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陈列中的建筑艺术鉴赏
摘 要:复原陈列是博物馆陈列的重要手段,而建筑艺术本身就是一个优秀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构建筑物的部分艺术形式及部分古建的艺术细节,分析了中华文明中建筑艺术的主要存在形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技术与艺术鉴赏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复原陈列,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手段。在复原陈列中,最重要的课题是将文物内涵与多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以复原的方法实现展览所需的空间感觉,再现当时历史状态。对于不了解展览内容,不熟悉文物内涵的参观者来说,接触到复原陈列,基本上会首先从构建筑物的空间艺术入手,因为没有人是离开建筑空间生活的。
在所有的复原陈列中,除开那些特殊文物价值的建筑以外,最让人感兴趣的和最值得鉴赏的是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精妙技艺以及优美艺术表现手法的古代建筑。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曾有过秦汉、盛唐、明清三次历史发展高潮,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练、实践、发展,形成了一个包括思想、制度和物质遗存在内的科学体系。中国古建筑文化留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是历史、是文化、是传统、是自信、是骄傲。中国历史上的儒学、释学、道学对中国古建筑文化有着长期的和深刻的影响,并在中国古建筑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形成了丰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古建筑文化独树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我们有以广西为代表的岭南建筑,以安徽为代表的徽派建筑,以苏州为代表的园林建筑,以北京为代表的宫廷建筑,还有蒙古族、藏族、壮族、回族等几十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建筑,她们共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其中的木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城郭形式等都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为今天中国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环境设计等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借鉴。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构建筑物鉴赏进行展开。
在古罗马有一个传说,有人用琴声便使一堆零散的建筑材料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广场有序地排列组合成了一座宏伟、崇高的建筑。一曲终了,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永久性地凝固在这座建筑物上,并化作黄金的比例和神韵。于是便有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说。
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古建筑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然而目前的现实是,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但在古建的保护上,我国其实应该算是刚起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天朝上国的思想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自河姆渡文明时期便采用的榫卯干阑式建筑得以流传如此久远,也使得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现存古老建筑的数量和漫长的历史惊人地不成比例,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是建于公元857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在中国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建筑中,能够保留下来的比例极低,因为,我们的传统建筑不像欧洲大量使用石材,而是以砖木或者土木建筑居多,即使不在数千年的战火中湮灭,也无法抵挡千年的风火雷电,更何况我们对于建筑赋予了过多的礼仪性、政治性、公共性作用,在上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很难保证每一位统治者都能从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角度来考虑这些构建筑物。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将那些被毁的建筑叫做“永诀的建筑”,不能不说,这令人相当慨叹,在我国,古建筑的保护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四合院、徽派建筑、石库门、吊脚楼、土楼还是窑洞,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特殊的建筑艺术,当然,那些精美恢弘到令人惊叹的宫、殿、馆、庙,更是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复原陈列,就是将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发挥到极致的集中体现,通常意义来讲,一个在古建中展出的复原陈列,大多是古代殿、府、名人故居或者著名聚居地,最能反映某个时期的某种生活状态,很多时候,那种特殊历史时期或者原生态的生活状态是参观者的兴趣所在,构建筑物的表现能力,相信是不可或缺的。
