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及主要层面
文章从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概述出发,阐述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指出公共艺术真正要起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作用,它的规划与设计必需考虑城市文化、城市环境以及城市建筑等层面关系,只有这样城市公共艺术才能协同打造宜人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一、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概述
整体性设计(holistic design)概念的提出最早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割裂,为强调空间形态的完整与功能的统一而提出的。这种观念认为城市是由不同的局部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美国城市规划师芒福德研究城市的第一个特色是整体论,他曾在他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而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这一联系必须将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用整体性设计来体现。整体性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整体的方式对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如不仅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所处的环境,还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从地理、气候等角度研究城市自然系统。二是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在城市中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使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三是整体性设计注重的是设计过程的整体思维,并将这种整体思维用到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中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在中国。但是,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下,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结合城市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介入城市环境与空间,并传承城市历史与文化,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与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二、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是指对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公共艺术与人等综合背景环境的整体性为目标,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背景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如图1)。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思维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把自然界作为系统考察的系统理论。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做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系统环境观的产生是由于70年代世界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的焦点与中心,并促使人们以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去衡量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动态发展等因素,以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的城市系统各部分之间,以及该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60年代末,当时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并从生态的角度寻求其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而实际操作起来概念却依然模糊。这有利于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目标,对现有发展模式做出理解与扬弃,以保持社会、经济、文化的有效发展。并且,其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长期稳定,将会很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资源共同发展与合理利用,任何环节的脱节与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目标的偏离,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注重整体性设计的原因。
(三)人居环境科学观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一个侧面去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面地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吴良镛在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明确指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②。吴良镛在著作中不仅构筑了一个学科的大系统,而且吸收了我国近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并在一些重要的规划设计实践中进行理性分析,运用综合融贯、协同集成的思路与交叉学科密切结合,以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探索人与居住环境相关的诸多问题。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它不仅仅单纯是某一城市的某一局部景观中的设计,而应把它纳入整个城市的环境,乃至整个城市所依存的大背景、大环境去进行研究和设计。
此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还包括技术策略、设计方法、设计运作实施的保障制度、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了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体系。
三、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场所为背景的文化现象,设置在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街道、广场和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构成某一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中心,在城市历史与文化呈现、空间形态、尺寸比例、色彩设计等方面均和周围环境形成协调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整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完整。
(一)城市文化层面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长期聚居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城市由于其自然环境、经济与政治等背景的不同,其城市文化和空间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地域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巨大转变时,城市的文化能表现出稳定性和生命力尤其显得重要。那么,城市的文化传统会积淀并保存下来,并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
近30年我国城市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沉浸在科学和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引以自豪时,却猛然发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所沿用的是西方二战后因急需快速重建而产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大多围绕经济展开,建筑风格也开始国际化,大拆大建使城市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与严重,我们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扼杀了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一座城市的空间特色发展,首先从其文化的内部结构和深层次中寻找根脉,发现规律,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环境层面
城市开放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政治体制的进步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放,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协作。公共艺术的设计只有与城市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一致时,才能营造具有人性化和审美情趣的、城市环境多样又可供公众参入与互动的共享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介于纯艺术与城市设计之间的艺术形式,它置于城市自然与人文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它关系到城市的个性、魅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公共艺术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所以使得公共艺术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城市花上千万元对一个小区进行开发建设,可能不会引起市民的关注,可在公共空间安置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可能会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是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中某一景观的一个部分,它还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所以,从城市大环境和城市系统的角度建立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和再现一件具体的实物,也不在于强调纪念或庆贺一个人及一个历史事件,而重在建立当下人与环境的一种新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回应,以促成可供民众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从多重性的意义上说,当代公共艺术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释放大众的才智与情感方面,的确可以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能
(三)建筑环境层面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很大的层面上要考虑艺术作品与建筑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相互间的比例尺寸、风格样式、文化传承和色彩等关系上。在城市的广场及各种现代综合建筑物围合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担负着在空间上的组织与连接的作用,并形成以公共艺术为中心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城市空间。由于新兴城市在建筑样式上和传统建筑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变,在使用功能上,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高大建筑、摩天大楼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这些建筑在材料上过多地使用混凝土和玻璃材料而使建筑缺乏生气,过于高大的外部造型和外部色彩在使用上的限制,使人在人为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与自在。公共艺术以它独特的造型、色彩以及和建筑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化解了现代建筑的冰冷。人们把这些艺术作品视作新城市中的一个部分,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筑设施的实用价值,而更多注重审美和各种设施在空间使用上的整体需求。
结语
我国的城市设计,从概念的提出到发展历程也就30年多年的时间,而公共艺术的设计与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在我国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这一文化现象并不鲜见,但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把它纳入到城市大的环境、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研究还很欠缺。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论与设计研究,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角度,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功能等单一视角远远不能解决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有宏观的视角,必须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利用系统环境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等大的角度出发,设计与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宜人公共活动空间,以缝合被高速城市建设所斩断的城市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真正从人和自然的角度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户外游息与审美诉求的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
作者:周秀梅 温庆武 来源:艺术教育 2014年11期
上一篇: 论数字插画艺术理论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下一篇:文艺复兴艺术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