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应用发展策略探究论文(共4篇)
第1篇: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民间艺术资源发展研究
中原经济区所在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从远古时期到今天,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无数的社会变革与朝代更替,作为艺术形式的古代民间装饰品及赏玩品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掉,而是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在新时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发掘与保护,重新唤起了对传统民艺的关注。
一、中原古代文艺概况
(一)、中原的书法、美术及民间工艺
1.中原的书法
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产生和展有密切关系,五六千年前伏羲氏画八卦的依据则是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河图洛书,《易·系辞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从考古看,这一时期的孙旗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完整的刻画符号(陶文)。书法艺术逐步形成,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在金文和其它文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中原的绘画艺术
隋唐盛世,帝都洛阳成为全国画家云集的绘画艺术中心。隋代最著名的画家展子虔、董伯仁长期奉炀帝之诏在洛阳从事宫廷绘画装饰。唐代杰出画家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在洛阳道观、寺院创作了大量壁画。他在邙山上清宫的墙壁上画《五圣图》,妙绝传神,最为著名。他在洛阳的天宫寺、福先寺、长寿寺、弘道观等处,都有惊人的画作。
3.中原的民间工艺品
(1)洛阳宫灯
至于民间工艺,中原传统手工业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宫灯了。据说宫灯起源于汉代,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带进来的,最初为佛教用品,到隋炀帝时随着这个喜欢排场的家伙在洛阳广布花灯,才逐渐传入民间。建国初期,天安门上的大宫灯据说是中原艺人制作的,也叫洛阳宫灯。大而圆,有盛唐遗韵,气派而华丽,后来人民大会堂的宫灯也由洛阳特制,
(2)中原的民间雕塑
另外中原的民间雕塑也有悠久的历史,最为突出的是墓葬雕塑和宗教雕塑,在全国享有盛名。比较有特色的如:浚县“泥咕咕”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神秘而厚重,原始而瑰丽,古拙而概括,不断地吸引着专家学者的探源追踪。
(3)中原的唐三彩
另外,在中原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就是洛阳的唐三彩了,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褐、蓝、黑黄、绿、白、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唐三彩制作工艺复杂,以经过细致加工的高岭土作为坯体,用含钴、锰、金、铜、铁等矿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助熔剂。先将素坯入窑焙烧,陶坯烧成后,再上釉彩,再次入窑烧至800℃左右而成。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强,在烧制的过程中釉面向四周扩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绚丽而又自然的色彩。
(4)中原的剪纸
中原剪纸之所以广为流传而延绵不绝、经久不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原剪纸和民俗、民风关系联系非常紧密,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民俗艺术,在老百姓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一直到现在大家在四季节令、人情礼仪、婚丧嫁娶、室内装饰、刺绣花样等行为中,大都离不开剪纸艺术的造型。
(二)、中原的乐舞曲艺
(1)宫廷乐舞
洛阳宫廷乐舞可追溯到黄帝、帝喾时期。《山海经》等古籍记载,洛阳青要山为黄帝之“密都”,相传黄帝有乐名《云门》。《竹书纪年》等古籍记载帝喾曾居西亳(即洛阳偃师尸乡沟),他“使鼓人拊鞞鼓,击钟磬,凤凰鼓翼而舞”。
(2)西府调
中原是西府调的发源地,中原的豫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流派,最著名的当数马派艺术,马派艺术是以马金风为主的一批洛阳豫剧表演艺术家创立的依据流派之一,马派是豫剧舞台上从地域性流派发展到以艺术家命名的第一个艺术流派。
(3)曲剧
曲剧在清末民初起源于洛阳,因此又叫洛阳曲剧,解放后改称曲剧。曲剧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排名位于前10位,曲劇在中原及周边省份发展快,流传广,文化影响力大,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假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的话,曲剧就是我们中原的瑰宝。
二、中原本土民间艺术的特点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原民间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就中原民间艺术本身来讲,在其形成过程中,除了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外,还有许多新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首先,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历史性。
其次,中原民间艺术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
第三,中原文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第四、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中原民间艺术具有巨大的穿透性和活跃性。
三、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中,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民间艺术应该怎么样去带动经济的发展?我的看法是要从中原文艺入手,培植文化文艺产业,大打文化牌,让文化带动经济发展,让文化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原经济区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着力于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化,树立文化产业意识。
