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 纯粹与现代
发布时间:2015-10-06 15:15
内容摘要:文章阐述了蒙德里安追求纯粹与抽象的新造型主义,以及这种新的艺术观念和风格影响现代设计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探究了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对现代设计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蒙德里安 新造型主义 风格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以野兽派和立体派为代表的法国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垄断地位。战争使一些被隔绝的地区得以有机会发展本地的现代主义风格,俄国“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派”的产生都是典型的例子。风格派形成于1917年,其重要成员之一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年)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典型的“蒙德里安风格”,并把这种风格和理论命名为“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
新造型主义不仅是蒙德里安独特的艺术观念和风格,也代表了荷兰“风格派”的艺术思想。它使荷兰真正步入前卫艺术的轨道,为西方前卫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正如h·h·阿纳森所说,“他对20世纪艺术进程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毕加索、波拉克和马蒂斯。”①并且,这种影响进一步广泛波及插图、绘画、版式设计、家具、室内装潢及建筑领域,甚至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晚期,席卷世界各大都市的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些影响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新造型主义对于现代设计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成因。
一、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抽象·纯粹
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对于抽象的形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熟练掌握荷兰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接受前卫的立体主义观念之后,蒙德里安进一步尝试着走自己的路,最终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观念和风格。
蒙德里安在他的文章《绘画艺术中的新造型主义》(载《风格》杂志,1917年)中提出了关于新造型主义的定义,他写道:“这种新的造型观念将忽略外形的特性,即自然的形式和色彩。相反,它应该找到形式和色彩的抽象特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即使用直线和鲜明的原色……”新造型主义表达了一种试图超越现实世界的表象,建立精神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理想。新造型主义认为宇宙的演变有一定的法则,在这法则上便反映着真实。但在表现这种真实的造型观念上,新造型主义并不主张表现外在的形制,而是要舍弃一切具象的及再现的要素,主张追求抽象的形式和“纯粹的美”,通过简化形式和色彩的本质达到纯粹的抽象和统一,抽象才是变形的最终目的和最纯粹的感觉真实。新造型主义在抽象与纯粹中表达了不同于复制或再现自然世界的古典艺术观念的现代艺术观念。
蒙德里安将这种艺术观念贯彻到其艺术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他放弃一切有形物体的自然造型,并在垂直和水平的方向上简化视觉的构成,不注重画面的中心,直接进入最单纯的几何形体:直线、矩形和方块,色彩也简化为红、黄、蓝和黑、白、灰。因此我们看到蒙德里安有很多作品都是在白色的画布上,用水平和垂直的黑色粗线条去分割,没有对角斜线,然后在那些分割画面中涂上色彩的原色: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1930年创作的《红、蓝、黄构图》(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图1)便走到了简化的极限,也将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发挥到了极致。鲜艳的红色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蓝色在画面中的比重不大,但与粗重的边框一起实现了与红色的平衡,而偏于一角的更小面积的黄色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上的单调。这些以线条和色块构成的纯粹的方格状抽象画面,形成了典型的新造型主义风格。
二、新造型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具有与传统的视觉语言完全不同的特性,它强调抽象、简洁的形式美,追求纯粹、秩序的美学原则,在抽象与纯粹中透露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的影响。
1920年,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共同为《风格》杂志设计了一个新封面(图2),这是新造型主义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有形注解。这个简洁明快的封面采用了粗体无衬线字体,字体的大小变化结合非对称的水平、垂直方向的文字排列,在变化中获得一种平衡。
在室内与家具设计领域,受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影响最大的设计师是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年),他于1919年成为风格派的一员。里特维尔德设计的著名的红蓝椅(red and blue chair)(图3),是新造型主义在三维领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把椅子在1917年最初设计的时候只有黑、白、灰三色,里特维尔德在1918年接触了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后,将椅子的颜色改成了与蒙德里安绘画中相似的色彩,使它看起来更像蒙德里安绘画在三维领域的实现。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也很大。它单纯化、水泥方块般的造型特质,在现代建筑的成功运用莫过于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1887-1965年)设计的法国朗香大教堂(chapelle notre dame du haut)则体现了新造型主义的色彩魅力。色彩的运用不仅能使空间更加鲜活生动,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欣赏作品,而且更适合于拿来进行关于抽象形式的实验。如果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乌德勒支市郊的住宅体现的是蒙德里安造型观念在建筑领域的结构和空间上的演绎,朗香大教堂则直接把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搬到了建筑的外观装饰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这栋建筑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熟悉的几何图形与原色完美结合的作品(图4)。墙壁和门窗的不规则排列与其中使用的直线元素一起形成一种不对称中的平衡感,原色的不规则使用则使这种平衡感更加轻盈而生动。这种抽象的构图组合,使人联想到艺术家的画布,尽管这些矩形是由门和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建筑似乎成为一种可以走动的绘画,这种对观者进行的空间换位,使他们不再是站在绘画作品面前,而是感觉被置于绘画之中,因此有了一种参与感。
