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歌和地方戏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9 09:37
内容摘要 :鉴于中国声乐艺术与中国的民歌和地方戏曲有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完全可将民歌和地方戏曲引入高师声乐(中国作品)教学中,以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国作品时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文章从规范技法、训练舞台形体表演、把握作品风格三个角度出发浅要地论述了民歌和地方戏曲在高师声乐(中国作品)教学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民歌和地方戏 声乐教学 中国作品 作用
我们现阶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主要还是沿用西方较为系统的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采用一些经典的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作为演唱的曲目。这和美声唱法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以及声乐界普遍认为外文的咬字(尤其是意大利语)比中文要简单,外文更适合歌唱有关。于是我们发现当给学生布置了中国声乐作品时,经常唱得就不如外文歌那么流畅动听了。而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歌唱艺术(尤其是民族声乐)最重要的源泉。中国歌唱艺术从结构形式到题材内容,从歌词语言到咬字发声,以至整体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民歌和戏曲。因此利用中国声乐作品与之不可分割的深切关系,在中国作品教学中运用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演唱技法
1.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是演唱的重要环节,声乐本来就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在音乐中抒发情感、讲述故事,如果别人都听不清听不懂演唱的内容,声乐也就失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般都认为意大利语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这是因为意大利语的发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元音没有弱化现象,即使是非重读的元音也是一样。单词再长,音节再多,最后一个元音必须与所有元音同样清楚而不含糊地发出来,绝对不吃音。简单地说,就是在母音与子音之间是没有咬韵的过程,辅音发出之后直接到元音,这样使元音发音时,唇型变化很明显,口腔内的共鸣空间自然地积极打开,进而可以更容易地达到头腔共鸣,因此在自然咬字的同时声音也能更舒展更圆润更到位地发出来。而中文则恰恰相反,主要是在口腔的前半部分发声,并且在辅音到元音,元音与元音之间有明显的咬韵过程。学生在习惯了外文咬字的感觉后,用同样的感觉来做中文的咬字,结果就发现咬字变得含糊不清,好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一样。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某些民歌或戏曲的唱段来教学,例如可以练习演唱一些昆曲唱段,利用昆曲咬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唱腔“水磨细腻,一字数转”的特点来加强学生对于中文咬字“咬韵”特点的感觉,这样一来演唱时自然就可以“字正腔圆”了。
另外有些学生受方言影响本身普通话就不标准,加之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学生还不能分清说话的咬字和歌唱的咬字的区别,因此利用“以字行腔”的民歌、戏曲片段来进行练习是既快又好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习演唱东北《摇篮曲》《月牙五更》等,或演唱一些京剧片段,利用歌词中较多的儿化音和语言中“过腔”“收音”的特点来训练,这样比直接纠正学生普通话发音要容易得多,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
2.呼吸、换气
呼吸、换气等气息问题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没有好的气息基础,好的歌唱就无从谈起。实际上在气息问题上,中国的民族声乐和西方的美声唱法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所要求的重点也都是大同小异的,但由于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在调式、音阶、节奏等旋法上以及在语言上的较大差异。因此西方的大部分声乐作品中(尤其是一些古典艺术歌曲),由于作曲技法的规范性,以及歌词的诗歌性特点和语言本身的关系,演唱时相对来说气息使用会比较流畅,没有过多的色彩性处理。而中国声乐作品在呼吸和换气上就有自己的特点,如在作品中,配合情绪的需要,经常出现需要“换气”“偷气”“就气而行腔”“声断气不断”等多种气息处理的技巧。于是可以常常发现学生在唱外国艺术歌曲时,感觉是气息运用自然流畅,可一唱起中国作品时,要么是“气不够”,要么是“该换不换、该断不断、该连不连”。民歌和地方戏曲的演唱是非常讲究气与声与情的结合的,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接触,多演唱一些具有这些气息运用特点的民歌地方戏曲片段,并反复练习,加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二、辅助训练自然到位的舞台形体表演
不可否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由于高师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音乐学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纠正问题、训练演唱技巧上面,通俗地说就是比较重“技”。因而相应来说,表演方面的训练就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学生在歌唱时呆板地站在台上,眼光涣散,没有焦点,手上还有些想做又没做出来的“小动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激情,却不知道作为一个表演者该如何很好地与观众交流,一个人在台上自我陶醉,要不就是满台来回地走,要不就是死盯着地上的一个点,台下的人只能看到他的头顶了。但是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既要能听又要能看的。教师完全可以在训练其声音的同时加强在表演上的训练。
