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延安新秧歌运动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5-09-02 09:06

一、延安新秧歌运动兴盛的缘由
  1、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是革命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中共中央结束了长征来到陕北延安,革命圣地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之后延安成为了光明的象征,大批的革命志士、知识分子经过长途跋涉,相继奔赴延安,据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统计,仅仅在1938年5月到8月的三个月中就有2288人来到延安,延安成为了当时爱国者的家园。虽然当时的环境十分艰苦,但是大家的革命热情没有因此而减退,革命的火种在延安燃烧,革命文艺事业的火焰也随着时势在延安蔓延开来。革命文艺事业的需要推动了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及这里,便不得不提到延安时期的鲁艺和毛泽东与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对于新秧歌的贡献。
  鲁艺,全称为“鲁迅艺术文学院”,被誉为“新中国的文艺摇篮”,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文艺骨干及干部和新中国文艺开拓者与领路人,为我国的革命艺术发展和新中国的早期主流艺术形成做出了令人惊叹的贡献。鲁艺延安初期的文艺创作成绩是主要的,但是还有很多的局限性。在这一阶段里,以鲁艺为主的延安文艺创作都争相竞演大戏,作品以洋以大为主,这样就使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脱离抗战实际,而是趋向于一个比较高的地方。虽然这些作品艺术水准很高且又富有很好的社会教育寓意,但是要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有很高的文化知识结构及艺术素养,因为这些作品出现了不能真正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偏向,当时就有人民群众因为看不懂这些作品而称之为是去“开会”。
  延安文艺界出现的沉迷于高雅艺术而忽视抗战现实的趋势引起的中央领导的注意,为此,毛泽东自己提出了负责延安文艺的整风活动,于是,毛泽东多次与周扬、丁玲等文艺人沟通,最后决定于1942年5月2日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在5月23日傍晚,毛泽东在中央办公厅的院子里对这次会议作了一个总结发言,也就是后来发表于《解放日报》上的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中,毛泽东阐明了正确的文艺理论问题,把文艺的问题归结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两个方面,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及学习等问题。首先指明了文艺是为什么人服务的,这是一个根本原则的问题,指明了文艺的性质和方向。“我们的文艺应该为四种人服务,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1}文艺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且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这就明确了文艺的服务对象。那如何去为人民大众服务呢,毛主席随即指出了普及与提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2},这指明了在当时的环境下,普及更为迫切,提高则也是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的,我们的文艺不能够远离现实、远离工农兵群众。毛泽东号召文艺工作者与工农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到工农群众中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热爱。
  2、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是以鲁艺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完美结合的结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毛泽东又来到鲁艺演讲,提出了“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并且号召鲁艺人要改变自己的立场,走出学校,走入群众,走入生活,为工农兵服务。据延安鲁艺音乐系学员九十岁的孟于老人回忆到:“毛主席讲你们要重视民间的,就是粗浅的文艺形式,比如说快板、民歌、黑板报等,你们都应该去,你们这些文艺家,你们要关心这个,在你们的加工提高以后,这种群众的文艺,将会变成参天大树。”由此,延安的文艺工作们者尤其是鲁艺的师生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紧密联系群众、深入生活,在延安掀起了规模盛大的新秧歌运动,成为了新秧歌运动的领头人,并且推动了整个陕北地区以致整个解放区的新秧歌运动兴盛。
  3、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是传统民间艺术陕北老秧歌孕育的成果
  自古至今,陕北秧歌在当地是非常受欢迎的,每逢过节喜庆之日,人们都会闹起秧歌来庆祝、祈福,朴实的陕北人民早在历史长河中孕育、继承且发展了陕北秧歌这一的民间舞蹈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来表达共同的情感,使得陕北秧歌成为了一种带有仪式性的民间艺术活动。
  在新秧歌运动以前,也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陕北秧歌还是传统的秧歌,是人民群众自己在闹秧歌,当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燃烧后,当革命的文艺思想、文艺方针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后,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密切,传统秧歌在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带领下便开始向时代相靠拢,传统的陕北秧歌配上了革命的、积极地、向上的内容,旧瓶装新酒,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革命秧歌,利用传统秧歌的基本形式,加以创新与发展,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内容,来表现黄土地上的革命热情。
  二、新秧歌舞蹈形式
  老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踩大场和小场子两种,都属于整个秧歌程式的第五部分。踩大场也叫大场秧歌,是秧歌队集体扭跳的舞蹈,也是整个表演的高潮,一般由伞头带领着在场中绕转,以走队形图案为主。小场子是在大场之后进行,由二人、三人、四人或多人表演,可以表演多个小场节目,常见的小场形式大致有二人场子、三人场子、跑驴、腰鼓、水船等,陕北踢场子就是由小场子演变的。
  新秧歌舞蹈形式大体上继承了老秧歌的表演形式,大致也可以同老秧歌一样分为踩大场和小场子,但这里笔者将着重以舞蹈在新秧歌中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舞蹈的比重多少为特点,进行一些改动,将新秧歌舞蹈形式分为两大类:一是大秧歌舞,一是新秧歌剧中的舞蹈。迪之曾在其《秧歌浅谈》中有过总结,他把新秧歌分为大秧歌舞与新秧歌剧,但只说明了大体特点,并没有详述其内容。笔者认为大秧歌舞与新秧歌剧舞蹈二者就舞蹈而言,都有舞蹈的参与,舞蹈是二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二者舞蹈所占的比重不一样。
