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老龄化”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23-12-07 10:58

  【摘要】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十二五”老龄工作目标,党和国家越来越关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但这不仅需要解决老年人口的“有所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老人“有所乐”,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朝着“健康老龄化”目标奋进。


  【关键词】老龄化,心理健康,健康老龄化,措施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如今,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认为这个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联合国人口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比例的11%,预计这一比例将于2050年上升到22%,并且许多国家的老龄人口数量将是儿童的两倍。而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也相当高――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时期,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并将于2030年进入完全的老龄化社会,预计老龄人口比例将于2050年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另外,由于子女多认为大城市比小城市或农村的发展机会更多,于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多向大城市集中,国内于是就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家庭,这种家庭约占家庭总户数的40%,而城市中的空巢老人家庭数也占到了总家庭数的30%,并且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90%。空巢老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子女陪伴,生活较为单调,缺少精神�藉,其心理健康状态更是不容乐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提出了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建设目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46年章程中关于健康的经典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美状态”,那么健康老龄化是指个人在进入老年期时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状态。2013年3月,我国政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我认为,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十二五”老龄工作目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不仅需要解决1.7亿老年人口的“有所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老人“有所乐”,使老龄人群在群体水平上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科学、系统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十分紧迫。


  二、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生理机能的衰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器官和细胞功能均会出现退行性变化,感官老化、反应迟钝、健忘等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多不便,极易引发内心失衡,使老人产生郁闷和自责情绪,最终又会反过来加速其生理衰退,影响生活质量。


  第二,社会角色的变更。退休之后的老年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越来越少,所扮演的角色渐渐丧失,倘若不能及时适应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就极易产生失落感。另外,老年人易受消极的心理暗示和他人对“老”的表面化看法的影响,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偏差,觉得自己真的老而无用,丧失信心,意志消沉。


  第三,家庭环境的变化。由于子女长大成人后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和建立新的家庭上,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照顾,而年轻劳动力多向于一线、二线城市集中,于是,老年人面对这样的“发射站式”的家庭,倘若又经历了亲朋好友的病故,尤其是配偶或子女的离去,可想而知,其所面临的打击是空前的甚至是致命的,严重时会引发心理功能异常。


  另外,遗传因素、经济状况、营养状况、文化程度等均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实,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成年晚期的发展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以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倦感,也就是说,当老年人回顾一生时,不论成功与否,都应该学会接受自己走过的的历程以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如果一味消极看待过去,否定自我,便有可能陷入失望和绝望之中。后来,佩克(RobertCPeck)拓展了埃里克森关于成年期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认为老年人过于关注自我角色丧失和身体障碍或缺陷非常危险,对生活满意感和身心健康均有危害,老年人应多参加新活动,发现新乐趣,体会新感觉,并在这些新元素中找到满意感。


  三、实现“健康老龄化”重点举措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参与,也需要老年人自身的积极努力。结合本国国情,我认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点举措有:


  (一)国家应提高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


  要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的理想并非易事,老有所养是经济学问题,老有所学是教育学问题,老有所医是医学问题,老有所为是社会学问题,而老有所乐是心理学问题,因此,国家应首先投入足够的财政支持,鼓励多学科之间相互合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指导和经济保障。


  (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在我国这样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由于经济条件较差或是因病致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因而,国家已经在逐步提高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例如,国家已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水平,国家应将心理卫生服务项目加入到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中。


  (三)营造关爱老人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家庭是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具人性温情的场所,家庭内代际间的养老服务模式一直是中国老年人的首选。在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子女是否有孝心、能否在物质和精神上给老人以关爱至关重要,亲情、尊重与孝敬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借助各种媒介,在号召子女关注父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关注的宣传力度,不断营造出关爱老人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另外,国家也应大力倡导“建设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使老年人既成为社会发展的被动受益者,又转变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和贡献者。本文来自《健康必读》杂志

上一篇:中医临床心理学思想掠影

下一篇:运用心理学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