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学科理论建构与艺术本质新论
一、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现状与问题
艺术学原本只是文学大学科门类下辖的一个一级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曰益认识到艺术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大了文化产业的支持,并将艺术学学科扩大、提升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011年)》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四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令其成为了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可授艺术学、工学学位)。艺术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还算比较快的。因为它还纳入了表演性质的学科专业。当然,艺术学理论领域设置博士学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的学理性很强。全世界的艺术史专业和艺术学理论专业都设置有博士学位,这是与全世界学科的学位设置相接轨的。但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中国将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影视等表演性质的专业纳入了博士生的培养范围,其他国家都只设置到硕士的级别。因此乍一看有些“大跃进”的感觉。拉小提琴能否拉出博士?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艺术学学界理论的建构成果还需要接受全世界学界同仁的检验。
多年来笔者一直希望能够重新建构艺术学理论体系,但苦于长期在多个学科领域把关无暇分身,故未能如愿。然综观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抽出时间从整体上探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构问题。通览现今使用的艺术学理论教程,笔者发现了几个问题:现下的艺术学教程大体水准都不甚高,艺术学理论体系也远没有文学理论体系完善。另外,不少研究者也是中文专业出身,没有较为鲜明地突出艺术学的专业性。当然,中文专业出身的研究者对艺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凸显出了其自身优势。比方说,对比较完善的文学理论体系的借鉴,以及对西方文论的跟进比较及时等等。不可否认,目前学术界了解学术前沿的学者,大部分都是熟谙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者。所以,学界急需一本水准较高、具有超越性的艺术学教材。这样,如何建构独树一帜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就成了当下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艺术学学科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艺术学理论的框架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和中西方艺术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学理论。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入门需正,立志须高”:第一,“入门需正”,我们既需要批判性地借鉴、吸收西方前沿艺术理论,又要坚持“以我为主”的文化立场,不能仅仅满足于跟着西方的理论跑;第二,“立志须高”我们不能重复艺术学的原有水平,更不能止步于目前的低水平,仅仅满足于套用文学理论体系的现有成果,而要在整体框架上创立超越前人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总而言之,我们应在现有的艺术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上进行深化完善与突破性发展,拿出一本令人耳目一新、深入阐释艺术核心本质的全新、高水平艺术学教程。
二、艺术本质新论
要编写一部超越前人、重构艺术学理论的教程,我们必须对艺术本质核心有充分的深刻了解。目前中国学界对艺术学理论的定义对西方的借鉴成分较多。西方艺术学理论界经常论及艺术的本质,阐述其“诗性,’(Poetics)。当代西方文论更是不断地讲“文学性”(literariness),其对文学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的阐发,都涉及到了艺术学理论。我国学界对艺术本质的看法,也大都照搬西方现有的观点,认为艺术是“模仿的”、“再现的”“情感的”、“表现的”等等,而没有立足于中国的艺术特色来审视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更没有从中西贯通的宏观视野出发提出跨中西文明、适用于全世界的艺术本质之概念。笔者曾在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中对中西艺术的思维和表现进行了比较艺术的思考,亦曾在《生命的光环》一著中从文论的角度、生命存在的视阈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在此,基于以上学术思考与理论探索,笔者将对艺术本质重新下一个定义,一个浪漫的定义:艺术的本质是“生命之歌”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艺术学教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艺术本质问题。这是一个学科创新的新生点。从生命的本质看艺术的本质,将是全新的视角。不过在此之前,笔者要先归纳和梳理学界以往对文学和艺术的本质的各种讨论与多种说法,以提取其合理性、突破其片面性。