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高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发挥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心理养成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情感的自控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因而将心理学合理的渗透到高中生的实际教材当中,能够切实的解决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成长问题,对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心理学在高中教学生中的意义以及发挥出的实际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心理学在高中教学阶段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而受到教师们的高度关注。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上来讲,心理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变化特征以及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着从当前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方面着手,针对目前高中阶段心理学教育对于当前教学的意义及心理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指导进行深入探究。
一、高中教学中心理学的意义
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高中生普遍面临着高考这个重大的升学目标,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和家人等方面的多方关注,繁重的课业学习以及课下排满的补习指导班,使学生们背负着较为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甚至有了逃学的行为。由于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驱使下,教师们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这是衡量一名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考量标准,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感受。许多高中生在重要考试前夕,都会出现厌食、失眠、焦虑和心情低落等现象,长此以往危害着学生的身体健康。
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而教育心理学在近些年作为现代教育中一门较为重要的学科,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学体系的整体概括、教育工作者及被教育者学生之间的心理变化过程等,因而在当前的高中教学阶段中被教师们广泛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其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地影响[1]。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如果教师能够适当的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关心,及时的对产生负面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在实际的教学目标中配合心理学教学来改进以往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就会逐渐的打开学生封闭的内心和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焦虑与困惑,从而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学在高中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将心理学教育融入到教学课堂之中
高中教师要想让心理学教育能够充分地在教学中发挥出有效作用,就要积极地将其引入到教学的课堂当中。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教师可以针对自身授课时的语速、神态等进行适当的调整,语速要更平缓、态度更温和,更多的使自己的讲课方式让学生们都能够学生们接受,通过自身的授课方式能吸引到更多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当下的高中课堂上,教师们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授课形式较为单调,因此部分学生会因为教材内容的抽象、乏味而出现在课堂上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的发生。教师在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适当的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出更为活跃、放松的课堂氛围,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往往能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适当的停下来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以及接受能力,对于一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根据上课时间来适当的进行重复;最后,教师在讲课时要设计更多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与教材有关的有趣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思考过程中逐步的理解教材内容,提升学习效率[2]。
(二)增强学生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正常变化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老师的教育及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的重要。高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的知识,还要针对心理学教育的特征来开展教学工作,维护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在部分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时,身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和以找家长的方式进行严厉教育,应从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不能在谈话中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害,要多以关爱学生的的方式来找学生谈话,多倾听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为主,进而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来进行心理疏通指导。通过这样的做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不会因为以往教师的严厉批评而出现逆反心理,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创新高中教学应用方法
高中教师在应用心理学教育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强调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在教学中多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3]。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在学习Friendship ANNE’S best friend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行发言,向学生们讲述自己与好朋友相处的方式,并以best friend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创作剧本,上台进行情境表演,并要求学生将该单元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应用到情境对话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的参与到学习氛围之中,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心理学教育能够在高中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们配合的结果。在应用心理学教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适当的心理教育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们学习效率,实现心理教育的最佳效果。
作者:白玛卓嘎 来源: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上一篇:色彩心理学与艺术设计的相互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