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_巴勃
论文导读::成为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乔丹奉命在进攻开始时炸毁敌人的一座桥梁。人性标准的化身---安塞尔莫。皮拉尔也为炸桥的危险而烦恼。她更爱玛丽亚。乔丹来到敌后的巴勃罗游击队。
论文关键词:海明威,乔丹,安塞尔莫,皮拉尔,玛丽亚,巴勃罗
绪 论
在《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中,海明威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运用简单的故事情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短小精悍的句子描写了一名美国志愿兵罗伯特·乔丹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他发挥了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采用一系列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手法,围绕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三点一线对一点”的人物格局,一气呵成地把这故事讲到底,使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其前所未有的高度。使这部反战小说成为一部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一、硬汉式英雄---乔丹
主人公乔丹是一个有意志、有信念、有理想、有抱负的反法西斯战士,在共和国政府军组织的反攻中,乔丹奉命进入敌后,炸毁敌人后援必经之桥,乔丹明知任务艰巨、甚至预感到了失败和死亡已不可避免,但依然毫不气馁、领命而行。他克服了自然的人为的各种困难,在敌后游击队的帮助下成功炸毁敌桥,在撤退中身负重伤,乔丹送别战友和爱人,独自留下阻击追击的敌人。他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并甘心情愿为之而献身的英雄。他以自己最后的毁灭闪耀出自觉地走向死亡的勇士精神,他的宿命和虚无,他的理想追求,他的硬汉精神在这最后的毁灭中得到了升华。
为完成炸桥任务,乔丹有意识地了解皮拉尔---这位新上任的游击队长,了解巴勃罗,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爽直的皮拉尔在他们去索尔多游击队的路上,将内战初期的许多事情倾诉给乔丹,皮拉尔似乎也在找一个倾诉对象。从这些倾诉中,乔丹不仅了解了皮拉尔和巴勃罗的关系,更主要的是了解了皮拉尔的立场和内心,这些对一个指挥炸桥的指挥员来讲巴勃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从这些倾诉中,将乔丹和皮拉尔的关系拉得更近,他们也就更加信任,皮拉尔有意识这样做,乔丹也是有意识地这样努力。乔丹在了解配合完成任务的游击队员们,也在了解游击队长索尔多。在与索尔多和皮拉尔谈论炸桥及以后的出路时,乔丹说游击队应撤向格雷多斯山,并在格雷多斯配合行动时,乔丹机敏地感觉到自己的失误,这个失误不是关于是否撤向格雷多斯,而是说话的态度:
“我犯了个错误,罗伯特·乔丹想。我在两个西班牙人面前说我们可以把事情干得比他们好。在这地方讲话的规矩是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向他们夸耀你自己的能力和功绩。本来应该恭维他们的时候,我却告诉人家,他们应该做什么。现在他们生气了论文格式范文。好了,他们总得克服这一点要不就总这么不痛快。他们在格雷多斯,确实会比在这儿有作为得多。自从上次卡士金带领他们炸了火车之后,他们什么事也没做,这就是证明。”
乔丹清楚地知道炸桥后游击队应该撒向何方,只是态度引起了皮拉尔的破口大骂,这一小小的失误,乔丹很快就意识到而且尽力纠正过来。乔丹老练地处理着他和游击队的复杂关系,他研究游击队的每个人,而且随时采取应付措施。乔丹打死一个法西斯骑兵之后,率领游击队员埋伏在山头,乔丹对奥古斯丁谈论了巴勃罗的没有多大能力的话,奥古斯丁未出恶意反驳了他,乔丹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口误:
现在,既然巴勃罗已经回来了,并同大家一起行动,罗伯特·乔丹便不愿再说他的坏话了。因此他的话刚出口,就后悔自己不该议论他的能力上的事了。
雪夜的山洞里,游击队员们决定除掉巴勃罗,奥古斯丁正要准备下手时,乔丹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他心里想:我很愿意除掉他,可是我不会对他先下手的,洞里放着炸药。
这里可不是射击比赛或者玩猴的地方。巴勃罗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你想过吗?他想。没有,你没有。奥古斯丁也没有。要是真的在这里干起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活该倒霉。乔丹是清醒的、理智的,他不同于农民式的愚蠢者,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的狂热者。他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意识的、自立于天地的独立者。
二、爱的化身 --- 玛丽亚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乔丹的助手是安塞尔莫,乔丹的协助者是皮拉尔,乔丹的爱人就是玛丽亚。玛丽亚的父亲是亲共和的镇长,法西斯分子反攻倒算的时候,杀害了玛丽亚的父亲和母亲,又对玛丽亚肆意蹂躏,在把玛丽亚押解南方途中,恰遇皮拉尔游击队炸火车,玛丽亚被皮拉尔救了出来,此时的玛丽亚心力交瘁巴勃罗,身心受到极大损伤,在皮拉尔的爱护下,玛丽亚渐渐恢复,当罗伯特·乔丹来到游击队之机,玛丽亚与乔丹一见钟情,在皮拉尔的怂勇下,玛丽亚和乔丹结合了,而且两人相爱至深,用乔丹的话说,就是:“你就是我”。炸桥的任务完成之后,正在撤退途中,乔丹受了重伤,玛丽亚忍死诀别,被游击队员带往不可知的远方。短短的三天之中, 玛丽亚得到了乔丹,又很快失去了他,但由于乔丹,玛丽亚的美、她的生命最终恢复了。玛丽亚走向远方,象征着美的不灭如同海明威其它小说的女主人公一样,玛丽变温柔可亲,柔情的似水,爱情突然来临,而又猛然失去。
《永别了,武器》中以凯瑟琳的死亡作为结局,而《丧钟为谁而鸣》即以玛丽亚的生作为结局,凯瑟琳代表着“怀抱”和“家”,而玛丽亚则象征着爱。卡洛斯·倍克尔认为玛丽亚象征着家。实质上,凯瑟琳真正象征着“家”,因为亨利和凯瑟琳都在逃避战争,而且“家”作为战争的对立面,以“家”的温馨对立战争的残酷,最终战争还是毁灭了亨利的“家” 。《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和凯瑟琳逃往瑞士,并在瑞士过着田园般的自由生活,它所表现的就是“怀抱”和“家”。玛丽亚代表的是“爱”而不是家,是玛丽亚的精神恢复及主动投入战争的勇士精神,而不像凯瑟琳和亨利那样一心建筑自己的小巢。玛丽亚和乔丹之间是爱而没有更多的家的雏型,这是因为乔丹是积极地走向战争的,玛丽亚只能自身精神恢复,尔后再将这种精神传达给乔丹,玛丽亚夜里对乔丹说自己的遭遇,在乔丹那里引起的是更为深沉的爱和对敌人的强烈的恨,这与亨利和凯瑟琳全然小两口的“家”截然不同。
三、狡猾的怯懦者 --- 巴勃罗
在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作为游击队对立面,也是作为乔丹对立面出现的人物是巴勃罗。性格最为丰富与复杂的,就是巴勃罗。西班牙内战之前,他是个为斗牛士服务的马贩子, 内战初期,他领头进攻民团,并且杀死了投降的民团队员,之后聚起镇子里的农民和酒鬼将镇子里的法西斯分子和有法西斯倾向分子全部杀死。法西斯反攻倒算时,他带领一支人数不多的游击队进入山中论文格式范文。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巴勃罗的战斗意识日渐减弱,意志逐渐消沉。当罗伯特·乔丹进入山中时巴勃罗,巴勃罗已经是拥有几匹马的阴郁的消沉者,而且也是坚守“狐狸原则”的狡猾者。乔丹的到来,第一要炸桥,第二要战斗,这都违背了巴勃罗的消极和“狐狸原则”,因此巴勃罗拒绝与乔丹合作,而且不许其它人配合乔丹行动,甚至不允许乔丹炸桥,因为这种行动要招来敌人的清剿,危及自身的安全,在皮拉尔和游击队其他队员的坚持下,巴勃罗不得已放弃了这种态度,然后数次为难,几次掣肘,甚至是破坏。为便乔丹不能如期炸桥,夜里偷走了乔丹的爆破器材,之后无路可投而回到了游击队,并且招来了五名其他地方的游击队员,协同乔丹炸桥,在撤退途中,为了得到这五名游击队员的五匹马,巴勃罗杀了他们之后才撤向格雷多斯大山。
