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的理由
发布时间:2015-07-09 09:15
【论文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参与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是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需要向社会的公众靠拢、向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靠拢,承载公众的共同经验与记忆、体现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与公众真正产生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才可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外来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艺术的设置应该以少数精英意志为依归还是以体现公众需求为考虑;应该强调公共性还是艺术性,两者的冲突与矛盾一直是公共艺术辩论中最有争议的议题。
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条件
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体现出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孙振华先生说: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将没有公共性可言,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因此,怎样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就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公共空间,一般地讲,就是广大市民自由进出的,进行相互交流,休闲娱乐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关系等活动的室内外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在这个空间和场所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进来,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
与西方社会相比,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公共空间的。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封闭压抑,城墙与院落的建造,都是阻断式和包围式的,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决不轻易对外公开,更不能与人共享,这样的结果是彻底消除了大众参与行政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广场的功能仅限于教化与宣传的场所,而忽略或不提供大众交往的条件。在很多特大广场上,仅有一座明显的高大纪念碑,而不提供座椅,使大众置于只有景仰的被动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史诗性叙述的时代已经过去,高大宏伟的纪念碑开始从城市中心逐渐退出,公共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实施的场所从城市中心扩展到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可能是一个站台、一个平凡的社区、一个不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街道、一个能与公众相遇的任何地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美的共鸣与感动。
三、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理由
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公众合作互动的产物,作品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众的参与。在公共艺术中,艺术家要从个人的风格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切入点。这不是艺术家向公众的妥协,更不是艺术品质的降低。因为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作品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公众也在作品的影响下慢慢成熟。而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也能促使公共艺术作品的更好实现。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公共艺术作品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一九八二年卡塞尔文献展上,约瑟夫·波依斯的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无疑是个旷世巨作。波依斯要在卡塞尔种植7000橡树,并在树旁安放一座花岗石砖,之后他广泛发动市民出资来参与这项活动,每棵树500马克,申请人将会获得一张捐款证明和一张由波伊斯签发的植树证书。波伊斯在开幕式上栽下了第一棵橡树,希望在5年后的下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种下最后一棵。现在的卡塞尔市,几乎随处可见树木,卡塞尔有了一座生长着的社会雕塑。他的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以及每个个体必须身体力行。正如他所说:我们需要社会艺术的精神性泥土,通过它,让所有的人变成创造者,能够掌握世界。
另一位华人女艺术家叶蕾蕾用了19年的时间,以艺术的方式改变了美国费城一个原本被毒品和犯罪笼罩着的贫民窟。从1986年开始,叶蕾蕾在北费城贫民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她首先带领着孩子种树,然后在更多人不断的参与之下建造了一个园林。那些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的人私下跟她说:当我完成那些作品时,听见别人对我的赞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严,那感觉实在太好了!在与叶蕾蕾一同改造社区的过程中,这里的人已经学会了自己改造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些公众自觉、自愿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在公众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公众的意愿被充分尊重,公众个人的记忆与群体的记忆交叉、融合,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体现了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
四、结语
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面对公众以前就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公共艺术成功还是失败的结论是开放的,社会公众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最后的评判者,只有在互动中,在与观众的接触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后完成,同样,这也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
【论文摘要】公共艺术是现代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需要向社会的公众靠拢、向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靠拢,承载公众的共同经验与记忆、体现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与公众真正产生良性的沟通与互动,才可能真正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外来概念,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艺术的设置应该以少数精英意志为依归还是以体现公众需求为考虑;应该强调公共性还是艺术性,两者的冲突与矛盾一直是公共艺术辩论中最有争议的议题。
一、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条件
公共艺术的关键在于作品是否体现出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孙振华先生说:公共性的前提是对每一个个人的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是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肯定和尊重。没有这些前提将没有公共性可言,也没有公共艺术可言。因此,怎样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就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公共空间,一般地讲,就是广大市民自由进出的,进行相互交流,休闲娱乐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关系等活动的室内外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在这个空间和场所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参与进来,就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表达各自的意愿、交换彼此的观点。
与西方社会相比,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公共空间的。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封闭压抑,城墙与院落的建造,都是阻断式和包围式的,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决不轻易对外公开,更不能与人共享,这样的结果是彻底消除了大众参与行政决策和公共事务的可能。一般情况下广场的功能仅限于教化与宣传的场所,而忽略或不提供大众交往的条件。在很多特大广场上,仅有一座明显的高大纪念碑,而不提供座椅,使大众置于只有景仰的被动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史诗性叙述的时代已经过去,高大宏伟的纪念碑开始从城市中心逐渐退出,公共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实施的场所从城市中心扩展到城市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它可能是一个站台、一个平凡的社区、一个不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街道、一个能与公众相遇的任何地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生美的共鸣与感动。
三、公众参与是公共艺术存在的理由
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公众合作互动的产物,作品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众的参与。在公共艺术中,艺术家要从个人的风格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切入点。这不是艺术家向公众的妥协,更不是艺术品质的降低。因为公共艺术始终强调公众的参与,作品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公众也在作品的影响下慢慢成熟。而公众审美情趣的提升,也能促使公共艺术作品的更好实现。在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里,关于城市文化的记忆才能真正被凝固下来,公共艺术作品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
一九八二年卡塞尔文献展上,约瑟夫·波依斯的作品《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无疑是个旷世巨作。波依斯要在卡塞尔种植7000橡树,并在树旁安放一座花岗石砖,之后他广泛发动市民出资来参与这项活动,每棵树500马克,申请人将会获得一张捐款证明和一张由波伊斯签发的植树证书。波伊斯在开幕式上栽下了第一棵橡树,希望在5年后的下一届卡塞尔文献展上种下最后一棵。现在的卡塞尔市,几乎随处可见树木,卡塞尔有了一座生长着的社会雕塑。他的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以及每个个体必须身体力行。正如他所说:我们需要社会艺术的精神性泥土,通过它,让所有的人变成创造者,能够掌握世界。
另一位华人女艺术家叶蕾蕾用了19年的时间,以艺术的方式改变了美国费城一个原本被毒品和犯罪笼罩着的贫民窟。从1986年开始,叶蕾蕾在北费城贫民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她首先带领着孩子种树,然后在更多人不断的参与之下建造了一个园林。那些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的人私下跟她说:当我完成那些作品时,听见别人对我的赞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做人的尊严,那感觉实在太好了!在与叶蕾蕾一同改造社区的过程中,这里的人已经学会了自己改造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些公众自觉、自愿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在公众参与、交流的过程中,公众的意愿被充分尊重,公众个人的记忆与群体的记忆交叉、融合,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体现了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与态度。
四、结语
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面对公众以前就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公共艺术成功还是失败的结论是开放的,社会公众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最后的评判者,只有在互动中,在与观众的接触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后完成,同样,这也是公共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
下一篇:浅论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