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中国民间舞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5-10-04 15:27
摘要: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经过岁月和各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形成了独具我国特点的民间舞。由于研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和特征具有国际意义、学术地位、艺术价值,本文就结合笔者的研究对中国民间舞的特征及发展传承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特征发展前景
一、中国民间舞概念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民间舞蹈是指源自于民间的舞蹈,受民俗文化制约的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在不同地区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影响,表演的技巧和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民间舞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况,借此来表达人们最真实、淳朴的思想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地追求,民间舞也势必会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的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丰富多采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中国民间舞的特征
(一)“舞、戏”合一
民间舞“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及本质特征,在于产生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背景中所具有的民俗性。
民间舞的艺术创作,是群众自己的创造,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人们的习俗和社会状况的,创作者们根据当时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来编制一个舞蹈,是最具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就形成了“舞、戏”合一的特性。
(二)自娱性
民间舞又被称作“自娱性舞蹈”。它源于人们的“本能冲动”和“自我表现”意识。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群众需要舞蹈主要是为了娱乐,离开娱乐这个根本特性,就离开了群众。通俗讲大家聚集起来在一起自娱自乐的舞蹈,就可是民间舞的表达形式。因此,这种舞蹈本身都有着自娱性,所以自娱性在民间舞的特性中是不可缺少的。
(三)载歌载舞
我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这些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四)民族性
中国民间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为民间舞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因此形成今天所看到的舞蹈风格和特点的明显差异。如藏族舞的高亢豪放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鹰是神鸟,两者在宗教文化基点上融入舞蹈,体现了藏族虔诚的宗教心理,尽情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
(五)继承性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间舞蹈中的一部分舞蹈逐步发展成为宫廷舞蹈;一部分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仍继续在民间流传、发展、升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古往今来,中国民间舞蹈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语以言志,舞以宣情”的美学传统,不断由人民大众在劳动中产生、发展和创造,使民间舞蹈的艺术风味土而土香淳朴,趣而风趣动人,俗而不落俗套。

三、中国民族舞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原生态民间舞的创造
原生态民间舞蹈本身在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各民族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创造出的舞蹈,呈现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原生态民间舞是最大含量的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收入比重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具有了经济意义,为旅游产业的收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收获,也让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焕发青春,重铸辉煌,“老有新为”。人们意识到原生态舞蹈的重要性时,在继承“原生态”的基础上,在“变异态”和“再生态”中去求发展。
(二)重视民间舞技巧的发展
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在整个节目中表演者只有不受盅碗技艺的束缚,能够扣人心弦的去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舞蹈技巧,把节目推向高潮,这就愈加显出表演的难能可贵,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艺术美的享受。
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基本技巧,这就逐渐使民间舞形成了各自民族的、各地区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技巧。各民族各地区有各自的独特的舞蹈道具,如汉族经常使用手绢扇子等,藏族常用背鼓等。在基本技巧中维族的动作比较利索,而朝鲜族的动作技巧则优雅稳重。
民间舞是舞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情感不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有些舞者把舞蹈技巧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因而形成了毫无艺术感染力,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舞蹈。只有在舞者们把各种技巧在充满情感的流露中,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才能感动观众。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民间舞从最早的随地起舞,到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观众对民间舞的艺术性、技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舞蹈技巧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舞蹈造型与动态,要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所表达的事物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因此,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四、结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艺术之母”,它体现的是自然,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最原始、最自然、最强烈的呼唤的表露。中国的民间舞是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必然会受到来自其它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要在这种大趋势下,在迎接挑战和表现主体个性的过程中,扬弃其缺点,继承其优点,在创新中不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纪兰慰;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金涛;于欣;民族舞蹈中现代审美意识的勃兴——谈民族舞蹈的创新与发展[j];民族艺术;1986年01期;
[3]王珏;试论在当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动态的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海宁《花灯》艺术生命生机勃发的启迪[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4]李雪梅.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5]余艳.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现代审美价值[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上一篇:试论现代油画艺术语言的秩序性

下一篇:试析人文教育在当前美术教育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