在第67届法国南锡博览会上,出现了“牡丹”飘香、“三彩”火暴的盛况既是例证。中原的牡丹书画、洛阳三彩、剪纸、年画、泥玩具等工艺品深受法国各界人士的青睐。在此次南锡博览会上,中原的民间工艺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振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事说明,文艺产业是有巨大潜力的,只要独具慧眼,开发到位,一定能产生意想不到效果。
(二)、发展中原民间艺术要抓住中原民间艺术的主体去做文章。
中原民间艺术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艺术范畴的各个方面,如果泛泛地去抓,势必事倍功半。正确的思路是“抓主干,分枝叶”。主干就是中原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线索,主干就是中原民间艺术发展史上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主干就是反映中原民间艺术水平的力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植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为此我们就要在旅游吸引力上下功夫,中原除了发挥“龙、关、白、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的作用以外,要在旅游资源的品味上做文章,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建立中原民间艺术博物馆,推出有轰动效应的精品。
(三)、发展中原民间艺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取胜,以特色立市。
在中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要树立特色就是生命的思想,要打造的文化品牌,就要抓住民间艺术方面的特色。我认为中原地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在文化向经济的传化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挥中原曲剧的作用。曲剧在清末民初起源于中原名城洛阳,因此又叫洛阳曲剧,解放后改称曲剧。假如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的话,曲剧就是我们中原的瑰宝,在实行“文创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发挥曲剧的文化辐射作用,通过来提高中原的文化品味、扩大中原的文化影响。
第二、发挥古典乐舞的作用。中原现存于民间的“十万宫廷乐队”是隋唐宫廷乐舞的“活化石”,应加紧对古乐谱的整理,加紧对接班人的培养,不要让这—“稀有的品种”在我们这一代绝了迹、断了挡。
第三、要重视对具有中原特点的传统工艺品的研究和开发。一是继续研制开发洛阳三彩的新品种。二是加大对仿古青铜器的开发研制。三是澄泥砚的生产和开发。四是启动中原的艺术市场,加大对民间木版年画的开发力度。
此外,像剪纸、宫灯、刺绣、粘毛猴、印染工艺、饮食工艺、花灯工艺等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着力培育几条文化产业链,去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用文化塑造城市,要广泛开展以广场文化为主体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命,鲜明而富有个性,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往往能超越一个城市的历史和规模,使之在对外开放中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
作者:王静一
第2篇:论现代设计中民间艺术的运用
前言
民间艺术全称是民间造型艺术,相对小众的贵族艺术,民间艺术更加符合广大劳动者的生活理念和审美需求,民间艺术品的取材主要是泥土、竹子等自然材料,制作方式以传统的手工为主,充分融入人民大众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不同地域人们对美好生活共同的追求。由于民间艺术审美特点与倾向上的独特风格,逐渐影响着现代设计中对艺术的表达,因此,为了让现代设计更具内涵,充分认识和研究民间艺术,即成为了一种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必然。
一、民间艺术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促进现代设计发展
民间艺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民间艺术正式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在汉代。汉代把中国悠久的艺术历史划分为四种,分别是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宫廷宫廷以及文人艺术。在历史上,民间艺术是有别于文人、宗教和宫廷艺术的。民间艺术是劳动者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艺术,有非常浓厚的地域色彩,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所体现出的民间艺术也是各具特色的。严格来说,民间艺术是艺术起源的基石,正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用勤劳与智慧,集民间审美创新之思,首先进行了民间艺术的探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就包含了民间艺术的特点。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封建社会建立之后,民间艺术的审美,集中在对美好生活吉祥寓意的表达上。而新中国成立至今,民间艺术则呈现了“求全、求大、求活、求美、求變”的审美特征。纵观中国众多民族在共同发展中形成的悠久历史,从中可以看到不断积累中的中国民间艺术资源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形式促进了现代设计不同层次的发展。
民间艺术主要在五个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这样的价值非常值得现代设计不断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现代设计工作者不断创新,让现代设计出现质的飞跃。
