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改良艺术理论教育的三个基本点

发布时间:2016-04-01 17:47

  当今的艺术理论教育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一方面,社会发展必然带来艺术的变革,陈陈相因的艺术理论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新的需求,解答艺术实践问题,亟须可靠的基础理论建设来支撑。一些艺术理论教科书为了显示艺术多元和理论的包容性,把哲学、美学、心理学、信息论、语言学的概念揉在一起,这些速成的艺术理论观念混杂、泛泛而谈,既没有说清“某一个”,也没有分清“某一类”,更没有基本原理统领全局,形形色色的艺术标签就像五味杂陈的大拼盘。其实,艺术多元或观念不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假和浮躁,不良学风导致了艺术理论的混乱,这些问题关系到艺术教育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艺术价值观。

  

  在2006年和2007年两次全国性的艺术教育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曾就学科内容、评定标准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讨论,这显然不是技术层面的定性和归类问题,艺术的学科建设和培养目标需要可靠的基础理论来统筹。

  

  理论脱离实际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些理论脱离直观感觉谈鉴赏,脱离人的需求论价值,脱离社会背景评论意义,从生吞活剥观念开始,通过形而上的论证,又回到观念中来,这种理论上的自我循环无异于逻辑推演的文字游戏。一些人无暇研究基本的艺术问题,而是热衷于装点新概念,忙着贴上新标签,通过变换“话语体系”来显示新与异,其理论之虚玄令人生疑:也们谈论的还是那可感知、可亲近、有益于人类的艺术吗?

  

  理论教育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空洞的观念更新也不能代替切实的艺术研究。理论研究需要针对艺术表现的特点,需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需要社会学的视野和辩证方法。如果脱离生活体验和艺术经验的基础,艺术理论就成了空中楼阁,更遑论对艺术教育的指导意义了。

  

  一、基于直观效应的艺术分析

  

  人类的视觉功能先于语言,天生就会看,然后才学会说,而且,能够看明白的也不一定能说清楚,眼睛是获取知识、信息的最重要的通道。

  

  视觉艺术是“看”的艺术,欣赏或解读首先来自视觉,对作品的感受是起码的依据。一些感觉贫乏的理论家,常常撇开视觉效果去演绎高深的意义,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视觉艺术要诉诸直观,对形象的感觉至关重要,无论是艺术的形象特征还是形式构成,都是有形的表现,要先面对直观形象,再来分析前因后果,换句话说,就是要透过艺术表象来研究其中的道理。

  

  艺术的特长是展现而不是说明,艺术表现要在感觉中兑现,不能靠观念来解说。艺术魅力来自一种感性体验,常说的直观感受、视觉经验、感情色彩都可归入感性的范畴。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美术鉴赏不妨先欣赏花红柳绿,再来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先感觉落石砸出的水花,再来考虑它的力学原理。视觉信息丰富、微妙而多义,鲜活的视觉效果很难被理性地条分缕析。只要听起来悦耳,看起来顺眼,感性体验可以在瞬间形成,这就是艺术直觉与科学理性的不同。所以,不能把艺术分析变成名词术语的抽象推论,如果把形象置换为干瘪的符号,也就消解了形象的感染力和艺术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对艺术进行符号解读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对于视觉艺术来说,有形的感觉超出无形的意义,丰富的形象表现是语言表达难以企及的。无论是主观意图还是客观情景,都要借助可视的艺术形式,落实在可感的画面形态上。一些艺术理论试图把“可看的”变成“可说的”,可总也说不清楚,理论观念因此变得虚玄、晦涩、费解起来。艺术涉及人的感觉和情感,事关艺术表现的形式和技法,一些艺术问题属于体验的问题、实践的问题,理论要懂得在丰富的感觉中适可而止。

  

  阿恩海姆认为:对于艺术家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那种纯粹由学问和知识所把握到的意义,充其量也不过是第二流的东西。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必须依靠那些直接的和不言而喻的知觉力来影响和打动人们的心灵。”1]546我们正是要研究艺术是怎样“影响和打动人们的心灵”。对此,格式塔学派的艺术心理研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虽然这种研究还在初级阶段,但正面解答了艺术实践的部分问题,不失为研究艺术形式的有效方法。

