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市场态”背景下当代苏绣包装艺术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1 15:49

  苏绣始于人们对身体的装饰,先后历经了从画身到纹身,再到画服,直至绣服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当代苏绣在市场态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苏绣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析其艺术特色,揭示当代苏绣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变迁过程中的生存和应用空间。

 

  1 苏绣艺术的肇始和流变

 

  “苏绣一词并非自古有之,它脱胎于吴地的普通刺绣技艺,通过吴文化的浸润、绘画艺术的影响以及各种刺绣技艺的融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最终在明清时期得以形成。苏绣从最初仅指苏州本地出产的刺绣产品,发展到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再到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手工丝织品,它的范围逐渐扩大的同时,其内涵也不断完善。苏绣由最初的纹身发展到画服,再演化为绣服,形制由简至繁,日臻完善。而其艺术样式也由最初装饰服装的图案绣演化为与纯欣赏之用的画绣共存的状态,最终苏绣形成了精、细、雅、洁的艺术格调。

 

  苏绣艺术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贯穿于宫廷贵族、文人墨客、市井百姓等各个阶层,展现出了不同的趣味与艺术语言。作为闺阁绣,它是闺媛们寄托情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在艺术风格上追求画绣之风,强调绣品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作为民间实用绣,它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注重的是实用功能基础上的装饰性;作为宫货绣,它从皇帝的朝服到后宫的炕垫,无不体现出精美华贵,同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

 

  2 苏绣艺术的当代嬗变

 

  苏绣艺术深受吴文化的熏陶,最终孕育出精、细、雅、洁的风格特征,其艺术美感又突出反映在了针法、绣工和题材等。苏绣艺术进入当代以来,正经历着从原生态市场态的蜕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苏绣艺术必须看清自己的角色,准确理解当代性的内涵,坚守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文化特质,并在创新中把握正确方向、尺度和途径。

 

  苏绣必须通过题材、针法、材料、艺术形式等各方面的综合创新来寻求与现代艺术、科技的结合点,以适应当代多元化社会的审美需求。进入当代,苏绣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实现了从日用品到艺术品的华丽转身,而今天它再次选择回归于服装等生活用品领域。通过形式与思想内涵、形式与技艺、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等途径,苏绣艺术在日用服饰、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诠释了实用与装饰性的高度融合。

 

“市场态”背景下当代苏绣包装艺术理论研究


  3 准确定位是当代苏绣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20世纪,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中,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和交流形成了新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趣味。包括苏绣在内的各类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销售、技艺传承等方面都遭遇了重大阻力。从苏绣艺术具有的艺术性与实用性来看,一方面,苏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物态形式,能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门实用艺术,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仔细研究苏绣的发展现状就能发现,它的艺术审美功能得到了较好地保留和发展,而实用的本位功能大大萎缩。尽管近几年苏绣艺术品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它毕竟只是满足了少数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民众关系的脱节。说到底,全社会对于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其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生活,应在定位中立足普通大众,实现苏绣艺术的健康发展。

 

  4 契合时代需求的苏绣艺术在当代应用中的表现

 

  当下苏绣艺术在多个领域中多管齐下,显露出了巨大市场空间。综合来看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在现代工业化环境中,人们逐渐厌倦机械化和标准化,转而追求个性化、手工化,在审美上出现了回归传统、自然的倾向。这种心理需求的转变正好与苏绣艺术的诸多特点相契合,于是,苏绣成为了人们精神慰藉的产品和文化符号。其二,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它们成为了当代艺术设计灵感和题材的源泉。而苏绣艺术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自然更被频繁的挖掘和运用。其三,这也是苏绣艺术出于当代自身定位的发展需要。

 

  5 坚持多元化的传承形式是当代苏绣艺术生机与活力的保证

 

  苏绣艺术在走过两千多年之后仍能保持着蓬勃生机,除了与它在艺术领域的不断开拓创新分不开以外,还得益于人才的薪火相传。无论是家庭式传承中母教女、嫂教姑的模式,还是名师出高徒的师徒传承,或是集中教育传承中的学院派教育和专业培训,都为苏绣艺术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这套体系将在苏绣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上继续发挥优势。

 

  作者:孙子迪 来源:中国包装工业(上半月) 201512

上一篇:惑与解:本科艺术理论教学中的对象性分析

下一篇:研究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中如何“翻转课堂”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