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10-04 15:27
内容摘要:文章从继承传统人物画造型出发,关注造型的程式化、用线造型的方式,体味中国画的“线”与西方“线”的不同;中国式的“写实”与西方“写实”的差异,同时强调造型基本规律的学习。比较中西造型的规律与契合点,试图寻找一种可能性的造型特征。在写生中,避开先入为主的概念化认识,通过写生的过程重塑求知与表现技巧的能力,提升感受力,强调写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古代造型观 线描 写生
  
  学习中国人物画必定是要深入研究造型的,而在关注造型的同时,也就涉及到线——造型的手段。在面向传统的学习中,很可能是带有主观性的,如果对传统的认识不够,自然会阻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必定是会走弯路的。新的时代认识在演进,传统的精神才会得到延续和发展。对造型观的新认识、新发挥,仍然是今后人物画所要延续的,也是我们探究笔墨形式的根本。
  
  一、对古代造型观的学习
  传统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道”,不是“气”,其实这个问题在画面里体现得很具体,造型的基本特征仍然成为人物画探究的根本。在对艺术的继承和探索中,绘画能力、表现技法是至关重要的,在流行元素充斥的今天,或许只有画面中那一个个人物形象才能让我们有实实在在的感觉。
  首先,中国画是贯穿着形体认识技巧的,而人物画无时无刻都是按认识去造型的,非但如此,这种按照形体结构去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也成为一个特点。众所周知,在所有造型艺术中,人体是最复杂、最微妙多变的。人体必须结合形体结构去塑造,这样的造型技巧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因素,其产生、发展,因人、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可以说,绘画技巧的掌握是伴随着对形体的认识而实现的。
  其次,线描的魅力。早期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因素也是对物象最早的认识。古代作品,更多的是想象下概念化的记录。随着不断地对传统结构程式体系的模仿和利用,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意识中习惯性思考的心理定势。对形象的把握与塑造也有其源自生活的写实之处,这恰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想象与概括。从“应物象形”到“超以象外”,正是传统程式体系的精神所在。线描既肩负着组织物象的立体空间感,又保持平面的穿插特点。线描的关键在于形象外形、形体转折点,将体积中的凹凸关系以写实的手法带出虚处的空间。这些是从客观对象身上转化而来的,物象体积感的强化、前实后虚、模糊的处理手法,都为营造一种直觉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服务,空间透视是在散点推移下显露的平面。总之,关注古代人物造型,分析技法规律才能加以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物写生。因此说,造型能力的训练、熟练的技巧是进一步学习中国人物画的首要因素。
  
  二、从中西造型观看中国式的“写实”与西方“写实”的差异
  中国画“骨法用笔”的造型特征,“尽精微”,刻画形象的准确性、解剖关系、骨骼相连关系、形体动态的形成,以形写神、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运用将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推向极致。中国绘画将传统特点结合现实主义科学严谨的造型观塑造的形象,是西方运用线条的大师们所无法企及的。所谓“写实”包含着给“形”的真实以更多的关注,这对于人物画来说当然是有意义的。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审美主体的,通过人物形象来传递作者对生活的感知,并同时寄托作者的情感。传统造型观中是带有某种符号化性质的,如用“三庭五眼”来认识对象,线(意指用笔)既是轮廓边沿又不完全是,中国式的造型观依据对象呈现的轮廓特征和结构变化寻找线的表现力,并将其吻合于节奏和谐下的造型观。
  中国式的“写实”与西方“写实”存在的差异,不仅符合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也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材料工具所决定的。锥形毛笔、宣纸、丰富的墨色变化加以线描带有书法性的用笔,特殊的表现手法传达的直觉真实是有限的;体积感、光影、明暗、色彩则是西画的特长,但艺术的审美价值并非与表现直觉真正成正比。传统人物画造型强调的是“意象”“以形写神”的造型观,而在写生中,对对象观察、认识、整理之后,用线条造型勾勒平面形象是本民族特定的审美产物。在“尚意”造型原则的指引下,创造有意味的线、有意味的形式,并非机械地描摹物象,使其相似,而是“真实的自然”,从中发现“理”,这“似与不似”并非虚构,也许来自不同的因素。所谓的“写实”是画像某物,通过线条之间的关系来识别形象,写实只需做到线条之间几何关系与对象相似。中国画更遵循“一主二从、主像大、从者小”的构成形式。


  
  三、写生的重要性
  任何一幅画都无法表达真实的视觉经验。而我们在抓住对象,将其画下、涂去、再画下的反复记录凝结着时间记录下的空间变化,直觉下易形成肯定一条线的错觉,而这种重复具有特殊的价值。在反复追寻对象的求知过程中,我们不再怀疑。这个过程既是写生的过程,也是表现力呈现的过程。面对对象,放下一切先入为主的概念化认识,只看那些表面存在的东西,这与普遍意义的写生存在差异。从表面看写生的形式相同,却存在内在的不同,持续更新的视觉经验带来了无限性的选择。写生中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是来自于心中的整体观念。古代的写生与今天的写生是不同的。这种选择传统的造型结构对其加以重构,将某种符号化作为载体与人物画是不同的。在既定规范下的结构笔墨、意识先行是一种主观的先入为主吗?也许是我们太过束缚于某种习惯的视觉经验模式中。在写生过程中注入超越意识,训练表现技巧,而具有意义的是,在写生中获得的真实视觉经验,结合对美术史理解的经验所取得的综合能力,是克服虚假艺术、杂乱危机所必需的。多个视点之间的转换与连结,使人注视画面时,获得一种强烈的空间感。为此坚持只画自己看到的东西,为避免当代艺术中的主观任意性,寻找新的方法论打基础。当然我们在对对象瞬间感知的同时也包含着理性的把握。
  坚持古代造型观学习、比较中西绘画的差异性,在写生中转化、隐喻地使用,在当代,为提供新的中国画人物造型提供了多种可能。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沈子丞.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蒋兆和.蒋兆和人物画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3]傅抱石.傅抱石山水·人物技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4]桑塔格.桑塔格论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一部雅俗共赏 好听好看的宫廷戏 三哭殿

下一篇:试论现代油画艺术语言的秩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