构为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其实践应用提供了更完善的指南,尤其是操作性强的框架。
五、心理学涵化概念的价值
从上述分析可见,人类学涵化概念难以有效地说明这样的问题:在同样涵化场境中,同一文化群体内,为何有的人涵化适应良好,有的人适应不良呢?而心理学涵化概念在这方面则具有突出的价值,因为它基于文化分析,深入到个体层面,揭示了涵化对个体心理影响的过程和不同的结果,而更富于操作性。因此,由于该概念的这种优势,它能够促使心理学涵化研究进一步关注文化特定方面的变化对个体的影响,例如,或是分析对价值观的理解,或是探讨语言的习得或是揭示族群认同的发展。目前,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贝理等人侧重从文化认同方面提出的双维度理论模型。下面以此为例,论述心理学涵化概念的操作性价值。
双维度理论模型认为,涵化中的个体差异,除了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文化知识和接触程度等因素有关以外,更主要的是与个体因文化认同而采取的涵化策略之差异有很大的关系。涵化策略指的是个体基于本群体文化和其他群体文化之喜好取向,而对涵化互动所持的态度倾向,以及在应对曰常跨文化事件中反映出的行为方式。贝理认为,涵化中个体文化认同包括两个维度一保持本群体传统文化的倾向性以及和其他群体文化交流的倾向性。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对某种文化的高认同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就低。②根据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贝理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同化(assjnilatiG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ginalizatirn)。当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既重视保持他们原有的文化,也注重与其他文化群体进行日常的交往时,他们所采用的策略就是“整合’当个体不愿意保持他们原有的文化,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经常性的日常交流时,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就是“同化’当个体重视他们原有的文化,却希望避免与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流时,就出现了“分离,最后,当这些个体对保持原有文化,和对其他文化群体进行交流都没有什么很大可能性,也缺乏兴趣时,这时的策略就是“边缘化,。③不少实际调查表明,对于同样的涵化场景采用不同策略的个体,其心理适应结果有实质性的差异。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在某些少数民族群体中,对于情绪、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而言,四种涵化策略中,“整合”策略优于“分离”策略,“分离”策略优于“同化”策略,而“同化”策略又比“边缘化”策略好。①正因为该模式操作方面的有效性,涵化策略正成为目前心理学涵化研究的重点,而且贝理本人已多次应邀为英、法、加等国制定解决种族关系问题政策提供咨询和建议。
还应指出,心理学涵化概念的建构表明,一个学科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领域的研究为了得到不断的进展,学科和研究者都必须坚持开放的态度,尤其是敢于打破学科间人为的藩篱,跨学科地吸取营养。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心理学,尤其是跨文化心理学之所以在涵化概念建构方面取得上述成就,正是由于该学科不仅敢于拓展到过去属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疆界的涵化领域,而且借鉴人类学的理念和研究技术,克服了传统主流心理学机械崇拜“科学主义”的局限,进行了研究视角的“文化革命”。这里我们还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文化人类学应该更加开放地向心理学借鉴。其可能性是,如前所述,当代心理学不仅兴起了“文化革命”,与以“文化”为基本概念的人类学共识增多,尤其是文化视角的心理学与当代心理人类学日益接近,因此,人类学可以向心理学进一步开放自己。
当然应该看到,上述心理学涵化概念有待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也有局限。例如,由于该概念建构的背景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北美,以移民(尤其是黑人)和被殖民的土著人为研究对象,而历史上北美种族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性,甚至野蛮的欺压行径,以及至今明显或潜在的偏见和歧视,因此,北美心理学大多数相关研究的假设是,涵化过程是一种压力过程,他们关注的是适应不良导致的消极性心理。目前,这一假设已经面临质疑。②由于我国有着不同于欧美国家的民族关系,③因此,我们在中国研究场境中运用该概念框架时,更应对此加以注意。必须指出,涵化会带给个体或多或少的适应压力,但不一定导致心理问题;若具有和谐的文化场境和良好的指导,涵化反而可能有助于个体习得跨文化素养和分享多样性文化资源,从而更充分地实现其潜力的机遇。
上一篇:慕课视域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