对于声音的训练,让学生练习演唱一些优秀的外国艺术歌曲当然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语言障碍,大多的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是很难很好地去理解表现的,再加上本身能力有限,光是去记住比较“拗口”的旋律和节奏,以及背下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歌词就很够呛,更不要去谈什么表演了。而中国的地方戏曲表演则是一种非常夸张的、虚拟的,并讲究程式化的表演,演员在台上没有大型的具体的道具布景,而是通过夸张的表演把现实的生活或是神话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再加上没有文化背景和语言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戏曲的这一大表演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练习演唱一些戏曲唱段,同时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模仿学习演员的表演,从而加强学生的表现能力。另外中国戏曲讲究的“手眼身法步”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舞台形体训练中。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缕万缕千万缕呀,缕缕新茶放清香,姐姐妹妹来采茶呀,青青新茶送城乡,送城乡,哎呀送呀么送城乡。”
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演唱的同时亲身来实践,感觉采茶的动作是怎么样的,怎样才是“采茶好比凤点头”,怎样才是“采茶好比鱼跃网”,采下的茶还要“青叶篓里装”,怎么个装法呢?篓在哪里呢?一边唱一边表演出来,练唱的同时训练了表演。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演唱时可以自主地思考他所要表现歌曲的内容,并可以自然地表现出来,舞台形体方面也得到了加强,身体自然放松了,表演自然到位了,相应地声音也就放松自然了,而且由于注意力的转移也克服了一定的紧张情绪,真正可以做到“以情带声”。
三、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与色彩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地区之间的音乐也各具特点,因而各地民歌和地方戏曲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地方色彩,各不相同。
在中国声乐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民歌和地方戏曲风格的作品。在民歌风格方面,如蒙古族的《草原之夜》《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维吾尔民歌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曲蔓地》《美丽的孔雀河》《塔里木河》;傣族的《金风吹来的时候》《月光下的凤尾竹》;彝族民歌的《火把节的火把》;朝鲜族民歌的《长鼓敲起来》。在戏曲风格方面如具有京剧风格的《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具有越剧风格的《采茶舞曲》;具有川剧风格的《江姐》选段;具有豫剧风格的《我们是黄河泰山》等等。还有许多的艺术歌曲采用西方音乐的创作表现手法,但仍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些特点如《大江东去》《踏雪寻梅》《黄河怨》等。
民歌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文化传统、历史变革等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其演唱风格也随之有极大的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民族声乐训练不如西方的美声唱法更加系统的一个原因。想要演唱好这样的作品,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只有“追根溯源”才是最好的办法。平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听多唱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唱段,打好“听觉”和“感觉”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演唱这类具有民歌地方戏曲风格的作品时才不至于“心里没谱”或者“张冠李戴”了。通过一定时间、一定曲目量的积累也就锻炼、增强了学生更加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与色彩的能力。我们以较能体现作品风格的润腔和板式为例:
1.润腔
所谓润腔处理主要是指在民歌及地方戏曲中的装饰性部分,比如滑音、依音、颤音、衬词等的演唱和处理,润腔就是对声腔进行修饰和润色。润腔丰富而又复杂多变,任何一种记谱法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不同地区的民歌及不同的地方剧种之间,同样的润腔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这些只能靠“口传心授”来熟悉和掌握。因此如果没有一些足够的民歌和地方戏曲唱段演唱的基础,在唱一些具有民歌或戏曲风格的作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例如滑音,在民歌演唱中,滑音使用最为频繁,并且极具变化。可以分为上滑、下滑,前滑、后滑,大滑、小滑等。在不同地区的民歌中滑音的使用规律也大不相同,如在陕北民歌中多在句末出现下滑音,东北民歌则上滑音居多。如在演唱具有上述民族风格的作品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唱陕北民歌风的作品时用上滑音多,就失去了陕北风特有的苍凉感;反之在东北风格的作品中多用了下滑音的话也失去了东北民歌爽朗的气息,即便声音再好,听起来也是“不伦不类”的了。
