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9 09:18
内容摘要:本文以分析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造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流失和变质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表征;同化
现在,愈来愈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在这种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是否还能够流传后世?是否还能得到具有原创精神的创作发展?这都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对此尴尬处境从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试图以此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在当代的际遇
民族服饰(包括日常着装、节庆着装、礼仪着装等)形态受制于传统规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些独特的服饰除了具有继承传统和美学文化的延续功能及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标示作用——对外区分民族类别,对内表现本民族内成员间的关系,以符号的形式传达有关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会阶层与地位、年龄、有关社会功能与道德的性别角色、婚姻状况、地域、宗族、宗教、节庆时的专职功能、美化、引发情欲、幻化功能等。例如,哈萨克族的姑娘出嫁时,帽子的正前方饰有一排串珠垂吊在脸前,作为新娘的标志,要在婚后佩戴一年。而基诺族的未婚男子要在包头上饰彩色绒线球。wWw.lw881.com侗族人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中,要全体肩披“伦织”以示不忘祖先。根据地域和服饰特点不同,瑶族又有“盘瑶”、“蓝靛瑶”、“八排瑶”等分别。
然而,当这些通常产生于农业经济中,由少数个体所构建的相对简单的“小集合”秩序,接触并融入到更为复杂而广泛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后,以上提到的服饰文化表征功能就会部分瘫痪。在文化间的适应与同化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主动抛弃本民族的外观标示,同化在大社会的主流文化里。
人们以服饰和织物为具体表现载体,把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表达于其中,通过感官的方式反映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但是民族内部的个体要设计出某一特色款式,使其内容与形式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并取得本民族内部的共识,从而取代或发展原有的传统款式,却是相当困难且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有些民族中还会受到宗教信仰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一直以来是沿袭多于变化的。在当代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是难以维持的,各民族在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开始对本族服饰品在科技、美学、道德和仪式形态方面做出调整。在面料和材质的运用上不再只局限于传统习惯,工艺制造由手工单件的作坊式发展为大机械化批量生产,色彩搭配和款式调整更多考虑目标销售群体的审美需求。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美学符码被混合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交换价值。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有的民族道德及仪式形态变得不再非常重要。
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卖给观光客的产品和本族人自己穿用的传统民俗服饰还是有区别的。这些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本身就给广大的消费群体以视觉与意识上的误导,许多传统意识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这些新鲜而通俗的制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作为收藏和装饰品被束之高阁,造成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意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能也得不到发展。
二、宗教信仰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虽然在封建王权的禁锢统治结束之后,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履行着区分他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坚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职责,但在不同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不尽相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对本民族内部生活有所保留,比方说在禁忌、联姻等方面,不会轻易受外族文明的同化,对于接纳异族人为本民族成员会表现出顾虑和抵触情绪。而在当代生活中,多数个体信仰佛教的满族人在以上方面就不会体现出统一的排异性,并在清朝以来的多民族杂居中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宗教已不再是指导精神生活的惟一信念,宽松的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也日渐甚微了。当灵魂逐渐衰萎,肉体也会萎靡不振。从某种角度看,宗教力量的减弱解释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服饰和工艺制品的穿用不再重要的原因。
三、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发展下去,来自家庭、部族和宗教等有关民族文化教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来自外界的影响正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以手工艺见长的工艺美术种类面临失传。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民族工艺制品和生活用品由基于使用或寄托情感等而为自己和亲友制造的非功利性目的,逐渐演化成为实现交易利润而生产,不但价格昂贵,在传统质感和人文情怀的意义上也显得粗糙而冷淡。青年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许只会在重大的节庆场合以购买或租借的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而且便宜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另外,许多事实证明,年轻人改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流行的现代化物品能够说明自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上的进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将会逐渐忽略文化的传统层面,当传统层面和目前所倡导的创新氛围无法协调一致时,在成长中对外界文化已适应或被同化的新一代更倾向于舍弃传统工艺美术品仅存的实用价值,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承认它的文化价值。学者认为,这个过程通常会变成民族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特色。