  

  有一种艺术评论不是从作品出发,从生活体验出发,而是观念先行,用既定的理论来阉割艺术,这就难免指鹿为马、牵强附会。他们自闭在观念堆里摆弄艺术,就好像单身汉关起门来论爱情,只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这种理论不但消解了艺术的视觉魅力,也没有清晰地表达思想和观念,只是用抽象、含混的语义来掩饰贫乏的感觉,所谓的艺术分析只是对某种观念的转述和套用。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尖锐地指出:当今批评界的时髦做法是,在批评文章中食洋不化地贩运现代西方某些哲学性的批评理论,堆砌各种哲学的、准哲学的概念®。这类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对所要批评的作品本身不感兴趣,读了以后,我们丝毫不能增进对作品的了解,也无法知道作者对作品的真实看法和评价是什么。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把作品当做一个实例,用来对某一种哲学理论作了多半是十分生硬的转述和注解。在我看来,这样的批评既不是哲学的,更不是艺术的,甚至根本不是批评,不过是冒充成批评的伪哲学和冒充成哲学的伪批评罢了。艺术观念应该来自生活感悟和艺术实践,意义需要在直观的形象或形式中兑现,空洞的理论往往避实就虚、顾左右而言他,用大而无当的意义来代替切实的艺术分析。

  

  艺术理论的难处在于,感觉到的东西难以说清道理,推论的道理又不一定符合感觉,享受艺术很轻松,而要深究其道理就有点麻烦了,有可能把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没意思”。事实上,感觉中有理智的成分,判断推理也有直觉介入,如果没有鲜活的体验,理论会不近情理;如果没有清醒的理性认识,艺术会走向混沌、变得盲目。理性认识应建立在丰富的感觉之上,结合艺术体验,探讨多层次的意义,艺术研究需要在直观感受和理性认识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紧扣画面效果的作品分析,可以使人学会观察,学会分解艺术的构成要素,通过鉴赏培养敏锐的艺术直觉,进而激发丰富的生活感受。对于了解世界、培养综合素质来说,人们看到了、感到了、知道了,智力活动也是以感觉为基础,这里有一个认知的递进过程。生命感受和生活体验是艺术之源,也是认识和感知的本原,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不是生活在概念中,而是生活在鲜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艺术应该扬感性之长,补理性之不足,使人的认知合情亦合理,这正是艺术教育不可替代的意义。

  

  总之,艺术理论应该基于艺术本体,把艺术感受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所见与所感是艺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抛开艺术形象的视觉依据,艺术评论会成为“借艺术说事”的另一番道理。我们不能从“老八股”和“洋教条”的观念出发,把丰富、鲜活

  

  的感受变成枯燥而抽象的符号意义。应该倡导实证性的艺术研究,把理性认识在感觉中验证,眼有所感、情有所归、理有所依,这样才能对艺术创作、设计、鉴赏具有指导意义,为艺术教育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建设。

  

blob.png

  二、基于艺术心理的价值判断

  

  研究艺术作品既有客观分析,也有主观判断。我们需要探讨艺术行为的内在原因,如果无视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要,可能会引出有悖人性的艺术判断。

  

  视觉心理学认为,视知觉是客观刺激和心理反应的结果。人的艺术感觉是由眼前所见与过去的视觉经验整合而成,除了生理感官功能,还有长期的生活认知参与当下的感觉,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过程,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心理预期和理性认识的综合作用,艺术感受是对眼前所见与过去所知的综合反应。

  

  由于心理基础不同,对艺术的内容、形式与风格的爱好也不同,这就是艺术心理效应的可变性。这里说的艺术效应,不是单指作品的客观性质,也不是由主观认定,既非客观的物自体,也非主观的情本身,而是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观性与客观性在这里二元合一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美学长期纠缠的主、客观问题变得简单明了,美学走出了二元对立或循环论证的理论怪圈。

