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由苏州博

发布时间:2015-11-05 10:26

摘 要: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在于不断创新。从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建筑材料的诞生,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成为建筑的主流。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他的建筑独特的反映了东西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产生的新的美学标准,他就是贝聿铭。本文通过对贝聿铭建筑作品的分析,阐述了他在世界设计史上的影响,让人更好的去了解和认识这位伟大设计师。   

关键词:建筑;贝聿铭;传统与现代
一、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诞生于广州, 1935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他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虽然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但是对近代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思潮有一些了解。后来他又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做为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一直继承着著现代建筑的传统,他始终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是一位多产而著作较少的设计师,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也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始终坚信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二、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的创新与应用
  2.1香山饭店
  一九七三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香山饭店在贝聿铭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可见他对中国至深的感情。它建于一九八二年,建筑吸收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显示了建筑师贝聿铭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贝聿铭说,他要帮助中国建筑师寻找一条将传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
  首先是选址,沿用了贝聿铭建筑和自然相结合的传统,位于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佳境。位于交通发达的地段,五环路擦肩而过,由市中心驾车顷刻而至。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该饭店于一九八四年获得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见,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贝聿铭的设计思想:中国传统里很多的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不管是"风水而美"的思想,还是院落中"以和为美"的家庭情结,或是园林营造中"意境之美"的独具匠心,都使每一个中国人深切感受蕴含在建筑之中的生命魅力,即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精神的魂、形、和神三种境界。
  2.2苏州博物馆
  2002年4月,贝聿铭签署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协议。地理位置的选择一直是贝聿铭进行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毗邻苏州博物馆老馆忠王府,有利于节约投资,又易于新老馆相得益彰;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地区已形成文化核心区域,加建新馆,有利于彰显名称特色,提升古城优势。再次,对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重要手段,整个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本土文化和景观符号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让建筑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这也值得我们思考,或许这种饱含民族文化价值的设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他要想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另辟蹊经。传统水墨画才是最能得到认同的作品,可能也是设计师们不断追求的。
三、小议贝聿铭的作品风格
  从贝聿铭的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他的作品并没有华丽奇特的外表,却能以构思严密、设计精心著称于世。他把许多中华传统建筑的符号引入到设计当中,又使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纵观贝聿铭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出他创作的三个特点: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观念,在贝聿铭创作生涯中都有体现,纵观贝聿铭作品的共同点都有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甚至晚期的创作亦然离不开内庭,内庭始终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只是在手法上更着重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和著名的苏州博物馆等。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从早年设计建造的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到后面的苏州博物馆这位多产的设计师给世界留下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作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建筑里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融入了中国的建筑美学,做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完美结合。他对建筑的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不断的进行探讨研究,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他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深远影响, 值得设计界更加深入和广泛地探讨。
 
 参考文献:
 廖晓东.贝聿铭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祁嘉华.中华建筑美学:风水篇.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张晓迪.香山饭店的审美赏析.太原:山西建筑,2009.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功能服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浅析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