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源流和发展研究论文(共3篇)
第1篇: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古琴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2003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众多中国民族传统乐器中唯一入选的。古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使古琴的传承与保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古典的复兴,甚至“古琴热”。一时之间,学琴的人多了,各种名目的琴社、琴馆、培训班出现在街头巷尾,各种“大师”、“嫡传”也纷纷登场,古琴从“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局面,變成了时尚与噱头。但这一切却与古琴所代表的“大雅之尊”的精神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的不是对古琴的传承,而是损毁。
另一方面,政府对真正资助琴人、扶持琴社从事琴事活动的专项经费,以及提供更多活动场地方面的投入较少。对古琴传人的资助扶持也并不到位。有些古琴艺人因为游离在体制之外,没有医疗保险,一旦生病或者遭遇变故,境况堪忧。
鉴于以上一些原因,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呼吁古琴界加强行业自律,以传承优秀古琴艺术为己任
二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牵头,组织全国性的古琴学会
比如中国琴会、中国古琴学会、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权威机构和古琴专家,制定行业认可的古琴教学授徒基本守则,或者进行严格的古琴教师资格认证,从源头上严控,改变古琴传承与教学乱象。
三是筹建中国古琴博物馆
古琴虽然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古琴博物馆。建议以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古琴为基础,在湖南筹建中国古琴博物馆。湘楚大地是古琴的故乡,湖南省博物馆目前馆藏了五十三张古琴,是国内收藏古琴较多和质量较高的博物馆之一,在湖南筹建中国古琴博物馆有一定的基础。建成的古琴博物馆,将集古琴的展览、欣赏、研究、教学传承、民众推广于一体,为传承和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古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汤素兰
第2篇:关于古琴的五音正调研究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据文献记载其历史有三千多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人们常说琴乐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一座宝库,由于去古寝远,至今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是相当有限的。笔者虽习琴已近五年之久,但古琴的调弦定音、演奏取音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本人。本文中将对有关“古琴的五音正调”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梳理,便以加深本人对古琴的了解和体会。本文在博采前贤注释成果的基础上,略陈一管之见,谨作抛砖引玉之举。
一、五音正调的定弦法
其次,从搜集的现存史料来看,古代关于正调的定弦法。笔者认为古琴是以三弦为宫、一弦为黄钟,首先宫音的位置,如下图。正调是以一弦为宫还是以三弦为宫,在《管子·地员》中关于生律法的记载是先益后损的。即:“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微。(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上述各数是按弦的长短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就成了徵、羽、宫、商、角五个音。琴学家姜白石在他的《七弦琴图说》中,曾指出过正调以三弦为宫,三弦为宫音一弦为黄钟的定弦法古文献资料比比皆是,此处不一一列举。
二、五音正调的渊源与流变
五音正调的来源非常久远,但五音正调调名之矛盾——“商徵颠例,角调寄附而失位”,常令后世琴家疑惑。五音正调不像是一种名调体系的产物,如果从历史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其调名所隐含的衍变的轨迹就会渐露端倪。上古琴的定弦法,是以宫、商、角、徵、羽、少宫、少商为正调的,直到六朝陈仲儒的《琴用指法》,梁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也还是用宫、商、角、徵、羽、文、武来记七条弦序隋代以前的传统观念,调主要还是从其调高来确定的,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出于调式的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六朝时期已产生了后起的三弦为宫的正调调弦法,但弦名并未因之而改变,三弦名角而实为清角。琴五音调的传统,可以上溯到刘宋的相和六引,其矛盾则是由于不同时期的名调方式——古正调与三弦为宫为正调两种宫调体系相叠压之故。而当相和歌、清商三调渐衰微后,商调(清调)因不再合奏而失去了其原来的调高意义,就像后来的黄钟调实际是无射均一样,只保存了其定弦方式的特点了。这就是后世商调用黄钟宫奏出的原因了。
