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与调整

发布时间:2015-07-29 09:52

摘 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与调整的研究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方法来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心理压力。文章重点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偏差以及大学生如何来调整就业心理,从而为即将择业、就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供帮助。

关键词:就业 大学毕业生 心理压力 解决途径
    “据2010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显示: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约为20%左右,且有1%左右的已签约大学生被雇主取消。从此数据可看出,2009年就业形势陷入近年来最严峻时期。如何应对处在严峻形势下的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他们面对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就业方式,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总而言之,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一大焦点。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
(一)认知心理偏差
  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主要包括:
1、自我认知不准确。
    一是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二是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素质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2、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于计算机、通信等信息类等一类乐观专业和金融、财经类二类职业前景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
(二)情绪心理偏差
1、悲观情绪心理
  此种心理状况主要出现在就业的去向是回生源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或一些在学校受处分学生身上,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很好地客观评价自己。以往的不良表现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影响着他们,使他们老是生活在过去失败的阴影中,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有的严重的甚至还患了抑郁症等。
2、不满情绪心理
  此种心理状况也比较普遍,不满的对象有很多,一、对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市、省不满。在就业管理政策方面,现在还存在很多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这对一些大学生想去外地、而另一些大学生却不想留在本地的情况就会造成不好影响。二、对家庭成员的不满,这主要集中在一些独生子女上,父母一般想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工作,所以使他们在择业、就业方面就会有很大的限制,此外还比较普遍的就是一些大学生依自己兴趣、爱好所要选择的职业根本得不到父母、长辈们的理解和认同。三、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等等。
3、焦虑情绪心理
  刚毕业的大学生本来社会经验就比较缺乏,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不知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这些使得他们深感困惑,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便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他们或把一些情况看得过于严重,从而给自己设置了不应该具有的心理障碍,最后因此错过了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三)社会心理偏差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其观念和行为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尤其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形成个人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他们觉得大家都去从事的肯定就是好的,就是对的,这个很明显的地体现在为什么现在有些工作供不应求,而有些工作却处于功过于求的状态。
2、攀比心理
  这个偏差比较容易发生在一些虚荣心比较强烈的大学生身上,他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觉得从事什么工作,别人会比较认同,从事什么工作,别人会小瞧自己。攀比心理往往导致个体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相互攀比,舍其所长,就其所短。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整
(一)准备转换角色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几年大学生活行将结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
  所谓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二)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以下主要从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四个方面来加以概述。
1、气质、性格:个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包括气质、性格、智能。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是何种气质性格的人,在知觉速度或思维的灵活程度上是快还是慢,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还是倾向于内部,是活泼热情还是好静羞涩,是沉着冷静还是冒失鲁莽等等,都有很大不同,如粘液型气质者较为适合流水线的工作,而抑郁型气质者不适合做推销员。性格与智能也与择业密切有关,不同性格与智能差异往往是在某一职业中能否适应及有所成就的因素,因此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
2、兴趣、爱好: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在工作、学习之余,是爱好读书还是闲逛、聊天?这是在求职择业前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有的职业需要某种兴趣爱好,也有的职业明确禁止和反对某种爱好。
3、能力、特长: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 证。能力包容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如果是重新谋求职业者还应分析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缺点,以便在求职时扬长避短。                                                                           
4、生理特征: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体质较差,难从事繁重体力劳动;面貌丑陋也不适合当服务员;有些工作,女同志(或男同志)不能胜任等等。这是在求职择业前必须明确认识到的。
(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
1、敢于竞争: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到人生的整个过程。学习生活一开始,同学之间便开始了学习成绩的竞争,但是大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在过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有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大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2、善于竞争: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要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做到在面试时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锻炼出较好的口才,交流时口齿伶俐、表述清晰,合理利用有关规则等。
(四)正确对待挫折
  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失败者常常感叹求职择业真难。现实确实如此,尤其是理想的或热门的职业更是如此,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职业理想的追求与实现,并不一定取决于职业本身。大学生应在挫折中使自己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五)正确认识社会、寻找最佳位置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为此,毕业生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争取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迈好这第一步呢?首先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弄清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如何?就总体而言,由于金融风暴的到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结构上和数量上都有所变化,但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强调,风暴袭来有危也有机,把危险化为机遇才是当前重点。总而言之,毕业生不要把就业期望值定得太高,要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求得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翠萍.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试[J], 经济视角(下), 2008. (10).
[2] 胡亚兵.大学生毕业后的心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新西部,2008(08)
[3] 蔡立彬.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3): 56.
[4] 朱敏. 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人群点一盏心灯[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5): 60.
[5] 刘峻峰,胡小元.试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上一篇:重视个体心理差异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下一篇:手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