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萌发于当时具体生活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当代的生活中渐渐远离了曾经创造并使用它的族群,由日常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被归类到欣赏陈列品之中,它也就失去了曾经滋养它成长的文化养分和环境,必然会失去鲜活的生命气息。
四、消费群体对于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消费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少数个体组成的有意消费群体——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收藏民族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所感兴趣的文化特质。他们通常在购买之前对该民族的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相当挑剔和谨慎,并在取向上有独到之处。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不满足商店所提供的旅游纪念品,而更倾向于向当地人购买留为自用的“真正传统样式”的制品。
多数个体组成的无意消费者——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都会对少数民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和模糊的形象,通过媒体了解或亲身观光游览对这些印象加深或调整。因此,他们所了解的讯息、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观察感受的角度有关。对于喜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多地是被这些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所以可以称这些广大的消费群体为“了解异族文化信息的被动者”,他们会乐于接受市场所提供的样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的审美偏好,而不太注重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样式”。反过来,这些占多数的无意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又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影响工艺制品的形式风格。这也就是传统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五、结语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也同样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危机——民族文化的自治权正在丧失,各种以高环境化或低环境化的文化为个性的多重外观被从浸蕴它们的情境之中剥离出来,掉进了广大的世界里。多民族文化的折衷主义也存在其中,这就会造成文化环境的界限逐渐模糊。而这并不意味着各种文化氛围、各种美学符码之间具有共享的意义,相反,民族文化之间的误解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在渐渐加深。这种状况就促使广大学者、普通大众和商业界人士对传统,尤其是正在消逝的传统有一份责任感和严肃的态度。文化部门和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对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进行大力度的保护和宣扬。不要因我们一时的疏忽、欲望和商业利润而造成历史永远的失落,留给子孙扼腕的遗憾!
参考文献:
①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②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7。/③(美)麦克康纳尔:《人类行为心理学》,李维编译,福建科技出版社,福州,1989。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表征;同化
现在,愈来愈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在这种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是否还能够流传后世?是否还能得到具有原创精神的创作发展?这都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对此尴尬处境从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试图以此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在当代的际遇
民族服饰(包括日常着装、节庆着装、礼仪着装等)形态受制于传统规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些独特的服饰除了具有继承传统和美学文化的延续功能及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标示作用——对外区分民族类别,对内表现本民族内成员间的关系,以符号的形式传达有关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会阶层与地位、年龄、有关社会功能与道德的性别角色、婚姻状况、地域、宗族、宗教、节庆时的专职功能、美化、引发情欲、幻化功能等。例如,哈萨克族的姑娘出嫁时,帽子的正前方饰有一排串珠垂吊在脸前,作为新娘的标志,要在婚后佩戴一年。而基诺族的未婚男子要在包头上饰彩色绒线球。wWw.lw881.com侗族人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中,要全体肩披“伦织”以示不忘祖先。根据地域和服饰特点不同,瑶族又有“盘瑶”、“蓝靛瑶”、“八排瑶”等分别。
然而,当这些通常产生于农业经济中,由少数个体所构建的相对简单的“小集合”秩序,接触并融入到更为复杂而广泛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后,以上提到的服饰文化表征功能就会部分瘫痪。在文化间的适应与同化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主动抛弃本民族的外观标示,同化在大社会的主流文化里。
人们以服饰和织物为具体表现载体,把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表达于其中,通过感官的方式反映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但是民族内部的个体要设计出某一特色款式,使其内容与形式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并取得本民族内部的共识,从而取代或发展原有的传统款式,却是相当困难且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有些民族中还会受到宗教信仰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一直以来是沿袭多于变化的。在当代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是难以维持的,各民族在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开始对本族服饰品在科技、美学、道德和仪式形态方面做出调整。在面料和材质的运用上不再只局限于传统习惯,工艺制造由手工单件的作坊式发展为大机械化批量生产,色彩搭配和款式调整更多考虑目标销售群体的审美需求。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美学符码被混合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交换价值。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有的民族道德及仪式形态变得不再非常重要。
