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雕塑创作中肌理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7-09 09:26
肌理,当指定它作为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表现形式时,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艺术形式背后,隐藏着艺术家对材料敏锐的感知经验和丰富多样的创作行为。是艺术家为达到某种特殊作用所发挥出独有的、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肌理作为雕塑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现象,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雕塑作品中时,往往不被观者重视,甚至在创作过程中也未得到创作者的足够重视。曾经,笔者也以为肌理只是雕塑造型的表面现象,其作用远没有形体重要。诚然,在雕塑造型中,形体是最根本的要素。肌理只是依附于形体之上的东西,没有形体就没有肌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分析其肌理的运用,让人逐渐认识到,它在雕塑作品中的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不仅在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前提供一定的原动力,而且对后期的行为结果(也就是雕塑作品本身)提供了诸多的选择空间。
一、 肌理的概念及形式
在中国古代,“肌理”的含义通常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用来指皮肤的纹理。在唐代杜甫《丽人行》中,诗云:“能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清代赵翼的《问鱽鱼》诗句有:“胡为肌理如凝脂”等,诗句中的“肌理”都是指这一含义。第二种是指器物、花木、果实、水土等表面的纹理。诸如宋代蔡襄在《荔枝赋》中所述:“若傅後皮尖刺,肌理黄色”,是指这一含义。第三种是清代翁方纲的一种论诗主张,指诗的意理和文理。
对于肌理的理解,广义上看,在物体表面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称之为肌理,无论这种现象是人类已知的、未知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后天创造的。狭义上讲,当它带有艺术家的某种行为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表面现象,都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关于艺术品的肌理的理解。
肌理作为雕塑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一般来说,肌理可以分为自然性肌理和人工性肌理。自然性肌理,其自然性和雕塑造型所选用的材料是密不可分的。自然性肌理一般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例如木结节、石纹、风化、腐锈等。人工性肌理,顾名思义,其区别于自然性肌理的最大特点在于讲究制作性。雕塑家有意识地塑造控制作品形体的表面造成一定的纹理组织,它是艺术家主观创作目的在作品中的反映,通过艺术家特有的观察角度,经过长时间严谨的思考后,在作品上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流露。
根据其触觉和视觉的不同,肌理可有光滑、粗糙、细腻、粗犷、柔和、轻盈、拙朴等相异的效果,也有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诸如坚硬、柔软、富有弹性等,形成丰富的肌理表现方式。
雕塑,是一门触感觉艺术,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肌理。在雕塑造型中肌理和材料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中的肌理直接作用于材料之上,材料的本质和质感也正是肌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材料决定了雕塑创作的加工方法和艺术表现风格。艺术家在对某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时,主要有两种创作思维。其一以材料本身特点结合艺术家特定创作意图进行创作。艺术家巧妙地运用材料的自然特性,因材施艺地实施创作,使材料本身的特点更加鲜明,但这并不是要被动地遵从材料的自然特性,而是要支配、驾驭材料。这种主观地支配与驾驭也正是一个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其二是建立在艺术家曾有过的感受之上形成的新形象。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局限下对某种材料的模仿,例如玻璃钢、石膏着色,制成铸铜、铸铁、铸铝等效果。这两种创作思维,无论是借用材料的特殊质感还是模仿某种材料这两种创作思维,都脱离不了对已知材料肌理的介入。肌理为雕塑创作提供了前提动力,因此首先可以说肌理在雕塑造型中是不可或缺的。