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1936-2008年)在1965年设计了一系列直筒无袖连衣裙(图5),设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裙子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完全采用蒙德里安绘画中的色彩和构图,蒙德里安的造型观念正好契合圣罗兰男装女穿的设计理念,圣罗兰进一步将这种略显坚硬的线条与女性柔软的身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一经典作品,代表了圣罗兰在服装设计界的杰出成就。
从对以上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实用艺术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比绘画更容易摒弃叙述性和自然主义式的表现方法,能更好地演绎新造型主义抽象与纯粹中的现代性,并通过形式上的平衡感,实现我们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变得更为和谐。
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能在现代设计领域形成如此大的影响,首先要归因于荷兰“风格派”与杜斯堡的推动作用。“风格派”的名称来自一份由蒙德里安与杜斯堡共同领导和撰稿的杂志《风格》(de stijl)。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在众多的欧洲前卫艺术刊物中,它的影响最大也最全面,涉及绘画、雕塑、建筑、书籍装帧和工业设计等各方面。同时,该期刊从创办起就集中介绍与荷兰和蒙德里安密切相关的新造型主义,企图把艺术和自然形象完全分离。 《风格》杂志和风格派能够取得广泛影响当然离不开杜斯堡的大力宣传,这种宣传也将风格派的重要艺术思想——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进行了广泛推介。值得一提的是,风格派形成于1917年,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它们存在于相近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必然会相互影响。新造型主义主要影响了包豪斯的造型语言。1921年杜斯堡来到现代设计的实验中心——包豪斯参观和讲学,反响强烈。蒙德里安本人也撰写《新造型主义》专文,1925年刊于《包豪斯》杂志。从稍后几个月包豪斯更换的图章的设计中能够看到明显的风格派的影子。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之大无需在此赘述,通过德国包豪斯及其战后在美国的分支的教学活动,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也由此造成了更广泛的影响。
另外,这种推动之所以能成功,无疑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新造型主义正好契合现代工业时代人们在造型观念与视觉文化方面的新需求。
到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使得当时的人们对机器的神奇威力感到好奇和惊异,并催生了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向往。大量人口聚集到都市,火车与轮船的出现也使这种迁移更加便利。与此对应的是,重视对自然的依赖和亲近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化在逐渐消亡,一种以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为重要标志的城市文化,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察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正如彭尼·斯帕克(penny sparke)所宣称的:“从机械到简单的几何形式,这种哲学上的跃变是由现代运动中的领衔主角们所创造的。它是一种信仰上的而非事实上的跃变,尽管如此,它仍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显示了机械美学的全部面貌。”②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生产与几何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远离自然、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居住的人,对天然的形式和情趣已感觉日益陌生。从城市规划、建筑设施、室内装饰到日常用品,大多出自机器的批量生产。在工业制品的造型中,大多是适合机器生产的圆形、方形、球形等几何形体,同时蕴含着几何抽象的构成关系。机械和城市环境展现了从自然到抽象的演进。1889年建成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在象征新文明的同时,也有其视觉上的意义。这个用钢筋构成的建筑与纪念碑由简洁的直线、弧线和几何形组合而成,所代表的以硬边结构和几何形关系的新造型观念,抛弃了传统手工业的虚华曲线和繁琐装饰,更加契合现代工业流水线和批量生产的生产方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新的视觉关系在艺术上的直接体现。
正如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并在艺术观念上倾向于复制、再现自然一样,现代都市的生存经验让现代人对抽象的形式、纯粹的审美感受更加容易接受。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正好契合这种需要——抽象、纯粹与现代性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他的新造型观念在设计领域造成广泛影响的深层原因。
结语
如果说,毕加索和波拉克的分析立体主义反映了在现代工业社会初期,人们对机器文明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热情,那么,新造型主义则表达了蒙德里安对机器文明所带来的造型观念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提炼,它将一种精神层面的理性思考带入了这种视觉层面的几何抽象构成。无论在现代艺术,还是在现代设计中,这种纯粹的几何抽象形式都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性,从而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397.
②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184.
