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示威游行

发布时间:2016-05-29 16:31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钓鱼岛后,西安等国内十余座城市发生了“保钓”示威游行活动。反对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抵制日货的民间情绪高涨,致使一些非理性乃至过激的抗议活动屡有发生。焚烧、打砸日系车,打砸哄抢日资商店等行为不仅造成了公民合法财产的损失,也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这一波示威游行浪潮中不乏在校大学生的身影,有些大学生甚至做出了上述非理性行为,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这一现象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怎样预防和处理这种大学生群体性突发危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从心理学的视角了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身心规律和在此类群体事件中产生过激表现的原因成为处理这类突发性群体危机的突破口。

  

  一、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特殊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一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尚未完全定型,意志性格也尚不稳定,自制力与冲动并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确立过程中的他们,具有情感丰富、心理脆弱、涉世不深、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观点容易片面、情绪容易偏激等特点。因此,其生理和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外化表现就是所谓的“三动现象”,即易动——容易冲动,互动——相互影响,盲动——从众行为明显。他们的内心相对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心理、生理发育持续性和阶段性的双重作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特色;另一方面,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结构和价值体系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和重构,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日益鲜明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拥有较高的社会期望值并具有强烈参与其中的意识,而对于社会角色的扮演则具有相对明显的理想化色彩。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思想解放,精力充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追求真理、正义的火热情感;他们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发展,传承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学子“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他们青春勃发,交往活跃,又不乏简单率真,敏感冲动,属于“易感易控”的特定群体。

  

  因此,在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中,大学生作为旁观者,常常对临场的事件具有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变得易激怒和情绪化,低估自己行为带来的风险。正是这种潜意识促成大学生在假设自己是较为安全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情绪,为群体事件推波造势。如若这种参与和宣泄处理不当,很有可能演变为学生群体性的突发事件,这将对大学生自身、其所在学校、家庭以及同伴交际圈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大学生的非理性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1.从众效应

  

  从众是群体性事件中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动力之一,即是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吒个体之所以从众,是因为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对偏离群体有着本能的恐惧,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才能增强安全感。在人群密集的场合,如果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恰当的引导,个体就会倾向于把大多数人的行为作为判断的准则,这时人们会变得敏感,容易产生感情冲动和狂躁情绪。而群体状态下的情绪感染又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在秩序混乱和普遍心理状态失衡、情绪波动的情况下,人们偏听偏信,易受传闻和谣言的蛊惑,也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

  

  从众效应往往会在群体性事件初期对参与者产生作用。在示威游行的初期,事件本身的发展还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参与其中的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闭塞,而行为的推动主要依靠他人的带领。当大学生融人示威游行的气氛中时,就会不自觉地被周围人的行为所影响。由于涉世未深以及相对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相对于成人,他们获取的信息也片面,不能跟随事件的发展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这就降低了摆脱不合理从众效应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绪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较弱,他们在群情激奋的条件下很难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易受他人感染,而大学生本身的情绪爆发力较强,这意味着他们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在此番保钓示威游行中,很多大学生开始只是旁观事件发展,而最后参与其中并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这正是反映了从众效应的影响。

  

大学生示威游行

  2. 观众效应

  

  1904年,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肌肉努力和疲劳实验时无意中发现,当主持实验的人在房间里的时候,被试举重物的速度要快一些,掷物体的距离也远一些1925年’学者特拉维斯所做的一项完成追综视盘任务的实验也表明,当有人在场时,被试的工作成绩比单独工作时有很大提高,错误率大大减少,甚至在单独工作时达到的最高成绩也低于有人观察时的成绩。这种“别人在场”与“单独工作”条件下个体效绩差异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他人在场所产生的“观众效应”,正是在无意识中提高个体的竞争以及归属等动机引起的结果,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有增质增量的倾向,观众的存在会产生一种促进的效力,从而使刺激对象产生行为反应。

  

  观众效应特别容易在群体事件中发生作用,尤其体现在具有自我表现心理的参与者身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单纯的校园环境已不能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更愿意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大众面前显露自己,他人的追随、关注都可以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快慰和心理上的满足。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愿意出面组织策划,冲锋在前,以爆发性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为了体现自己的参与力度以及社会责任感,被“观众效应”影响的大学生很可能在盲目“争取眼球”的过程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3. 去个性化效应

  

  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理智下不会做的事情。此时个体已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匿名”的、

  

  和他人无差别的人。这时的人们往往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断地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同时,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大量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攻击强度远超于寻常而不能停止。并且,去个性化的情境导致了责任分散,因为责任在这种情景下被无形地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扩散的人越多,个人责任就越少,这反过来又增加了去个性化的产生。

  

  在示威游行事件中,由于大学生认识和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存在盲从和侥幸心理,这种自认为“法不责众”的现象[«就具有明显的去个性化效应。个体认为游行人多势众,难免会产生群体为个人提供保护的错觉。群体的非理性行为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责任自然会落在众人身上,个体在群体的庇护下会产生“我不会承担群体犯罪行为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的想法,进而容易丧失责任心,失去理智,不考虑法律的约束力,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意识,这就无形间强化了去个性化效应产生的条件。

