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古人训诂何以偷换概念

发布时间:2015-11-07 10:43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这古人训诂时的\"偷换概念\"现象的列举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对今后的训诂工作起到提醒与辅助的作用。

关键词:训诂;偷换概念;古音通假;一词多义
  《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
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
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
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于时代所限,古代学者在运用古音通假及面对一词多义现象时,缺乏科学的语言
学理论作指导,也会产生类似的将词义张冠李戴的现象,王力先生借用逻辑学上名词
"偷换概念"来对其定义。鉴于此,本文拟就《尔雅》、《说文解字》等一些著名的训
诂专注中存在的"偷换概念"的现象和原因略陈管见,以期对今天的训诂研究有所助
益。
一、"偷换概念"释例
    《说文》中常见有这样一种释义方式,如:"揠,拔也;拔,擢也;擢,引也;
引,开弓也。""揠"与"开弓"义无涉,若将"揠"与"开弓"列为同义,则为偷换
概念;再如:"娇,姿也;姿,态也;态,意也;意,志也;志,意也。""娇"与"意"
义无涉,若将两者列为同义,亦为偷换概念。
二、"偷换概念"探原
  训诂过程中何以出现如此之多的"偷换概念"的现象,以至于"古代学者(包括
清人在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常常陷于偷换概念而不自觉"呢?其原因大致有二:
1、 古音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即为古人因声近而误写的别字。对于古音通假,同音字的假借,
或由于方言的关系而产生的读音十分相近的字的假借,是比较可信的;至于声母发音
部位很远的叠韵字以及韵母发音部位很远的双声字,应该是不可能产生假借的。而一
些善谈古音通假的学者却常把古音通假的范围扩大到一切的双声叠韵,把本不相干的
两个字攀上关系,造成古音通假的滥用。
  《诗*小雅*节南山》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俞樾在注释
时认为"月"为"抈"之省(由古音通假牵涉而来),义为"夭折" 。那么这样的释
义是从何而来呢?首先看"式月斯生"这个句子,郑玄释义时说:"式,用也。用月
此生,言月月益甚也。"俞樾认为"用月此生,甚为不辞。"因此他提出"月"为"抈"
之省。《说文》:"抈,折也。"那么"式抈斯生"即为"用折此生"。之后俞樾补充说
道:"盖乱靡有定,故民不得遂其生,而夭折也。"根据《说文》中的解释,"抈"字
具体的意义为"折断",并得不出"夭折"这个抽象的意义。那么。由"折断"牵合
到"夭折",便是偷换了概念。
2、 一词多义
  由于一词多义是古汉语单音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便使其成为造成训诂过程中
"偷换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情况有二:
1) 递训
      "递训"是以乙训甲,复以丙训乙之类,可表示为:甲,乙也;乙,丙也;丙,
丁也;***依此类推。在运用"递训法"释义时,若不注意中间词的多义性及词性,
而轻易在"甲"与"丙"之间划等号,"偷换概念"便在不经意间产生了。
  《大戴礼记*夏小正》:"黑鸟浴。"《转》曰:"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将
"浴"解释为"飞乍高乍下",似乎义不可通,于是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
"浴"字的含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浴’者,‘俗’之误字。"他的依据在于《说
文》:"俗,习也。"黑鸟浴则可理解为黑鸟习也。又《说文》:"习,数飞也。"而
《转》中的"飞乍高乍下"则正合"数飞"之义。"俗"、"习"双声,因此义俗字
代习字。此推理是否正确呢?他根据《说文》"俗,习也","习,数飞也"得出结
论,说"俗"就是"数飞",其实犯的正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因为"习"有两
个义位,习a=俗,习b=数飞。从这里是得不出"俗=数飞"的结论的。如果用递
训式来表示即为:俗,习也;习,数飞也。(但"俗"不等于"数飞")
2) 同训
  同训指用同一个训释字训释多个语词,可表示为:甲、乙、丙、丁、***,戊也。
  由于《尔雅》一类的字书是不同时期、不同经传中训诂的纂集,训诂时用一个词
训释相关的一系列词,虽然同训,但未必同义,若轻易在"甲、乙、丙***"之间划
上等号,便会偷换概念。
  《尔雅*释诂下》:"治、肆、古,故也。" "治"有"作、为"之义,清郝懿行
《尔雅义疏》:"治与事声义近***事训治,治亦训事"。如:《孟子*公孙丑下》:"夫
既或治之,予何言哉?""故"有"事、事情"之义,《广雅*释诂三》:"故,事也。"
杜预注:"故,事也。"《国语*周语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按《尔雅义疏》,
"治"训"事",当"作、为"讲时为动词;而按《广雅*释诂三》,"故"训"事",
当"事情"讲时为名词。因此,以"故"训"治"实为偷换概念。
三、训诂时如何避免"偷换概念"的产生
  既然已经发现在运用传统的训诂法进行释义时易造成被我们称之为"偷换概念"
的词义偏误现象,那么何以避免呢?
  王力先生已提出这些传统训诂方法的弊端所在,王宁先生建议打破传统训诂学笼
统以"字"为单位来理解古代注释材料的惯例,认为应该透过汉字的表面形式,构建
出字、词、义层次的结构框架。唯有如此,才能在科学的基础上开展现代的训诂实践。
  那么我们在使用《尔雅》、《广雅》一类的字书查询古文献词义时,必须弄清楚训
释词是否多义。若其为多义词,则需明辨其在参与训释时所取的确切意义为哪一个,
同时还应了解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进行互训时的语言环境。否则,一不小心,我们便"偷
换概念"了。
参考文献: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
李朝红.《说文解字》递训中"偷换概念"现象的原因探析.桂林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李贵生.古人训诂中的偷换概念释例.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王力.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1981.

上一篇:“踵”字新解

下一篇:浅探我国古诗词中\"梅花\"的原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