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透过市场来谈合格设计师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9 09:29

  内容摘要: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与产业需求出现错位,缺少专业、合格的设计师,“设计匠人”和“艺术家”并存。文章从近几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市场,从现在艺术教育的方式入手,分析刚毕业的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得不到提高的深层原因,讨论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一些结合点,提供一些培养合格设计师的方法。

  关 键 词:艺术设计教育 设计师 市场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在上世纪末相继在我国各大高校设立,我国的艺术设计人才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随着市场日渐成熟和大众生活品位的提高,社会呼唤有修养、有责任的设计师,而优秀的设计师一开始就应该在学校培养,因此,改进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方式刻不容缓。
  
  一、艺术设计行业现状
  
  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我国设计教育问题是有些迎合市场需求,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出现了一种以销定产的、批量式的人才生产模式,以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盈利为原则,忽视了毕业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有点类似于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模式,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本科教育。这造成的结果是市场上的“行活”横行。设计师们都知道“行活”就是紧跟市场流行符号和技术表现手法,符合客户习惯性审美经验,说简单点就是完全迎合市场的设计作品。对“行活”略作分析,就能看出以下特征:1.大量用到设计软件的特效功能,视觉繁杂,让客户认为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的作品,让客户觉得物有所值,以取悦客户。2.作品缺乏原创性,“抄袭”“跟风”现象颇为严重。由于图书图片暴增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设计师经常拷贝他人或者“参考”他人作品,走进超市看看包装,看看路牌广告,千篇一律。3.客户审美趋向同质化,甲方只对符合自己审美经验的视觉元素产生兴趣,“长官”意识严重,设计师水平不能得到发挥。原本拥有着创新热情的设计公司为了眼前的利益也不得不迁就市场、敷衍作品。这些“行活”特征就是一些设计公司成功案例的“标准”。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学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把这些“行活”当作是否学好专业的“标准”,看成学生作业的模版。尤其是当前的设计教育强调高产出,高就业,不重质量只要数量,长此以往,把学生培养成“行活”的设计专家,培养成现在经常所说的“技术民工”。
  
  二、培养合格设计师,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设计是追求独创、不落俗套,市场是追逐利润、取悦客户。毋庸置疑,二者就是一对矛盾,真正要将二者融合贯通难之又难,但又是每一个优秀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现代设计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基本操作技能和市场理性分析能力。

  首先,学设计要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转变观念,明白设计和艺术到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清醒地认识什么叫设计。拿标志设计来说,标志一方面要有识别功能,而更重要的是它被赋予了含义,承载着一个企业的主张。简单地说,设计一个图案和设计一个标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某种层面上,二者是一致的,就是都要设计一个图形;但是又不是一回事——有的图案只是起到装饰作用,它做到美就可以了,可是标志就不一样了,它必须能够传达企业的文化、主张、理念,它不仅是一个图形,而且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象征。可以说,设计思维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去表现一个感性的结果。设计师的思维过程是很理性的,他要考虑公司主张、市场、产品、受众,还有传播途径,而最终的结果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靠真情和情感去打动别人。这就是设计思维,不仅仅是学校里强调的创造力、表现力和造型技能,而是将这几种能力很自然地结合到一起,将设计所承载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众。设计思维训练是训练学生传达的信息要通过一个设计符号图形传达给别人的能力,把感性的认知开发成符号传达给别人,让人们产生感性的共鸣。
  其次,学设计一定要理解专业基础和专业设计的关系。“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基础如同“金字塔”腰部,往上可以达到塔尖,往下可以海纳百川,汲取相关的门类知识。设计是个综合类学科,塔底越夯实,只要底部能撑得住,塔尖就可以一直向上。日籍华人著名设计师刘欣欣说:“所谓设计基础至少应包括下列四部分:1.从事设计相关之技能——即基础的素养。2.运用基本造型要素执行变化创构的能力——即基础的构成。3.对设计领域的认识——即基础的认识。4.从事设计运用之原理、形式——基础的原理。”设计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可见专业基础教育是个宽泛而又难以把握的内容。事实上,很多设计基础的学习是应该终身训练的。设计专业基础应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的思维方法,专业技能在一二年级学习,专业的思维能力也要在一二年级培养,除了训练表现基础外,还要培养创新的设计理念培养和设计中强调的发现、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也是柳冠中教授一直主张的观点。以前设计基础包括美术字、字体设计、图案设计,但是从字体的比例大小、图案的均衡扩散,从美学角度研究还不充分,还应该从传播学、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进行认知。在上专业设计课程时,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消费者熟悉的语言系统,努力找到商品、消费者与自己心灵的契合点。设计说到底是要用一个视觉形态、设计符号将人们的概念转化或者重新定义,使得信息传达更加有效。
  
  结语
  
  当今的设计教育课程应该比十年前更加合理、科学。大学的专业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对宏观的艺术设计行业有所了解,对微观的设计作品优劣标准要深入认识,然后传道解惑于学生。大学的教育不是职业技术教育,更不是培训班操作技能教育。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特性是:能够理解专业优秀的设计师与做“行活”设计师的区别;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适应新时代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现代艺术的表现条件,熟练操作现代技术表现手段,对本行业和市场品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最后,优秀合格的设计师应该对整个设计界,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大众审美有一种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夫也与刘欣欣对话录.装饰.总155期.

上一篇:包头市格亥图村跑圈子秧歌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试析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本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