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艺术歌曲审美表现途径探究
摘 要:舒曼的艺术歌曲采用多样的手途径进行审美艺术表现,他的作品侧重于通过细微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对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与人物的内心世界展开描绘,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呈示出舒曼作品独有的“意境美”。
关键词:舒曼;艺术歌曲;审美表现
前 言
舒曼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初期代表人物。“俄罗斯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说,舒曼是贝多芬,伯富朗兹,舒伯特之后,最有天赋的一个继承者”【1】。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其中,艺术歌曲的创作使他成为继舒伯特之后,德奥艺术歌曲发展领域中的又一杰出人物。其作品的艺术审美表现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等方面。
一、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
(一)歌词与诗的密切结合
舒曼自幼广泛涉猎文学名著,从而培养出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其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是为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歌德、海涅、吕克特等人的诗歌谱曲而成。例如《莲花》,歌词出自海涅的抒情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莲花图,塑造了一位惹人爱怜、品质圣洁的少女形象。《两个禁卫兵》虽然只是两个士兵的对话,但是全曲音调铿锵有力,并且做到了旋律与诗歌之间的结合:一是运用大量的重复乐句,使得歌曲听起来如同诗歌的格律;二是始终遵循着呼应的原则,使前后两个乐节巧妙地对应了原诗的上句和下句。
(二)恰如其分的音调感营造艺术氛围
舒曼为了细致地表达歌词内涵,常常用音乐的方式来表现诗句的音调,比如直接加入朗诵的因素,如《两个禁卫兵》里的士兵对话。1938年他在给克拉拉的信里说:“我对一切的事情都非常留心,而且依照我自己的方式仔细体察……然后我渴望表现感情,籍音乐来宣泄。”【2】
如在《莲花》中,歌曲以平缓、暗淡、色彩忧郁的音调进入,歌曲开始时对演唱速度的要求是“Ziemlich langsam 很慢”。旋律呈一种安静的状态进行,当在唱到“月亮是她的情人”时,作者运用了调性的变化,转折性地将歌曲推向高潮,给人以亮丽清新的感受。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在舒曼艺术歌曲审美表现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位诗人音乐家,舒曼天性富于浪漫精神,本身又富有文学创作经验,这使得他能够较为精确地把握诗中的内涵,并且充分运用音乐来表现作品的诗意,达到了艺术创作的另一种境界。
二、 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
舒曼的艺术歌曲大部分都是描写爱情的,例如: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也有其它题材如:描写大自然的《月夜》《春夜》;描写故事的《两个禁卫兵》;描写对英雄赞颂的《英雄颂》……这些作品不固定于古典音乐的模式,而是从属于感情的趋向,或用用节奏、和声语言的变化来表现作品主题。这使得其歌曲奔放自如、松弛有度。
(一)《献词》—调性与和声语言对真挚恋情的完美诠释
歌曲一开始,钢琴以Innig lebhaft(亲切,热烈地)连续分解和弦奏出A部:降A大调。开始处琶音与全诗开头6个排比句的情绪相吻合,此处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并以向上六度的跳进将歌曲的感情推向巅峰。随后是连续的四度跳进,之后级进下行,最后一句以四小节的较长乐句结束第一乐段。
B部:E—降A调。开始处的转调辅以P的力度使得两个乐段的连接自然而流畅。接着,在低音部持续的三连音伴奏下,情绪开始激动起来,直到移调再现第一乐段的旋律。
尾奏以伴奏结尾,终止式的两次重复使得和声色彩更为强烈。值得一提的是,其伴奏织体又回到A部的形式,加强了歌曲情绪的统一。
(二)多变的调性推动歌曲情绪发展
其他歌曲如《两个禁卫兵》,全曲为4∕4拍,进行曲速度,歌曲开始始终处于小调式,到第61小节的“马赛曲”部分转为其同名大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在《核桃树》中,当真正的主人公—美丽的姑娘出场时,音乐的调性也是由G大调转到c和声小调,此时的转调恰当地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
三、结语
通过对舒曼艺术歌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是在爱情支柱的支撑下,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审美艺术表现途径来阐述“充满欢欣、天真、青春的勇敢,像含羞草一样敏感的真挚、温柔的理想。”【3】首先,富于诗意性、艺术性的歌词与音调感是其艺术歌曲创作的核心;其次,多变、独特的调性与和声语言为推动歌曲的情绪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活跃、丰富的钢琴伴奏与织体,极大地丰富了舒曼艺术歌曲的审美表现途径。徜徉于舒曼艺术歌曲的海洋中,我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那种伟大的诗人气质与敏感细腻的情怀。舒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艺术歌曲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对后来的勃拉姆斯等人的艺术歌曲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蒋英:《舒曼歌曲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韦亦珺:《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甘肃高师学报,2003(6)。
[4]黄常虹,刘善珍:《诗的音乐 音乐的诗》,《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5]孙来法,何静:《两朵竞相绽放的艺术歌曲之花》,艺术教育,2006(4)。
[6]田春生:《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艺术教育》,2007第2期:86。
上一篇:再谈波普艺术
下一篇:中国民间美术符号的观念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