作为一个反面角色,巴勃罗的行为与品格是和乔丹、安塞尔莫、皮拉尔、玛丽亚、奥古斯丁等人的行为品格截然对立的,安塞尔莫是人性标准,玛丽亚代表爱,而巴勃罗则是嗜血杀戮的人物,皮拉尔、安塞尔莫、乔丹、奥古斯丁是为共和国政府而战的勇士,乔丹、安塞尔莫、皮拉尔的忠诚和坦直,映衬着巴勃罗的机警和狡猾。
巴勃罗还是个怯懦者。巴勃罗的这种怯懦,不是本质上的怯懦,巴勃罗不是软弱无能之辈,导致他的怯懦的不是本性而是狡猾。西班牙革命初期,共产浪潮漫卷全国,革命力量声势浩大,巴勃罗积极参加革命,从其动机上看,似乎不像皮拉尔诸人那样对共和政府的忠诚和拥护,也不像安德烈斯那样受父母的影响,巴勃罗站在革命的一边,其思想的意识的因素要淡得多要弱得多,而主要因素恐怕是作为一个小人物,一个马贩子,不可能依靠法西斯势力成就一番事业,由富人和反动军官出生的法西斯分子也不会容忍一个下层的马贩子成就事业,那不是巴勃罗的天地。作为一个下层的小人物,又机警狡猾又想成一番事业的巴勃罗,恐怕唯一的路就是站在革命一边,以其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形成英勇气质,从而赢得人们的支持,开辟自己的天地,或者说自己的游击队,这是属于巴勃罗私人的,是他的财产,尤其是有了几匹马之后巴勃罗,巴勃罗有了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财产,在他个人看来已经是很满足了,达到了他的革命的目的,也就无需进取了。海明威曾写:“当然,法西斯分子在1936年夏末占领了伊伦之后,西班牙内战就败局已定。” 聪明的巴勃罗看到了共和国政府必然失败的结局,他的锐气也就丧失了,就成为了一个阴郁的怯懦者。最后干脆脱离队伍,当了逃兵。巴勃罗逃跑后发现无路可投,只好重新回来。海明威塑造巴勃罗这个反面形象,没有一味地丑化,他毕竟是游击队员,毕竟站在革命的一边,即使不坚定也没有倒向敌人。这表明海明威塑造的巴勃罗不是简单的类型化的人物,而是具有真实感的、丰富的现实形象。
结语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玛丽亚是乔丹的爱,是乔丹第二,她与乔丹溶为一体,体现着乔丹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的向往;安塞尔莫是人性标准的化身,也体现着乔丹的人类之爱的侧面;皮拉尔是个英勇的女巫,体现着乔丹的命运观和战斗精神;巴勃罗作为一个狡猾、怯懦的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刚直激愤的奥古斯丁,呆板保守的费尔南多,机智灵活的安德烈斯,浪漫懒散的拉斐尔等,海明威所用笔墨较多的是前面四个人物,并且这个四个人物和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构成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构成了“三点一线对一点”的人物格局,一气呵成地把这故事讲到底,使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其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Scott Donaldson. Ernest Hemingway [M].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Larry Phillips, Ernest Hemingway on Writing ,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1999.
[3]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5]刘海平,王守仁.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