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的书评
发布时间:2015-10-04 15:28
摘要:通过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的阅读,在对其书主要内容的深入理解情况下,分析本书的闪光点并得出本书所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奥尔森;集体行动;书评
尽管在奥尔森之前有许多学者对集体行动逻辑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更具有价值,他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为正式研究集体行动提供了基础。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奥尔森认为实现了集团的共同利益就等于为集团所有成员提供了公共物品,任何成员都不能被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收益之外,由于理性的集团成员将尽可能地避免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而试图分享由他人提供的集体收益,在每个集团成员都想成为搭便车者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就会出现。
(一)集体行动逻辑的出发点: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将“理性”定义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行动就是理性的”。假设“个人理性”意味着“行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寻求者”;那么“集体理性”则可以引伸为“集体是团体自身利益的理性寻求者”。集体行动逻辑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为集团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由此可见,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集体行动逻辑的主要内容。
奥尔森认为,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两点,才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具体来讲,在集团中,个人对整个集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同时,即使他们不承担成本,他们也能够获得公共物品,所以,搭便车往往是每个理性人的选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自发的产生集体行动,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它某些特殊手段。
(三)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判断。
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关注的首要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成功地采取集体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失败”,或者说“集体行动的困境”。认为集体行动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很多情境下,“集体不行动”才是自然的结果。其次,集体行动困境出现的原因是搭便车,搭便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不参与集体行动。最后,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对集体行动困境的解释,这主要是针对大集团而言的。小集团同大集团相比,具有不同的集体行动特性,即使不采用强制手段或实施选择性激励,小集团也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二、本书的闪光点
全书的逻辑线索清晰,思维严谨又多有创建,堪称当代学术著作中的经典。
本人认为《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的闪光点在于以下三点:
(一)区分了小集团与大集团行动逻辑。
本书的观点是“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种集团形式的不同性质和功能。
奥尔森提出的这一理论是有着完整严密的逻辑,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例子对其进行证明。奥尔森在本书中分别探讨了工会、阶级、压力集团等集团的表现。工会起初起源于小企业或者工场,因此规模较小,所以可以应用小集体的理论说明其可以有效组织集体行动。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工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产生了集体行动无法开展的问题,而这与事实相违背,奥尔森在文中辅之以例子加以证明了。
(三)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
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先驱布坎南、唐斯等学者相比,奥尔森的“潜在的集团”即发现了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之外的无组织的潜在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行为方式,这样的研究无疑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
三、本书的不足之处
本人觉得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也存在某些缺陷,如下:
(一)过分强调个人,忽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纵观此书,奥尔森在论述集体行动的逻辑时,过分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我并不否认从微观角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研究集体行动的时候,孤立的个人所得出的结论经过扩大而复制到集体层面,本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集体本来就是一个成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处于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特殊情况下,个人的行动甚至会产生涟漪效应。
(二)“经济理性人”假设应用于社会领域的恰当性。
奥尔森将经济领域中的“经济理性人”模型不仅运用于政治领域,而且运用于社会领域。他试图将“经济理性人”模型推广到一切人类行为的分析中,认为只要一种行为在广义上是有目的的和一致的,“经济理性人”假设就适用。这个结论是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得出的,有其根本的局限。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
[2]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二期。
[3]张春芽:《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条件》《集体行动理论思想渊源探析》,《沈阳大学学报》20卷3。
[4]曼瑟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奥尔森;集体行动;书评
尽管在奥尔森之前有许多学者对集体行动逻辑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更具有价值,他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为正式研究集体行动提供了基础。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奥尔森认为实现了集团的共同利益就等于为集团所有成员提供了公共物品,任何成员都不能被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收益之外,由于理性的集团成员将尽可能地避免承担集体行动的成本,而试图分享由他人提供的集体收益,在每个集团成员都想成为搭便车者的情况下,集体行动的困境就会出现。
(一)集体行动逻辑的出发点: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将“理性”定义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的行动就是理性的”。假设“个人理性”意味着“行为者是自己利益的理性寻求者”;那么“集体理性”则可以引伸为“集体是团体自身利益的理性寻求者”。集体行动逻辑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其它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为集团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由此可见,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存在冲突,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二)集体行动逻辑的主要内容。
奥尔森认为,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两点,才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具体来讲,在集团中,个人对整个集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同时,即使他们不承担成本,他们也能够获得公共物品,所以,搭便车往往是每个理性人的选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自发的产生集体行动,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它某些特殊手段。
(三)集体行动逻辑的基本判断。
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关注的首要问题不是人们如何成功地采取集体行动,而是“集体行动失败”,或者说“集体行动的困境”。认为集体行动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很多情境下,“集体不行动”才是自然的结果。其次,集体行动困境出现的原因是搭便车,搭便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不参与集体行动。最后,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对集体行动困境的解释,这主要是针对大集团而言的。小集团同大集团相比,具有不同的集体行动特性,即使不采用强制手段或实施选择性激励,小集团也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
二、本书的闪光点
全书的逻辑线索清晰,思维严谨又多有创建,堪称当代学术著作中的经典。
本人认为《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的闪光点在于以下三点:
(一)区分了小集团与大集团行动逻辑。
本书的观点是“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种集团形式的不同性质和功能。
(二)逻辑严密并辅之以例子证明。
奥尔森提出的这一理论是有着完整严密的逻辑,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的例子对其进行证明。奥尔森在本书中分别探讨了工会、阶级、压力集团等集团的表现。工会起初起源于小企业或者工场,因此规模较小,所以可以应用小集体的理论说明其可以有效组织集体行动。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工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产生了集体行动无法开展的问题,而这与事实相违背,奥尔森在文中辅之以例子加以证明了。
(三)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
作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先驱布坎南、唐斯等学者相比,奥尔森的“潜在的集团”即发现了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之外的无组织的潜在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行为方式,这样的研究无疑扩大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领域。
三、本书的不足之处
本人觉得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也存在某些缺陷,如下:
(一)过分强调个人,忽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纵观此书,奥尔森在论述集体行动的逻辑时,过分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从个人的微观视角出发,我并不否认从微观角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研究集体行动的时候,孤立的个人所得出的结论经过扩大而复制到集体层面,本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集体本来就是一个成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处于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特殊情况下,个人的行动甚至会产生涟漪效应。
(二)“经济理性人”假设应用于社会领域的恰当性。
奥尔森将经济领域中的“经济理性人”模型不仅运用于政治领域,而且运用于社会领域。他试图将“经济理性人”模型推广到一切人类行为的分析中,认为只要一种行为在广义上是有目的的和一致的,“经济理性人”假设就适用。这个结论是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得出的,有其根本的局限。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5。
[2]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二期。
[3]张春芽:《集体行动逻辑的理论条件》《集体行动理论思想渊源探析》,《沈阳大学学报》20卷3。
[4]曼瑟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