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卖给观光客的产品和本族人自己穿用的传统民俗服饰还是有区别的。这些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本身就给广大的消费群体以视觉与意识上的误导,许多传统意识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这些新鲜而通俗的制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作为收藏和装饰品被束之高阁,造成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意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能也得不到发展。
二、宗教信仰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虽然在封建王权的禁锢统治结束之后,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履行着区分他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坚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职责,但在不同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不尽相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对本民族内部生活有所保留,比方说在禁忌、联姻等方面,不会轻易受外族文明的同化,对于接纳异族人为本民族成员会表现出顾虑和抵触情绪。而在当代生活中,多数个体信仰佛教的满族人在以上方面就不会体现出统一的排异性,并在清朝以来的多民族杂居中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宗教已不再是指导精神生活的惟一信念,宽松的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也日渐甚微了。当灵魂逐渐衰萎,肉体也会萎靡不振。从某种角度看,宗教力量的减弱解释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服饰和工艺制品的穿用不再重要的原因。
三、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发展下去,来自家庭、部族和宗教等有关民族文化教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来自外界的影响正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以手工艺见长的工艺美术种类面临失传。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民族工艺制品和生活用品由基于使用或寄托情感等而为自己和亲友制造的非功利性目的,逐渐演化成为实现交易利润而生产,不但价格昂贵,在传统质感和人文情怀的意义上也显得粗糙而冷淡。青年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许只会在重大的节庆场合以购买或租借的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而且便宜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另外,许多事实证明,年轻人改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流行的现代化物品能够说明自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上的进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将会逐渐忽略文化的传统层面,当传统层面和目前所倡导的创新氛围无法协调一致时,在成长中对外界文化已适应或被同化的新一代更倾向于舍弃传统工艺美术品仅存的实用价值,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承认它的文化价值。学者认为,这个过程通常会变成民族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特色。
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萌发于当时具体生活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当代的生活中渐渐远离了曾经创造并使用它的族群,由日常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被归类到欣赏陈列品之中,它也就失去了曾经滋养它成长的文化养分和环境,必然会失去鲜活的生命气息。
四、消费群体对于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消费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少数个体组成的有意消费群体——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收藏民族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所感兴趣的文化特质。他们通常在购买之前对该民族的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相当挑剔和谨慎,并在取向上有独到之处。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不满足商店所提供的旅游纪念品,而更倾向于向当地人购买留为自用的“真正传统样式”的制品。
多数个体组成的无意消费者——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都会对少数民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和模糊的形象,通过媒体了解或亲身观光游览对这些印象加深或调整。因此,他们所了解的讯息、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观察感受的角度有关。对于喜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多地是被这些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所以可以称这些广大的消费群体为“了解异族文化信息的被动者”,他们会乐于接受市场所提供的样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的审美偏好,而不太注重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样式”。反过来,这些占多数的无意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又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影响工艺制品的形式风格。这也就是传统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五、结语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也同样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危机——民族文化的自治权正在丧失,各种以高环境化或低环境化的文化为个性的多重外观被从浸蕴它们的情境之中剥离出来,掉进了广大的世界里。多民族文化的折衷主义也存在其中,这就会造成文化环境的界限逐渐模糊。而这并不意味着各种文化氛围、各种美学符码之间具有共享的意义,相反,民族文化之间的误解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在渐渐加深。这种状况就促使广大学者、普通大众和商业界人士对传统,尤其是正在消逝的传统有一份责任感和严肃的态度。文化部门和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对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进行大力度的保护和宣扬。不要因我们一时的疏忽、欲望和商业利润而造成历史永远的失落,留给子孙扼腕的遗憾!
参考文献:
①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②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7。/③(美)麦克康纳尔:《人类行为心理学》,李维编译,福建科技出版社,福州,1989。
下一篇:人本主义艺术思维的应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