  

  一般来说,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本能、习惯、经验对艺术做出反应。例如,在活泼的形式与欢快的心情之间,有相对应的适宜性。当人们需要安宁的时候,简洁、有序的形式就成了装饰环境的最佳选择。阿恩海姆提出的“异质同构”论,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此外,由于每人的社会阅历不同,知识、观念与爱好也会因人而异,除了性格、性别方面的特点,还有在不同社会文化中滋生的社会心理基础,这是影响艺术的软环境。

  

  所以,应该用社会学的眼光观察社会生态对艺术的影响,理解历史文化在心理上的长期积淀。例如,在人性中有本能与社会性的矛盾,有感性与理智的冲突与融合,还有“异性相吸与同性相斥”引发的种种问题,因而才有人间的爱恨交加、悲欢离合诉诸艺术。研究艺术心理,一方面是探讨本能、性情在艺术中的表现,研究艺术的原始动机和感性体验,研究表现形式的心理效应。另一方面是研究在社会生态影响下的艺术心理特点,诸如在宗教艺术、消费文化、流行时尚背后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

  

  在艺术创作中有性情和欲望的催化作用,生活素材要通过人的心理感受、化解和改造才能成为艺术作品,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就像酿酒设备,它先吞进原始材料,通过温度和添加剂的催化作用才能酿出美酒,艺术鉴赏也是通过心理感受来实现的。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之间,人的心理一头连着自然与社会,这是人对现实的能动反应;在另—头连接着艺术形象和形式,这里有艺术表现的方式。如果忽略这个重要的中介作用,不研究创作欲望和动机,不明白受众的感觉和心理反应,就难以真正理解艺术。

  

  有人说文学就是人学,其实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艺术心理学就是通过了解人来认识艺术。研究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特点,研究艺术形象或形式引起的心理反应,认识艺术何以赏心悦目、调理心性,自然导向以人为本的艺术价值,这样还避免见物不见人的理论弊端。相反,在一些形而上的艺术理论中,有很多随意性的主观褒贬,常常任意发挥、翻云覆雨、“六经注我”,自以为是的观念成了理论依据。研究艺术感觉和人的心理原因,可以为价值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艺术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如果艺术不能以人为本、有益于社会,艺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总之,艺术为人所创造,而人要接受社会的影响,在艺术与社会之间,除了政治、经济、宗教的影响,还有人的能动作用,在三者关系中有艺术的心理作用贯穿其间。对于艺术来说,感觉中有性情和欲望的作用,这是自然的心理基础;生活阅历、功利观念、思想意识对人的影响,产生了艺术的社会心理基础,如果从艺术心理切入研究,可以找到打通艺术的外因和内因的便捷通道。

  

  三、基于社会考察的辩证方法

  

  如果说艺术的内因来自心理世界,那么社会生态则是影响艺术的外因,包括对艺术的正面影响和负面作用。我们要考察社会因素的影响,辩证分析艺术在社会关系中的变化,不能把艺术的社会问题与艺术自身问题混为一谈。

  

  历史上的艺术被宗教、政治、经济所制约,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是身不由己。在中世纪的欧洲,艺术内容和形式曾受到过宗教的严格控制,各国也一度把艺术变成应时的宣传工具。在市场经济中,商业利益成了新的驱动力,在文化产业和消费文化的背后,还有市场机制的操控之手。我们谈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艺术时,会想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杰出贡献,容易忽视美地奇家族在当时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敦煌壁画鸿篇巨制的背后,也会有类似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总之,艺术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其发展变化不仅是艺术自律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艺术是在两条脉络的交织中发展:纵向是艺术自身发生、发展的脉络,具有艺术传承的内在逻辑,这是艺术自律的经线;横向是社会对艺术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作用,这是社会他律的纬线,艺术就在这经纬相交的坐标中,相互影响、不断变化。

  

