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辅工具克服恒常性阻碍的初步研究
摘 要:
关键词:
知觉所反映出来的外部刺激往往和真实有很大的差距,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现象,它所指的是,外在刺激在因环境影响下,使其特征发生改变,在知觉经验上却维持不变的心理倾向,称为知觉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和写实绘画有明显矛盾,在写实绘画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恒常性阻碍现象。故此对传统美术基础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以理论和工具上的改革,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克服恒常性阻碍是非常必要的。
在具体教学中,恒常性阻碍经常出现。以下是艺术专业大学一年级素描教学中出现的透视错误:
这些现象并非偶然,在这次教改中第一次作业中,参与的95名学生中仅有不到10名学生没有明显的透视错误,显示出知觉恒常性对写实绘画学习的阻碍是非常明显的。故此,对传统美术基础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在国内传统素描教学中,对教学辅助工具使用或者不重视,或者甚至有偏见,不提倡使用工具,意图以此避免对工具产生依赖。强化学生视觉能力。
但这种方法,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能力的差异。个和其他能力一样,个体的视觉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好的学生可以很轻易的跨越知觉恒常性的门槛,而天赋弱的个体则较为困难。因此适当运用工具,来矫正恒常性产生的视觉误差,对于天赋能力较弱的学生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学辅助工具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方法
制作课堂使用工具,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首先必须考虑到简便性和便携性,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完全可以由学生自行制作,轻巧、方便,便于携带,这样,才有可能在日后广泛推广。
其次,根据教改的要求,工具应当有一定的精确性,能够比较准确的显示所描绘对象的特征、位置、轮廓等,这样才能比较好的修正由知觉恒常性阻碍造成错误。
根据这两个要求,我们设计了简易的透明九宫格,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硬纸板(挂历,素描纸、包装盒等均可),透明纸(包装的透明纸既可,最好采用透明的网格纸)各一张,
做法:1、将硬纸板裁成长36公分、宽18公分左右,对折后,按照图二所示,在两侧各开一个长宽15公分的天窗。
2、将透明纸裁成和硬纸板一样大小的两张,在其中一张上,画上九宫格,格子的宽度为一公分。
3、将透明纸画好的一面,用另一张透明纸覆盖,使得画线的一面不外漏,然后,将才好的两张硬纸板,分别贴到透明纸的两面,这样一个透明九宫格就做好了。
透明九宫格的作用,就是一个就比较明显坐标的取景框,可以根据九宫格上坐标的位置,在写生中,学生可以用来较为精确的为物体定位,修正视觉误差,对理解透视的产生,直观的感受到恒常性的存在。
二、教辅工具运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此次参与教改共3个班,93名学生,其中A班31人是实验组,使用以上所述教学方法。B、C两个个班64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惊醒,实验时间为4周8节课。
在对学生作业成绩的评判中,根据实验需求,除了总成绩外,加设透视准确度一项,评分标准,分为准确,较准确,和不准确
A、准确(A级):指透视概念清楚,没有明显错误。
B、较准确(B级):指的有比较准确的透视概念,但在实际写生中,局部有一些透视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单个物体大轮廓透视准确,局部细节有错误。如:立方体能做做到近大远小,但个别线条未能延伸连接到灭点。
2、 一组物体中,大部分较为准确,个别有错误。
3、 具体形象较为准确,背景物体错误。
4、其他
C、不准确(C级):指的是概念不清,连基本的近大远小概念都相当模糊,写生中有大量明显错误。
透 视 准 确 度 测 试 | |||||||||
A班 实验组(31人) |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 ||
准确A | 2(6%) | 2 | 7 | 10 | 15 | 15 | 18 | 19 (61%) | |
较准确B | 21(68%) | 23 | 20 | 15 | 14 | 14 | 11 | 10(33%) | |
不准确C | 9(28%) | 7 | 4 | 4 | 3 | 2 | 2 | 2(6%) | |
B班 对照组1(32人) |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 ||
准确A | 3(9%) | 3 | 5 | 7 | 6 | 8 | 11 | 10(31%) | |
较准确B | 20(63%) | 21 | 21 | 20 | 21 | 19 | 17 | 18(59%) | |
不准确C | 9(28%) | 8 | 6 | 5 | 5 | 6 | 5 | 4(12%) | |
C班 对照组2(32人) |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 ||
准确A | 4(12%) | 5 | 6 | 6 | 7 | 9 | 10 | 11(34%) | |
较准确B | 22(60%) | 24 | 21 | 22 | 23 | 20 | 20 | 18(57%) | |
不准确C | 6(18%) | 5 | 5 | 4 | 2 | 3 | 2 | 3(9%) |
对照组(B、C班)在初期状况和实验组类似,两个组在初期达到A级的学生分别占到9%和12%,C级的学生则分别为28%和18%,到试验结束时,能达到A级的上升到31%和34%,B级分别为56%和56%,C级降到了12%和9%。
从数据来看,两种教学法在提高学生透视准确率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法能将大部分学生的透视能力,从C级提高到B级,但当要将学生水平提高到A级时,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之间显示出了明显差距。这说明,传统教学法下,学生主要依赖直觉,在知觉恒常性的阻碍下,对透视难以准确把握,往往更多的收到心理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误。
新教学法则克服了以上问题,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结合工具,使得学生对透视有了直观的认识,由此,达到学生在心理上和视觉上的视觉空间能够趋于接近的目的,让恒常性阻碍造成的心理影响降到较低的水平,因此,实验组达到准确程度的百分比远远高于了对照组。
根据此次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克服知觉恒常性阻碍,可以有效的提高写实绘画能力,帮助人们比较准确的理解客观空间的规则。
由此可见,将心理学引入艺术基础教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目前在课堂上,我们仅仅还是就恒常性阻碍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和经验,说明在这个方向上大有可为,今后,还有大量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我们还将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待能获得更多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