因此在演唱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之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先练习此民族的一些民歌作品,就可以让学生首先在头脑中对这一民族民歌的润腔特点有一个大致的概念,随后演唱作品时也就可以相对准确地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
2.板式
这里说的板式,广义地说是指民歌和地方戏曲中一定的节拍、节奏和速度、句法特点。如民歌中常见的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戏曲中特有的垛板、摇板(快打慢唱)等。在中国创作歌曲中很多作品都借鉴采用了民歌和地方戏曲的板式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这一点同时也是中国声乐作品与西方艺术歌曲在节奏、节拍特点上最大的不同,因此很多学生在这一点上很难很好地把握。
例如在徐锦新的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中,如何把握散板的引子表现出箫声的悠扬,中间段运用“摇板”(快打慢唱)的《百舸争流》中,如何在听似杂乱的快速伴奏下唱出上方连贯舒展的旋律等。这些问题如在平时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歌或戏曲唱段的训练,也就能自然地解决了。
结语
正是由于中国歌唱艺术与中国的民歌及地方戏曲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时,“追根溯源”,从“源头”来找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把练习演唱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在解决技法、舞台形体表演、把握作品风格等问题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鉴于作者的经验和能力,本文只是浅要地谈了民歌和地方戏曲辅助声乐教学的作用等,希望能对学术界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意义这一大课题提供一些参考,尽一丝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
[1]顾旭光.中国民族声乐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2]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俞子正.声乐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6]肖黎声.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
[7]杨加力.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声乐教学的关系.艺术教育,2006(2)
[8]姚云霖.中国歌唱艺术的特点及声型分析.艺术教育,2006 (2)
[9]杨加力.论加强戏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10]朱峰玉.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艺术教育, 2006 (1)
关 键 词 :民歌和地方戏 声乐教学 中国作品 作用
我们现阶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主要还是沿用西方较为系统的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采用一些经典的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作为演唱的曲目。这和美声唱法教学体系的系统性以及声乐界普遍认为外文的咬字(尤其是意大利语)比中文要简单,外文更适合歌唱有关。于是我们发现当给学生布置了中国声乐作品时,经常唱得就不如外文歌那么流畅动听了。而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歌唱艺术(尤其是民族声乐)最重要的源泉。中国歌唱艺术从结构形式到题材内容,从歌词语言到咬字发声,以至整体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民歌和戏曲。因此利用中国声乐作品与之不可分割的深切关系,在中国作品教学中运用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纠正演唱技法
1.咬字、吐字
咬字、吐字是演唱的重要环节,声乐本来就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在音乐中抒发情感、讲述故事,如果别人都听不清听不懂演唱的内容,声乐也就失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般都认为意大利语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这是因为意大利语的发音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元音没有弱化现象,即使是非重读的元音也是一样。单词再长,音节再多,最后一个元音必须与所有元音同样清楚而不含糊地发出来,绝对不吃音。简单地说,就是在母音与子音之间是没有咬韵的过程,辅音发出之后直接到元音,这样使元音发音时,唇型变化很明显,口腔内的共鸣空间自然地积极打开,进而可以更容易地达到头腔共鸣,因此在自然咬字的同时声音也能更舒展更圆润更到位地发出来。而中文则恰恰相反,主要是在口腔的前半部分发声,并且在辅音到元音,元音与元音之间有明显的咬韵过程。学生在习惯了外文咬字的感觉后,用同样的感觉来做中文的咬字,结果就发现咬字变得含糊不清,好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一样。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用某些民歌或戏曲的唱段来教学,例如可以练习演唱一些昆曲唱段,利用昆曲咬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唱腔“水磨细腻,一字数转”的特点来加强学生对于中文咬字“咬韵”特点的感觉,这样一来演唱时自然就可以“字正腔圆”了。