对于艺术的本质,理论界确实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比如说,有人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出发,将艺术的本质视为劳动中产生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有人受西方文艺思想影响、尤其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模仿”,而且提出了系统说法:人类模仿蜜蜂构筑蜂巢因此有了建筑艺术,人类模仿鸟鸣因而有了唱歌艺术,人类模仿动物叫声有了语言艺术,人类模仿景物线条就是绘画艺术等等。“模仿论”的实质就是“再现观”,即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说”。这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美是生活”之命题包含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结论”1°3。的确,永恒的艺术生命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反映出了生活的必然本质”。讲“艺术美就是生活”究竟对不对呢?应该是不对的。因为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艺术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中“彻底的”、“完全令人满意,’的“美”构成的生活。而他认为不好、不健康的生活,恰恰也有艺术家去模仿、去反映。比如说波德莱尔的作品《恶之花》,是非常精妙的文学艺术作品,但他模仿的却是世间丑恶的艺术。由此可知,艺术作为生活的模仿,不仅会模仿其美的一面,同时也会模仿其丑的一面。而模仿丑陋的事物、东西,同样属于艺术。“艺术反映人的认识”的艺术本质论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总而言之,不管说文学作品《红楼梦》反映清初史,还是说罗丹的雕像模仿了人体,其立足点都不外乎艺术本源的客观反映论。这些观点都不错,但它们都没有从人性的主观角度切入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当然也有从主观角度来讨论艺术本质的,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比如说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序言《毛诗序》中就有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亦曾说过:“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5]另外,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艺术的本质是游戏”的“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认为艺术同游戏一样,是人在具备过剩的精力时进行的无实用性的无功利活动,具体体现为自由的“游戏”同样,有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宗教”,因为原始社会的艺术都与宗教密切相关,甚至因艺术具有模仿性而将艺术的起源与魔法等同起来,认为巫师做法、少数民族宗教祭祀的歌都视为艺术。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technique)”,比如说作为形体结构的“黄金分割点”技术就是美的艺术,作为语言行文的文采修辞技术就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节奏跌宕的歌唱旋律技术就是音乐的艺术,作为建筑物支撑的力学框架技术就是建筑的艺术等等,均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其优雅的“形式美”和“技术性”的高度统一。
不可否认,古今中外艺术理论提及的上述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讲到艺术本质的核心。换言之,它们没有让人深切领悟到艺术的本质。比如说对于“艺术的本质是劳动”的观点,我们可以明确指出其局限性,虽然它有正确的一面:劳动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不是每天都在地里干活,也不是每天都在车间里工作。当然,劳动生产中可能会产生“船夫之歌’’、“锄禾曰当午,汗滴禾下土”等艺术作品,但“阳春白雪”“维纳斯雕像”这类贵族式艺术作品并不是在劳动中产生的,而是在贵族的纯休闲消费中产生的。整日为劳动所累的体力劳动者,是没有心思和精力享受休闲艺术的奢华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艺术是劳动”的观点,虽然有它合理的地方,但不能全面概括艺术的本质。“艺术本质模仿论”亦是如此。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认为“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不过是这位历史学家的秘书而已”,别林斯基亦提出:“什么是艺术的使命和目标?用言辞、声响、线条和色彩把大自然一般生活的理念描写出来,再现出来:这边是艺术的唯一而永恒的课题”5]不可否认,有一部分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比如《渔舟唱晚》反映了美丽的自然,《韩熙载夜宴图、反映了历史事件,《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历史生活等等。但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因为艺术的本质不只是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有一部分艺术品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比如说现代派艺术、中国的书法、绘画就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模仿。我们不能因为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完全模仿而说它们不属于艺术。因此,“艺术模仿论”不能成立,具有抽象性的艺术不是模仿,或者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模仿。艺术不是完全客观的现实反映,更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上述关于艺术本质的说法都是从艺术的外在方面来讨论艺术的,而没有从内在本质方面来认识艺术,从而使艺术本身成了一种附带的东西。