从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按规划修建城市。我国最知名的古代建筑群落是北京城垣及北京古建筑群。北京,明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之后得名,元代大都时期,虽然一直是首都,但无论规模还是建筑的精美程度都无法跟后来的明清两代相提并论,明代北京城无疑是中华建筑史最为辉煌的篇章。明朝由于制砖手工业的发展,砖的生产大量增长,明代大部分城墙和一部分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地方建筑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瓦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官式建筑已经高度标准化、定型化。清代更是于1723年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和用料标准,简化了构造方法。民间建筑的类型与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各民族的建筑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地方特色更为显著,皇家和私人的园林在传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北京一共三重城垣,最核心的,自然是紫禁城,其设计实施者是明南京故宫的设计者蒯祥,就像南京故宫一样,建筑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减柱法”这一营建模式除小型建筑外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他不仅在南京明故宫的基础上进行了延续与发展,最关键的在于,无论人力物力的支持还是当时的技术艺术水准都使得北京紫禁城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如《礼记》和《营造法式》这样的典范所要求的规矩,同时,中华文化的内涵及砖木建筑的精华在那里都得到完美体现。但故宫不是一般的古建筑,它是皇宫,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而且承袭了中国古代宫殿的传统形式、典制规范,在总体布局上最接近“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五门三朝”等封建礼制,在建筑设计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伦理思想(如皇权至上)、美学思想(如壮丽崇威、平衡对
称)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它采用的颜色也很有讲究。不仅如此,这些建筑物不只是个“空壳”,与故宫博物院的100多万件清宫旧藏密不可分。又由于明清24个皇帝曾在此登基执政,490年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就在此发生,其千门万户、一草一木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因此,通过只鳞片爪就能真正认识故宫古建筑的价值,这是不可能的。要想接近北京古建的艺术内核,最简单的就是先接近北京城墙。紫禁城外围的一般叫做皇城,周长共约9公里,共开有四道门,南门就是天安门,皇城墙高6米,砖砌红土饰面,墙顶覆以琉璃瓦。皇城外围有内城,周长共约12公里,共开有九道门,南垣三道,其他三面各两道。明代嘉靖时期,为加强北京防御并适应城南新的扩充需要,在内城南面又增建了共约11公里的外城。且不说北京故宫的玉宇琼台,单就北京城墙,梁思成就曾说过“北京城墙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建筑纪念物,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在首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就将北京的城垣作为复原场景,真实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恢弘绝伦的建筑,首博的馆藏自勿需多讲,用复原陈列来体现,用建筑本身来讲述,这对于北京的历史,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无疑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再以重庆几处著名古代建筑为例,重庆自古为巴蜀故地,与四川古代建筑一脉相传,在此先大致介绍下四川古建的基本情况。四川地形复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分布其间,各地气候差异极大,建筑为适应地形、气候条件而出现区域性的差异。同时,四川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建筑用材十分广泛,建筑宜木、宜土、宜竹、宜石、宜砖等,因地而别。盆地的建筑,平原地区大多靠近道路或交通便利之处,围墙成院;在山地丘陵地区,则大多临水,分层筑台;盆地气候湿润多雨,民居多数系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屋顶形式,以利于排水,建筑用材多使用木材和砖瓦;川西高原山地,地势高,气候干燥,降水少,建筑大多累石为屋,集聚成寨,多为二层至三层的平顶建筑,并多建有供瞭望的守护的碉楼。