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世纪初期艺术的衰落
中世纪史称黑暗时代,到19世纪史学家与艺术家为其正名之后,一些学者认为,真正能称得上是“黑暗时代”的是中世纪初期的300年-400年。
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君士坦丁堡,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东罗马史称拜占庭帝国,其统治一直延续到公元15世纪。西罗马于公元五世纪遭到日耳曼人的侵略并最终灭亡,这是大动乱的时代,希腊罗马时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匈奴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北欧海盗,以及萨克森人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入侵席卷欧洲,战乱一直延续到公元800年。
在这期间,古典的希腊罗马艺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同时新的艺术形式也发展起来,这就是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
基督教艺术有着与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截然不同的特色,相对于它们的自然主义、写实风格以及对人性的强调,基督教更强调以单调肃穆平板的形象表现内在的观念,可以这么说,基督教的艺术――不管是建筑、塑像、绘画,都是基督教义的附庸,以传达教义为归旨。
在中世纪初期,艺术遭到毁灭性打击(拜占庭除外)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罗马后期的衰退堕落,人民消极悲观,崇尚自然之美的艺术之花开始枯萎
中世纪早期文化衰退严重,这不仅是蛮族入侵或者基督教文化专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罗马帝国和古典文明自身的衰落的必然结果。
罗马从盛期开始,城市商品经济就呈现出一派虚假的繁荣,罗马人的军事掠夺、横征暴敛和高利贷等非正常的生产制造了这种幻象,这个所谓的全盛时代只不过是一个消耗的时代,人们的灵魂和精神从古典主义的爱与和谐的勃勃生机中衰退。
后期的罗马帝国经济逐渐凋敝,昔日的开明与自由丧失殆尽,国家政治走向军事化和警察化的恐怖专制,暴政摧毁了人们的公民意识、政治才能、国家观念和爱国精神。一位基督教传教士评论说“罗马帝国境内,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同样地深陷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堕落深渊,通奸和酗酒都是时髦的罪恶,美德和节制成为耻笑的对象罗马人已经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勇气,而不配再生存下去。”[1]
罗马人后期的精神生活十分贫乏,他们将应该用作生产的资金消耗在了奢侈品上,富人挥金如土夸耀财富,鼓励下流艺术,而穷人因痛苦和失望则被推向了基督教的世界。在哲学方面,斯多葛派把事物的必然规律解释为有目的,有智慧的精神实体――世界理性,以普罗提诺(204年-269年)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在此基础上诞生,普罗提诺把宇宙的本体解释为“元一”,到奥古斯丁(354年-430年)时则认为人彼岸世界是死后享有的天堂,“通往天国的途径不是对理想的依持,而是只要信仰和意志就行了”,[2]从而将倍受痛苦煎熬的人们引导向基督教的世界。 艺术在罗马的发展也从古希腊的自然优雅走向了阴郁与深思。公元3世纪的罗马群雕《阿西利亚石棺》刻画了13岁登基,6年后被谋杀的皇帝戈尔迪安三世,他的周围围了一圈老人,年轻的皇帝瞪大的双目流露出强烈的渴望,老人一人指着皇帝,其他人的头转向别处,沉溺在思考中。他们宽大的袍子形成了单调的褶皱,遮住了他们的身体。“希腊雕刻追求的形体美完全不见了,作品着力表现的是各不相同的阴郁的面孔及其精神世界。帝国后期的雕刻与绘画,刻画的重点开始从外部形象转入内部思想感情,从肉体转向心灵,早年那些讲究人体比例匀称协调、整体由悦人色彩结合的各种技法逐渐被抛弃,从而为基督教艺术的流行奠定了基础……古代古典文化自身的发展依然预示了它的前行方向。”[3]
第二,蛮族的侵略与混战导致经济倒退,对古典文化的摧毁与洗劫导致文化艺术得不到继承与发展
著名的民族大迁移带来了日耳曼人的铁骑,日耳曼人是游牧民族,文化远远落后于罗马,他们“在精神上先后皈依了罗马的基督教,政治上却抛弃了帝国的统一,工业和商业遭到毁灭性打击,许多城市消失了,艺术和文学日趋衰落,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倒退到一种半开化状态”。[4] 西罗马灭亡后,西欧陷入了一片混乱:
