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育课上“分球事件”的处理及心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6-05-12 14:52

  一、体育课上“分球事件”的处理

  

  周一下午第2节是六年级15班的体育课。按照惯例,我们首先做了准备活动,接着我宣布课的内容:重点学练排球自颠球……接下来开始分发排球(本班学生数52人,软排球30只,如果跟往常一样人手1只是不够的)。我先让前两排的男生每人领1只球,领完就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始练习,接着我安排女生每3人领1只排球,这时候有一个女生脸上很气愤的样子,眼里露出“仇恨”之光,嘴里开始嘀咕:“老师总偏向男生。”我解释道因为球不够人手1只,下次我们会交换的。”那女孩还是不依不饶继续抱怨……我忙于让学生分组和分发排球,就没再理会那女孩。

  

  我开始巡回检查并指导学生练习颠球的技术动作,大约5分钟左右,我观察到有3名女生气呼呼地坐在篮球架底座上,我意识到可能是因为分球的原因闹情绪。我走上前询问:“怎么不活动?”一生答没有球。”我说怎么可能?刚才明明发给你们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没有保管好球。”生:“被男生抢走了。”我看看大纸箱,里面还躺着2个球,心里很不高兴:“这不是有球吗?”生:“都是破球……”我听着火已经上来了:“不想打破球就去跑步吧!”那学生拔腿就跑,几乎是狂奔着跑完一圈,然后还是不肯动,站在那儿僵着表示抗议。接下来我再也没理会她。等下课,集中总结时,我指出遇到器材不够时会轮流优先……我的话没说完,那女孩就粗暴地喊出来:“每次都男生先,老师就会柿子挑软的捏……”看样子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打断她:“你有什么问题下课后留下来解决吧!”

  

  学生都走了,就剩下我俩,我说:“我们应该有谦让、包容之心……”我才开始说一句她又粗暴地打断,歇斯底里地喊出来:“我在家里是老大,还有两个小的,我在家处处谦让,怎么没有谦让、包容之心呢?……”当她说到这里,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说教”,方法不对。可能她心里有很多委屈,我应该先倾听,让她充分地表达。生:“你就是重男轻女,总是不管我们女生,每次活动都先安排男生;你总是让男生蹲下,而我们站着;有几个男生总是干扰我们做游戏’我们告诉你,你从来也不处理他们;每次总是男生先拿篮球,剩下都是没气的球,凭什么都是我们拿去打气?你总是看男生打篮球,你就不管女生;体育课总是上很幼稚的内容,这样的体育课我也不想上,下次我让家长写假条不上体育课了。”我问她你说完了吗?”生说完了。”我:“没想到我的课让你那么不舒服,我想我一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生那当然!”我老师让你感到不公,你感到非常生气是吗?”生是的。”我我真为你这样不开心感到难过。我可以说说我的想法吗?”生好。”我听到你这样评价,我有些不舒服,我们可能有些误会。我每天都要上好几节课,我尽最大努力想把课上好,为了让你们尽兴、高效,我今年申请了好多器材,你应该感受到了。


    之前我们羽毛球、篮球都做到了人手1只,所以我觉得先后不那么重要,我还要求按次序拿不允许随意换;我们班有几个男生攻击力较强,为了大家的安全,我的眼睛必须随时看到他们,可能会让你误解我对男生好;游戏更多组织男生,是因为女生没有老师在也能组织很好,而男生暂时还不能放手;你觉得我们学习的篮球技术、排球技术你学得怎么样?这些都是有深度的,需要长期练习;我今天4节课,现在嗓子每讲一句话都很疼,我现在已经跟你聊了20多分钟,我很重视你的感受,希望你在以后的体育课中能开心。如果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我们是不是都能相互理解,也不那么生气了呢?”学生显然渐渐平静下,已不像之前那样激动,不再反驳我。我继续问:“关于怎样公平的对待男女生,你给我出出主意吗?怎么做才可以让你在体育课上感觉好起来呢?现在正上夕会课,你先去上课吧!方便的时候我们再聊聊怎么样?”生默许,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行为不当,有些不安,回教室去了。

  

  二、心理学分析

  

  这个孩子是6年级女生,从她的表现看刚刚进人青春期,认识问题不客观、偏激,开始尝试自己的力量,挑战教师权威。对于这个时期学生的不当行为不能上升到品行问题,应当看作这只是青春期少年常见行为。

  

  从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分析,孩子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妹,她的行为映射出她的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她原有的独生子女独享父母爱的情形被打破,经常被强制要求忍让与包容,而这又不是她自愿的,这次分球事件刚好触发了她长期积压的情绪’于是爆发出来。这也说明老师的上课风格、师生关系让她有发泄情绪的安全感。

  

  她的情绪来自于她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而非客观事实,因此有必要和这个孩子、父母进行针对性的沟通’打开女孩的心结。

  

  教师处理问题符合心理学路径:先倾听,然后共情,通过有效沟通连结感情建立关系,再询问学生解决方法,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时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再给出建议,让学生自己做出决定(下一次沟通再做)。

  

  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在校特殊问题,能够让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找到依据,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可以弥补班主任教育的盲点,提升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黄建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 淮安223001

上一篇:管理心理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探析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