另外有些学生受方言影响本身普通话就不标准,加之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学生还不能分清说话的咬字和歌唱的咬字的区别,因此利用“以字行腔”的民歌、戏曲片段来进行练习是既快又好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学习演唱东北《摇篮曲》《月牙五更》等,或演唱一些京剧片段,利用歌词中较多的儿化音和语言中“过腔”“收音”的特点来训练,这样比直接纠正学生普通话发音要容易得多,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
2.呼吸、换气
呼吸、换气等气息问题是声乐演唱的基础,没有好的气息基础,好的歌唱就无从谈起。实际上在气息问题上,中国的民族声乐和西方的美声唱法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所要求的重点也都是大同小异的,但由于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在调式、音阶、节奏等旋法上以及在语言上的较大差异。因此西方的大部分声乐作品中(尤其是一些古典艺术歌曲),由于作曲技法的规范性,以及歌词的诗歌性特点和语言本身的关系,演唱时相对来说气息使用会比较流畅,没有过多的色彩性处理。而中国声乐作品在呼吸和换气上就有自己的特点,如在作品中,配合情绪的需要,经常出现需要“换气”“偷气”“就气而行腔”“声断气不断”等多种气息处理的技巧。于是可以常常发现学生在唱外国艺术歌曲时,感觉是气息运用自然流畅,可一唱起中国作品时,要么是“气不够”,要么是“该换不换、该断不断、该连不连”。民歌和地方戏曲的演唱是非常讲究气与声与情的结合的,这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接触,多演唱一些具有这些气息运用特点的民歌地方戏曲片段,并反复练习,加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二、辅助训练自然到位的舞台形体表演
不可否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由于高师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音乐学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学的重点还是放在纠正问题、训练演唱技巧上面,通俗地说就是比较重“技”。因而相应来说,表演方面的训练就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学生在歌唱时呆板地站在台上,眼光涣散,没有焦点,手上还有些想做又没做出来的“小动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激情,却不知道作为一个表演者该如何很好地与观众交流,一个人在台上自我陶醉,要不就是满台来回地走,要不就是死盯着地上的一个点,台下的人只能看到他的头顶了。但是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是既要能听又要能看的。教师完全可以在训练其声音的同时加强在表演上的训练。
对于声音的训练,让学生练习演唱一些优秀的外国艺术歌曲当然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语言障碍,大多的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是很难很好地去理解表现的,再加上本身能力有限,光是去记住比较“拗口”的旋律和节奏,以及背下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歌词就很够呛,更不要去谈什么表演了。而中国的地方戏曲表演则是一种非常夸张的、虚拟的,并讲究程式化的表演,演员在台上没有大型的具体的道具布景,而是通过夸张的表演把现实的生活或是神话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再加上没有文化背景和语言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利用戏曲的这一大表演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练习演唱一些戏曲唱段,同时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模仿学习演员的表演,从而加强学生的表现能力。另外中国戏曲讲究的“手眼身法步”也可以运用到学生的舞台形体训练中。
民歌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中诞生的,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大量的民歌都是反映实在的生活内容,具有非常强的可表现性。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让学生进行表演方面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练习演唱浙江民歌《采茶歌》,这首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浙江茶农采茶的情景和收获的喜悦心情: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缕万缕千万缕呀,缕缕新茶放清香,姐姐妹妹来采茶呀,青青新茶送城乡,送城乡,哎呀送呀么送城乡。”
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演唱的同时亲身来实践,感觉采茶的动作是怎么样的,怎样才是“采茶好比凤点头”,怎样才是“采茶好比鱼跃网”,采下的茶还要“青叶篓里装”,怎么个装法呢?篓在哪里呢?一边唱一边表演出来,练唱的同时训练了表演。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演唱时可以自主地思考他所要表现歌曲的内容,并可以自然地表现出来,舞台形体方面也得到了加强,身体自然放松了,表演自然到位了,相应地声音也就放松自然了,而且由于注意力的转移也克服了一定的紧张情绪,真正可以做到“以情带声”。
三、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与色彩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地区之间的音乐也各具特点,因而各地民歌和地方戏曲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地方色彩,各不相同。