四川建筑发展因天府之国的富庶,蜀国故道的天然屏障,西部地区与中原文明碰撞之后多种文化的影响,几经变迁,使之与多种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特色和模式。其中最为显著的建筑,就近代而言,就是祠庙会馆。江西会馆的万寿宫、广东会馆的南华宫、两湖会馆的禹王宫等,这种会馆是仕商的结合,毗邻官府衙门,既具有异地建筑色彩,各有其崇拜对象,又结合四川具体的地形等环境条件,迭台推进,形式多样。无论是屋顶、纹样、山墙、花饰都呈现出一定特色,也反映出各自不同地域在装饰、纹样和处理手法上的差异。这是各地建筑文化与四川固有建筑共融的一种体现,故有“蜀地存秦俗,巴地留楚风”之说。四川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形式多样,姿态万千。由于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各种建筑语汇形成了强烈的文化意识,使各类建筑都表现出同一的设计思想和文化观念,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古建筑兼容并蓄,以巴蜀文化为根,并吸收各种外来文化而逐步发展,将建筑、文化、艺术、宗教、音乐、绘画、雕塑等熔为一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相信对于一处古代建筑或者遗迹,对于该处的陈列展览来讲,其建筑本身不仅仅是最富有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的平台,同时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最大的一件展示品。与构建筑物密不可分的是庭院及园林,例如云阳张飞庙,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与重庆市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现有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现存庙宇多为1870年水患后重建。张飞庙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座岩临江,山水园林与庙祠建筑浑然一体,相互衬托,琉璃粉墙、金碧辉煌的殿宇群,依山取势,气象巍峨。庙外黄桷梯道、石桥涧流、瀑潭藤萝、临溪茅亭、峻岩古木等景致,秀美清幽。庙内结义楼、书画廊、正殿、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听涛亭等古建筑,布局严谨、层迭错落、独具一格,既有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质韵,更有园林点染、竹木掩映、曲径通幽。相当有趣的是与云阳张飞庙极为类似的承德避暑山庄 “梨花伴月”建筑群,这是当年的康熙三十六景之一,山势叠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之美毕显无遗,同样依山取势,同样层叠毓秀,只可惜毁于纷乱的年代,而云阳张飞庙遗存至今。英国商人阿奇波德·立德在1879年游览了张飞庙之后,他在游记《扁舟过三峡》中这样描写到:“庙宇建筑十分坚固,维修精良,装饰华丽,三进大殿和一个两层的亭子顺着临河一面延伸排列。庙的一侧有一道美丽的石桥,从桥往上看,只见一条瀑布从一个陡峭的窄谷中飞奔而下。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完美的一幅东方美景。”因此,张飞庙素有“巴蜀胜境”的美称。张飞庙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斜门歪道”。“歪道”对建在陡峭山岩上的建筑来说并不罕见,张飞庙最奇特的是它的大门,不是开在正前方,而是在侧面墙上,并且是斜错着的。有人说,因为前面是陡峭的岩石,难以建门,但人们更相信另一种传说:张飞永远心向蜀汉,庙门也要正对着成都的方向。因此,张飞庙中的复原陈列,除了需要与本身的山势、建筑、文化融合,还应该相互映衬,互为彰显,张飞庙收藏汉唐以来的石刻、木刻、字画六百余件及新石器时期以来的其它文物千余件,因而早有“张祠金石,甲于蜀东”的说法,所以张飞庙又有“文藻胜地”之盛誉。由于张飞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较高价值,1980年被定为四川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三峡库区内重庆市唯一全淹全迁的重点风景名胜古迹。在云阳张飞庙,已经不需要用过多的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展示或者讲述,万里大江以及江上之清风明月,都已成为那段历史跟那处辉煌的传承者和讲述者。各时期的建筑文化,又总是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前蜀王建墓棺床须弥座石刻二十四伎乐,就反映了成都地区舞蹈、戏剧十分繁荣的景象。杜甫有“喧然名都会,吹箫问笙簧”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的诗句。这一文化特性,在墓葬、摩岩造像及建筑雕刻中,也有充分反映。王晖石棺石刻艺术是我国文化珍品之一,是研究道教的重要资料。郭沫若曾盛赞说,“诚哉艺术足千秋
”。大圣慈寺的万余幅壁画,是唐代绘画发达的见证。始于晚唐而盛于宋的大足石刻,其佛、儒、道造像共约五万余躯,不仅为石刻艺术之瑰宝,在力学、排水、采光等工程技术方面,也反映了古代匠师非凡的创造才能。
由于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川东的住宅院落一般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重庆大部地区气候多雨、炎热,因此建筑空间处理开敞、流通,庭院、天井转进展现;又多设敞口厅、花罩隔断,内外空间交融,空间层次丰富。川东古代民居大多采用两进三厢的形式,坐西朝东,这样左右厢房都可以不被阳光直晒,堂屋一般都可以避免西晒。这种布置原则,其实是一种环境意识的反映。由于重庆气候特点是多雨、湿热,所以屋面坡度都较大,出檐深远,多为1.5米,柱廊宽者达3.0米,举折、反宇日趋明显,“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以纳光”,有利于防雨及采光。檐口又有前高后低的作法,屋面顺坡梭下,主次空间高度变化,防止后檐飘雨湿墙。
