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与余华《活着》的主
摘 要: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与余华的《活着》有很多可比之处,本文就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进行比较,主要从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引出方式及主人公的经历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俄汉语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和中俄两国人民面对苦难时所展示出的不同精神。
关键词:《一个人的遭遇》;《活着》;索科洛夫 ;福贵
在比较文学里,我们总是会碰到很多宛如双生的形象,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与《人
生》中的高加林,他们同样崇尚个人奋斗;《玩偶之家》中的娜拉与《伤逝》中的子君,他
们又同样叛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与《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们是同样吝啬等等。
这些人物,总会凭借某一方面的极大共同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文学现象,在
《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与《活着》中福贵的身上都有所体现。
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力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现实主义文学
的经典作品之一,《活着》则是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的一部经典作品,两位作者的文化背景
不同,生活的年代各异,但在他们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文试
图对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索科洛夫与福贵进行比较分析,来揭示中俄两国人民面对苦难
时所展示出的不同精神。
一、主人公的引出方式比较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曾引起过前苏联国内外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小说通过普通
劳动者索科洛夫和他一家人在卫国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反映出这场战争给前苏联人民所带来
的严重灾难。它的故事情节不是很复杂,记叙的是卫国战争后第一个春天, "我"遇见了
一对流浪的父子--索科洛夫和万尼亚。这个男人向"我"讲述了自己不幸的命运:他是
1900年生人,在1922年的大饥荒中,亲人全都饿死了。后来他来到城里当了钳工,之后与
孤儿院里长大的姑娘伊林娜结了婚。十年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过着平凡而温馨
的生活。但这时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索科洛夫奉命上了前线。在战斗中,他负过两次伤,
后来被抓成了战俘,被送往集中营服苦役,倍受折磨。当他冒险俘虏了一个德国工程师逃回
苏联时,他的妻子和儿女早已在这场战争中死去了。战争终于结束,这位功臣,重操旧业,
给集体农庄开车,收养了一个无人照看的战争孤儿。
《活着》在我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活着》这部小说
里,余华用他那近乎"冷漠"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受难史。小说记载, "我"
当时在乡间收集民谣,遇见了福贵老人,听他讲述了一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徐福贵曾经
是个阔少爷,但由于无作为将祖产挥霍一空,还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当福贵准备浪子回头,
决心种田养家时,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不得不在一幕幕战友惨死的悲剧中亲身感受战争的
荒谬与残酷。后来被解放军放回家,福贵发现母亲已去世了。最终团聚的一家人在贫穷、饥
饿中相互扶持,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但苦难从未停止,妻子和儿女先后在疾病的痛苦中
死去,女婿也在意外中死亡。几年后,这个家族最后的希望--小外孙也吃豆子撑死了。一
切曲终人散,只有福贵老人依然宽容地生活着,静静怀念远去的亲人们。
对比这两部小说,我们会发现,在叙述中,两篇文章都是以"我"引出文章的主人公,
而主人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生活中,
他们都有温柔贤惠的妻子,伊琳娜使索科洛夫感觉到"天下没有比她更漂亮更称心的人了,
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而福贵也不能不感慨"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
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这两个家庭都是平凡而温馨的,在
无数的动荡中,这种温馨成为了主人公面对痛苦的强大力量,支撑着他们走过波折的人生;
在人生中,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索科洛夫和福贵同样经历了早年的浪子生活、艰辛的战争
岁月和不断失去亲人的痛苦。
二、主人公的经历比较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不同的时代,属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有不同的肤色和嗜
好,却走过了几乎相同的人生历程。正如余华在《活着》的英文版序言中所说,"这是因为
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
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
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为了表达同样的理想,追求同样的真理,作者们赋予
了主人公相似的命运,使他们彼此成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他们虽有着相似的命运,但在不同的国家背景下,体现了不同的精神。在《一个人的遭
遇》中,战争构成了索科洛夫一生命运的主干线;作者为小说选取的背景是卫国战争。在作
者看来,其正义性是无庸置疑的。所以,索科洛夫毫不犹豫;所以,出现了"一把抱住了我,
把我推到了队伍中间,扶着我走了半小时" 的"兄弟";所以,出现了"真正的医生",
"就是当了俘虏,就是在黑暗中,还是干着自己伟大的事业";所以,生死关头"没有一个
出卖同志的坏蛋"。《一个人的遭遇》 既正面描写了战争中的苦难,道出了战争给人类造
成的不可恢复的创伤真相,又发掘普通人的内在美,质朴平凡的英雄主义和凝聚在主人公身
上超越灾难的精神力量,歌颂了平凡的俄罗斯英雄。在《活着》中,也充塞着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福贵参与战争的缘由只是在去买药的路上和县太爷家的仆
人打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福贵并不想打仗,却偏偏卷入内战之中,就像萨特所说,"世界
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样的战争,毫无意义可言。《活着》中福贵以一个毫无英雄
性的普通人的身份违背初衷地旁观了一场战争浩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消解了战争的意义,
增加了生命的厚度,增强了承载苦难的力量。
我们发现,在历经人生的不幸之后,索科洛夫变得深沉而不无抑郁,这是太多苦难在他
心中沉淀的结果;而福贵却截然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哲学使他的性格变得异常超然而
达观,全无一点忧戚的影子: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面对苦难,一者为对抗,一者为消解。
在肖洛霍夫的笔下,主人公永远也不会给命运征服,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索科洛夫和万尼亚,
虽然就像"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但却都继承了俄罗斯民族不屈不
挠的意志。父亲"能经受一切",是一个"勇敢的军人",而那个
孩子呢,"将在父亲身边
成长,等到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
做的话"。《一个人的遭遇》就像一首抒情诗,注解了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中培养出来
的不屈不挠、坚强执着的俄罗斯民族精神,与普希金的《大海颂》、高尔基的《海燕》一脉
相承。
而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人如何去承
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
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福贵绝不仅仅是哀泣"羹饭一时熟,持之
饴阿谁"的老兵(《十五从军征》),也不仅仅是敬天听命、安时处顺思想的化身,他有一
种中国老人特有的狡黠。福贵这样感叹"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
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
我还活着"。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
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是中国普通人的解脱方式和
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肖洛霍夫.肖洛霍夫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范会芝.简析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的典型化.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1,(3).
张少敏.生命坚强如斯--《人的命运》与《活着》之比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
赵娟茹.人在"遭遇"非常态时"活着"的意义追寻--《一个人的遭遇》与《活着》
上一篇:屈原的人格意识及其诗学
下一篇: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