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
摘 要: 骑楼老街是海口城市由古老城镇发展为沿海繁华商业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容对于此类骑楼老街要采取修复措施,恢复其竖向景观,疏通流动空间,创造驻留空间,整理各类广告设施,改造市政设施建设,添加环境小品,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骑楼街景。
关键词:海南; 海口; 骑楼; 老街
提起海口的古楼,位于海口老城区的古建筑——骑楼应首当其冲。海口的胜沙路、中山路、新华路、博爱路等几条老街,布满了具有南洋风情的古老骑楼,是海口市最具特色的地方。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极富内涵的骑楼,以其最独特的历史及文化魅力深深令我们折服,然而这些古老建筑经过七八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风烛残年,纷纷成了危楼。骑楼即将面临迁拆的危险,海口老街的历史即将消失,这让不少海口老居民忧心重重。
1海口骑楼老街的由来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琼州(海口)从此海运四通八达;至咸丰八年清政府与英法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琼州(海口)即被辟为通商口岸,称琼州口岸。从此,琼籍人士热衷于下南洋谋生,外国人则可以在琼州自由往来。1924年,为了建省办特区,当年粤军第一军独立旅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拆去具有629年历史的护城古城,城墙方石被用来铺设一条12米宽的大路,这就是长堤路的雏形。原来五六米宽的石板路全部扩建为通行汽车的街道,原来的4、5条马路扩建到了30多条。为了搞好市政建设,邓本殷热情邀请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海口文史资料》记载“仅二年,争相修建有骑楼的新式楼房计800多幢,使海口面貌焕然一新”。这批琼籍归国华侨,因为衣锦荣归或落叶归根,回到海口后纷纷效仿南洋建筑风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骑楼式的建筑,不仅有单边外廊,甚至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致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这种建筑特色非常适合海南阳光强烈、风雨即来的天气,凉爽舒适的骑楼,利于人们遮阳挡雨。由于毗邻港口,这些家家户户所建骑楼连接形成的街道,有着可供行走的地板,有着挡避风雨骄阳的顶盖,成为“店铺的公共走廊”。随着商业铺面的建设,老城区的商贸业也急速发展起来,当时全市商店迅速发展到600多家,贸易总额达到一年数百万元。到了夜间,店铺灯火辉煌,广告牌被映照得五颜六色,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宛如上海十里洋场。
自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今博爱北街)落成,以这座骑楼为发端,海口逐渐形成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和沿海甸河的长堤路等,构成了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
2骑楼剪影
海口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保留了海南民房实用的特点,而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楼上住人式,格局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
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如下图所示)。
3政府提出对于骑楼今后的规划对策包括: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口城市的文化载体,这里见证了海口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是海口人民心灵寄托的场所。它的维护和改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帮助,通过近几年政府对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以及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8点方针来进行维护。
3.1按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分级保护,并把成片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对质量很差而价值极高的历史风格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完全复原其立面或内部空间。对位于非保护地带而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建筑,可搬迁到历史风格建筑集中的保护地带或结合绿地、广场、街坊活动中心等进行保护。
3.2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历史风格建筑进行维修时,保护古典建筑骑楼柱式的型制和线脚,并对残缺的部分按原样修复,对不适应现代功能要求的内部,允许进行适当的改造。
3.3设立建筑风格、建筑空间协调区。设立该区,作为历史风格建筑保护区和改建区之间的过渡。该区建筑平均为3-5层,最高不能超过5层。建筑色彩以白色为主,局部点缀红、黄、褚色。在骑楼的柱子上安装上与骑楼颜色协调的灯,可以通过视觉给人以宽大的感觉。
3.4可以仿效其他国家当地特色的做法,将骑楼按原样翻新, 依旧延续起雅致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再稍微加入新元素,使之更加具有时代特色。比如采用新的建筑材料,丰富的外部的色彩等等。只要政府出钱补助(贷款也好)帮助骑楼的业主翻新。保留特色,各个骑楼区用主色调来突出色彩和特点,并有一定的植物特色。让人们通过植物种类就能够区分出各个街区。
3.5开辟新的机动车道,把得胜沙、中山路等狭窄弯曲的老街道规划为观光、购物街道。也可效仿潮州的牌坊街,在街道里运行小型观光列车、人工拉车、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方便旅客购物与参观,观光列车或人工拉车既可以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特色与历史文化,同时他们在生活上也能得到一点补助。
3.6建立经营地方土特产和民族工艺品的传统商业街;开辟反映地方文化的小尺度开敞空间等。(让来着远方的旅客可以购买回家留作纪念)
3.7过多的建筑物只会使人迷失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里,令人产生厌恶和压抑感。因此可通过植物来美化环境。在骑楼街区增加绿化,种植热带树种,建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在小型花坛种上有令人舒心的有清新味道的花草(如九里香,白兰,鸡蛋花等)。
4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要维护和再现其昔日的繁荣除了注重其物质形式上的需求之外,必须做到能再现其场所精神的本质,才算是正真意义上的得到了海口精神文脉的传承。再维护的过程中主要有一下的几个问题:
4.1过度地注重物质形式上的维护以及对商业的打造;再现存的骑楼
街区中,大部分都是经营一些现代化的西餐厅、手机营业厅等的现代化设备,完全看不出任何一点的海南特色,这样的骑楼商业街区其实与岭南大部分的商业街区无太大的区别;
4.2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无论在哪一种的环境维护中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而一个场所其维护的目的在于保护其场所的文脉既场所精神,而场所精神的传统离不开人民大众的活动与意识,离开人民大众的参与海口骑楼街区将不再具有海南特色;
4.3提高居民与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再现存的海口骑楼文化街区中不时会出现,乱丢垃圾等现象,这种现象对于街区的维护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举措;
5结语
随着海口骑楼历史街区地位的确立,在受到保护免于拆除和毁坏的同时,这必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投资,如何在商业投资的过程中依旧保持具有海口特色的骑楼文化街区避免过度的形式上模仿而失去了原本的场所特色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骑楼的本质是带给人方便,舒适的生活,这样的设计理念永远不会过时。骑楼文化街区作为海口城市变迁的载体,海口精神的文脉的体现,注重活力和生机的创造,建设科学发展的国际旅游岛,发展骑楼街区独一无二的精神传承特性,将是海口市城市整体发展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侯面镇,海口旧城中心区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商业特色保护,规划师,1999年,第15卷,第4期
周彝馨:《解读骑楼建筑》,《华中建筑》,2006.8。
上一篇:浅析视觉表象中的“汉字设计”
下一篇:上海抽象绘画热潮下的艺术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