至于从主观角度生发的“艺术情感论”。《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确,艺术是一种情感流露,艺术的内在包含情感,但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因为只讲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贬低了艺术的地位。情感可以分为很多种,我们不能把两口子吵架之类的情感流露称之为艺术,不能把所有人的喜怒哀乐情绪表达称之为艺术。一部分情感是艺术,但情感不能无条件地绝对等同于艺术。那么什么情感可以被称为艺术呢?有人认为积极向上、劝人趋向真善美的正面情感就是艺术。柏拉图认为艺术应模仿好的东西,是在“神灵附体”的迷狂状态下进行灵魂回忆时创造出来的“崇高美”。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潜意识理论”则证明,杀父娶母式的“俄狄浦斯情节”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悲剧艺术。古希腊戏剧中常出现一些乱伦、强奸等爆发出丑恶意识的例子,观众对于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杀害亲子的《美狄亚》这类戏剧同样看得如痴如醉。这类作品同样属于艺术,而且是西方艺术性很高的悲剧艺术。悲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就是好人倒霉、坏人得逞的艺术,就是写毁灭、写痛苦的艺术。但看完悲情作品之后,人们心中的欲望会自然地抒发出来,反而感觉释然。以丑感为美感,以痛感为快感,这就是艺术本质的一个侧面。这就是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然而我们的文学界和艺术界都没有完全、彻底地搞清楚这个问题:为什么美是带剌的玫瑰,只有玫瑰花不命主体意识,是对生命的感知,让痛苦转变成快乐之美,丑恶变成美丽之美。
由此可见,虽然“艺术情感论”“艺术游戏说”等看法都体现了艺术的主观性,但上述说法都如盲人摸象,窥一斑而未见全豹。最后笔者将选取“艺术宗教论”为重点,从中析出对艺术本质的全新看法。对于“艺术即宗教”说,笔者认为,宗教和艺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否则整个世界只要艺术就行了,何需宗教?我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可谓“艺术即宗教观”在现实中的实践性体现。毋庸置疑,综观西方美术史,《最后的晚餐》、各种圣母像、巴黎圣母院,包括中国的敦煌石窟、埃及的獅身人面像,都表明艺术和宗教的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艺术终非宗教,艺术中也包含有非宗教性艺术。艺术往往负载着强烈的情感,而宗教却有着消灭情感的一面。所有宗教都有一个本质特点,那就是和人生息息相关。《西游记》中赶往西天取经的“猪八戒”,其名字就是告诫佛教信徒要戒除“杀生、偷盗、淫、妄语、饮酒、着香华、坐卧高广大床和非时食”,基督教要信徒救赎“原罪”,力防“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和色欲”这七宗罪。换言之,宗教的实质性功能就是节制人的欲望。和尚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伊斯兰教通过斋戒求主回赐,免去、饶恕过去的罪行等宗教行为,都是希望通过断欲的方式来控制欲望。正常的人又无法根除内心的欲望,所以宗教需要约束。归根结底,宗教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人对生命终结的死亡恐惧给制造了一种超现实理念,用以满足我们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人生下来一明白事理,就知道我们终有一天是要死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人面临死亡时,不免会生发出种种人文思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死亡思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同样是一种对死亡的思考。
这些深刻的思考,也是希望作为名望的生命在死后能够得以延续。人们总不免不停地幻想死后依然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王侯将相、达官贵人都处心积虑地建造自己的陵墓,就是想死后仍能享受现世的生活。祥林嫂为什么要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因为她嫁过两个人,怕死后阎王分尸。所有宗教都利用了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给人的生命画一张超现实的饼,劝导人们在现世中禁欲,同时承诺给人以美好的彼岸世界。宗教信仰的实质,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生命的无奈和对来生的渴望。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免希望通过受苦以救赎来生。世界究竟有没有宗教意义上的天堂和地狱呢?年轻的无神论者也许会坚定地否决说“没有,’,但到了老的时候,人就不免希望死后能步入天堂,期望有来世。人活在世上艰难受阻、心怀抑郁的时候,宗教就成了一个“救赎之筏”。具有超能力的神祗就可以救人于水火,令人摆脱一切苦恼和辛酸,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所以说,宗教的本质来自于人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来生的希冀。至此,我们就发现了艺术和宗教本质的相通之处,就是对生命的关注。这是二者的核心本质特征。艺术和宗教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有些方面是不一样的:艺术给人以审美享受,而宗教却是让人约束欲望。享受和断欲,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相反的,宗教不是享受的。带着享受的心理看待宗教,就错了。宗教里的享受,等到死了上天堂才可以。叔本华说,死和宗教的相似之处。他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最终的结果是涅槃,是死,还有取代死的,就是审美,暂时的关照和解脱,艺术是拯救人灵魂的药物。