早期的五音正调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但如前所述,五音调调名之矛盾早已为宋、明的琴家所发现,五音调的曲目在流传过程中也不断地产生了音律的变化。到了清代的《自远堂琴谱》(1802)就依后世的宫调理论对五音正调作了全面的修订与整理,按五音相生的次序分为:宫调宫音、宫调徵音(原商调)、宫调商音(原徵调)、宫调羽音、宫调角音。五音正调发展至《自远堂琴谱》,五宫的痕迹已所余无几,到了这时,用朱熹所说“皆仲吕一均也,宫调乃仲吕宫,余仿此”(其商调仍然无法抹去其一弦为宫的性质)一段议论。把五音调解释为仲吕均的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这代表着宋代以来多数琴家的观点。
三、五音正调与十二律的关系
古琴十二律旋宫的传统方法,是从正调仲吕均起始,用“紧角为宫”和“慢宫为角”完成的。以正调为中心的五个调,除五音正调外,还有雄宾调、清商调、慢角调和慢宫调等,它们是怎转出来的?首先,看两个紧弦调:正调紧五弦,五弦是仲吕均的角音,角音紧一律,成了新调的宫音,就是把原调的纯四度角、羽变成新调的大三度宫、角。这个宫音的音高为无射,所以称作无射均,俗称蕤宾调,又叫金羽调。再紧无射均的二、七弦(八度关系),二、七弦本是无射均的角音,角音紧一律,又成了新调的宫音,这个宫音音高为夹钟,所以称作夹钟均,俗称清商调。再看两个慢弦调:正调慢三弦,三弦是仲吕均的宫音,宫音慢一律,成了新调的角音,就是把原调的純四度微、宫,变成了新调的大三度宫、角。这个宫音的音高为黄钟,所以称作黄钟均,俗名慢角调,因慢的第三弦古称角弦而得名。再慢黄钟均的一、六弦(八度关系),一、六弦原是黄钟均的宫音,宫音慢一律,成了新调的角音。即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清晰地看出,十二均只有此五种弦法。通过十二律旋宫法可以推算出正调的五音排列,及其余调性,要理解古琴的调弦定音,就不能不对古琴的律制有所了解。所谓律制,是以数理的方法来确定音乐中各音的精确音高及其相互关系的体制。可见正调与十二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借助十二律旋宫法,使我们清晰明了古琴的调性来源。古琴的五音正调是古琴定弦的主调,同时也是转换其他外调的基础,所以理清五音正调基本理论知识,是理解其他古琴调性的重要通道。
作者:李娜
第3篇:济南古琴在齐鲁大地的源流和发展
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在长达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不同风格或艺术特点的古琴流派。在古琴艺术史上,最早自成体系的流派,是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的浙派。各个派别都代表了各自的地域特点,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流派传承中的核心。一直到今天,有更多的琴派在形成发展。
说起济南古琴,或许大家会感到陌生,但其实并不陌生。说它陌生也许是因为在此之前并没有人这样去提到它;说它不陌生是因为济南古琴就在我们济南人的身边。那么,济南古琴到底起源何时,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这还要从诸城派古琴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起。
诸城派古琴是我国近代以来较为重要的流派之一,在我国琴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个古琴流派。诸城琴派是以山东诸城的王氏家族为起源,但却是以泉城济南为主形成发展起来的。诸城琴派的萌芽源于十九世纪初期,至今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建立诸城琴派的人是王既甫和王冷泉,他们二人都是山东诸城人。王溥长(1807—1886年,字既甫)推测他师从虞山派,王雩门(约1807—1877年,字冷泉)推说他师从金陵派,二人分别为诸城琴派的两个分支源头。王既甫的儿子王作祯(1842—1921年,字心源,他继承了其父亲的琴艺。二十世纪初期,王心源的学生王露(1878—1921年),字心葵,他的琴艺享誉了当时的琴坦。他本身天资聪颖,融合了虞山派和金陵派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奏风格。1909年王心葵到济南东流水组织“音乐传习会”传授古琴,开创了济南古琴的先河。他自幼学琴,并擅长弹奏琵琶,曾经远赴日本学习音乐六年。1915年回国后,在济南大明湖畔成立了“徳音琴社”,自此“徳音琴社”的成立,为诸城琴派带去了更新的发展,为济南古琴打下了基础,奠定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开创了诸城派古琴在济南传承的历史。
济南古琴是诸城派古琴的主流分支,主要流传在济南市及周边城市中,它地处齐鲁之邦,是山东省会所在地,人文发达交通便利,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在坐拥了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两大优势条件下,逐步传承发展起来。以王心葵为首的著名琴家为此留下了大量的琴谱文献资料,这些资料都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在经过后辈琴家的努力下,在古琴演奏和古琴教学上有所创新,对促进古琴的发展发揮了积极的作用。
济南古琴之所以被申报成立项名称,它的历史依据就是诸城派古琴的第三代传人王心葵。自他1909年来到济南传授古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中,济南古琴始终都是诸城派古琴的主流分支,代表了诸城派古琴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承谱系,代表性琴谱、琴曲和风格特点。只不过这些传承谱系,代表性琴谱、琴曲和风格特点,过去一直都是以诸城派古琴的形式出现而已。而如今这些代表性的曲风特点被一一列出,成为专项研究的项目,对于古琴文化的发展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19年6月,王心葵受到蔡元培的强烈邀请被聘为“北京大学乐理研究会”古乐导师,教授古琴、琵琶等民族乐器。而他的得意弟子詹澄秋全面继承和发展了王心葵的琴艺,活跃在齐鲁大地,承担了诸城派古琴在济南传承的重任。