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根源
心理学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现在逐渐成为热门学科之一。然而,在心理学蓬勃发展的背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专业学生都会遇到一些人对心理学产生偏见和误解。有学者总结了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六大误解并对其进行了纠正,但并没有分析人们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从而也无法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导致这些误解依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影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误解的产生机制和互联网传播舆论的途径及特征的角度,来探讨心理学被人们误解的根源。
一、人们对心理学的主要误解
根据崔丽娟[1]的相关研究,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可分为三类:(1)对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误解,包括: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是伪科学;(2)对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的误解有: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心理学家会催眠;(3)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有:去接受心理咨询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人;心理咨询就是闲聊或寻求安慰,不算治疗;去咨询一次就可以解决问题;心理问题看相关书籍就能自己解决;心理咨询师可以解决我的所有问题。
虽然已有许多心理学者通过科普性的文章或著作对其进行了纠正,但只有一部分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会去阅读相关的内容,其他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偏见和误解。窦东徽等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媒对于公众感知方面影响力越来越大,不理会心理学的形象问题(即人们对心理学的偏见和误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2]。因此,了解误解的产生原因是改变心理学形象的重要步骤。
二、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
窦东徽等认为,造成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有很多,他通过不同类型的书籍将其分类。首先是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例如弗洛伊德,他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就是释梦,由于人们对梦有一种好奇心,所以许多人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就等同于心理学,这也就产生了“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的错误观念。其次,书店里有许多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心理学和超自然现象的混淆里面充斥着各种超自然现象,如心灵感应、意念移物、通灵手术等[2]。而这些书籍通常被放在心理类书籍的货架上,这无疑也导致了人们的误解: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心理学是骗人的伪科学。而电视、网络中也充斥着这些类似的信息,让人们更加确认“心理学并不是一门科学”。
另外,书店里第三大类型的书籍是自助类读物,例如励志类的“心灵鸡汤”,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另一些书则是为了标榜其“特殊性”,声称自己发明了一些新的“疗法”,不但能矫治某些特殊行为问题,还能满足人们的一般需要,但实际上这些新疗法很少基于控制实验的研究,或只是依靠少数案例而提出的。而许多有效性经过了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验证的认知和行为疗法,却很难在书店的货架上见到。而这种类似的内容也充斥在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印象。而人们认为“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心理问题看相关书籍就能自己解决”这类误解就由此而来。
由此可见,在导致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中,媒体对于心理学的曲解和不实报导占了很大比重。管翠阁等人也有提出的相似的看法,她们提出报纸杂志上心理测验的泛滥、对心理学的通俗报导以及媒体打着心理学的口号却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各种节目,为了吸引眼球而歪曲了心理学的理念。另外,蔺荟南也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伪心理学借势越传越广,从手相学、颅相学到笔迹学、占星术等,在新媒体时代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4]。而伪心理学的盛行,势必导致了心理学被误解,甚至对心理学产生偏见。
所以,为了找到消除这些误解和偏见的方法,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方面应了解误解的形成机制,从误解的产生根源入手,可以更好地抑制误解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分析媒体传播舆论的途径及特征,这样可以帮助心理学正确知识的普及找到合适的路径。
三、误解的形成机制理论
许多语言学家在研究误解的同时,提出了对误解的形成机制的看法。杨坚提出,语法学家 Bolinger 与 Genstman 等后布龙菲尔德学派认为,语音因素,如连接、切分、重音、语调等是歧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社会语言学家 Gumper 和 Tannen等认为语境影响人们对话的理解,对语境暗示的错误理解,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跨文化语用学强调文化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认知语用学用关联理论来解释误解的发生,Sperber 和 Wilson认为说话人设想的语境与听话人实际上使用的语境的不一致可能导致误解[7]。
在此基础上,杨坚用误解的层次分析图来对误解的产生机制进行比较宏观的描述与分析。此外,孙红则将之前的学者对研究误解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个因素: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心理层面。另外,宗世海在对前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导致误解产生的二因素(根源)理论,即认为导致误解产生的因素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人话语方面的因素;另一个是听话人心理方面的因素 [6]。
因此,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根源也可用上述理论来解释。二因素理论中的话语因素提供了误解的可能,而心理因素则是促成了误解的实现,其中心理因素包括普通心理和社会心理。我认为心理因素是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重要根源,例如,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知识的背景下,那些伪心理学对现象的错误解释正好满足了人们探究自我和他人内心的好奇,并由此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当真正的心理学发表科学的研究成果时,人们便会将其与伪心理学混为一谈,形成了类似于“心理学是虚假的伪科学”的误解或偏见。而伪心理学的泛滥,主要的原因就是媒体对其的加速传播。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媒体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已从原有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转变为网络。因此,下面将主要从互联网的舆论传播角度来探讨。
四、互联网传播舆论的途径及特征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途径,已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李永彩认为,网络舆论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从传统媒体开始,然后再互联网上被放大;另一种途径是从互联网开始,引起网民热议[8]。
喻发胜等人则从网络传播的衍生效应与网络舆论的角度,对互联网的传播特征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互联网作为技术手段最为先进、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传播媒介(或者说传播方式),具有独特的传播技术特征与传播人际特征。传播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星状网络、多媒体、交互式、超文本连结、多功能、海量、全球传播等。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是建立在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之上的,主要表现为:自由、平等、交互、实时、匿名传播等[9]。而这些技术特征与网络传播的人际特征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衍生效应,这些衍生效应相互作用,共同对网络舆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此外,也有学者从新媒体时代特征的角度来探讨互联网舆论的传播问题。慕夏溪认为:首先,新媒体时代具有极强的融合性,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新媒体时代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另外,信息的制作流程越来越简便,因此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最后,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的传播,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是点对点的传播,这便使信息的到达率迅速提高[10]。这些特征对于信息的传播极为有利,而在这些传播的信息中,也包括了许多错误的信息,这便会使人们产生误解,而这种误解如果不加以制止,就会继续传播下去。
蔺荟南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升对新媒体时代的手中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解决新媒体时代的把关困境。另外,除去学科本身的发展,一个学科的健康传播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共同塑造,受众自身的选择和识别能力的提高,媒体的正确引导和正确传达都是让真正的科学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4]。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及偏见正是如上述形式和途径在互联网中广泛传播,而真正的心理学却被淹没在深海之中,鲜有人问津。如果想转变这种不健康的状态,需要心理学相关人士和媒体共同合作,例如心理学家提供正确的、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媒体则需要正确传达这些知识,并引导人们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走出伪心理学的迷雾。
五、结语
现在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热门学科,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在繁华热闹的背后,依旧存在对心理学的误解和偏见,即使已有许多心理学家通过科普性的文章或著作对其进行了纠正,误解与偏见依旧很难消除。
所以,为了找到消除这些误解和偏见的方法,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方面应了解误解的形成机制,从误解的产生根源入手,可以更好地抑制误解的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分析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传播舆论的途径及特征,因为在导致人们对心理学产生误解的原因中,媒体对于心理学的曲解和不实报导占了很大比重。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伪心理学的盛行,势必导致了心理学被误解。
通过对误解的产生机制和媒体传播舆论的途径及特征的探讨,让我们对心理学被人们误解的根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消除这些误解提供了新的方向。而且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可以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找到合适的路径。
作者:陈荣枝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5期
上一篇: “为什么单身”之社会心理学分析
下一篇:幼儿心理学教育如何进行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