川东传统民居中,其木构架多采用穿斗结构,平面布置以“间架”为标准,构造作法基本定型化、标准化。大空间的宫殿式建筑,则用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两端墙用“穿斗”,中间用“抬梁”,与京做不同,一般柱顶是不出头的。清以前的大殿多呈正方形,或长宽接近的矩形,出现了檐柱不等高的作法。如宜宾真武山庙群玄祖殿,正面檐柱低,斗拱多出一挑,侧面、后面高,斗拱少出一挑。额枋、普柏枋呈阶梯状,既照顾了正面造型,又省工省料。四川斗拱多作斜拱,有华丽之风,横拱多剜刻曲线,昂嘴多上卷如象鼻,甚至雕刻成为各种动物装饰;外檐斗拱最末挑,常略去厢拱,这些作法都极具地方特色。四川普通古代民居建筑的“川味”更浓,建筑朴素淡雅,木穿斗架,常于正心柃下加心柱,出檐常作单挑、双挑甚至三挑,又加撑拱、吊瓜柱,木挑枋作自然向上弯曲状,十分美观自然。川内小木作十分精巧,虽然不似苏做、京做繁复,但门、窗、隔、扇、罩、挂落做工都很考究。四川建筑的窗格多为木雕的演化,有木楞窗、风窗、提窗、开启窗等多种,花格变化各异,其中以格条、套方、夔龙、万字、锦花居多。通过不同疏密的排列,变化多样,工匠细腻,脉络明晰。四川古建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施雕部位极广,常采用“福、禄、寿、喜”、“吉祥如意”、动物花草、历史故事、戏剧人物多种题材,形象生动、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四川建筑多就地取材,无论城市、乡镇、农村,概以就地取材为主,因材而筑。同是一种材料,各地作法各异,使建筑具有返朴归真的神韵。建筑墙面类型极多,有竹编墙、木板墙、土坯墙、三合土墙、片石墙等。屋面除常见的小青瓦、灰筒瓦、琉璃瓦以外,也有土屋面、草屋面、木板屋面、树皮屋面等多种形式。石材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有块石、方整石、片石、碎石、卵石等,通过匠人巧妙的砌法,可筑起高达数层的楼层。阿坝、金川一带的碎石碉楼,都江堰一带的卵石墙,阿坝藏族的片石墙,川东地区的规整石、乱石墙,达川、万源一带的片石屋面,其应用之广,砌筑方法之精,充分反映了四川建筑的朴素特色。就地取材构成了建筑浓厚的乡土气息。中国古建筑构图的“三段法”(台基、墙身、屋盖)为四川古建筑的基本构图手法,但四川古建筑屋面形式多样,纵横交错,时断时续极富变化,民居四合院转角多作老鹰头,彼此穿插,生动自然。如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作工字型重檐歇山屋面,为国内罕见之型;自贡西秦会馆、都江堰市十龙殿重檐屋面,引入牌楼屋面作法,翼角高举,如大雁排空,极富创造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建筑群体中,鳞次栉比的马头墙、风火墙,挺拔的土碉、石碉、塔楼,山地中“台、吊、梭、跌”的灵活运用,使建筑跌宕多姿,千姿百态。
在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旧址复原特别是构建筑物复原是不可避免的,如前文所说,数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为建筑艺术留下了无数的瑰宝与经典,不同历史时期复原陈列建筑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进行复原?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大致谈一谈。
其一是如果展览需要复原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殊历史状态,对于未知建筑或者是已经损毁建筑,需要依据地域特点和历史背景来确定建筑形制,然后依据展览需要进行复原,特别是清代及其以前的建筑,由于封建主义色彩浓厚的影响,使得建筑无论是体量还是设计标准乃至细部装饰构件都有严格的划分和制作标准,《唐律》规定,建舍违令者杖一百,并强迫拆改,如果被认定是摹仿宫殿,论罪当斩。和牡固ǎ渲杏刑踝镒幢闶欠陆ㄔ裁髟芭畹貉ǘ欢ㄎ阅夤铩R桓銮宕缙诨蛘呤乔宕砥谟ǖ慕ㄖ绻褂谜呓鼋鍪歉雒挥衅芳痘蛘吖笞迳矸莸牡刂鳎ǔR庖謇唇玻梅考涫豢赡芨哂谌洌钜灿Ω玫陀谖寮芰杭埽馐鞘芡持谓准吨髁魑幕挠跋煸斐傻摹5诿鞔泻笃谝约扒宕闹衅冢捎诠ど桃档姆⒋铮约爸髁魑幕目庞氚荩庵纸ㄖ曜加植荒敲囱细窳恕T诓煌赜颍灿泻艽笄穑懊娲笾绿噶怂拇ü沤ǖ奶氐悖褪侵钊缣糸堋⒓芸铡⒏羟健⒊颉⒂貌牡认覆浚夜媳苯ㄖ拇硎怯幸欢ㄇ鸬模热缣ń椎氖褂茫狈酵ǔF矫衩徘暗奶ń仔拊焓遣荒芏嘤谌祝诔笔嘤甑哪戏剑蛭芸詹愕拇嬖冢钟兴稹R虼耍丛铝兄械慕ㄖ蘼鄞映颉⑿沃啤⒐乖臁⒂貌募白笆渭加Ω梅咸囟ㄊ逼诘淖刺荒芗虻ヒ运卧ㄖ蛘呙髑褰ㄖ锤爬ǎ暇梗丛铝校Ω米裱胺险估赖闹魈猓Ω猛üㄖ咎逭庖辉乩唇欣纷刺脑傧帧?br /> 其二是特殊人物特殊社会背景中的建筑,应该贴近展览主题,进行相应调整。一个古建,可能经历了很多历史时期,也可能在那个空间内发生过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那么,这个古建应该怎么进行保护与维护呢?是追溯到它最早的历史状态还是强调其某个特定时期?笔者认为,中国的古建,以木结构居多,虽然间或有砖石应用,但仍不能保证其存续的完整性,因此,在依据或者考证确凿的情况下,应该完整地复原到最早的历史状态,但若是展览需要,必须强调它建成之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某个重大历史事件,那么,就应该将某个局部或者某些细部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展览的完整性和说服力,除了依据资料尽量采用
当时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复原,或许,还应该保持各个时期的延续性,让建筑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是立体的完整的文化遗存,但如果这跟建筑本身的存续或者文化状态有所冲突,那就必须另建新馆展出,保持建筑本体风貌特点。
