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科学发展的前景综述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产业化改革与创新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电影产业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日益彰显,但由于我国的电影产业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和明显,如,电影产量迅速增长与优秀作品相对不足的矛盾;电影市场需要大量品质上乘的产品与大量的中小成本影片进不了市场的矛盾;电影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影院建设及数字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电影后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依然相当不足;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十分有限;电影人才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电影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科技创新能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提高,等等这些,都使得电影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达到协调发展,就迫切需要探寻一条推动电影产业科学发展的适宜的有效路径,而这其中,探寻产业链首要环节国产影片创作的成长路径,就成为推动整个产业向着更高、更强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近年来国产影片现状透视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组数据(见下页表1,表2):①
2006年,故事片年产量为330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国产影片仅有120余部。
2007年,年产故事片402部,上院线的国产影片仅有141部,而这其中,仅有3部国产影片单片票房过亿;有10部影片票房取得3000万;还有12部影片票房超过千万,没有亏损;而其余超过100万元票房的国产影片还不足60部,仅占国产片总量的15%。
2008年,年产故事片406部,上院线的国产影片仅有124部,票房总数为25.63亿元,这其中,有票房过亿的7部影片票房总数为14.67亿元,11部票房过2000万的国产影片票房总数为4.63亿元,也就是,排名前18位的国产片的票房总数占到上院线国产影片票房总数的75.3%。
2009年,年产故事片456部,上院线的国产影片仅有140部,而其余316部影片均没能进入影院放映。
2010年,年产故事片526部,上院线的国产影片约有260部,而这其中,有17部国产影片单片票房过亿,59部票房过千万,另外184部均为亏损,也就是这些进入市场的影片中有71%的影片均血本无归。
2011年,年产故事片558部,上院线的国产影片仅有180部左右,有19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
上面这组数据也可窥视出近些年来的大致状况:
市场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不到总产量10%的塔尖作品可基本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创作观念和制作水平接轨,而绝大多数的国产影片依然观念落后,制作粗糙,显示出整体竞争力的严重不足。这样,我们可看到,一方面,是电影市场需要大量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电影产品;一方面,又是影院市场国产电影产品供给量的严重不足;(一般500部/年产左右的影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是,大量劣质电影产品的无法进入市场严重积压。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对接的矛盾,已成为制约电影制片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段时期以来,国产影片的产量在逐年增长,“影片投资的增长率已经由快速转为过快”,但令人遗憾的是,相当数量的国产影片却由于质量低下而未能进入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总体质量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二八定律”显著,即,20%(或15%)的影片占有着80%(或85%)的票房,而80%(或85%)的中小成本影片只能分享20%(或15%)的票房。也有人用“十赚二十平七十赔”来描述中国电影进入市场的状况。②以2004年、2005年的国产影片为例,2004年被正式列入院线及影院排片表的国产影片只有40多部,而据电影局统计的年度票房排名,上了1000万元的影片已经有资格进入前十名,比照现在上院线影片的平均成本已超过300万元(也就是票房必须达到1 000万元才开始赢利),那么,这40部真正上了市场的影片就有3/4都是赔钱的。再看2005年,260部国产影片,80%以上属于中低成本影片,而真正进入院线运作的仅有60多部,不足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另外没有进入院线的近200部影片中,中低成本几乎占95%以上,这个比例简直太大了。纵览上面所列2006年到2011年影片进入院线的情况,不难看出,国产影片能排上国内影院档期的也只有1/3左右,而2/3左右的影片几乎都成为积压品,就是进入市场的这些影片中,也仅有少数一些大片能够赢得较高的票房利润,而其余大多数影片能收回成本的着实是为数甚微。
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电影市场较为突出的四大矛盾,即:(1)创作的主旋律电影与市场回报差的矛盾;(2)创作数量的快速增长与创作质量缓慢提升的矛盾;(3)创作生产的影片多和真正进入市场少的矛盾;(4)一些大片票房高与广大观众口碑差的矛盾。这样也就形成了一方面,整个电影市场的市场需求不能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电影产品严重积压;一方面,观众口味的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许多国产影片质量相对低下。大量的中小成本影片几乎都被排除在市场之外,整个电影市场的热闹还仅靠少数一些影片支撑,这就充分暴露出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种优质中小成本影片进入市场的群体态势,而要改善这一状况,使得大量中小成本影片类型化生产将是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所谓中小成本是就投资数额而言,投资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属于低成本、小制作;投资在4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以下的属于中低成本、中小规模制作;投资在1 000万元以上至8000万元以下的属于中等成本、中等规模制作;8000万元以上的属于大投入、大规模制作。
