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
关键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彻底解决在学生心目中化学是"话"学或"画"学的误区,以及如何全面培养学生完善的实验能力,是我们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长期深入探索的。
长期以来,由于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实验功能认识的局限性,特别关注化学实验的知识验证功能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书面笔答的考试形式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认识和方法上的某些误区:(1)以培养兴趣、获得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的多,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多种科学素质品质的少。(2)验证性的实验多,探究性的实验少。(3) "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和"电脑模拟实验"的多,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少。(4)教师唱独角戏的多,学生参与的少;或者是,学生看热闹的多,积极思考的少。(5)教师约束的多,学生自主发挥的少;或者是,学生"照方抓药"的多,设计、评价的少。以上误区都严重妨碍了学生全面、完善的实验能力品质的形成。
为此,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实验内涵,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是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效性、实现实验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内涵,针对实验的每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多设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和总结,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饱和溶液"的概念时,下面的教学方案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同时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方法:1、展示: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硝酸钾溶液A;2、演示实验(1):取少量A溶液,再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3、观察并思考(1):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吗?4、问题(1):有什么方法能使不再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5、演示实验(2):将实验(1)最后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一份加水,振荡;另一份加热。6、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吗?7、问题(2):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的A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质呢?8、演示实验(3):取少量A溶液,再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振荡。9、观察与思考(3):溶液的颜色,为什么?10、问题(3):综合以上现象,你能对A溶液的特征做一准确的描述吗?
二、学生分组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用"头脑"去做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时,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不放心,怕学生不会做,怕做错出事故、怕浪费药品等等,因而采用了"讲解-示范-严格模仿"等"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模式,使得多数学生是在用"手"做实验,而不是用"头脑"做实验,严格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形成。而更有效的方法则是(以"二氧化碳"实验教学为例):
(1)先组织好学生课前预习(1、自然界中哪些场合存在二氧化碳?2、你都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知识?可查阅资料)(2)上课伊始,激趣提问:现在,我们想通过实验来显示二氧化碳能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能不能弄到二氧化碳呀?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同学们兴致很高:呼出的气体中有;灭火器中取;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汽水;查资料获悉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继而教师引导,由于条件限制,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②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实验;③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点燃的高度不等的蜡烛的烧杯中;④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⑤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再加热;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热;⑦将少量醋倒入石蕊溶液中,再加热。(3)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汇报后的实验效果也许不尽如意。比如出现蜡烛不灭火上方蜡烛先灭的现象;也有小组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甚至有的小组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加热仍是红色。(4)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找到原因,必要时课后再补做实验验证。
如此,同学们亲手实验,观察、思考,探究,最直接的感受了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也体验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无穷乐趣。
三、课外实验:开放实验的时间、空间以及实验内容,让学生爱上实验。达到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学习状态: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快乐,轻松......
面对现今各中学,课时安排紧,实验条件不足(一个年级十五六个班,只拥有一两个实验室),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很难实现的,学生仅靠老师的演示实验一饱眼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家庭实验可弥补以上不足。实践证明,只要好好引导学生实验探究的乐趣,学生会喜欢上家庭小实验,而且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学习状态: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快乐,轻松......
第一,依据家庭条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不仅有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问题,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能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二,努力设计出在家庭中可以进行的简单实验,使学生能在家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孜孜不倦地去探究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有效方法。如在家中用玻璃茶杯或碗,纯碱,白醋(或食醋),蜡烛等完成"传说中神奇的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用带色的方糖溶解于水来体验微粒的特征(提示观察:一昼夜后液体的颜色,液面的变化情况及方糖的变化);讲"燃烧"时,除了可以在家中做和观察一些最常见的燃烧现象外,还可以让学生用面粉,家用漏斗,长软吸管,蜡烛等做"面粉燃烧实验",体验面粉粉尘的可燃性。
第三,化学实验的功能并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了学习。通过让学生在家庭中做实验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总之,化学实验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得所谓"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快乐、科学的魅力。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被激发,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当然,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教育观、教学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甚至还与社会环境、化学传统有关。本人仅仅是管中窥豹、一知半解,之所以不赧于同仁,在于期待更多的交流与指正。
上一篇: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探究声乐教学的个性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