  

  4. 群体极化效应

  

  较之个体行为而言,群体行为会导致相对极端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效应。比如说,群体成员普遍地对一件事情抱有冒险的态度,那么将导致群体行为朝着极端冒险方面发展;如果群体成员普遍地对一件事情抱有保守的态度,那么群体行为则会朝着更为保守的方面发展。群体极化具有双重意义,从积极方面来看,群体极化能促进群体意见的统一,增强群体凝聚力;而消极的方面,群体极化会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于激化。

  

  大学生在示威游行中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完全符合群体极化的消极方面。他们的从众行为导致其冒险参与破坏,而去个性化状态规避了破坏行为附带的责任,这种群体式的冒险行为又增加了群体极化效应,使得破坏行为更加严重,造成更为严重的结果。并且,群体极化很容易在一个具有强烈群体意识的群体中产生,受到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们忧国忧民的意识会在示威游行中间接地激化非理性行为,使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造成了打砸、哄抢等严重后果。再者,大学生思想上的极端性也可能会促进这种群体极化效应的产生。

  

  三、防范大学生非理性行为的措施

  

  1. 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意识

  

  通过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大学生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化解眼前的危机与冲突。然而,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m,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实际来预防大学生在群体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

  

  (1) 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的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着力提倡文明、开放、理性和宽容的意识形态,努力消除愚昧、极端、仇视和狭隘因素;反对冲突斗争,提倡和谐合作,强调诚信友善,鼓励理解沟通,倡导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并尊重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基本言论自由。只有这样,大学生雅树立正确的对待危机事件的态度,从而能在群体事件中保持正确的方向,防止因为缺乏消息、缺少导向而受到从众等多方面群体I:、理效应的影响。

  

  (2) 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青年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与朝气的群体,是血气方刚,满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社会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理性爱国教育,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态度维护国翻益,截爱国情怀。

  

  (3) 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并尊重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参与意识强等特点,以教育引导为主,从思想上和心理上予以更多理解和支持,不能把问题复杂化、极端化。从动态中认识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客观规律,给予更加有效的指导,化解重大群体事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防御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调节及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应对群体事件危机及避免非理性行为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制,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力度。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与预警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力度。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与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交流,及时做好心理辅导,特别是在群体事件爆发期间及时帮助学生调整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客观、理智地处理问题,避免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2) 注重网络舆论分析,多种途径增强大学生对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特别是手机网络的兴起,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时事、交流思想乃至组织行动的重要场所,而网络信息传递的片面性、夸大性也刚好与大学生的趋奇心理相契合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对群体事件的网络信息作出正确的心理分析研究,从心理和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识别和掌控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借助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如微博、人人网等)适时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可借助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各学生团体的力量,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和理性、积极的危机应对态度。

  

  (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预防和重点预防相结合。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将普遍预防教育与重点预防教育结合起来普遍预防教育是指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群体性心理问题事先进行引导,从而避免大面积地出现心理问题,这一举措在大多数高校都得到了有效的实行。而重点预防教育则是在关键时机、关键事件上,集中力量有针对性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尤其对示威游行这类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较好的防范和抑制作用,但这恰恰也是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欠缺的部分。比如,在群体事件发生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危机干预为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团体辅导中一系列的心理游戏,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消除对社会群体事件的心理恐惧、焦虑,树立对群体事件的理性认识,培养正确的行为模式。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心理健康普遍预防教育,也应加强心理健康重点预防教育,只有将普遍预防和重点预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主张,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危机应对能力

  

  (1)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使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主张。参与群体事件的个体之所以会从他人身上感染上反社会的行为,是由于心理暗示和模仿的作用,外界的态度、观点会在无形中通过人际互动中的暗示介人人们的思想,从而影响自身行为的发生。避免这种暗示的方法,无非是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坚定当事人正确的思想主张,抵制对他人非理性行为的模仿,从而克服消极心理效应所产生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着力培养大学生获取正确信息和树立正确思想主张的能力,可以运用多种通讯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思想动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早发现,及早预防,使各种心理极端事件的苗头保持在可控制范围内,避免非理性行为的扩大、蔓延。同时,要着重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舆论进行引导,主动及时披露信息,消除猜疑、谣言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干扰[1°]。

  

  (2)加强危机教育,培养大学生危机应对的能力。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学生养成独特的敏感性、理智性觉知’让他们善于从各个角度客观地感知和分析社会突发事件,学会怎样去分析、核证信息的重要性及可信度,尽力掌握危机的重点与真相。同时,学校可组织社会突发事件应对的演练工作,通过演练,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也让大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处境,评价和调控情绪状态,联系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应对经验,掌獅棟略,进而提高应对能力。

  

  四、结论


  大学生是已经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并且能理性地控制自己行为的群体,只要他们能认识到某些场合自己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和群体事件中人们普遍的心理特点等客观知识,就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理性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只有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使大学生在今后诸如此类示威游行中得到必要的保护,防止恶性结果的产生。


   本文作者:毛志宏  王颖

上一篇:英语教学心理学研究分析

下一篇:当代心理学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