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电影《2012》的意识形态分析_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18 10:19

论文导读::电影《2012》是2009年美国好莱坞推出的科幻灾难片。更是一次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宣示。
论文关键词:电影,意识形态,文本分析

  一、引言
  电影《2012》是2009年美国好莱坞推出的科幻灾难片,在2009年末陆续在全球各地搬上银幕。本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曾执导过《独立日》、《史前一万年》等科幻巨作。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连续四周蝉联票房冠军,累计票房高达4.5亿。看《2012》不得不感慨好莱坞超级震撼的场面引人入胜之处,让人心潮起伏,惊心动魄。从表层看,好莱坞电影善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用流畅的叙事和精美的画面制造一个个影像奇观,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然而,我们必须指出,在好莱坞电影强烈的观影快感和诱人的视觉奇观背后,不仅完美地体现了好莱坞的特技和美国精神的结合,更是一次美国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宣示。
  二、《2012》的意识形态分析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指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是被统治阶级实现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各种教会系统);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各种公立的、私立的学校的系统);家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法律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政治制度,包括不同的政党);工会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讯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出版社、无线电、电视等);文化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文学、艺术、体育运动等)。电影作为通讯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一,必然也渗透了统治意识形态。
  作为一部灾难片,一部充满了好莱坞意识形态的电影,《2012》中的意识形态究竟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2012》讲述的是在2012年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人类是如何面对灾难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精神。导演通过一个美国平凡家庭的视角文本分析,歌颂了人类在灾难面前表现的顽强生命力,以及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美好与珍贵,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美国观众对于美利坚的热爱。而在影片中,导演将一个普普通通的三流作家塑造成了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这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从总体上说,好莱坞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容易识别的标志:第一,永远宣传个人英雄主义,体现美国的优越感。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基本上没有东方电影中以刻画群众为主的影片,而是个人主义至上。第二,维护中产阶级利益,极力粉饰资本主义。好莱坞制作的影片都以维护中产阶级的利益为宗旨。好莱坞影片即使是描写对弱者的同情也会感觉出自身的优越感;即使是讽刺上层社会的腐败,也会流露出对上层社会的崇拜。这使好莱坞影片里充满了欲说还休的矛盾。因为他们一面要维护现有利益,另一面,旁敲侧击来发泄其对社会的不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第三,尽量不触及政治敏感地带。好莱坞大片不像欧洲电影,没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倾向。除此之外,商业利润的追逐也是其考虑的焦点,政治性太强的片子在票房上风险很大。所以好莱坞的大片宁可永远编织神话,也不愿遭受投资惨败的风险。第四,一切向大众口味靠拢。好莱坞的商业性质以及全球化目标要求它出品的电影必须尽可能符合广大观众的口味。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2012》。但这并不是《2012》取得赫赫的票房的唯一原因。支持着好莱坞意识形态向全世界输出的是整个美国精神。
  三、问题式的思维方法
  将导演想要传递的意识形态在观众无意识的状态下灌输给观众,并使观众以一种心甘情愿的态度接受,采取的是一种问题式的思维方法。问题式是一种独特视角,它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而且是如何写的。问题式是一种思维习惯。阿尔都塞在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时候,就是运用了这一独特视觉和思维习惯。他发现《资本论》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暗藏的意识,进而发展出了他自己的理论。阿尔都塞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但阿尔都塞不是静止的将意识形态放在固定的范围内,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像空气一样地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意识形态由于具有动态性,当其渗透在生产领域时就会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意识形态,当其游离于上层建筑时,意识形态又是以潜意识或者是能被感知的精神状态存在着。因此,从文本的构造出发,读者也许会发现一种新的看问题视角。
