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
论文关键词:吉祥图案 寓意性 装饰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图像载体,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被长久地赋予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思想渊源,并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表现形式与构成法则,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美学特征,能够给人们以心理上的满足和视觉上的赏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传统吉祥图案作为一种广泛认知与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被应用于工笔重彩画、年画、漆画、陶瓷、泥塑、石刻、木雕、蜡染、剪纸等艺术形式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着人们的风俗习惯、宙美观念、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这种古老的艺术样式仍然显示着其特有的生命力。
“吉祥”一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其意为预示好运之征兆、祥瑞。语出《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人成玄英注释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是善、是福,是一种好的征兆,是一种象征。上古之时,便有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诉诸感性显现的形式,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许多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吉祥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符号等,以民间谚语及神话传说为背景,运用指物会意、谐音寓意、感景悟意、宗教禅意、吉祥文字用语等手法创造出图案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构成了“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表达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族特色,又蕴涵吉祥祈盼的图案称之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一、吉祥图案的寓意性
中国传统图案所表达的吉祥观念多种多样,其中“福、禄、寿、喜、财、吉”是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们是彼此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吉祥主题。这些主题,或直接表达,或隐喻含蓄,都反映着人们祈吉求祥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
传统吉祥图案所表现的物象,其象征意义可用《宣和画谱》卷十五《花鸟叙论》中的一段文字作诊释:“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莺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吉祥植物以石榴、葫芦、灵芝、牡丹、桂花、莲花、芙蓉等最受青睐,它们是坚贞、高洁、长寿、富贵情操的化身,反映着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颂祝。牡丹雍容大度,色绝天下,自古就有“国色天香”的美誉,一向是富贵和荣誉的代名词。桂花又名“木犀”,秋季开花,黄色名“金桂”,黄白色名“银桂”,散发芳香气味,有桂子飘香之美誉,为著名的观赏芳香植物。同时“桂”谐音“贵”又带有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芙蓉花开于八九月份,耐寒而不落,故又名之“拒霜”。苏轼咏芙蓉,曾有“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之叹,因此,芙蓉与白鹭一样,均象征着一种傲世忌俗,自保高洁的品格,而当这两种物象共同出现在图案上时,又通常以谐音表示祝吉,喻“一路荣华”之意。再如莲花在佛教中被当作纯洁的象征,古人称莲花为花中君子,将莲花的清、净、圣、洁定为四德。文学中又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支”,寓意君子之风纯洁高尚,其出淤泥而不染的自然秉性又使人们引发了一种爱物惜物、移情寄爱的思想。莲花不仅是一种具有自然生命力的花卉,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理念、价值尺度、道德标准的象征,在吉祥图案中广为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以其清、寒、疏、幽的品性而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被人们视作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人生观的象征。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竹子节坚心虚,碧玉傲霜,有君子之风,象征挺拔和坚强不屈,受到文人墨客的咏赞;梅,“万花皆寂寞,凌寒独自开”,梅花在冬春之交开花,“独天下而春”有“报春花”之称,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兰,“虽生幽谷疏石败叶间,却不以无人而不芳”,花香清丽沁人,古人云:“与人之善,如人芝兰之室,久不闻则其香化矣”,在吉祥图案里,人们习惯芝兰同用,比喻君子之交;菊,“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菊花秋季开放,花瓣如“云卷云舒”,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并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而饮其酒会令人长寿,故菊又名“延年”。
传统吉祥图案选取的禽鸟也均属祥瑞、珍贵之物。自古以来鹰、鹤、雁、鹊、鹭鸳、八哥等,均被视为具有灵性的祥瑞之物。以雁为例,古代称雁有四德,即信礼节智;雁作为候鸟定时往来,成为吉凶的预兆,也是春秋代序的标志。八哥又称鸽鹤,能模仿人的声音,富有灵性,属吉祥之鸟。缓带鸟的“缓’,谐音“寿”,寓长寿之意,故亦称“寿带鸟”。“五翎”喻指“五伦”由凤凰、白鹤、自头、鸳鸯、燕子组合而成,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
二、吉祥图案的装饰性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构成特点即“图案之美,美在具象,但归根结蒂又是一种抽象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构成理念方面特别强调艺术表现形式的式样化与程式化,强调其装饰风格与特点。《辞海》的装饰条称:“装饰:修饰、打扮。《后汉书·梁鸿传》载:女(孟光)求作布衣麻履、织作筐辑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人门。”’装饰原本是人与生俱来之本能的需要,如原始社会的图腾、纹身,或提升生活之安全感,或表现勇猛,或表明身份,或避免恐惧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装饰由本能之需要渐渐升华为精神之需要。装饰性主要是相对于写实性而言,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与内容美相比,更偏重形式美;二是与客观真实性相比,更偏重表现的自律性;三是在各种艺术效果中更注重创造赏心悦目的优美效果。装饰性是东方艺术解决与自然对立关系的一种巧妙手段,依照内容的需要,按照美的法则,强调构成中的某些因素,有所省略,有所变化。所以装饰手法对现实的提炼是更强调夸张与变形、定型化与规律化以及鲜明的节奏感等。这是一个将描写对象单纯化而非简单化的过程,装饰性使艺术形式更适合于表达特定的内容,更符合美学的法则。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吉祥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结合,是一种“形”与“意”的融合。在造型上追求随意性,但是这种带有随意性的装饰变形,也受到某些程式的约束。特定的形象组合,表达特定的寓意,各种元素均按照形式美的规律来组合,形成具有齐整性,对称性,对比性,运动性、连续性、重复性及平衡性的美学特征,以达到吉祥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吉祥图案的平衡美感,是通过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来表现,对称与均衡是取得视觉平衡的两种方式。对称是一种特殊的均衡,具有稳定、端庄、整齐、平静的特点。相对于对称来说,均衡显得自由活泼,富于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正是吉祥图案具备装饰属性的重要前提。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装饰美还体现在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原则上。在构图排列上大多讲究对比与调和,吉祥图案的对比是使表现形态的不同部分各显其美,而调和实际上是一种统一,它使图案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各部分不同的对比而达到构图的和谐统一。物象的疏密、长短、大小、方圆、聚散、曲直的对比调和,所有这些因素交替反复以及动静平衡的形式都会体现出一种特定的节奏和韵律,也正是这些有序的节奏,在反复循环时呈现出一种和谐。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既展现了物象的自然本性,又形象地表达出物象所寓有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富贵、祥瑞、喜庆的比兴,恰恰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充分引导着人们的装饰意趣,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下一篇:条状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