第一,民间艺术的时代审美性价值。在时间不断流逝中,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被人们保留下来,让人们可以在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民间艺术对历史进行研究和感悟。民间艺术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有许多具备原始形态的艺术品被完好的保存下来,让我们在进行艺术研究的同时,更加了解历史的发展以及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这就是民间艺术拥有的独特的历史价值,这样的价值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民间艺术的淳朴直率性价值。劳动人民通过想象对民间艺术进行创作,这样的民间艺术体现出的人民直率的性格和朴实的思想,所具备的艺术内涵给各行各业专业的艺术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让专业艺术能够在发展中同时具备非常朴实的艺术思想,对专业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三,民间艺术的功利文化性价值。民间艺术经济文化的价值主要是针对现代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具备悠久历史而又别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中国收集一些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具备地域风格的民间艺术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这样的情况让民间艺术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
第四,民间艺术的文化深厚性价值。间艺术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为人们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劳动人民在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时,运用的不同的思想形式来进行语言表达,历史逐渐变迁赋予这样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深厚的文化韵味,让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中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历史研究提供众多具象化的研究资料[1],促进历史研究不断进展。
第五,民间艺术的审美实用价值。民间艺术具备较强的实用功能,基于民间艺术是劳动者进行研究创造的特性,在劳动者自身生产生活需求进行创造的时候,民间艺术就被赋予了实用性的艺术价值,具备较强实用性艺术价值让民间艺术能够更好的为现代设计所应用,促进现代设计中的设计形式和设计特点更具艺术韵味。同时民间艺术实用性的艺术价值能够让民间艺术在时间不断流逝中源远流长,促进文化艺术不断发展。
二、现代设计中关于民间艺术不同的思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工业模式不断进入到中国,中国正式进入规模生产的时代,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让我国传统独特的民间艺术受到很到程度的冲击。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源起于西方,起步阶段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而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并且现代设计在形式上体现出的风格基本上以西方设计为主。在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让现代设计更具中国的特色,为了让现代艺术更具中国本土的特色,逐渐各个领域的现代设计者开始着眼于民间艺术形式的探索,但是关于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在现代设计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想法主要有三种。其中“民间艺术研究对现代设计毫无用处以及在现代设计中要处处应用民间艺术”这两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必须在考察民间艺术同时分析它具备的特色进行适当的应用,从而让现代设计更加符合中国的审美,让现代设计逐渐冲破传统以西学为主的桎梏,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加具备中国独特的艺术魅力[1]。
三、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理念
1.结合民间艺术中的色彩配比进行现代设计
理论上,现代设计创作中民间艺术的色彩配比相较西方而言,更加适合中国人的审美,并且民间艺术品在选材上更加趋向于自然。进行现代设计创作时可以对民间艺术中色彩具备的深层含义进行引用,通过对民间艺术中色彩的使用,来表达现代设计中不同的设计含义和设计理念[2]。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文化历史中,人们对颜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中国不同的民族中颜色具备的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民间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感知逐渐根据不同的色彩搭配创作出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民间艺术品,逐渐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传承。这样具有区域特色的色彩配比如果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现代设计会因为这样独特的民间色彩文化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2.研究民间艺术中对形与意的关系,进行现代设计创作
民间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源远流长,并且能够一直保持传统的艺术形式,归根结底,是由于民间艺术中“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民对“意”进行不断具象化的想象[8]。民间艺术中的形与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主要是由于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形成源于广大劳动人民在艺术创作中赋予作品统一的美好愿望,其二是因为在劳动中固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民间艺术具备固定性。究其理论而言,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能够达到形与意的完美统一,促进现代设计不断发展[3]。
3.充分汲取民间艺术精髓不断完善现代设计理念