肌理在雕塑造型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分析优秀的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肌理使其作品中大放光彩的,从而作出以下几点归纳:
1.肌理可以烘托雕塑的主题。一件雕塑,无论它是具象的、抽象的,还是意象的都会有一个主题。主题是一件雕塑的灵魂,是艺术家创作方向、认知程度的体现。肌理恰恰正是烘托、渲染雕塑主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扎德金的作品《凡·高纪念碑习作》,表面肌理是交错的条状刀痕,这种处理手法使人自然地联想起凡·高油画中那些短促有力、互相追逐的线条。正是这些交错无规律的肌理使雕塑具有印象派的风格,烘托了凡·高作为印象派大师的身份。
2.肌理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有些肌理是艺术家制作雕塑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传达出艺术家当时的情绪、思想等。西格尔在其都市人物雕塑中采用从活人身上翻制石膏的手法,让作品保持翻制石膏时留下的粗制肌理,仿佛被剥夺了人的意志和情趣的躯壳,用以表现人物的平庸、倦怠、孤寂的情绪,映射出艺术家自身的复杂情绪。贾科梅蒂创作的人物形象大多瘦长如同神明般的躯体,他放弃细节体量,更加注重整体性,斑斑驳驳的表面肌理强化了雕塑的远视感。表面那种像历尽劫难的、疮伤般的肌理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他感受到个人以致整个人类的危机,并将这种深深的悲观和焦虑注入到作品当中,用以作为对这个不合理世界的反抗。他之所以喜欢用石膏做媒介,用石膏直接敷在金属架上,就是为了“从充实的石膏搓揉中,创造空无”(萨特)。
3.肌理可以增强雕塑的视觉冲击力。一件优秀的雕塑,总能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反应。布朗库西的《波加尼小姐》运用金属抛光的肌理表现手法,为了丰富作品的效果,并没有把作品的头顶部抛光,而是保持青铜上的黑锈。这种巧妙的肌理处理手法使头顶部看上去像人物的头发,映衬出脸部、手部那种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金属美感。
4.肌理可产生可触感。可触可摸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当指尖在雕塑上轻轻摩挲时,你可以感受到古代雕塑那种饱经风霜,经过千百年风吹雨淋的沧桑痕迹。在冰冷的大理石上似乎能够感受到米开朗琪罗注入的那些密布的血管中的热血。在罗丹《思想者》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强悍的体块下只有智者才能拥有的沉思的力量。我们能感受到摩尔雕塑那些焕发着生命气息的琐碎肌理。可触感缩近了雕塑与人的距离,使人与雕塑产生互动,通过触摸雕塑上的肌理探索雕塑中更神秘、更令人向往的意境。
综上所述,肌理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雕塑家是需要妥善处理好一件雕塑创作的肌理表现来突破、升华自己的作品意义的。
肌理作为雕塑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现象,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雕塑作品中时,往往不被观者重视,甚至在创作过程中也未得到创作者的足够重视。曾经,笔者也以为肌理只是雕塑造型的表面现象,其作用远没有形体重要。诚然,在雕塑造型中,形体是最根本的要素。肌理只是依附于形体之上的东西,没有形体就没有肌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分析其肌理的运用,让人逐渐认识到,它在雕塑作品中的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不仅在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前提供一定的原动力,而且对后期的行为结果(也就是雕塑作品本身)提供了诸多的选择空间。
一、 肌理的概念及形式
在中国古代,“肌理”的含义通常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用来指皮肤的纹理。在唐代杜甫《丽人行》中,诗云:“能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清代赵翼的《问鱽鱼》诗句有:“胡为肌理如凝脂”等,诗句中的“肌理”都是指这一含义。第二种是指器物、花木、果实、水土等表面的纹理。诸如宋代蔡襄在《荔枝赋》中所述:“若傅後皮尖刺,肌理黄色”,是指这一含义。第三种是清代翁方纲的一种论诗主张,指诗的意理和文理。
对于肌理的理解,广义上看,在物体表面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称之为肌理,无论这种现象是人类已知的、未知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后天创造的。狭义上讲,当它带有艺术家的某种行为方式后,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表面现象,都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关于艺术品的肌理的理解。
