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观

发布时间:2015-11-09 11:06

摘 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系统地一部诗歌风格论的著作,它提到很多风格,而以\"雄浑\"为首。\"雄浑\"不仅仅是雄壮诗歌独有的,而且是所有诗歌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雄浑; 风格
  司空图,姓司空,名图,字表圣,山西虞乡人,生于晚唐。早年司空图也曾胸怀天下,
但是一直不顺,晚年则归隐。司空图自己写诗道"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此
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二十四诗品》则是司空图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也是我
国古代最早系统地研究诗歌内部艺术规律的、风格意境的专著。司空图的诗论,每个人的评
价都不同,清朝道光年间的杨廷芝说"取其浅而易知,以便初学。";但是宋朝的苏轼则道"余
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此诗论到底是深还是浅,这先不谈,只谈他诗论中
的关于"雄浑"的观点【1】。
  《二十四诗品》中对于"雄浑"是这样描述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
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
无穷。这里基本上可以四句分一段落,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中的"大用"指在诗歌写作
中比较有力或效果比较明显的写法。"外腓"则可指代人的小腿肚子,人的发力都是依据这
个部位,所以可以表示诗歌写作过程中情感的爆发和诗歌的顶峰要依靠"雄浑"来达到。 "真
体"和道家的"真"或说"道"的联系都很紧密,也就是说真实的情感和内容充实于诗歌中,
这样才具有感染力。"返虚入浑"中的"虚"和道家的"虚静说"有联系,庄子认为要"澡
雪精神,心斋坐忘"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同时也和自然融合为一体。而"入浑"则是诗人
的情感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浑融状态,也是诗歌中应该达到的浑融一体的境界。而"返虚入浑"
则可以看做是诗人将自己的精神带入虚无的境地,以此达到精神与自然混为一体,分不出你
我,这样写出来的诗歌才能不分人和自然,天衣无缝。"积健为雄"是指雄浑必须通过诗人
刚健之气凝聚才能达到。宋严羽评盛唐气象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
又气象浑厚。"。
 中间四句"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
的"各以韵语十二句体貌之"的"体貌"。何为"体貌",原意为人的外表容貌,这里说"体
貌之"就是说描绘出雄浑的诗歌的外貌特征,或说是艺术特征。"具备万物",既指诗歌要内
容充实,也指诗人要情感充实。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这和"具备万物"意思相似。这
并不是说一首诗中必须包含所有,而是说通过"返虚入浑"来达到诗人和自然地浑融,以此
则万物皆备。下一句,"横绝太空"是指情感奔放犹如大江东去不可挡,情感毫无遏止。这
就是前文所说的雄健,情感雄健才能无人能挡。"荒荒油云"和"寥寥长风"是指诗歌如同
天空之云和大漠之长风,其大可以覆盖天地,其势可卷地而来。这两句通过日常所见的云和
风来比拟"雄浑"的境界,说出了雄浑的比拟状貌。
  后四句说"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这四句是非常经典的诗歌创
作原则,并不仅仅局限于"雄浑"这一种风格所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诗歌写作中若
即若离,但是又总是浑融。诗歌要宏大,内容要丰富,要超以象外,看到象外之象,景外之
景,这样才能"雄"。而一味的追求象外又容易笔下千言离题万里,所以又要"得其环中"。
中间四句描述的就是"超以象外"的表征,这达到了"雄"的目的。但是只有回归,得其环
中才能达到"浑",才能浑然一体,而不是支离破碎。这一点很难做到,在后人的评价中,
认为非有大才力、大学问的人不可能做到,在历代的诗人中"唯有李、杜足以当之"。"持之
非强,用之无穷。"是指诗歌情感挥洒自如,不是刻意用力,而是舒张自如【3】。
  统观全篇,主要的文学理论是两个,第一是"大用外腓,真题内充。"第二是"超以象
外,得其环中。"前者说的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要求是:既要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又要
在写作中填充真实的情感,以达到既有力又有真情实感的效果。而"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则是概括地说了既要重视内容的丰富和纵横无阻,又要重视以真情为环中,使得所有的诗歌
要素集合在一起。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司空图提出了"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和
《二十四诗品》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相通的。再比如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
"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和司空图的主张也是相近的。一首的好的诗歌,它的内容会千差万别,但是其创作中所遵
循的原则却是相近的【4】。
  "雄浑"中提到的原则是所有的好的诗歌都具备的,和都必须具备的特点。比如史上
最负盛名的李、杜。看李白的诗歌,虽然李白的诗歌向来以"飘逸"著称,但是在诗歌中仍
然有"雄浑"的脉络。这些诗歌本身波澜壮阔,其"雄浑"之义自不待言。即使像《梦游天
姥吟留别》这样的诗歌,诗歌本身总体虽以奇崛而特征,但是在诗歌中的"超以象外,得其
环中"的特点还是存在的,或说所有的好的诗歌,都有这个特点。而杜甫的诗歌也具备,比
如"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里的情景自身就壮阔悲凉,
再比如《登高》,登高诗歌本身萧煞,但是"大用外腓,真题内充"和"超以象外,得其环
中"都是在的。诗中描写的秋天肃杀的景象和自身的内心情感混为一体,既描摹天地,又回
归自身的身世感慨。
  
  "雄浑"以"大用外腓,真题内充",以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为最重要的原则。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以"雄浑"为首,可以说是统领全篇的作用,"雄浑"所具有的诗
歌体貌不仅仅是"雄浑"风格的诗歌所具有的,而且是其他诗歌都具有的,可以说是通用的,
或说所有的好诗歌都必须具备这些特征。
  
参考文献:
《诗的哲学--司空图诗论简介》   陆元炽    北京出版社    1989年3月.
《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           杜黎均    北京出版社    1988年6月.
汪泓.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辨综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2) .
赵福坛. 我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及其体系之点见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1) .

上一篇:浅谈宗教舞蹈艺术

下一篇:浅谈曹操形象的时代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