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无声文字寄深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

发布时间:2015-11-12 10:45

无声文字寄深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
论文关键词:无声文字,鲁迅,《故乡》,标点符号,艺术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朱自清《写作杂谈•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无言的表情,别样的文字,所以它能使书面语的表情达意更加确切,更为生动。巧妙运用标点符号,能把那些用言语难以完全表达的言外之意暗示出来,它辅助文字使表情达意变得更为含蓄,更具韵味。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对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就是典型范例。
  一、“这好极!他,——怎样?……”
  《故乡》中有两处“我”的语言描写,除引号外,每句都运用了五种标点符号,使短短六七个字的话语,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思想感情,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极具艺术张力。
  当“我”听母亲说分别二十多年的少年好友闰土要来时,那个项戴银圈,手捏钢叉,月下瓜田刺猹的农家少年英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这消息使我精神振奋、欣喜万分!“这好极!”一个感叹句,将这种激动的心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他”之后的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为什么话还没说完就停住了?是什么原因使“我”的喜悦之情戛然而止、瞬间即逝呢?因为在回家的途中,在“我”回到故乡时看到的尽是是“萧索”的荒村,荒寂的原野及母亲“凄凉的神情”,由此自然想到闰土的景况也不可能好,因而用了一个逗号停顿。紧接着用破折号调整自己的情绪,想转换自己的话题。只因为太想知道闰土的情况,于是还是情不由衷的发出了一声“他,怎样?”的询问,充满了关切之情。这里虽用的是问号,却饱含深情,要问的话,要想了解的事真是太多了,只是无从说起。而闰土哥究竟怎样,其答案恐怕是令人忧多喜少。这时的悲喜之情真让人一言难尽。作者便适时在问号之后巧妙的运用了省略号,真实地再现了“我”急于想得到回答却又深怕听到答复,既想问得更具体一点又深怕了解到闰土的惨状的矛盾心理,蕴含着对闰土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深沉忧虑。将涌上心头的千言万语蕴含在省略号之中,留给读者去遐想。
  二、“啊!闰土哥,——你来了?……”
  这是在一个天气很冷的午后,当“我”与儿时的伙伴闰土相见时说的第一句话。这一句作者先用了一个感叹号,接着用了一个破折号、一个问号、一个省略号,含蓄生动地表现出了好友久别重逢时的喜悦、诧异,百感交集、欲言又止,和那种看着面前人似曾相识而又面目全非的复杂思想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的艺术境界,而且含蓄隽永,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再见到闰土,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但眼前的闰土又不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聪明伶俐,充满朝气的少年,已然成了一个“木偶人”。尽管“我”对闰土的不幸作过种种推测,但眼前的闰土比想像中的还要悲惨,怎不使人大吃一惊?原先的忧虑终于成了眼前的事实,以致感慨而吃惊地“啊”了一声。叹词叹号,既表现出了“我”见到闰土时非常高兴激动的心理,又寄寓着“我”对形体枯槁、精神麻木的闰土的深切同情,更表达了对黑暗社会这一人间地狱的极度愤懑。惊叹之后,一声“闰土哥”,表达出深情厚谊。好友重逢,该有多少话要倾吐啊,但现实让“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破折号的运用,巧妙地把“我”的这种复杂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你来了”,本该是陈述语气的句子,这里却用了疑问的语气,足见闰土的变化,使“我”十分诧异,简直怀疑站在眼前的不是闰土,以致再也说不出话来,留下一个省略号。这省略号,是无声的语言,既渲染了当时沉闷的气氛,更流露出“我”的忧伤、痛楚之情。
  三、“老爷!……”
  “我”急切地希望见到闰土,闰土也对“我”念念不忘,及至两个年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却多了几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我”的百感交集化作三个短语及五个标点,闰土只两字“老爷”,再便是一个感叹号,一串省略号。我们不能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对标点符号的巧妙的运用艺术。感叹号可见他对“我”的称呼是毕恭毕敬的,省略号意味着沉默。我们从感叹号省略号的组合中可以看出少年时的好友称“我”为“老爷”,并不是出于虚伪的奉承,而是当时的社会,旧的观念给中国善良农民的精神枷锁所致。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等级观念思想束缚。在闰土的眼中,“我”是尊贵的,自己是卑贱的,只是他小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一到成年,就应该遵守传统的礼法关系。闰土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他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在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念着“我”。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呵!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那个感叹号就是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滴下的血。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所以之后便是沉默,一串省略号把无尽的感情融合其中,是“敬”,是“冷”,有“欢喜”,也有“萎缩”……总之,两颗心灵就这样被一个简单的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叶圣陶说:“标点很要紧,一个人标点不大会用,说明他语言不够清楚。”先生的话道明了标点在符合语法规则以及准确达意方面的重要性。除此以外,它还有更深广的表达功能和修辞效果,鲁迅的小说《故乡》正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上述几处标点的准确运用,寄丰富的感情寓深刻的内涵于其中,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意更浓。

上一篇:命运的咏叹调

下一篇:婆心救世曲笔为文—论“三言”因果报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