 1、 大秧歌舞
  这里的大秧歌舞类似于老秧歌中的大场秧歌,一般人数众多,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据《延安文艺运动纪盛》记载鲁艺宣传队有150人参加扭秧歌。但是在这里,除了将大场里集体扭跳秧歌归入大秧歌舞,笔者还将原本属于小场子里的腰鼓、旱船、推车、舞狮等表演形式也归 入这一类,这是由于这些舞蹈形式都属于纯舞形式,没有完整的剧情,基本上都是不演戏的,只是有了工农兵学商的人物形象,或许有些不太恰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谓是扮戏不演戏。这样一来,大秧歌舞就包括了集体秧歌舞、红绸、腰鼓、旱船、推车、高跷、舞狮等舞蹈表演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大秧歌舞有如下特点:1、是群众性的集体舞,可以载歌载舞;2、动作步调一致;3、有不同人物扮相,表现人物性格,但是没有完整剧情,以表达情绪为主;4、观众亦可参与到秧歌队伍中一起扭跳。
  2、 新秧歌剧舞蹈
  新秧歌剧是一种融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的,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歌颂革命战争、歌颂劳动、歌颂人民等为内容的,新型的、小型的广场秧歌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秧歌剧是对老秧歌中一些小场子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表演人数较少,一般而言按剧本中人物而定,它虽然不如上面大秧歌舞纯舞性那么强,但是秧歌舞蹈是其主要且不可或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舞蹈动作都有配合着唱词。贺敬之曾为延安新秧歌运动后期的新秧歌剧写过一段说明“它(指新秧歌剧《喂鸡》)的特点是不像一般秧歌舞之在形式上偏重歌舞,而是在内容上、在对话上更生动些”,这虽然不是直接说新秧歌剧歌舞的重要性,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新秧歌剧中秧歌舞蹈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新秧歌剧舞蹈有以下特点:1、用节奏化的舞蹈动作来与唱词配合来讲述完整的故事;2、表演人数较少,有特定的舞台空间范围;3、在表演中观众不能够随意加入,观众与演员界限明显。
  三、新秧歌舞蹈的审美意蕴
  新秧歌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倡导下顺势而生的,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声,是抗战时期中国革命文艺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在其审美意蕴上展示出了其质朴、生动、鲜活等优秀的艺术特色与艺术表现。
  1、 美在近距离
  边区老百姓对于当时文艺活动的美与不美的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喜欢这种艺术形式,是否能够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对于一个作品“看不看得懂”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在观看舞蹈时,都会去试图理解舞蹈到底在说什么,当可以理解出其意思就定义为看懂了,当不能理解出其意思则定义为看不懂,先不说这种对舞蹈的理解方式的对与错,但是这样的理解方式确实是当时社会背景下老百姓们主要欣赏方式。有些作品离延安的老百姓们的生活距离太远了,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了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在老百姓们的生活经验中、知识结构中提取不到应有的信息对应,与老百姓产生不了创作者想象中应有的心理共鸣,也因此老百姓们看不懂这些“比较高的东西”而不喜欢这些“高的东西”。
  新秧歌运动中,文艺工作者们根据当时现实生活背景对原本的秧歌进行了螺旋式的提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了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精神、内容和形式,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都是老百姓们熟悉的东西,老百姓与新秧歌产生了近距离的审美,换句话说也就是美在生活。
  2、 美在意识间
  舞蹈不是天然的物质的东西,它是一种“虚幻的力”,但它却是由人为创造出来的,并且是由真实的跳舞人的肢体来表现的。“美是在有限的显现形式中的观念”{3},“舞蹈美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意识的肢体表现,是意识通过身体而表现出来的肢体运动”{4},因此,新秧歌舞蹈之美,美在意识间。
  新秧歌舞蹈多为表现热情的现实生活,歌颂革命斗争与英雄,首先它给人以启示性,例如在一些表现革命斗争的新秧歌中,在强大的正义面前,尽管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失败,但是通过顽强的反抗与智慧的抗争都取得了胜利,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是战无不胜的,这种精神力量就是革命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精神,这样的精神意识下的新秧歌舞蹈体现出的是一种崇高感,一种邪不压正的崇高之美。其次,它又有着巨大的体积,一是新秧歌队伍多,各区各单位都组织了秧歌队,二是新秧歌队中人数众多,多至上百余人,三是演出多,甚至一天演上好几场,四是不光扭秧歌人数多,观众人数也众多,有的老百姓看一场都不够,跟着秧歌队走上了一天。新秧歌的规模和气势在当时的延安可以说是非常壮观了,大家其乐融融的扭起秧歌,浩浩荡荡,引起了快乐的共同感,可以说这是一种和谐的壮美,是一种振奋的壮美,是一种具有昂扬气势的中国革命的壮美。
  新秧歌舞蹈的崇高美与壮美都来自于大家以达到共识的积极、向上、乐观的革命精神,这是由社会意识所决定的,或许也是当时舞蹈审美的大趋势,并且通过舞蹈所表现出来,新秧歌舞蹈是在精神意念深层与社会形势的共振。
  新秧歌运动从民间老百姓们自发流传到职业的文艺工作者继承与改造,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兴起的新秧歌运动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舞蹈艺术发展趋势,它宣传革命,团结人民,奠定了新中国舞蹈基础,又成为了中国人民庆祝仪式的符号,在这一路的历程中,彰显出深远的意义。
  注释:
  {1}孟繁菊(2008).《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沈阳: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44页
  {2}孟繁菊(2008).《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沈阳: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46页
  {3}(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1979).《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3页
  {4}吕艺生(2011).《舞蹈美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94页
 

上一篇:西域“凹凸画法”在唐代画坛的价值特征

下一篇:浅谈影视作品中的音乐编辑的方式和路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