可见,现在的艺术学理论大部分是从艺术的外部出发。不管是讲艺术是生活,还是艺术是模仿、劳动、是魔法、是文采,从个别现象来谈艺术的本质的,其中包括一些文学概论在内。当然,这些说法还是很有价值的,只是它们都没从本质上说明这个问题。艺术家为什么要模仿?为什么要劳动?为什么要施用魔法?为什么要追求文采?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却没有讲清楚。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的本质呢?对此,我们就需要从生命的本质来看待艺术本质了。在此,笔者对艺术下一个浪漫的定义:艺术是“生命之歌”
在论证“艺术是生命之歌”这个命题之前,笔者要先谈谈先前文学艺术界一个比较轰动的看法。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学术讨论会,钱谷融先生于当年2月初写成了《论“文学是人学”》_文。此文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称赞者甚多,批判者亦不少。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事件。“文学即人学”的说法是高尔基最早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文学即人学”是个大而空的命题,它下了一个十分空泛的概念,并没有说明文学的真正定义。很多学科都是人学,比如说医学、管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等,都是研究人的,但它们并不是艺术。这个观点为什么会引起学界的共鸣,为什么后来又会受到批判?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它看到了文学和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没有深入阐发文学和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艺术不是纯客观的东西,因此对艺术本质的审视不能脱离人本存在的人文情怀。那么,人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艺术?人活在世上,除了新陈代谢、生息繁衍,为什么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是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还是人性的本质需要?人生为什么要有艺术?对此,可能各种不同的回答。在此,笔者从生命存在的人本角度对艺术进行主体性审视,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要将艺术定义为生命之歌呢?因为艺术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基本特质。哪里有生命,哪里就会有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论述得十分宽泛,“文学是人学”的说法是还是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的。《文心雕龙》开篇就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精妙的阐发: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心生。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镗。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什么是文,文乃生命之‘‘道”也。树木花草,本身都带着“花纹”鸟兽虫鱼,自然会发出“乐音”花要逢时绽放,鸟要放声唱歌,若没有花草树木,蝉鸣鸟啼,自然也会因之无味。这种艺术,就是生命之歌,这种特点就是生命主体与生俱来的。蚰蚰不管是吃东西,还是打架,亦或是求偶,它都会叫。蚰蚰为什么要叫?它不会告诉你这是艺术的本质,但它生来就要叫,因为这是它生命带来的一部分。灿烂花开是一种艺术,它的美丽在于吸引蜂蝶采蜜,为的是生命的繁衍。人亦是如此。同样离不开艺术。艺术是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审美是人生与生俱来的特点。从人类文明史来看,自人类诞生以来,艺术就伴随着历史出现。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也就是人类的艺术史。
考古成果中发掘出来的不少是人类的艺术品。无论是新石器时代还是旧石器时代,不管是原始人的陶罐、配饰品等工具、用具,还是石器、玉器等宗教祭祀器具,都是人类文明史中的艺术品。没有哪个时代是没有艺术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博物馆其实就是艺术馆。为什么人类自有史以来就开始有艺术?因为人类不仅需要实用的使用价值,还需要美的感官享受。陶罐不仅要实用,而且要好看。做任何东西都是这样。好看就是艺术。如此而来,艺术就成了人类生命的一部分。人不仅要吃饭、要消化,还要唱歌,要表达。最原始的人都要唱歌,再穷乡僻野之地都有民歌,村夫唱山歌,船夫唱船歌。人人都有歌唱。所以,从人的基本本质来看,艺术本身就是人生生命的一部分。那么人的生命本质是什么?从生命的各个阶段来看,人生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欲望。这同时也是所有生命的本质。“欲望是让人在这个世界上生长、发展的基本动力,“欲望决定命运”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核心思想。从欲望的角度来看,人生就是欲望的宣泄。