这种投资数额的把握主要由国内电影市场的现状决定。因为若影片投资在300万元左右,如要完全依靠票房市场来回收投资,就需要达到近1000万元的票房成绩,而这一目标对于大多数影片来说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制片方一般将影片的成本尽量控制在200万以内或在300万左右之间。这样既有一定的市场保证,风险又相对较低。
这样,中小成本影片不仅是青年导演的第一道门槛,也应是繁荣整个电影市场的主力军。以美国的电影生产为例,虽每年都有一些大制作的影片行销世界,但从其出品的产品在整体数量上,大多还是中小成本,整个电影市场的丰富还是由大多数的中小成本影片来支撑。这就是说,中小成本影片在电影产业结构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已毋庸置疑,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不仅需要大制作的带动,同样更需要大批优质的中小成本影片的支撑。
因此,探寻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生存路径;提高中小成本影片
质量;开拓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化出路;培育优秀的创作群体,已成为改善中国电影市场结构,探寻中国电影科学发展路径的重要课题。
二、国产影片存在的问题及其检验标准
纵观近年来的大多数国产影片(主要是中小成本影片),品质问题依然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可用两个标准来衡量:③一个是思想艺术标准,即,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一个是市场化程度标准,即,其在市场的认知度、接受度、关注度和欢迎度。这两个标准涵盖了评价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整体标准。
因为,影片与受众,是鱼与水的关系,而市场则是将它们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或说蓄水池),没有受众的所谓获奖影片,只能说它是一部“空中楼阁”。
首先,是影片的思想性。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电影自然承担着引导民众、唤醒民众、反思现实、折射社会、印证时代、引领社会潮流、弘扬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自它的诞生之日起,与观众的密切交流、互动就成为它的一种天然属性。电影是民族的、社会的、时代的,这一理念应深深地渗透进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血脉当中,成为他们创作的必然宗旨和源泉。为什么说在策划选题前要研究受众、研究市场?这正是,电影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要关注现实,关注广大民众所普遍关心的重大社会话题,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并由这些事件和琐事中,提炼出喜闻乐见、耐人寻味故事的必然要求。也是影片应具有思想性的必然要求。
其二,就是影片的艺术性。一部影片的艺术性如何,取决于编导者的艺术功底如何,这包括编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对电影语言运用掌握的娴熟程度以及叙述故事的能力和剪辑、节奏分寸的把握……等等这些功夫的锤炼、积累,都决定着一部影片的艺术水准。为什么市场上低质量的烂片过于泛滥?归根结底,就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中青年创作者在自身内功还没有练好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阵了,功利、浮躁、眼高手低,有许多专业艺术院校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大量的实战训练,一旦初试身手,便是粗制滥造;一旦走向市场,便是“碰壁”和“呛水”。
因此,提高中小成本影片的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必须要打造一批技术上过硬的中青年艺术创作队伍,让他们在经过了如“画素描”般视听语言的基本功训练过程后,再进行提供给市场的电影产品的创作,这也将是影片创作者减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其三,就是影片的市场化程度。电影是拍给哪一类受众群体看的?应引起哪些人的共鸣?使他们受到怎样的感染和启迪,这都是编导者在创作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一部影片所传达出的精神不可能面面俱到,它的定向性,使得它必然定位于某一类受众群体,因此,理论界呼吁对市场进行细分,呼吁为不同类型的影片搭建并提供其展示交流的平台。但这并不是影片市场化程度唯一依赖的标准,实践证明,一部优质的影片,加上它巧妙的营销宣传,必能赢得一定的市场。因此,一部影片的题材选择、商业要素、思想内涵、制作水准、营销策略等等,都是决定其市场化程度的关键环节。
历史上《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以其艺术处理的独具匠心,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结构设置的缜密巧妙,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摄影音乐处理的颇具造诣,成为了当时“国产电影创作的骄傲”,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受到了广大观众空前热烈的欢迎和进步舆论的珍视”,④连映三个多月,场场爆满,创造了电影卖座的空前纪录,这为当时好莱坞影片大量倾销、武侠神怪充斥银幕的电影市场,无疑带来了一股清新,给战后处在混乱、茫然、精神缺失中的人们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深刻的省思,这样的影片,必然契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引起人们心底的强烈共鸣。因此,它成功了,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一实例,以及2006年《疯狂的石头》和2011年《失恋33天》所掀起的卖座热潮,都值得我们在谈论影片如何市场化的今天,进行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
尽管多媒体时代对一部影片的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营销谋略对一部影片的市场化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市场与播出渠道划分出了多少,无论怎样巧用心思进行营销,一部影片最终所面对的还是受众的评价和检验,因此,能否赢得受众的喜爱,能否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即一部影片思想艺术性和市场化程度如何,仍将是检验一部影片成败的真正标准。