  在现实社会中,除了意识形态、民俗、文化的“软性影响”,还有来自权力体制的“硬性制约”。从艺术界的情况来看,管理体制、市场机制,以及相关教育体系和舆论宣传作用,是牵引艺术的三驾马车。虽然牵引的步调和方向不一致,都会直接影响发展的方向和速度。社会体制滋生了各种功利性要求,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异化——使艺术朝着异己的方向演变。

  

  一些艺术理论谈观念、论发展、判终结,形而上的意义有如空穴来风。其实,艺术观念也要借助话语权的影响,就像考官或评委的作用一样。话语权来自何处?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体制中。相应的权力机构和舆论工具,配套的艺术评价体系,都是社会体制的产物。考察一下艺术界不难发现,权力和金钱可以抬高艺术地位,商业运作和艺术炒作可以推高艺术价格,决定性的支撑力量还是来自社会体制。社会生态的巨大影响不可忽视,所谓艺术自主、自律的范围其实有限。

  

  需要补充的是,社会是通过影响人来影响艺术,人的心理必然留下社会的烙印,生存状态会对艺术产生直接影响。艺术家也生活在人间烟火中,他们要考虑谋生之道,也有功利上的追求,当职业艺术家为生存而创作时,谋生手段也会影响艺术追求。艺术家并没有绝对的独立与自由,艺术行为中有大量的非艺术的因素,诸如名利动机、从众心理、权威崇拜、市场心向等社会心理特点,都对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潮流的变化使艺术犹如百变女郎,行为和妆容都在随之变化。应该看到,社会功利与艺术良知很难同桌议和,人文价值与商业价值也难以两全,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反对艺术的功利性,但社会功利也有长远利益与急功近利之别。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艺术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从表面上看,是艺术的“生旦净末丑”在同台演出,背后还有社会的操控力量,因此,必须明白艺术的台前幕后,不能把艺术问题与社会原因混为一谈。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由矛盾双方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因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在艺术的各种关系中也是如此。小到艺术形式的整体关系,大到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还有艺术的风格流变,都是在特定关系中确定其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的。所以,艺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变化的规律,这就是艺术辩证法。

  

  我们不能用固有的观念为艺术立法,只能立足艺术本原,顺应辩证规律,分析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艺术在社会关系中的变化与发展,所谓“知其本而观其变”。如果说有什么通解艺术的方法,那就是辩证法;如果说有什么艺术之道,那就是艺术的辩证规律。我们相信,这个久经验证的“旧”道理,仍然胜过许多“新”的小聪明。

  

  应该反思艺术教育中陈旧的理论套路,同时也不能盲目依附外来观念。引进西方艺术理论是为了打开眼界和思路,但在异地移植时更要考察其学术背景,了解现实中的社会生态影响。否则就会像倒卖文本的二道贩子,用兜售概念来代替艺术研究,其结果是被观念牵着鼻子走,在邯郸学步中忘记了正常走路。

  

  四、结语

  

  改良艺术教育需要从基础理论建设做起,研究艺术自律的特点,关注艺术心理动机与视觉感受,考察人与社会的交互影响,分析艺术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加强这些基础研究,对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证了艺术研究的三个要点:直面可感的艺术形象,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面对社会影响的辩证分析,这是对艺术的客观性质、主观感受和社会基础,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限于篇幅,这只是一个粗略的纲要,还需要各种专题研究加以充实,笔者已出版的《艺术视觉心理学》论著,以及刚完成的《艺术社会心理学》书稿,已经对这三点进行了大量实证性研究,力图使理性认识在艺术感觉中印证,使基本原理在个案研究中得到分解。

  

  艺术理论教育应该开启人文精神,打通形而下与形而上的隔膜,用可靠的知识来替代空洞的观念,而不是用名词术语制造新的蒙味。艺术研究应该端正学风,立足艺术本体,研究人与社会,总结艺术实践中的道理,使艺术理论教育有效于艺,有益于人,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绘画艺术与人文主义

下一篇:探寻西方模仿艺术理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