中华文化传承千年,博大精深。民间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凝聚了我国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在现代设计中,不断的汲取民间艺术发展的精髓,让现代设计体现出更加饱满的思想和情感,促进现代设计理念的逐渐走向成熟。民间艺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道家以及儒家的思想,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实现现代设计的本土化和大众化,所设计出的作品必须符合人们群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必须对重视民间艺术中存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让现代设计理念在与民间艺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冲破传统,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作品[4]。
四、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在现代设计创作中进行民间色彩的解读
中国的现代设计,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的形式更趋向于西方,使得中国现代设计的本土化程度有待提高,为了创作出更符合现代设计的作品,必须注重在现代设计创作中研究民间艺术具备的色彩形式。为了更好的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必须对民间艺术加强了解,例如,中国民间艺术中每种色彩所代表的意义都各部相同,没有西方所谓的冷色调和暖色调,民间艺术的色彩形式更注重不同色彩的统一和色彩融合中带给人们的感受。例如,红色在西方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血腥、暴力以及邪恶,在这样的颜色中体现出一种非常不祥的场面,词性属于贬义词。但是红色在中国更多时候代表着一种喜庆而欢乐的场面,并且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红色是辟邪和吉祥的象征,另外体现更加明显的是白色,英语中白色代表的是纯洁无暇,西方文化中白色经常出现在婚礼中,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通常把白色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所以,在現代设计中,要注重对中国民间艺术中色彩的解读,让现代设计更具民族特性,逐步向本土化发展[5]。
关于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设计者可以在进行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赋予民间艺术色彩以全新的含义,在现代设计不断体现出本土化的特点中又能够具备时尚的理念。例如,在某次设计展览中,设计者研究了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红色所代表的意义,并在设计中运用大红色为主题,充分运用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让设计更加符合中国的理念[6]。
2.利用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意义,进行现代设计
中国民间艺术中许多都具备非常深厚的内涵以及象征意义。在民间艺术不断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来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民间艺术中玄鸟的艺术作品就来源于民间神话故事中的“天命玄鸟”;另外人们为了表达对于天地阴阳变化思想的崇拜之情,逐渐民间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了鱼形的配饰[4]。为了让现代设计更具有民族本土化的特点,必须把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意义充分的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才能让现代设计更好的进行发展,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某公司为了让公司的标志体现出更多的传统文化特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佛教八宝之一的八吉祥造型,让公司的标志具备了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美好意义,让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力量中和了这种设计中过多的商业气息,让现代设计更具亲和力,与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人们快速的接受新生的事物[7]。
3.在现代设计中充分应用民间艺术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在现代设计中,必须注重民间艺术内涵,让现代设计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感情,在不断进行民间艺术应用的过程中,改革和创新思想,冲破以西方设计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让现代设计更具中国特色,符合时代的审美追求[8]。例如,苏州博物馆是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同时也是完美的现代设计与中国民间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有非常独特的见解,这也促使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在具备时代特色的同时又散发着非常浓厚的民间艺术底蕴,让苏州博物馆在众多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受到世界的瞩目[9]。所以,在进行现代设计作品中要注重对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的解读,只有在现代设计中逐渐融入民间艺术的精髓,中国的现代艺术才能实现独立,有效摆脱西方文化的桎梏,达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统一[10]。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必须为围绕民间艺术展开探索,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改变现代设计中对民间艺术片面的思想,对民间艺术进行开放式的研究,积极探索在现代设计中对民间艺术的应用形式和应用方法,通过对民间艺术的不断应用,让民间艺术更好的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完善现代设计理念,促进现代设计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余家锐
第3篇:浅谈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内容极其丰富,喜爱歌唱一直是畲族人的民俗。无论是在田间,还是茶余饭后的小憩,无论是谈情说爱的浪漫中,还是婚丧喜庆时,畲族人民都会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希望、爱恨情仇。这些表达地思想情感内容,都可以在现如今传唱的歌曲中感受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民歌发展面临危机。
