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分析针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案

发布时间:2023-12-11 10:04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 健康教育。我国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从90年代逐步关 注,本世纪初开始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 大量相关内容出现在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 系日趋形成。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 讨和总结,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教 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笔者在基层中小学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了积极尝试,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同行有所帮助。
  
  一、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学校因素。农村学校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 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 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身心;重课内教学,轻校外辅 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 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导致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 牢狱,把学习当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 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了 学生的自尊心,使少数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个别后进生 被教师所嫌弃,因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2.家庭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心理健 康成长,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 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 励。农村多数“留守儿童”的压抑感、委屈感陡增,心理问题 显现。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 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 孩子的危害也就显而易见了。
  
  3.社会因素。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是通 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的,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 健康发展;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造成种种危害。在广大农 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影响青少年的不良因素比比皆 是,如封建迷信、坑蒙拐骗、打架斗殴、不良传媒、赌博陷阱等 不良因素一直在向学校教育发起挑战,也正在侵蚀中小学生的 心灵。
  
  二、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学习焦虑。有的学生因学习紧张,睡不着觉,产生恐惧 心理,极个别甚至有抑郁、厌世的倾向;有的学生害怕竞争而多 疑,看书时总觉得别的同学跟着自己,自己看什么别人也看什 么,生怕同学会超过自己;还有的过于自虑,觉得学习成绩不 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其他不读书的兄弟姐妹,更对不起老 师,因此自责、自卑,进而厌学、退学。
  
  2.交际困惑。有的同学因性格问题在班级、宿舍与同学的 关系都很紧张,从而无法安心学习;有的同学多疑、过敏,自己 坐在教室里,总觉得背后的同学在议论自己,因而坐立不安;还 有的同学几乎不与别人交流,从不主动跟别人说话,需要同学帮 忙的时候就写张字条,老师问话时,第一句他答应,第二句勉强 应付,第三句再也不吭声。
  
  3.情绪波动。有的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不听老 师的话,严重时出现离家出走或者逃学等现象;有的学生常因为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伤及生命,受到法律惩 处;还有的学生由于青春期困惑,经常内心焦躁、压力剧增,失 眠、上课分心等现象频现,受恶意广告诱惑,病急乱投医、乱吃 药,导致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究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 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中小学校, 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缺失,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査表 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 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而抑郁的生活。多达30%的学 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产生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 私、嫉妒和自卑等不良心理。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 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 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 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2.日常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是基础。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 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 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的 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要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 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1:1常 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 境中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 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 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 参与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 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 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 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 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 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 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 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 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同时,学校还要以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 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环境。
  
  3.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提升是关键。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 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 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 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 保障。学校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应将心理健 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利于正确地指导学生,并杜绝教育教学 过程中失误现象的出现。此外,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 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学校要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教师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 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 教学工作中去。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 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心理 健康教育的关键。
  
  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 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 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 师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小偷的帽 子,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但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幻 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 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 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 而且还把管理班费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 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所犯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 堂堂疋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 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 而得到促进。
  
  4.建立学校健康服务体系是趋向。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 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 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 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心 理咨询热线等,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 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生活辅导和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 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有些农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 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 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 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 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 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 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5.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保障。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 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是学生 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成员,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 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和帮助。现在农村中小学生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少学过教育 学、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 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5%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 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委 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 展规律,懂得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 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 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 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 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 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对“问题家庭”的学生 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 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 与传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 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只有得到社会的支 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落实。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那 种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学生建立现 代的、科学的人才观,创设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 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村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进程势在必行。政府及社会各界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 社会环境,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家 长要提高认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我们深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通力协作,一定会使 农村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将来踏上 社会打下坚实的身心健康基础。
  
  作者:王军(辽宁省清原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分析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下一篇:从不同角度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