三、探寻国产影片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⑤这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精辟阐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所在。我国的电影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电影要大发展、大繁荣,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国办发9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正是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做出的战略指导,它必将对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起到更为深远的影响。《指导意见》高屋建瓴地首先提出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是总体要求,就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中国特色电影发展道路,以丰富产品和加快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科学化管理为保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强调了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正确方向、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众;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三是确立了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七个发展目标。
这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范了电影产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运行方向发展;为电影产销系统实现协调匹配、达到最佳优势状态指明了方向;对于营造整个电影产业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开拓作用。也对电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
了切实解决的办法和具体的推进措施,这将对于全面推动电影产业向着又好又快繁荣发展起到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具体到国产影片创作,笔者认为应当探寻如下有效的借鉴路径:
一是,国产影片(主要指中小成本影片)要走向市场,商业类型影片的批量制作、系列化开发及其创作群体的培育至关重要。尽量创作精美电影,注重视听效果,注重包装、注重叙事、注重以巧取胜引起观众共鸣,注重从优秀类型片中学习模仿,并融入自身鲜明的特点,注重了解并迎合本土观众的喜好,坚守大众电影的准则与做法,才有可能赢得本土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纵览琳琅满目的香港电影画廊,我们看到,其突出的特点是成熟的商业电影、类型化制作,而在其类型电影中最为流行的则是动作片和喜剧片。无论是由吴宇森的《英雄本色》所掀起的英雄片浪潮,还是徐克以《笑傲江湖》、《倩女幽魂》等片所掀起的古装武侠片风潮;无论是粤语喜剧片的复兴,还是在香港文化本土化进程中所应运而生的香港“新浪潮”电影,香港电影的鼎盛,应是缘于它游走于类型电影的世界之中,依照类型的法则叙事并扩张,凭借类型的优势娱乐观众,尽管如此,它还带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如,在麦当雄的警匪片作品中,就善于成功地将社会焦点和历史事实融会在类型影片中,以半记录半剧情的风格,赋予类型影片以真实的社会质感。⑥且在制作上精益求精直逼好莱坞专业水准,对电影语言的娴熟把握,对受众喜好的坚守迎合,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对视听效果的着力渲染……等等这些,都使得香港地区影业直到90年代出现危机以前,其影片卖埠量一直仅次于好莱坞,位居全球第二,稳占其本土和东南亚市场。这就是说,坚守大众电影的准则与做法⑦是香港电影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二是,美国独立电影类型化转向给我们的启示:美国中小成本艺术影片创作并不拒绝从商业类型片中吸取营养,⑧这些独立电影人们善于汲取、翻新已有的商业类型片模式,并以其标新立异的创意、引领时尚的观念、离奇超前的电影手法,制作出一种既符合大众审美,又体现鲜明个人风格的新式类型片,从而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因此,国产影片要走向市场,从类型片中学习和模仿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美国独立电影直到90年代,虽在美国电影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欧洲艺术影片所面临的生存窘境一样,它依然显得路径狭小,生存困难。在这样的情势下,随着通俗文化研究和主流类型片创作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如,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连续三届颁给了类型片⑨(《与狼共舞》1990年,《沉默羔羊》1991年,《未被饶恕》1992年),美国独立电影人开始意识到,应使自己的艺术创作建立在与观众沟通的基础之上,而借鉴、学习与模仿类型片,娴熟地掌握这些技法并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技法,从而使之能够为影片的整体叙事及视听表达服务,这一扎实的学习模仿探索过程,应当是影片走向市场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电影观念的变化,90年代以来的美国独立电影人,开始将其“自由的表达”建立在与观众沟通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学习与模仿优秀类型片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类型化靠拢,如,这一时期出现的类型佳作有:《骗子》(The Grifters,1990);《危情十日》(Misery,1990),《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1991),《错误行动》(One False Move,1992)等。而其中获得影院发行的成本最低(7000美元)的独立制作影片是《杀手悲歌》(El Mariachi,1992);最赚钱的,当年美国票房超过两亿美元的独立制作影片是《终结者Ⅱ:末日审判》(Terminator 2:Judgment Day,1991)。随后,《低俗小说》(1994)的轰动(票房超过1亿美元)更是让独立电影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吸引和赢得广大观众就必须拍类型电影。⑩