其三是替代材料的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有新型材料出现,小到服装、日用品,大到建筑、飞行器,无不体现生产力进步的科技水平。在水泥出现以前,亚历山大港的灯塔、幼发拉底河畔的空中花园,成为世界文明的奇迹;劲性材料的出现,使得超高层摩天大楼成为可能;钢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大跨度空间中活动。然而,对于已经消失的亚历山大灯塔,如果用钢架结构让她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相信,人们不会对她叹为观止。新型材料,在古建中的应用,必须慎之又慎,不是什么材质都可以替代,不是什么技术都可以被放弃,千百年来的积淀,中华古代建筑的技术运用,已经达到无以比拟的高度,以当时所使用的材质,今人难以相信那样的建筑会存在,可她却实实在在的屹立在我们眼前,技术的合理性、材质运用的巧妙、装饰艺术的完美,都让我们膜拜不已。这种技术本身,就应该被保存、被延续,而当时所使用的大量用材,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制作工艺,无论是那些材质的使用还是传承,每一样都值得我们研究和保护。虽然新型材料可以解决很多古建维护中固有的诸如结构、防水、抗震、耐腐等问题,但毋庸置疑,古建本身妙到毫巅的技艺,被现代工艺无情掩盖了,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虚有其表甚至连表面状态都无法达到的仿古建筑。所以,笔者认为,不是古建保护中不能使用新型材料或者替代材料,但是对于古建保护,应该是在国家标准以内,以所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掩盖古代材料古代技术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修旧如旧地进行。也就是说,就算是作伪,最起码不能开门见假吧。
因此,在进行复原时,应遵循尽量经典所载的原则,并且依循现行规范与建筑要求,从历史本原出发,从时代要求出发,传承其文化艺术价值,保留其历史文化状态,实现其研究开发作用。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型的”,所以我们在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作为欣赏者,经常触及再现性以及典型化的艺术所带来的特殊的审美动情力。这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经验感知就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美的作用力表现,是属于人的自身因素。这种是抽象的,是需要一定的文化层次和心理经验感知的,不同的人文层次产生不同的经验感知。但是,这个过程同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够维系艺术形式成立的技术手段,这也就是我们主要所谈论的伦理角度。伦理角度上可以看出它包含很多方面,是最不稳定,也是最复杂的部分,它是一种能量态因素,对不同的艺术分类产生不同的能量,为艺术的再生输送新鲜的血源。它是无形的,但又指导着有形的存在,它是有形的,体现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每件艺术品或多或少所包含的这两种作用,起到一个传乘精神与物质的功能。一个立足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功能。中国古代建筑之精美奇妙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凝聚了前人智慧的土木建筑,不仅有墙倒屋不塌的神奇,还有通过杠杆原理令数吨重铜柱悬空的藏书楼,有历经数百年风吹日晒的悬空寺,也有汇聚万千建筑风格于一处的庐山别墅群跟哈尔滨教堂区。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名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出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它将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乃至旅游学等不同学科的价值集于一身,是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对于这些瑰丽无比的艺术品,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与研究,我们首先需要学会用心地体验与鉴赏,如同一件心会之事,将兴趣与爱好融于其中,传承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的火种,及至沧海桑田,还能继续看到曾经的巍峨雄伟。
参考文献:
《论艺术里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原著(俄)瓦西里·康定斯基,吕澎译
《永诀的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罗哲文、杨永生著
《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3年,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梁思成著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沈福煦著
《东方美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彭修银著
《四川古建筑测绘图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上一篇:中西方造型观念异同
下一篇:被画者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