肌理作为雕塑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一般来说,肌理可以分为自然性肌理和人工性肌理。自然性肌理,其自然性和雕塑造型所选用的材料是密不可分的。自然性肌理一般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例如木结节、石纹、风化、腐锈等。人工性肌理,顾名思义,其区别于自然性肌理的最大特点在于讲究制作性。雕塑家有意识地塑造控制作品形体的表面造成一定的纹理组织,它是艺术家主观创作目的在作品中的反映,通过艺术家特有的观察角度,经过长时间严谨的思考后,在作品上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流露。
根据其触觉和视觉的不同,肌理可有光滑、粗糙、细腻、粗犷、柔和、轻盈、拙朴等相异的效果,也有发挥材料本身的特性,诸如坚硬、柔软、富有弹性等,形成丰富的肌理表现方式。
二、 肌理在雕塑造型中的作用
雕塑,是一门触感觉艺术,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肌理。在雕塑造型中肌理和材料是密不可分的,雕塑中的肌理直接作用于材料之上,材料的本质和质感也正是肌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材料决定了雕塑创作的加工方法和艺术表现风格。艺术家在对某种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时,主要有两种创作思维。其一以材料本身特点结合艺术家特定创作意图进行创作。艺术家巧妙地运用材料的自然特性,因材施艺地实施创作,使材料本身的特点更加鲜明,但这并不是要被动地遵从材料的自然特性,而是要支配、驾驭材料。这种主观地支配与驾驭也正是一个艺术家的伟大之处。其二是建立在艺术家曾有过的感受之上形成的新形象。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局限下对某种材料的模仿,例如玻璃钢、石膏着色,制成铸铜、铸铁、铸铝等效果。这两种创作思维,无论是借用材料的特殊质感还是模仿某种材料这两种创作思维,都脱离不了对已知材料肌理的介入。肌理为雕塑创作提供了前提动力,因此首先可以说肌理在雕塑造型中是不可或缺的。
肌理在雕塑造型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分析优秀的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肌理使其作品中大放光彩的,从而作出以下几点归纳:
1.肌理可以烘托雕塑的主题。一件雕塑,无论它是具象的、抽象的,还是意象的都会有一个主题。主题是一件雕塑的灵魂,是艺术家创作方向、认知程度的体现。肌理恰恰正是烘托、渲染雕塑主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扎德金的作品《凡·高纪念碑习作》,表面肌理是交错的条状刀痕,这种处理手法使人自然地联想起凡·高油画中那些短促有力、互相追逐的线条。正是这些交错无规律的肌理使雕塑具有印象派的风格,烘托了凡·高作为印象派大师的身份。
2.肌理可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有些肌理是艺术家制作雕塑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传达出艺术家当时的情绪、思想等。西格尔在其都市人物雕塑中采用从活人身上翻制石膏的手法,让作品保持翻制石膏时留下的粗制肌理,仿佛被剥夺了人的意志和情趣的躯壳,用以表现人物的平庸、倦怠、孤寂的情绪,映射出艺术家自身的复杂情绪。贾科梅蒂创作的人物形象大多瘦长如同神明般的躯体,他放弃细节体量,更加注重整体性,斑斑驳驳的表面肌理强化了雕塑的远视感。表面那种像历尽劫难的、疮伤般的肌理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他感受到个人以致整个人类的危机,并将这种深深的悲观和焦虑注入到作品当中,用以作为对这个不合理世界的反抗。他之所以喜欢用石膏做媒介,用石膏直接敷在金属架上,就是为了“从充实的石膏搓揉中,创造空无”(萨特)。
3.肌理可以增强雕塑的视觉冲击力。一件优秀的雕塑,总能让观者产生强烈的反应。布朗库西的《波加尼小姐》运用金属抛光的肌理表现手法,为了丰富作品的效果,并没有把作品的头顶部抛光,而是保持青铜上的黑锈。这种巧妙的肌理处理手法使头顶部看上去像人物的头发,映衬出脸部、手部那种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金属美感。
4.肌理可产生可触感。可触可摸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当指尖在雕塑上轻轻摩挲时,你可以感受到古代雕塑那种饱经风霜,经过千百年风吹雨淋的沧桑痕迹。在冰冷的大理石上似乎能够感受到米开朗琪罗注入的那些密布的血管中的热血。在罗丹《思想者》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强悍的体块下只有智者才能拥有的沉思的力量。我们能感受到摩尔雕塑那些焕发着生命气息的琐碎肌理。可触感缩近了雕塑与人的距离,使人与雕塑产生互动,通过触摸雕塑上的肌理探索雕塑中更神秘、更令人向往的意境。
综上所述,肌理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秀的雕塑家是需要妥善处理好一件雕塑创作的肌理表现来突破、升华自己的作品意义的。
上一篇:小议歌剧《图兰朵》艺术风格
下一篇:舟山摩崖石刻书法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