参考文献:
[1]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2]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蒙德里安[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
[3]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
关键词:蒙德里安 新造型主义 风格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以野兽派和立体派为代表的法国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垄断地位。战争使一些被隔绝的地区得以有机会发展本地的现代主义风格,俄国“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派”的产生都是典型的例子。风格派形成于1917年,其重要成员之一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年)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典型的“蒙德里安风格”,并把这种风格和理论命名为“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
新造型主义不仅是蒙德里安独特的艺术观念和风格,也代表了荷兰“风格派”的艺术思想。它使荷兰真正步入前卫艺术的轨道,为西方前卫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正如h·h·阿纳森所说,“他对20世纪艺术进程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毕加索、波拉克和马蒂斯。”①并且,这种影响进一步广泛波及插图、绘画、版式设计、家具、室内装潢及建筑领域,甚至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晚期,席卷世界各大都市的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些影响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新造型主义对于现代设计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成因。
一、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抽象·纯粹
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对于抽象的形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熟练掌握荷兰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接受前卫的立体主义观念之后,蒙德里安进一步尝试着走自己的路,最终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观念和风格。
蒙德里安在他的文章《绘画艺术中的新造型主义》(载《风格》杂志,1917年)中提出了关于新造型主义的定义,他写道:“这种新的造型观念将忽略外形的特性,即自然的形式和色彩。相反,它应该找到形式和色彩的抽象特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即使用直线和鲜明的原色……”新造型主义表达了一种试图超越现实世界的表象,建立精神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理想。新造型主义认为宇宙的演变有一定的法则,在这法则上便反映着真实。但在表现这种真实的造型观念上,新造型主义并不主张表现外在的形制,而是要舍弃一切具象的及再现的要素,主张追求抽象的形式和“纯粹的美”,通过简化形式和色彩的本质达到纯粹的抽象和统一,抽象才是变形的最终目的和最纯粹的感觉真实。新造型主义在抽象与纯粹中表达了不同于复制或再现自然世界的古典艺术观念的现代艺术观念。
蒙德里安将这种艺术观念贯彻到其艺术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他放弃一切有形物体的自然造型,并在垂直和水平的方向上简化视觉的构成,不注重画面的中心,直接进入最单纯的几何形体:直线、矩形和方块,色彩也简化为红、黄、蓝和黑、白、灰。因此我们看到蒙德里安有很多作品都是在白色的画布上,用水平和垂直的黑色粗线条去分割,没有对角斜线,然后在那些分割画面中涂上色彩的原色: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1930年创作的《红、蓝、黄构图》(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图1)便走到了简化的极限,也将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发挥到了极致。鲜艳的红色占据了大部分画面,蓝色在画面中的比重不大,但与粗重的边框一起实现了与红色的平衡,而偏于一角的更小面积的黄色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上的单调。这些以线条和色块构成的纯粹的方格状抽象画面,形成了典型的新造型主义风格。
二、新造型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具有与传统的视觉语言完全不同的特性,它强调抽象、简洁的形式美,追求纯粹、秩序的美学原则,在抽象与纯粹中透露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的影响。
1920年,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共同为《风格》杂志设计了一个新封面(图2),这是新造型主义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有形注解。这个简洁明快的封面采用了粗体无衬线字体,字体的大小变化结合非对称的水平、垂直方向的文字排列,在变化中获得一种平衡。
在室内与家具设计领域,受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影响最大的设计师是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1888-1964年),他于1919年成为风格派的一员。里特维尔德设计的著名的红蓝椅(red and blue chair)(图3),是新造型主义在三维领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被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把椅子在1917年最初设计的时候只有黑、白、灰三色,里特维尔德在1918年接触了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后,将椅子的颜色改成了与蒙德里安绘画中相似的色彩,使它看起来更像蒙德里安绘画在三维领域的实现。
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也很大。它单纯化、水泥方块般的造型特质,在现代建筑的成功运用莫过于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1887-1965年)设计的法国朗香大教堂(chapelle notre dame du haut)则体现了新造型主义的色彩魅力。色彩的运用不仅能使空间更加鲜活生动,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欣赏作品,而且更适合于拿来进行关于抽象形式的实验。如果说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乌德勒支市郊的住宅体现的是蒙德里安造型观念在建筑领域的结构和空间上的演绎,朗香大教堂则直接把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搬到了建筑的外观装饰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这栋建筑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一幅熟悉的几何图形与原色完美结合的作品(图4)。墙壁和门窗的不规则排列与其中使用的直线元素一起形成一种不对称中的平衡感,原色的不规则使用则使这种平衡感更加轻盈而生动。这种抽象的构图组合,使人联想到艺术家的画布,尽管这些矩形是由门和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建筑似乎成为一种可以走动的绘画,这种对观者进行的空间换位,使他们不再是站在绘画作品面前,而是感觉被置于绘画之中,因此有了一种参与感。
