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艺术理论研究促进各类艺术创作的繁荣——
全书共分十卷,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杂技、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十大艺术门类,共140万字。它所收入的论文,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我区艺术创怍研究评论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的论文:一是广西评论家所写的艺术理论文章I二是对广西艺术创作的宏观研究论文,三是对广西有成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可以说,这三方面的文章,能够从艺术研究的角度反映了广西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和成就,也体现了广西艺术研究的整体面貌和水平。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弘扬成就,探讨艺术创作特点、规律,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有着明显导向作用和实用价值。
纵观这套丛书十卷,在内容上尽管各卷由于其艺术特点不同而各具色彩,但总体上有着这样五个共同特点:
一是重视理论探讨,有着在艺术理论上的创造性的深化与突破。如“戏剧卷”中《重点剧场》一文,从当俞影视冲击下的戏剧危机入手,提出了“重点戏剧审美‘场的课题,指出:戏剧的本质,恰恰在于这个“场”字.它是一种审美主体(演员>和审美客体(观众)集于一体,相互作用、同步运动的审美创造。因而,戏剧的“场”,要强调三个同步,即: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同步性、形式的欣赏与内容的欣赏的同步性、艺术欣赏与艺术社交的同步性。戏剧只有由此生成独有的审美场,才能振兴。应该说,这一重点剧场的理论,是打破多年来戏剧固定滇出模式的倡导。“杂技卷”中《杂技:人的形体美的创造》从杂技表演的高难奇巧技艺分析入手,把杂技艺术归属于造形艺术,而不是技功艺术,既要利用不同艺术手段,创造可观可感的物我为一、灵肉一致的具体象形,就要让其在形与力、形与神、形与情、形与韵的整体关系中产生丰富的高尚的艺术美感。从而引伸出杂技艺术要以感情作为支点,把人的感情和精神溶入技巧之中,尽量发挥人的气与力的作用的发展方向,而“书法卷”中《形象的音乐》一文,则生动地把书法艺术喻为音乐美,由表面感觉上升为理性的本质加以把捏,文章认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而书法却同样是与人的感情情绪和精神、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书法创怍主体是无时不在将感情注入物化形态中,使书法的一笔一划都具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二是作出总结性的评述,对某种艺术创作的特点、规律以及经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和判断。如“美术卷”中《广西油画三十年之路》对油画创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作了分把整个油画创作面貌轮廓作了鲜明的展示,使人看到“油画民族化”乃是唯一的发展方向。“电影卷”中《毛泽东文艺思想在银幕上的显现》则把广西电影与全国电影事业联系起来加以比照,同时认真总结了有突破性的成就的获得表现。文章认为,广西电影创作突出成就有三:一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如《百色起义》、《周恩来》、《血战台儿庄》等,丰富和发展了电影美学纪实性的理论;二是民族题材影片如《布洛陀》、"《鼓楼情话》、《金沙恋》等,显现了从民族外部观照逐步转到对民族生存、发展的内部来探索民族自身价值的艺术突破>三是喜剧电影如《甜蜜的事业》、《顾此失彼》、《真是烦死人》等,找到了新时代喜剧的特征。又如“杂技卷”中《希望在于继承与创新》一文,概括性地评说了广西杂技艺术40年面面观,既肯定了杂技艺术节目的丰萬与更新以及多方面的变革,也指出在杂技艺术理论上研究与探讨不足,并对未来杂技艺术的创新提出了带有方向性的可行建议。
三是民族艺术研究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民族艺术论文量大、篇幅多,而且新观点、新课题屡见不鲜。如“戏剧卷”中的<壮剧三十年》、《壮族题材戏剧创作研究三题》、《谈少数民族戏剧走向》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和探讨了戏剧民族化和民族剧种戏曲化的新课题>“美术卷”中的《略论南方民族民间美术》、《壮锦图案简论》、《谈瑶族民族民间工艺》皆从新时代的审美观点,论述民族民间工艺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是民族勤劳、智慧的折光,更是以其淸新的格调、别致的色彩打入世界经济市场的途径。而“音乐卷”、“舞蹈卷”中关于民族音乐、舞蹈的论述,更为丰富与深入。在对民族民歌多声部现象探讨中,所提出的新论点、新课题可以说多为前所未有的,如民歌二声部中“终止大二度(K2)与差频原理”、“结构中的奇数集合”、“壮族羽调式民歌的特点及羽徵调式的同音转调”、“侗族多声部音乐构成的规律”、“仫佬族二声部创腔手法与特色”等等,都显示了民族民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而民族舞蹈的研究,则多在舞蹈的民族特征以及与民族文化关系之上,如<壮族舞蹈的多元性及其动律特征》、《壮族民间舞蹈的稻耕文化特点初探》、《瑶族长鼓来源初探》等,无一不在探求民族舞蹈丰富的内涵,这对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借鉴价值。
四是对艺术的研究,既揭示其时代特征,更考察其审美价值。如“戏剧卷”中《圆的艺术,艺术的圆》一文,把戏剧艺术本固有的圆的审美特征作了深入的揭示,指出“几乎所有的传统剧目都是一个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待淸楚的完整而圆满的故亊,大多数剧目的结尾也都是一个大团圆的局面”,即无圆•不成戏。这种以“圆”为审美特征的戏剧结构形式,恰是审美情趣之所在。而戏曲表演、舞台美术、舞台空间处理等,也都是在圆的艺术中形成。因而,“戏曲艺术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个以表现艺术为圆心的综合的艺术的圆”。这一审美特征揭示,对戏曲创作、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又如“书法卷”中《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一文,把书法的审美归结为情、势、形、神、书五个方面,这就明白无误地使书法欣赏有了审美的依据。再如“电视卷”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价值观与电视剧》一文,则以电视剧为具体对象,阐明了艺术的审美价值观从来都是以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为基础时,因而电视剧应该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为电视传播的前提。
五是评说了一批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老一辈艺术家的奉献精神,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如美术家阳太阳、黄独峰、朱培均,戏剧表演艺术家尹潘楚华,音枣家李志曙,书祛家李雁、帅立志,曲艺家满谦子,杂技艺术家周云鹏等,在有关卷中均有专文进行了评说。这些评说文章,不仅真实地记载了他们艺术创造、艺术造诣和艺术成就,叙述了他们所走过的艰辛而成功的艺术之路,更弘扬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总之,《广西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丛书》是一部很有实践和指导价值的书,它是广西第一部全面对艺术研究成果的集汇,也是对广西20年来艺术创作在理论上的总结,并在〜定程戽上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理论,是艺术创作、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一套参考书。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正如李振潜副主席在《序言》中所写:将会“帮助艺术家们更好地把握创作的方向,掌握创作的规律,推动艺术创作不断走向更大的发展与繁荣”。
上一篇:艺术理论的当代巴别塔
下一篇:地图人性化设计艺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