在中国声乐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民歌和地方戏曲风格的作品。在民歌风格方面,如蒙古族的《草原之夜》《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维吾尔民歌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曲蔓地》《美丽的孔雀河》《塔里木河》;傣族的《金风吹来的时候》《月光下的凤尾竹》;彝族民歌的《火把节的火把》;朝鲜族民歌的《长鼓敲起来》。在戏曲风格方面如具有京剧风格的《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具有越剧风格的《采茶舞曲》;具有川剧风格的《江姐》选段;具有豫剧风格的《我们是黄河泰山》等等。还有许多的艺术歌曲采用西方音乐的创作表现手法,但仍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些特点如《大江东去》《踏雪寻梅》《黄河怨》等。
民歌和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文化传统、历史变革等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其演唱风格也随之有极大的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民族声乐训练不如西方的美声唱法更加系统的一个原因。想要演唱好这样的作品,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只有“追根溯源”才是最好的办法。平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听多唱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唱段,打好“听觉”和“感觉”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演唱这类具有民歌地方戏曲风格的作品时才不至于“心里没谱”或者“张冠李戴”了。通过一定时间、一定曲目量的积累也就锻炼、增强了学生更加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与色彩的能力。我们以较能体现作品风格的润腔和板式为例:
1.润腔
所谓润腔处理主要是指在民歌及地方戏曲中的装饰性部分,比如滑音、依音、颤音、衬词等的演唱和处理,润腔就是对声腔进行修饰和润色。润腔丰富而又复杂多变,任何一种记谱法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不同地区的民歌及不同的地方剧种之间,同样的润腔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这些只能靠“口传心授”来熟悉和掌握。因此如果没有一些足够的民歌和地方戏曲唱段演唱的基础,在唱一些具有民歌或戏曲风格的作品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例如滑音,在民歌演唱中,滑音使用最为频繁,并且极具变化。可以分为上滑、下滑,前滑、后滑,大滑、小滑等。在不同地区的民歌中滑音的使用规律也大不相同,如在陕北民歌中多在句末出现下滑音,东北民歌则上滑音居多。如在演唱具有上述民族风格的作品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唱陕北民歌风的作品时用上滑音多,就失去了陕北风特有的苍凉感;反之在东北风格的作品中多用了下滑音的话也失去了东北民歌爽朗的气息,即便声音再好,听起来也是“不伦不类”的了。
因此在演唱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之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先练习此民族的一些民歌作品,就可以让学生首先在头脑中对这一民族民歌的润腔特点有一个大致的概念,随后演唱作品时也就可以相对准确地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演唱民族歌曲的水平。
2.板式
这里说的板式,广义地说是指民歌和地方戏曲中一定的节拍、节奏和速度、句法特点。如民歌中常见的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戏曲中特有的垛板、摇板(快打慢唱)等。在中国创作歌曲中很多作品都借鉴采用了民歌和地方戏曲的板式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这一点同时也是中国声乐作品与西方艺术歌曲在节奏、节拍特点上最大的不同,因此很多学生在这一点上很难很好地把握。
例如在徐锦新的声乐随想曲《春江花月夜》中,如何把握散板的引子表现出箫声的悠扬,中间段运用“摇板”(快打慢唱)的《百舸争流》中,如何在听似杂乱的快速伴奏下唱出上方连贯舒展的旋律等。这些问题如在平时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歌或戏曲唱段的训练,也就能自然地解决了。
结语
正是由于中国歌唱艺术与中国的民歌及地方戏曲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时,“追根溯源”,从“源头”来找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把练习演唱民歌和地方戏曲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在解决技法、舞台形体表演、把握作品风格等问题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鉴于作者的经验和能力,本文只是浅要地谈了民歌和地方戏曲辅助声乐教学的作用等,希望能对学术界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意义这一大课题提供一些参考,尽一丝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
[1]顾旭光.中国民族声乐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
[2]傅雪漪.戏曲传统声乐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俞子正.声乐教学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6]肖黎声.以腔行字——美声唱法歌唱训练之我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
[7]杨加力.论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声乐教学的关系.艺术教育,2006(2)
[8]姚云霖.中国歌唱艺术的特点及声型分析.艺术教育,2006 (2)
[9]杨加力.论加强戏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10]朱峰玉.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艺术教育, 2006 (1)
上一篇: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