这一时期的独立电影人深深意识到,好莱坞电影语言、类型模式及其方法对于影片取悦观众走向市场的有效性。他们注重培养自己的讲故事能力、影像调度能力以及视听文化的综合修养,并将现代电影中的多角度叙事,以娱乐的形式植入在其新类型片中,形成了一股“独立电影主流化”的趋势。
三是,关于中小成本影片发展与观念创新的建议,有学者曾提出:“低成本商业片的创新和探索,不是立足于精英文化和小众对象的阳春白雪,而是追求汇合于时尚及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建立与大众交流的新颖而通俗的话语模式。发现并开拓这种话语方式和交流情景,是商业性文艺共同的要素。”(11)
一部影片能够产生影响力的社会根源在于它能够触及大众广泛关心的话语热潮,激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发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效应。
基于这样的创作观念,中小成本影片在无明星、短周期、缺奇观的制作情况下,其所具有的优势就是依赖于新颖的创意与优秀的剧本。而在创作上,它应向类型化靠拢,以叙事的巧妙、选题的独特、视角的新颖、影像调度功夫的娴熟,创作手法的不落窠臼而赢得观众并在市场取胜。
无论是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还是近年来的韩国商业电影,它们所获得的成功确实值得我们效法。类型片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它打通了艺术家与受众之间心灵沟通、产生共鸣的一座桥梁。(12)类型片是大众的,它培养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吸引了受众的视线,提升了电影的市场占有率,造就了像好莱坞流水线式的大规模、大批量、大产值的电影工业,也提升了电影的生产力。因此,应从类型中学习和借鉴,并对其原有的经验进行恰到好处的创作上的突破。
类型电影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而成为市场主流,其存在的合理内核是每个电影创作者都应仔细研究、认真学习探讨的课题。
美国独立电影人约翰·塞尔斯也曾说过:“如果你要讲故事,就要琢磨出一个200万元以内的方式。”昆廷·塔伦蒂诺也阐述了他成功的经验:“我用100万拍的片子就像用800万拍的。用800万拍的就像用2500万拍的。”这也说明了他们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及其对电影创作娴熟把握的功力。
在中国电影的传统类型中,武侠片、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恐怖片、悬疑片、科幻片等等都可一一进行开掘。但无论是主旋律影片,还是定向目标明确的小众型艺术影片;也无论是主流商业片,还是娱乐型的商业片,自觉地从类型片中学习它走进观众,与观众沟通的表述方法,探讨研究它的选题视角,娴熟掌握类型的技
法,积累良好的视听文化素养,并能贴切而游刃有余地运用在实际创作中,将是国产影片走向市场的前提和根本。
就国产影片生存所需寻找的市场出路,有学者曾提出“细分市场”的想法,但这将有赖于电影产业改革进程的整体推进,及电影大市场生态环境的逐步形成。
我们看到,中小成本国产影片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电影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电影产品的目标市场将更为清晰;电影创作所服务的目标人群将更为准确;电影销售注重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开发的途径将更为宽广;这就需要大量优质的中小成本国产影片来丰富和填充,这样,中小成本国产影片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表现创新、技术创新……就是其市场化出路的首要前提。
四、结束语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随着电影审批制度的逐步放开;随着投资主体的更加丰富多元,国产影片,特别是中小成本影片创作如雨后春笋般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主旋律电影、现实题材电影、独立电影,等等,都以更加积极而主动的姿态寻找着它们各自的市场化路径。采取国际路线,打开海外市场,固然是国内乃至世界各国青年导演脱颖而出的一条有效途径。但,面对国内最广大的电影市场:院线市场、影院二级市场、电影频道、数字频道、影碟市场、网吧放映、手机电影播映、数字院线等等对优质影片的大量需求,以文化内涵为基础,依托雄厚的资本、先进的制作技术、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市场经验,来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探寻国产影片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培育优秀国产影片的创作群体,就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良性运转的当务之急和必要前提。
注释
①数据来源:据2006年-2011年间《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产业报告》、国家广电总局及艺恩等数据归纳汇总
②高军:《数字背后的喜与忧—2005中国电影市场的深层思考》,《中国电影市场》2006年第6期第19页
③张宏森:“现状思考与发展期待”,《当代电影》,2006年第二期,第61页
④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222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⑥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⑦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著,何慧玲译、李焯桃编:《香港电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82—88,92—93页(依据此书中实例编写)
⑧郭越:“试论90年代以来国内小成本艺术影片的制作策略”,《当代电影》2006年第4期第101页
⑨李迅:“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类型化转向”,《当代电影》2007年第二期第126页
⑩Jim Hillier(ed.):American Independent Cinema(London: BFI Publishing, 2001)
(11)倪震:“低成本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前景”,《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347页
(12)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4页^
上一篇:探讨话剧表演艺术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