不管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理论,还是叔本华美学理论讲的都是欲望。欲望让现世中的人体会生命中各种喜怒哀乐的欲望甘苦。人的欲望是本能性的,但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人的欲望必须受到社会的遏制和约束。欲望触发的行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一味地放纵欲望也会导致社会的崩溃和瓦解。所以在人类社会中人的欲望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适当地顺应欲望,又要合理地节制欲望。历史也正是在人类顺应欲望和节制欲望之间形成了发展动力,并最终形成了人类文明。在驾驭欲望的过程中,人类不免要遭受种种痛苦。中国文学就喜欢讲人生不得意、讲哀愁,西方亦常谈悲剧、讲崇高。‘‘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独的时候、思乡的时候,需要艺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怀才不遇之时、命运坎坷之时,同样需要艺术。人类的痛苦往往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清楚的。为什么这些描写人类痛苦的作品如此深刻?因为它描写了人类的本质,体现了生命欲望的痛苦和升华。这也解释了叔本华为什么会将人生在世视为悲剧,将痛苦视为生命的本质。庄子也认为人生是一种痛苦,“君子殉名,小人殉财”人人都在追逐名利。《庄子•至乐》中的描写有力地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生命悲剧意识: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骹然有形.檄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瞋蹙颏頦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在庄子看来,人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游”也是艺术的存在形式,“游”的顺应自然之态可以达到“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从而达到“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的状态。“游”是体会生命的意义—种自然方式。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欲望十有八九都是无法实现的,即便得以实现一两成,也不过是人生命运扔给欲望乞丐的一片面包,今天吃饱明天又饿,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生命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困扰、死亡的恐惧以及“在现实世界操心和操持的烦恼和忧郁”的过程。那么有没有彻底断绝欲望、解除痛苦的方式呢?对此叔本华用一句名言开出了有效的药方:要是有人敲坟墓的门,问死者愿不愿再生,他们一定都会摇头谢绝。”红楼梦》中“好了歌,’之辞“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同样是以死断欲的典型体现。用叔本华式的生命悲剧意识来看,用涅槃、用死亡的方式,能够完全断绝欲望。那么除了死,人生还有没有其他方式缓解来自欲望的痛苦呢?从宗教看待死亡的角度亦包含了对艺术本质别具一格的思考。宗教往往认为人的肉体“死亡”但精神可以不灭。《楚辞》中提及的早期巫术“招魂,’的实质就是从精神层面延续生命。艺术则是属于令身处现世的人超越现实的死亡思考。艺术作品通过死亡来升华和慰藉人,从死中来展现生命的意义。艺术通过对生命的颂歌、生命的哀歌和生命的挽歌来吟唱对生命的眷恋。艺术的确可以让痛苦的人生得到暂时的解脱,给人提供了缓解痛苦的审美空间。这就是艺术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说艺术和生命是密切相关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艺术为生命赋予了意义。天天为柴米油盐操心的生活并非生命的全部意义,永恒的艺术追求为人生提供了精神寄托的意义。换句话说,人如果没有艺术,生命就没有意义。艺术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升华。艺术是人实现和超越自身欲望的升华。比方说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音乐家创作乐曲、画家绘制图画的过程都是潜意识的释放和升华。艺术欣赏者的欣赏过程同样也是一种欲望的升华。观看影视作品引起心灵的共通,就是通过审美而实现的欲望升华。换句话说,艺术作品实现了人生欲望的升华。艺术是欲望的升华之见,不仅从理论家的高深论著可以看出来,从现今的流行乐中亦能感受出来,因为歌曲、歌谣和民歌中描写男欢女爱的主题数不胜数,这就是生命基本特征的典型体现:欲望和繁衍。一种是生命存在的自然流露,另一种是生命繁衍的求爱之音。欲望是生命的本能,求偶亦是如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的鸟鸣是最动听的,因为它要吸引异性。不管是昆虫,还是走兽,都会唱起生命繁衍的颂歌。人同样是这样。求偶性艺术在艺术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成分。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到古希腊史诗为争夺海伦而发起的特洛伊战争,都说明了死亡和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
三、小结
为什么说艺术是生命的本质,是生命之歌?因为艺术是人生命本质的展现,生命的各个环节,从生下来的欲望冲动,到繁衍时的爱情追求,再到死亡时的存活眷恋,都有相应的生命艺术体现。它既是情感,也是技巧,也是模仿、游戏、劳动、生活、文采和比例。生命和艺术是一体的,人有生命,就会有艺术。它是可有可无的外在形式,而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基本特质。从人本存在的视角来看艺术的本质,艺术就是生命意义的升华。
上一篇: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