詹澄秋先生把济南古琴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在济南古琴的发展过程中,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第二人,即詹澄秋老先生。在那时的山东济南,诸城派古琴名家詹澄秋可谓家喻户晓。他是济南古琴开创先河的启蒙琴家,重要的传承人,也是继诸城“三王”(王冷泉、王心源、王心葵)之后,在山东地区最负盛名、最具代表性的一代琴家。詹澄秋,名智浚,字水云。因祖籍湖北襄阳,别号襄阳学人。他一生都致力于琴学研究,利用毕生所学,对济南古琴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我国古琴界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的恩师朱子易先生的回忆中,詹澄秋是一位对琴学有着极其严苛的治学态度的琴家。他随王心葵刻苦学习,全面继承了王心葵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清淡儒雅、音韵宽厚、刚中带柔、粗犷豪放。
那么到底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具有重要意义呢?在齐鲁大地深厚人文底蕴的影响下,诸城派古琴逐渐形成了古朴典雅、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济南古琴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这一点。而济南古琴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清淡儒雅、刚中带柔的新的风格特点,在当代的环境条件下又融入了一些现代气息,使之更加适合于普及和舞台表演。老一辈琴家对诸城派古琴的源流做了大量调查,当代学术界又做了深入研究,对诸城派古琴的传承脉络已基本形成共识。而诸城琴派的琴谱资料丰富多彩,主要有王心葵撰写的《琴学摘要》(“玉鹤轩琴谱”)、詹澄秋编撰的《梅云馆琴谱》,还有现代琴家朱子易编写的《古琴教程》等。此外,朱子易还打谱了《桃园吟》和《清夜吟》。这些都是济南古琴的代表性琴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现今济南古琴的传承人,我的恩师朱子易先生。朱子易先生(字云程,1938年出生),江苏金坛人,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传人,济南古琴的第三代传承人。1956年起拜在已故的古琴名家詹澄秋先生门下,跟随詹先生入室专门学习古琴多年,曾赠予他明琴一张。朱子易先生是一位特别和蔼可亲的老人,每每看到他都是一副从容淡定的神色。他生平经历传奇,几次改行,但他对古琴艺术的执着从未改变。现如今朱子易已到古稀之年,但他对古琴艺术的那种执着和态度,仍叫我们后辈人汗颜。作为济南古琴当代的主要传承人,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不但善于演奏济南古琴和诸城派古琴的传统琴曲,而且能演奏许多其他琴派的流行琴曲,还十分注重演奏风格的锤炼。朱子易在几十年的琴学教学生涯中,大量的积累了传统的琴曲和丰富的演奏经验,他不但继承了詹澄秋先生清淡儒雅、刚中带柔的风格特点,还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琴学的理解,融合了现代气息,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古朴苍劲、挥洒自如的个人演奏风格,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大绰大注、取音苍劲,而且对某些指法的处理很有山东的地方特点。
在先生看来,济南古琴的传承生命力不仅在于把原有的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下一代,而且在于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新的风格特色。比如,为了便于掌握和练习,他归纳了一套常用的古琴指法体系,在前人已归纳的基础上,将相近、相对的指法进行组合,用14句话涵盖了左右手的56种常用指法,使之变成更加规范化的系统。他还提出的吟猱分类处理的新方法,古琴中左手是体现琴人功力的主要标志,而吟猱更是体现对曲子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小吟”、“转吟”和“大吟猱”、“折猱”四种新概念指法。这样既保留了古人吟猱的原始韵味,又便于操作。更加突出了济南古琴的特点,在琴学研究方面是一种崭新的突破,也是济南古琴与时俱进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古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新发展,现今爱好和学习古琴的人日渐增多。我们为什么要强调风格特点的传承,是因为想要更好地保护古琴艺术这份宝贵的非物质遗产。但这种传承和保护不等于要墨守成规,而是要为了将来更广阔的发展。我们要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还要提倡流派之间的交流,借鉴吸收现代音乐的理念和方法。我也会勤奋积极的向先生学艺,争取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传承发扬我们的济南古琴。
作者:张满
热门论文
- 古琴艺术源流和发展研究论文(共3篇)
- 古希腊雕刻艺术发展与研究论文(共2篇)
- 河南民间艺术研究发展与作用论文(共3篇)
-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研究论文(共3篇)
- 古筝音乐美学发展研究与探讨论文(共3篇)
- 中药栽培的发展研究论文(共3篇)
- 物流配送发展对策路径效果研究论文(共3篇)
- 古希腊艺术的比较与影响论文(共3篇)
- 可再生能源构建思考发展问题研究论文(共3篇)
-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论文范例赏析(共3篇)
- 古埃及艺术特色影响与理念论文(共3篇)
- 北方民居装饰艺术研究特色论文(共3篇)
- 灯光装置艺术发展规范与分析论文(共3篇)
- 社会舞蹈和谐发展趋势及实践研究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