  通过影片片头对危机的描述,导演就将观众引入进一种紧张的气氛中文本分析,并在无形中给观众传递了充满意识形态的隐含话语。
  影片片头由五个小部分组成。一个是印度科学家在简陋的实验室中,高温作业下发现了灾难。在片中印度是一个大雨滂沱,道路泥泞的国家。在Adian拜访途中,一个印度儿童赤裸上身在路边的积水中玩。当Adian的车开过时,司机却对儿童视而不见。导演特意拍出印度城市的杂乱肮脏,印度儿童瘦弱没人保护,印度人民则对此早已麻木。第二个片段是在美国首都正在举行慈善筹款晚会。观众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对照中,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这也暗藏了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讽刺。这一小段里,总理为筹集的款项举杯,但远在东方的国度还在受饥饿贫穷的威胁,那这些款项到底落入谁人之手了呢?接着镜头对准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在此,人们为经济危机而举行各种示威游行。相对于美国的歌舞升平来说,英国的生活也是充满了危机感的。第四个段落是中国为建大坝在西藏召集人员。其中强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力权威,试图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所谓的集权和人民的盲从,以及偏远山区人们文化程度的低下。与中国的“野蛮”相对比的是法国卢浮宫里为了转移蒙娜丽莎的画像而大费周折。第五个片段中提及转移蒙娜丽莎的原因:外面实在太混乱了。这里暗指在阿富汗一带的恐怖组织的破坏。导演在短短的片头中分别讲述了印度、美国、英国、中国和法国发生的事,用巧妙地手法传输了他所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意识形态。影片中发达国家的灯光都是暖色调,是暗含褒义的,而发展中国家却相反。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该片子也是极力推崇美国的无上地位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因为灾难的防御组织者是美国: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其次,从影片整体来看,导演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杰克森只是美国公民中平凡的一员,他是三流作家,书只卖出几十本。由于专注写书,妻子和儿女都离他而去。这样一个主人公注定引起观众对弱者的同情和支持。虽然《2012》是一部灾难片,仍离不开好莱坞影片对于美国梦的炮制。正因为满足了绝大多数观众成为救世英雄的梦想,而使得观众在对影片津津乐道的同时,无意识的认可了其中的意识形态。
  再来看片中的男二号。为了显示美国种族歧视这一现象的好转,男二号则安排了一位黑人。这与《独立日》相似,不同的是,《独立日》中的黑人是一名士兵,而本片中则成了科学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艾默里奇的三部灾难片中,头号英雄总是白人。当然这一点不仅表现在艾默里奇的片子里,在好莱坞的绝大多数影片中,男一号都以白人居多。近几年文本分析,黑人在美国人口比例中的不断上升,其社会价值认可中也会相应提高,尤其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当选之后。这也有助于解释从《独立日》到《2012》中角色安排的变化。然而,虽然黑人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权利核心仍握在白人手中。《2012》中,黑人总统最终选择与国家共存亡,而实际掌握大权的是白人国务卿。黑人科学家虽然发现并预测了世界末日,但拯救世界的却仍然是杰克森这一家人(都是白人)。
  四、症候式阅读
  阿尔都塞指出:“所谓症候式阅读就是在同一运动中,把所读的文章本身中被掩盖的东西揭示出来并且使之与另一篇文章发生联系,而这另一篇文章作为必然的不出现存在于前一篇文章中。”比如说,作者由于文化水平、阶级立场或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潜意识里认为读者对于其文章中的某些概念已经了然于胸,或者会为证明或宣传某个观点而只取其现实当中有力论据,而对其他的则闭口不谈,这都属于“结构性空白”。在阿尔都塞看来,只有通过对比真实的历史与文本中的历史,才能不断挖掘出作者想说而没有说的,或是潜意识里隐藏的含义。这也就是症候式阅读的特点和目的。
  在影片中,导演花费了大部分篇幅来说明对媒体的不信任。在黄石公园,广播狂人拉开一副剪报贴图,里面关于卢浮宫馆长发生车祸,印度外交部长狱中自杀,科学家之死等报道都是虚假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也会惊讶于自己盲目相信媒体报道的事实。特别是当电影里所描述的事件与现实事件挂钩时,人们就更加怀疑现实中媒体的真实意义。另外,影片更多宣扬了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不信任。不论是卢浮宫馆长被害,还是方舟的建造,给市民交代的都是虚假的事实。然而这些影片中的信息又不纯属虚构,如三峡工程的建造被描述成一个大骗局,中国政府的态度却没有被明确表现。但正因如此,外国观众在看到这一插曲时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便会有所保留,而中国观众也或多或少会受影片影响。影片不仅暗示了中国政府的愚民政策,在灾难爆发前也提到了英国、美国对于世界末日真相的掩盖。比较而言,资本主义这方的描写是双面的,即影片描写了政府愚民的同时,也表现了以杰克森、广播狂人、各大媒体爆料中的群众示威等作为回应。而对中国的描写却是单向度的文本分析,在极少的政府表态场面里,只有更少的民众场面,而这些场面中,民众都是以绝对服从的姿态出现。影片之所以这么构思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管都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攻击政府当局,但还是偏好于美化资本主义世界。
  

