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信访的特殊性及处理原则

发布时间:2015-10-16 09:28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信访工作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得出其信访者知识层次高、民主意识强、涉访事项相对集中,社会影响力较大等特点,鉴于此提出依法办理、及时高效、合情合理的高校信访工作要求。

关键词:高校信访;特殊性;处理原则
  信访工作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生、教师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改进工作作风、落实人才培养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信访工作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高校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好高校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对社会而言,高校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轨迹,可以说高校源于社会却高于社会。而高校信访自然也不同于普通的社会信访,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高校信访工作必须在研究了解其特殊性的基础之上才能更为顺利的开展。
  1高校信访的特殊性
  1.1主体特殊
  高校信访的主体多是在校师生及离退休教职工,普遍知识层次比较高。由于受教育程度高,来访者民主诉求和维权意识较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比较敏感和关注,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其参政议政意识、法律意识等都明显高于社会其他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高层次人才不仅维权意识强,而且善于充分利用各种维权途径。随着信访的渠道的不断增加,信访者表达意愿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一般的书信、邮箱和网络发贴的方式外,部分来访者还会动用各种社会关系或新闻媒体反映问题、发表看法,这使得信访工作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1.2涉访事项的特殊性
  高校涉访事项主要可归于两类:一类是关乎师生切身利益方面的,另一类是关乎学校长远发展方面的。
  对于第一类事件,教职工反映的多是职称职级评定、岗位聘任、工资福利待遇等问题,而学生反映的则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另外还有因涉嫌违法乱纪而发生的检举揭发事件。
  随着高校事业的不断发展,规章制度日趋健全和完善,校务公开不断推进,师生员工不再仅仅满足于是生活、工作等基本条件层面的需求,而是通过信访途径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热情越来越高。
  2 高校信访的处理原则
  确立和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构建"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是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做好高校信访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2.1依法办理
  这是高校信访工作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依法治校的题中之义。作为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同时,依法办理信访事项也是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不满情绪的发泄口,信访工作的开展更须按章办事、步步慎行,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滋生新矛盾新问题。依法办理原则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建立健全信访规章制度
  首先,高校应以国务院及各省市的《信访条例》、《教育信访工作规定》为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健全本校的信访规章制度。要明确信访工作的原则、指导思想、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等,使信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其次,依据相关信访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信访程序。对信访事项的受理、移交、承办、督办、回复、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做出规定,使得整个信访流程得以依法进行,并将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予以公布。
  第三,高校应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信访机构,完善二级信访工作网络。设立学校信访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信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以及日常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各院系、各部门等二级单位要指定专门的信访工作负责人,信访员等类似职务,负责各级各类交办、转办信访事项的落实、处理、督办与反馈。
  2.依法办理信访事项
  坚持依法处理原则。首先应注重引导信访者依法依规信访。在调查处理阶段,一定要坚持依法处理,坚持在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的范围内处置,绝不能破坏法律的权威。此外,根据依法治校的理念,高校应重视法律顾问的作用,以助师生树立全面的法律观念,降低学校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有遇到法律风险的几率,从而在源头上预防类似信访事件的发生。
  保证处理方式及结果的公开透明。高校信访所涉事项相对比较集中,所涉利益群体相对固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容易得以解决。相反,由于信访者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民主和利益诉求强烈,高校信访工作的开展更应该谨慎细致。在信访事项的处理上,应注重多方参与,衡平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处理依据、流程和结果的透明度,力争做到公正公开。
  注重调查研究。信访工作者在接访时,能够得到的信息往往只是信访者单方面所提供的,这就要求工作者对其展开调查,要深入实际,辨别真伪,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反映的情况,必须经过调查核实;对于检举、揭发违法乱纪的问题或不签署真实姓名的来信,在处理时更要谨慎小心。
  2.2及时高效
  时效性是处理信访工作的关键。信访工作是否及时得到处理,对信访案件的发展势头有很重要的影响,此点于高校信访则更为重要。由于来访者法治意识强,维权方式多样,因此高校信访事件的影响力绝不限于校内,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及时高效地解决涉访事项,对于高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依法设置信访处理时限。国务院《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是设立了一定的处理时限的,各高校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实际,对于信访事项的转交、上报及解决都可以做出适当的时限设置,该设置必须合理,以满足及时高效原则的要求。
  其次,建立健全信访问题排查与预警制度,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对信访突发性问题,要及早发现,并及时向领导与上级部门汇报,积极协调,妥善处理,把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前移到事前排 查,防患于未然。
  第三,积极拓宽信访渠道。要想使信访工作良好的运转,发挥好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就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畅通信访渠道,争取多方收集信息,听取意见建议。领导干部要坚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充分发挥诸如领导接待日、领导信箱和热线电话的作用,为师生反映问题搭建方便快捷的通道。
  2.3合情合理
  兼顾情理是高校信访工作的重要方法。首先,人情事理不同于法律的刻板绝对,相当一部分涉访事项是可以借助人情事理来解决的。同时,只有尽量情理兼顾,方能缓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而引发的诸多矛盾。其次,这有利于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体现学校对师生员工的关爱,加深师生员工与学校之间深厚的情谊。只有彼此之间建立信任,才不容易激发矛盾,减少信访事件。另外还有助于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引导,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帮助师生员工学会运用正确的手段行使信访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为改革发展和稳定贡献力量,从而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另外,高校信访工作必须注重以理服人,倡导理性信访,合理引导信访诉求,有利于信访工作的稳步推进,营造友好团结的和谐校园氛围。解决问题是信访工作的最终任务,对信访人合理的、符合政策的诉求,要及时给予解决;对暂时不符合政策法规的问题,应及时说明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对不合理的要求,不敷衍、不回避,有理有据地做好说服教育,在思想上开导他们,避免激化矛盾。做到"满足合理要求、拒绝无理要求、实现共赢要求"。对于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信访事件,应认真调查,以甄别其合理性,以做出正确决定;对于关乎学校发展大计的意见建议,则应引起高度重视,如确实合理有利,应当予以采纳。《信访条例》第八条规定:"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对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高校也可以引以为鉴,这样既能提高师生爱校积极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又可以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广纳谏言,可谓一举两得。
  3 结语
  总之,要做好高校信访工作,就必须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把握其特性,方能在具体工作中分清轻重缓急,如鱼得水。在开展信访工作时,须坚持依法办理,注重及时高效,兼顾人情事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中的各种矛盾,积极解决师生员工在教学、工作与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促进学校整体和谐、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黄炳坤.新形势下高校信访工作特点与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3):95-96.
张志国,刘亚平,张静.做好高校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134.
沈琼.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3-95.
肖光军.浅谈新时期如何提升高校信访工作水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1-55.
李志博.论当前高校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西安社会科学,2010(1):59-61.
都基辉,赵萌,于成文.关于加强高校信访工作建设的思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5-169.

上一篇: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

下一篇: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