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体育运动心理学
殷恒婵,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分会常委、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等职。是奥运会心理调控专家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30余项,主编教材及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精品教材奖”“夏奥会、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及“北京市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等各种表彰和奖励30余项。
34年前,我从山东的一个小乡村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求学。这些年来,在领导和其他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现在我成为一名教授,是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分党委书记。作为一名从事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女教授,在这里我要同在座的女大学生们分享我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渊源以及对女性幸福人生的理解。女性的幸福人生需要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健康身心的有机结合,其中身心健康是女性幸福人生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心,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生活。
一、事业的成功
在我看来,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角色认同、爱的投入、火的热情和积累创新四方面的内容。
角色认同是指选择了某一职业,就要与这个职业所要求的一些态度、行为规范相一致。我们既然选择要成为一名教师,就必须明确教师的角色要求。身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守“为师之道”,也要为“有道之师”,方能成“人之导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角色认同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教师要认同自己的角色,而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所认同。
事业的成功需要火一样的热情和爱的投入。自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一神圣的职业。工作中,做到认真对待,全情投入,注重知识积累,实现教学科研互促,让教学内容紧随学科发展;注意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和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与学生的沟通,真诚关爱、理解尊重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沟通是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感悟和快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悟到:对教学必须有热情,对学生必须有爱心,既要敬业又要乐业。
信息时代,学科交叉广泛,知识更新加快,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更新知识。在学术的道路上,我们要有长期的坚持,注重积累,才能做好创新。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长远的目标,规划好当下的目标。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既要做“经师”,更要做 “人师”,努力做一名“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好教师。
1.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新中国成立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北师大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设这门课的,直到1988年,体育运动心理学才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我是1984年留校任教的,30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教学一线,始终对教学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专注于体育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科研、实践与应用,与它们同步发展。根据创新型国家、信息社会、全人教育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我们提出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实践“三位一体,互融互促”的指导理念。融合先进的IT技术,针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传统课程结构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建立了国内首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立体化、全方位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和多策略教与学整合方法体系;率先推出“虚拟学习环境+分层资源共享+个性推送平台”的多策略学习解决方案;建成国内首个多元多层、大型体育运动心理学教学特色资源集群,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固化实践成果,出版系列教材。现在,这门课程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改革与创新,我们实现了从“书本理论式”向“实践实战型”的飞跃。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始终认为“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因此,我会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言传身教,形成一种尊师爱生、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力求做到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并尽可能地用自己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生共成长、同提高。
2.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
多年来,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运动与脑的可塑性和竞技心理。
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个从政府到社会都极为关注的涉及人们健康的问题。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我们会开展运动与身心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运动干预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北京市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及其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而且,我们还开发了一系列易操作的、集体性的、有效的、可推广的、能改善儿童体质健康的、可提高积极情绪与应对困难能力的多套运动干预方案。
运动与脑的可塑性:主要是瞄准交叉学科的研究前沿,借鉴多学科研究优势。依托北师大这个综合性大学的平台,借鉴多学科的优势,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寻找研究的新生长点,我们开展了运动与脑的可塑性系列研究。如:运动、儿童执行功能与脑的可塑性研究;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其脑机制研究;大学生女子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及其脑机制研究;等等。而且,运动、儿童执行功能与脑的可塑性研究揭示出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通过影响儿童执行功能脑激活模式的积极变化,改善儿童执行功能;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可显著提高脑执行功能的加工速度。我们要想站在学科的前沿,不仅要关心了解自己的学科,而且要了解交叉学科的前沿,借鉴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殷恒婵 来源:中国教师 2014年23期
上一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改革
下一篇: 师范生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