一、畲族民歌发展的文化背景
(一)民族的起源与图腾。畲族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作为民族发祥地,据说畲族的祖先就葬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也就成为了民族的起源,也是畲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至于民族的图腾,我们很容易在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看到。例如:姑娘们的头饰,是以凤凰的花样形式,结婚的时候,身穿凤凰公主服饰,这些都是为了纪念祖先。
(二)传统习俗。畲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从一出生百天的过关仪式到16岁成人礼,以及婚礼、葬礼、祭祀等仪式和逢年过节,都伴随畲族民歌。例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除了纪念先祖外,大家聚在一起歌艺交流,培养感情。当然在畲族的婚俗中,民歌更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男方去迎亲的路上唱《度亲歌》,女方在路上唱《拦路歌》。
(三)生态环境与生产劳动。畲族主要生活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广大山区,在这里气候比较湿润,生态环境比较不错,可以种植水稻,同时这里生产茶叶以及名贵药材。畲族人生活艰苦,非常勤劳,大多数人生活在半山腰。当然在畲族人民在劳动中也离不开民歌,好多民歌产生于辛苦劳作中,歌词中饱含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例如:在《做田歌》都深情地表达了畲族人民种田劳动地喜悦之情。
(四)语言文化。畲族拥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民歌就是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是畲族人民智慧的彰显。畲族民歌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目前畲族民歌现存“小说歌”的手抄本就有130本。
(五)社会教育。畲族的社会教育中包含很多,这里简单说一下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导者,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劳动知识的传授者。畲族民歌就是教育的最基本教材。孩子们主要是通过唱本,通过学习歌曲、练习歌曲、会歌的一系列过程来逐步习文识字。畲族民歌包括历史传说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内容。例如:在《祖宗歌》讲述了畲族的历史。
二、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内容
畲族有悠久的历史。“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最迟在7世纪,畲族就已经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
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
(一)儿歌。儿歌又被称为是细崽歌,主要是讲述童年生活乐趣,一般畲族小孩从学话就开始接触儿歌,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唱一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儿歌。
(二)历史传说歌。历史传说歌顾名思义就是记载着畲族地起源以及发展,记录每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令后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并且对于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进行学习。例如:流传最广泛地唯属《高皇歌》,全歌四五百行。
(三)情歌。在众多畲族民歌中,情歌是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普遍的民歌。情歌一般都是通过事物作为衬托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爱。如《同心歌》深情表达男女之间的相互思念,希望一起相守一生的美好期待。
(四)婚俗歌。婚俗歌又称作嫁女歌,也就是作为举行婚礼中必唱的歌曲。婚俗歌曲有近2000首。婚俗歌是由娶方赤郎、行郎、嫁方女歌手进行对歌。对歌贯穿酒宴前、酒宴中、酒宴后。
(五)劳动歌。辛勤劳动一直是人民的优良传统,畲族人民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生产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渴望丰收。例如:《二十四节气歌》就是告诉人们要按照节气进行耕种,勤耕细作,争取大丰收。在《种田歌》讲述男女一起勤耕细作,一起共同劳动地和谐美好。
三、畲族民歌的传承思考
畲族民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民歌活动,文本媒介等进行流传。现如今由于民族语言被破坏以及传承过程断裂,畲族民歌出现了严重地传承危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并且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畲族民歌,我们可以从传承主体、形态,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继承。
四、结语
畲族民歌作为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进行继承。畲族民歌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起源、生态环境、传统习俗、社会教育等文化背景,通过这几方面的展开,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畲族民歌。本文我们了解到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多开展针对畲族民歌的活动,建立畲族民歌音樂档案资料库,使后人们有机会去了解畲族民歌,从而达到继承流传的效果。
作者:温淑平
第3篇: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策略探究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一颗奇珍异果,是劳动人民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乡土人情。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著名全国的“莆仙戏”,传统特色的“莆仙游灯”,最有特色的传统节庆小吃“莆田红团”……如何立足本地,充分挖掘、利用莆田特有的本土资源,把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相结合,让幼儿走近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美?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梳理并形成了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活动融合的最佳策略如下:
策略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欣赏民间艺术的精髓
1.依托节庆民俗活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积淀了丰富的岁时节日风俗,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本土民俗节日的传统文化,我们和幼儿共同走进家乡节日文化。如:具有民俗特色的“莆仙游灯”,一盏接一盏,仿佛是一条火红的蟒蛇,在山间小道上盘旋游动,极大吸引了孩子。为了感受家乡游灯的特色美,我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请家长带孩子一起走进热闹的灯节,最大限度地体验和感受浓浓意蕴的“莆仙游灯”文化。引发幼儿多通道的参与:赏花灯、画花灯、闹花灯、做花灯、游花灯……发现花灯的造型美、色彩美、图案美,体验家乡独特的民俗风情。
2.利用本土饮食文化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佳话,莆田特色小吃也不例外,我们引领幼儿共同走进莆仙饮食文化。如:兴化米粉、江口卤面、石室岩煎粿等风味饮食名声远扬,莆田红团特有的造型、色彩、纹样,红火美观。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了解“红团”来历、探索“红团”图案、体验“红团”制作、品尝“红团”美味,让幼儿走近红团、感受红团、欣赏红团,在尝试“红团”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还学会了包、团、揉、搓、捏等各种美术技能。
3.围绕本土特色资源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莆田是全国著名的“戏曲之乡”,莆仙戏是“我国南戏的活化石”,它历史悠久,极具家乡特色。戏中有趣的场景、精彩的动作和悦耳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特意借来莆仙戏服装、道具,和孩子一起欣赏莆仙戏曲《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模仿戏中角色动作,请莆仙戏艺术团的演员给孩子们现场上妆、表演等……在与莆仙戏亲密接触全过程中幼儿感受到莆仙戏的韵律美、节奏美、动作美和服饰美。
策略二:结合园本主题活动,体验民间艺术的快乐
民间艺术是所有艺术的母本艺术,是最具生命活力的艺术。将民间艺术与幼儿美术相融合,让幼儿置身于民间艺术浓浓的氛围中,切身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1.创设富有审美艺术的主题环境
在环境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能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主题活动《吉祥猴年》中,我们通过主题预告,发放问卷,请家长和孩子一同走进猴年。欣赏、观察猴年的年画,与猴子有关的传统手工艺,并以照片、实物的形式展示,布置成主题墙,让优秀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引导幼儿回忆再现民间艺术美,初步感受我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2.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主题活动
喜闻乐见的,富有民间气息的民间艺术,能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感性经验往往能够让活动更深入,更直观。如《十二生肖——虎》主题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虎面肚兜寓意深远,孩子们爱不释手。通过观察,发现这些虎头图案以王字为中心,相互对称,造型奇特,艺术表现力和想像力非常丰富,幼儿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他们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各具表情的虎头,用艳丽的色彩来装扮制作虎头鞋……活动中,不仅凸显了本土民间艺术的特色,而且体验到劳动者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
策略三:结合网络绘本资源,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
对于民间艺术的学习,我们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但仅仅停留在日常的民间艺术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那些具有民间特色的作品,我们还结合网络绘本资源,通过阅读、欣赏等形式展现给幼儿,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和丰富多样。如:我国陶艺自古以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了丰富幼儿知识面与生活经验,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泥火传情——少儿陶艺表现及作品赏析》《幼儿园民间泥塑艺术》等绘本,从中挑选了一些浅显易懂、具体形象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尝试,运用捏、压、连接、团、刮、抹、按等掌握陶艺制作的技能,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美。
策略四:挖掘社区家长资源,提高民间艺术的表现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多次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领会到:“民间艺术的根就在民间,家长与社区资源是民间艺术的根源”这个道理的内涵。所以我们更注重挖掘民间艺人的资源,邀请了家长艺人的介入,如包红团的能手是东东的奶奶,刺绣的艺人是王依凌的奶奶,雕刻的艺人是晓岚的爷爷……家长的双重身份,使得社区艺人的资源让幼儿园教育得到共享。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是与幼儿园课程密切相关的,它是渗透在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将美术活动与民间艺术相融合,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把美术教育提升到文化教育的层面,有效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幼儿接触不同地域、社区的美术文化,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对培养多元化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