中央政府的权力机构已不复存在,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陷入了全面的瘫痪, 全副武装的游牧蛮族成群结队地四处烧杀抢掠, 城镇被摧毁, 生灵遭涂炭, 经济生活被彻底打乱, 社会的文化水平急剧下降, 帝国后期就已经极度衰退的城市商品经济加速向农村经济转变,经济和社会生活退化为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而由各自分立的日耳曼诸王国构成的政治舞台,更是陷于不断的战乱动荡之中。这是一个无政府的时代, 一个以暴力为法则的时代。”[5]
经济的发展无从谈起,学校与教育制度被扫荡殆尽,大量的希腊文和拉丁文典籍在战火中毁灭、失落。马克思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中的哲学、法律和政治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6]
第三,基督教的建立,将其教义散播向欧洲每一个角落,艺术成为其宣传教义的工具 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3年颁布“米兰赦令”,不久,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在罗马衰亡外族侵略的混乱时期,基督教稳定了人们的灵魂与精神,并以扭曲变态的方式保存和延续了古典文化。当时有文化的人仅限于修道士,他们在传教的过程中把知识传播给了大众。在不断提高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理论化和哲学化的前提下神学家们对古典哲学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并予以重新的开发和利用,正如“奥古斯丁在他们(古典哲学)的学说里,发现任何与信仰一致的地方,他就采纳了它;发现那些和信仰相违背的东西,他就纠正了它”[7]
扭曲的继承和为教会服务成了这一时期文化艺术发展的特色,“宗教意识的高涨必然把人‘神化’,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逐渐排除生活的真实”。[8]中世纪的基督徒们认为艺术品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媒介,要具有思想性和精神性,他们通过平面化、象征化、装饰化的效果,来超脱时空与现实。人们的自信与尊严被原罪毁灭,中世纪的艺术堪称有史以来最为谦卑的艺术。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受到精神与现实的双重打压,他们的任务只是“通过各种视觉形式来叙述宗教的故事,将教义变得形象化。”[9]圣•奥古斯丁从神学观出发,基本上反对艺术,他认为圣画像在宗教的教育中没有多大的用处,只会使教义变得“不纯”,他认为罗马的世俗艺术是虚妄的,邪恶的,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智慧败坏人的道德与理性。他的言论成为了8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的理论支持。
拜占庭的历史自公元五世纪就与西欧走向不同的方向,它在政治经济上由于国家的稳定,一直发展得比西方繁荣,在艺术方面也是吸收了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加以结合当地文化、东正教的宗教精神以及东方风格样式,有了它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由于同样信奉基督教,在艺术形式上与西方在很多方面也是殊途同归,东正教的拜占庭禁止雕塑,埃及和波斯在此的影响尤其明显。“在拜占庭艺术的绘画作品中,个性化的特征受到抑制,巨大的眼睛和锐利的眼神,典型的拜占庭脸型给人以灵魂超脱肉体的感觉,人物的三维空间表现已为精神力量所取代。”[10] 中世纪艺术在8世纪以后逐渐形成了统一的体系,相对于古典艺术与文艺复兴以后的艺术来说,整个中世纪艺术在忽略人的现实生活与感情以及自由创造方面,确实是某种的衰落。 参考文献
[1]《世界文明史》 威尔•杜兰(美) 东方出版社 1999 上册 P1377
[2][3][4][10] 《欧洲文化的奥秘》 郑敬高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9 P82 /P75/ P93/P95
[5]《从古典走向中世纪的基督教》 耿亮 2001年9月第17卷第三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6] 《马克思全集》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1963 第七卷P400
[7]《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 范明生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P387
[8]《西方美术史话》 迟轲 北京青年出版社 2005,1 P54
[9]《西方美术十五讲》 丁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0 P82 2011-12-08
上一篇:博尔赫斯文艺思想简论
下一篇:高校体育有效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