  五、意识形态询唤与主体构建
  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或把个体‘转变为’主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这种操作被其称为询唤。进行症候式阅读是为了使人们意识到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甚至打破这种询唤机制。意识形态询唤机制,被有的学者很形象的比喻成一种自然的呼唤:当你在路上走的时候,突然有人叫你的名字,这时你会做出回应。简单地说,这就是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只是意识形态是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媒介,潜移默化中使你对社会给予的身份和地位予以认同,最终确立个人的主体地位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同时,它也使自己顺从于这一社会体制。
  为了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对主人公杰克森产生误认心理,导演艾默里奇特意将杰克森的角色刻画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并且不被妻子儿女认可。最初观众可能是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这一角色。但导演通过让杰克森一次次出入险境,从而缩短了观众与他的距离。因为大部分观众都希望能看到大团圆结局,因此每一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例如地表裂痕、紧急迫降、水下作业等危机时刻,都会唤起观众怜悯心理。每一次任务的顺利完成,都会潜意识的增加观众对这个角色的认可。观众将自己的现实状况慢慢移情到主角身上,在辨析出其与自己共同点后,便进一步产生一种联想关系:银幕上的英雄就是自己。每个人几乎都能在其身上找到自己想做而没能做出的事情。于是,观众开始在心理上接受导演所树立的更大的主体,也就相信如果自己接受导演安排给这个主体的思想、行为和各种规范之后,自己也会变成被社会、家庭认同的英雄。
  然而这并不是《2012》的最终目的。它的目的在于使观众——被这部电影的意识形态所臣服的主体,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按照影片所教化的那样,要像电影中主人公杰克森一样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上懂得宽容和感恩,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没有等级之分的等等。但是,单单一部电影是很难做到将这些道理植入观众心理的,所以好莱坞的魅力就在于制作了一系列这样的大片,一遍又一遍地使广大观众不自觉地屈从于主体的告诫。《2012》正是这一系列影片中的一部,它汇入整个美国电影意识形态的潮流之中文本分析,持续地通过华美的摄影、精心的结构、悬念的设置、完美的特技将意识形态的内涵隐藏在影片中,当观众喜欢上了它,便会接受它,最终也成为它的一个部分。
  六、结语
  作为好莱坞的又一部宏大制作,《2012》这部大片在宣扬了世界末日的灾难恐慌之余,又一次证明了爱的至上,人的伟大。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编织自己的英雄梦的同时,也应该保持一定的理性。因为观众正在消费的不仅仅是一部影片,而是一种文化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笼统的说这些都包含在意识形态之中。意识形态批评就是要揭示这种人为的拼贴和重构出来的意识幻象,作者试图从影片中抽离出更多询唤因素,一一分析其中含义,使得观众在观看《2012》以后能了解更多隐藏在影片背后的信息 “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存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揭露支配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遮盖性方面,就依然具有其强大的批判力量。”李幼蒸在《麦茨理论和电影研究的分类态度》中指出:“作为一种精神立场和分析方法,意识形态批评的生命力将是永恒的。……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为我们提供了对待文化品的一种批评性态度,一种非功利主义的求真态度,一种不是追求市场功能而是追求精神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反文化商业主义态度。”

参考文献: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龚海湘、周实:好莱坞的诱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何群.“美国”神话:霸权与抵抗.中华读书报,2005.
李幼蒸.麦茨理论和电影研究的分类态度.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2.
居欣如.对“大片现象”的几点忧思.解放日报,2007.
朱靖江.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张栋.好莱坞批判.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上一篇:伟大的母爱,愚昧的行为_冥婚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的交相辉映—论薛涛儿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