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1936-2008年)在1965年设计了一系列直筒无袖连衣裙(图5),设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裙子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完全采用蒙德里安绘画中的色彩和构图,蒙德里安的造型观念正好契合圣罗兰男装女穿的设计理念,圣罗兰进一步将这种略显坚硬的线条与女性柔软的身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一经典作品,代表了圣罗兰在服装设计界的杰出成就。
从对以上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实用艺术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比绘画更容易摒弃叙述性和自然主义式的表现方法,能更好地演绎新造型主义抽象与纯粹中的现代性,并通过形式上的平衡感,实现我们自身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我们的环境和生活变得更为和谐。
三、新造型主义影响力的成因
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能在现代设计领域形成如此大的影响,首先要归因于荷兰“风格派”与杜斯堡的推动作用。“风格派”的名称来自一份由蒙德里安与杜斯堡共同领导和撰稿的杂志《风格》(de stijl)。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在众多的欧洲前卫艺术刊物中,它的影响最大也最全面,涉及绘画、雕塑、建筑、书籍装帧和工业设计等各方面。同时,该期刊从创办起就集中介绍与荷兰和蒙德里安密切相关的新造型主义,企图把艺术和自然形象完全分离。 《风格》杂志和风格派能够取得广泛影响当然离不开杜斯堡的大力宣传,这种宣传也将风格派的重要艺术思想——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进行了广泛推介。值得一提的是,风格派形成于1917年,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它们存在于相近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必然会相互影响。新造型主义主要影响了包豪斯的造型语言。1921年杜斯堡来到现代设计的实验中心——包豪斯参观和讲学,反响强烈。蒙德里安本人也撰写《新造型主义》专文,1925年刊于《包豪斯》杂志。从稍后几个月包豪斯更换的图章的设计中能够看到明显的风格派的影子。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领域的影响之大无需在此赘述,通过德国包豪斯及其战后在美国的分支的教学活动,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也由此造成了更广泛的影响。
另外,这种推动之所以能成功,无疑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新造型主义正好契合现代工业时代人们在造型观念与视觉文化方面的新需求。
到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使得当时的人们对机器的神奇威力感到好奇和惊异,并催生了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向往。大量人口聚集到都市,火车与轮船的出现也使这种迁移更加便利。与此对应的是,重视对自然的依赖和亲近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化在逐渐消亡,一种以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为重要标志的城市文化,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观念、观察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正如彭尼·斯帕克(penny sparke)所宣称的:“从机械到简单的几何形式,这种哲学上的跃变是由现代运动中的领衔主角们所创造的。它是一种信仰上的而非事实上的跃变,尽管如此,它仍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显示了机械美学的全部面貌。”②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生产与几何形式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远离自然、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居住的人,对天然的形式和情趣已感觉日益陌生。从城市规划、建筑设施、室内装饰到日常用品,大多出自机器的批量生产。在工业制品的造型中,大多是适合机器生产的圆形、方形、球形等几何形体,同时蕴含着几何抽象的构成关系。机械和城市环境展现了从自然到抽象的演进。1889年建成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在象征新文明的同时,也有其视觉上的意义。这个用钢筋构成的建筑与纪念碑由简洁的直线、弧线和几何形组合而成,所代表的以硬边结构和几何形关系的新造型观念,抛弃了传统手工业的虚华曲线和繁琐装饰,更加契合现代工业流水线和批量生产的生产方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带来的新的视觉关系在艺术上的直接体现。
正如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并在艺术观念上倾向于复制、再现自然一样,现代都市的生存经验让现代人对抽象的形式、纯粹的审美感受更加容易接受。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正好契合这种需要——抽象、纯粹与现代性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他的新造型观念在设计领域造成广泛影响的深层原因。
结语
如果说,毕加索和波拉克的分析立体主义反映了在现代工业社会初期,人们对机器文明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热情,那么,新造型主义则表达了蒙德里安对机器文明所带来的造型观念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提炼,它将一种精神层面的理性思考带入了这种视觉层面的几何抽象构成。无论在现代艺术,还是在现代设计中,这种纯粹的几何抽象形式都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性,从而对现代艺术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2:397.
②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184.
参考文献:
[1]易英.西方20世纪美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2]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蒙德里安[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
[3]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