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女性艺术家看“女性艺术”

发布时间:2015-07-03 11:58
【摘 要】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美术界,性别已经成为近年来争论的焦点。艺术有性别么?对于艺术本身当然是没有的,但是当一幅作品被赋予了社会意义他就是有了。因为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是几千年来父权制社会的产物,所以他理所当然的以男性为主的历史,也就是男性艺术为主流艺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以男性的角度来看的。面对这种社会情形由西方的女权运动引发出来的女性艺术也就成为后现代思潮中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女性艺术家 女性艺术
  
  一、女性艺术的兴起
  
  女性艺术是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浪潮兴起于70年代的。在此之前,虽然有许多女性艺术家活跃于艺术世界,但他们很少能在现代主义运动中找到位置,即使进入了现代派运动,妇女的位置也只是男性艺术家推动或追随者,许多人甚至被拒之门外,如波洛克的妻子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1907—1984)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30年代晚期他的作品就被她的老师评价为“好的不可想象是出自一个女性之手”但他没能进入抽象表现的圈子而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支持者存在,她的丈夫很快变得比他出名,类似的情况还有德、库宁的妻子伊莲娜•德•库宁(elaine de kooning 1920—1989)第二代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格蕾丝•哈庭甘(grace hartigan 1922-)则长期以一个男性化的假名字——乔治•哈庭根的名义来展出作品的。
  以前的女性艺术多半是零散的,无组织和随意的个人创作,许多女性艺术家创作中显示出明显的女性特质,如柔弱、细腻等特点。70年代女性开始意识到“社会性别”这个概念,而且意识到造成妇女被压抑地位的原因不是自然性别,而是所谓的“社会性别结构”,是社会性别造成了妇女被社会角色束缚和损害,女性主义艺术的目标就是要在新的和“自由的”女性身份结构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70年代的女性开始审视女性角色的身份认定,而女性主义的成就就是在艺术中清晰地提出他们的问题,在早期,女性主义者更倾向于个人身份的认定:“我是谁?”而70年代的女性艺术家的目标,用芝加哥的话来说就是:“在我们的后动中形成我们自己的环境——用他们来表现人类生存的全部性质”而不是问,“我是谁?”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是谁?”来做为探索妇女共有的、集中的“环境”,使每个妇女能够把自己作为整个人类来理解。
  在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女艺术家在美国的公共艺术领域越来越突出——这是一种对传统的挑战,即把私人领域与妇女联系起来,而传统观念是把公共领域与男人联系起来。传统观念认为,艺术的自由高于公众的需要,不能向公众的需要妥协,而在70年代,当公众艺术以平常的方式进入到人们生活中时,女性艺术也大量涌入到一些公共基金的、大型的、都市项目中去,导致了整个领域的重要改变。妇女给公共艺术项目带来一种新的态度和图像,在其中,他们力图表现得不仅作为个人的“我”,而是将个人融入到公众中,指出了一条调和那些团体与艺术家传统观念的道路。许多其他的艺术家转向投入到公共园林,设计和装饰广场、会展中心,学校,桥梁,机场,火车站等等。

  二、影响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
  
  中国女性艺术的特点与其社会背景是紧密相关的。在一个由两性构成的世界里,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性格特点更多的表现为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入微,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情感细腻,富于感性而具有内倾性。精神分析学认为这种独特而切身的心理感受给了女性心理深刻的烙印,它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而许多女画家们往往又对色彩更为偏爱。夏俊娜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作品的题材全都是关于女性的,画面的主人公也基本都是对自己形象的再创造,不论人物是在干什么,周围总有鲜果、花卉相伴,闲适的环境、靓丽而和谐的色彩,难怪好多人都说她的画是小资情调的,其实这恰恰反映了画家对这样一种生活情调的向往,她的内心只有关注才会表现,借物抒怀历来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花比作女人在传统文化中也屡见不鲜,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作品中都有不少以花为创作题材的。画家闫平的《母与子》系列表现的几乎都是自己的生活、婚姻、家庭,很有人情味。她自己说:“对我而言,最为敏感的话题,恰恰是我周围的生活。”梳妆打扮,吃喝拉撒,为妻为母……总之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关系着的,表现着对自然、人性与生命的关爱,向人阐述着自己的审美追求。
  女性艺术家在新时代中有不同以往的性格特征,使其绘画作品在新“语境”下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魅力。一些女性艺术家,如崔岫闻、陈羚羊、李虹等也多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在作品中表现出更为主动的探索迹象,这些新的倾向,在当代女性艺术中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对个体经验的细腻化描述是女性数千年来的优势、擅长,女性品格中感知、认知、理念与男性的差异,以及女性个体相互间的差异。因此,外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社会性活动空间的长期限制,建造起了一个内封闭的特别熔炉,冶炼出女性包容、中和、缺乏攻击力的品质,构成了她们精神境界内在的细微冲突、丰富嬗变、多彩多样。如果能将多元化的女性个体意念置换为艺术创作的构思,并运用已经习得的创作技艺,进行社会化问题的多维思考和选题创作,自然会有无限广阔的艺术创造前景。女性艺术家对艺术变革的方式、方法就显得更为委婉、和颜、平易,更易于被正统艺术主流接纳,无形中对文化艺术变革则更具策略、更加有效。
  
  三、结论
  
  我们要明白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没有性别的。我们不希望把那种缺乏策略与智慧,缺少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看成为女性艺术的代名词。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具有男性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共同承担起并制造出来的,而社会性别的不确定性,在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通过文化建立的。同时社会性别所提供的性别的多元化,使男女性别从对立转化为男女两性文化的互补。一句话,艺术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创造,是无限差异的总合。把性别差异作为一个前提把女性的文化加入全球主流艺术当中去。女性的文化资源的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女性文化资源的优势要真正转化为女性文化资本的优势,要从性别差异中提取女性文化资本,需要从一对性别文化差异深入发掘。无论男性女性,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调动自己的激情,发挥性别优势。
  
  参考文献:
  [1]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利.
  [2]陶咏白.不再缺失的历史.
  [3]周青.另类的尖叫.
  [4]宁方倩.女性主义首先是一种生活态度.

上一篇:论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

下一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生存环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