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南阳汉画像石的和谐意蕴

发布时间:2015-07-09 09:41

  内容摘要 :汉画像石优美古朴,具有独特的神韵。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和谐的意蕴,无论从手法还是构图上都表现了当时人们心境的平和及对理想王国的向往。

  关 键 词 :汉画 意境 和谐 渊源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刻在墓室、祠堂上的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具有“河南的敦煌”之称的南阳汉画像石是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就有2500多块,占全国汉画像石出土总量的1/3。与其他地方出土的汉画像石相比,南阳汉画像石具有独特、显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美学家王朝闻说:“南阳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初步印象可以说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这一艺术宝库的价值在未来将更加辉煌。”①本文试就南阳汉画像石的形象来探求其中蕴涵的和谐意味。
  
  一、画面境界的和谐特征
  
  汉代南阳画匠、工匠以朴素的自然观,把对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体认、追求,进行了情感化的描述和呈现:同源、同本、同类的自然万物皆秉承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都处于或应该处于一种美妙、和谐、自在的状态,从而组成有节奏的生命律动,和谐地存在。南阳汉画像石的画面意境都体现着和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兽与兽的和谐。在南阳汉画像石中,自然界的动物及想象出来的动物很多:龙与虎、虎与熊、牛与象、象与凤等,这些不同类别、不同性格的动物出现在一处。它们虽多表现为争斗与运动场面,但在古人的心中,它们或具有祥瑞之意,或和祭祀有关,或寄托着人们镇守自然疆域、保佑人类安泰的期望,或与避邪求福有关。因而画面之上,均以祥云缭绕,呈现出祥和、温润的情趣,体现了一种相互之间的共生依存、共同协作的关系。如南阳市白滩出土的楼阁立柱的外侧,左边刻有青龙,右边刻有白虎,共同为主人把守着一方平安。
  2.人与兽的和谐。南阳画像石许多为兽身人首。人与兽斗、人与牛斗是南阳汉画像石的主要题材,在这些人与兽斗、人与牛斗的画面中,人丝毫没有惊慌失措之态,反而有玩耍动作的安闲与滑稽,人与兽似为亲密的伙伴。如“羽人”的出现常伴随着动物,所以给它插上翅膀,让它似飞禽一样翱翔于天地之间。人与兽自在、流畅、和谐、融洽地共生共处,表现了汉代人们视万物如一体,驾驭自然的气度和心态。
  3.人与神的和谐。南阳汉画像石有大量的人神异质同构的神:伏羲、女娲均为人身蛇尾,在神的意蕴和神话思维中二者合为一体。南阳县草店出土的神兽、门吏画像,上刻二神兽,下刻二门吏,神兽与门吏共同拥有一方空间,人与神和谐相处。人对神的祭献神态的描画显得更加自然亲切,神也不再是阴森可怕,而是和蔼可亲。在对神的祭拜礼器上,也由原来使用的鼎一类较为讲究的贵重的青铜器变为民间凡人使用的清新活泼的日常生活用品。这说明,汉代人从先秦时期对神的敬畏、对高缈的社会道德理想的精神追求,转变为神人合一的自然观,转变为对个人养生健康的追求,转变为在神界致福的喜悦和欢乐。
  4.人与人和谐。唐河针织厂汉画石墓,厅堂内外7个人物分成4组。堂内两组:一组主人端坐,侍从相伴,另一组伎优在弹奏。厅堂外两组:左方一组是拜谒图,右方一组乐伎在弹奏。可以看出,所绘人物心态平和,秩序井然,人与人在共拥的环境之中,安然、优雅、和悦地生存。
  5.人与周围环境和谐。汉人极重视人与周围环境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共生。唐河石灰窑村汉画石墓的墓门画像,上部为建筑图像,四阿式顶楼阁,双柱,柱上有双层望亭,柱子两侧各置柏树一株,楼阁与望楼屋顶坡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凤鸟姿态各异,柏树与望楼上的凤鸟向中心方向聚拢,中间楼阁上的凤鸟展翅欲飞。画面上,建筑、动物、植物、人物组成十分和谐的关系。整个画面敞宇高堂,墓室主人借助于巍峨的建筑、青松、伎舞、羽人、凤鸟的陪衬,表现出雍容优雅的风度,体现了祥瑞自然的气氛。
  
  二、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和谐运用
  
  由于汉画像石即创即没的特点,它属于一种双关意义上的坟墓艺术。“既为安葬死者而施行装饰并置以封闭门扉之后将不再开放的幽冥世界。坟墓艺术并不以给生人观看为目的,经历着与后者一同幽禁于冥世之命运”。②在这个缔造仪式的特殊圣地,要实现生者和死者精神沟通、情感联系,要体现人性的价值和尊严,要寄托主人或者家属特殊的心理和画匠、工匠的艺术水准。创作者不遗余力,倾其所能,在艺术上追求尽善尽美之境界。
  1.雕刻手法的自如运用。汉画像石以石作为画面的基质,工匠利用石质本身的纹理,以刀代笔,在坚硬的石面上运用各种刻制手法: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平面剔地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浅浮雕等手法,创作出和谐的艺术画面。无论阴与阳、明与暗、粗与细,还是大与小、强与弱、刚与柔,都显得整齐而不呆板,既重视形体本身——图的作用,又关注形体之外——石“底”的重要性,具象与抽象、人工与自然,完美地统一了起来。如唐河县针织厂出土的“荆轲刺秦王”:画面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荆轲、秦王、秦武阳。整个石面质地粗放,且有道道裂痕,创作者依据石块的天然状态,把每个人的外部轮廓与身体内部细节表现得惟妙惟肖,或长或短,或深或浅,与石面肌理浑然一体。
  2.空间环境的和谐布局。在南阳汉画像石中,一幅画面之中,天上的灵、远古的神、传说的龙、现实的人,以神话意境作为交融的空间。尺幅之间,静谧的幽冥、神秘的天国与喧闹的人间现世,相互融入、比衬,和谐共处,它表现出创作者对宏观和微观、神界和人界的把握程度。南阳县的雷公画像石,车外云气飘动,车前飞扬拉车的三只翼虎姿态各异,与赶车的侍从节奏和谐,富于浪漫情趣。唐河针织厂出土的河伯出行画像石,河伯端坐车中,两仙人前行,四鱼套前,两鱼护后,两侍骑鱼相随,洋溢着神话般的仙境。画面主题鲜明,布局舒朗、匀称,一石一主题,把同一内容的图像集中于一个画面,注重整体效果,取得生动的艺术效果。

  3.动感线条的流畅描画。南阳汉画像石摆脱了三代器物饰造图案的传统束缚,形成超过器物之外的艺术形式:流畅的线条,强烈的动感,表现出如行云流水,轻歌曼舞,浪漫洒脱的和谐的艺术风格。无论是凶猛的虎、豹、狮、熊,温顺的牛、马、猪、羊,祥瑞的凤、龟、象、鹿,神秘的麒麟、天禄、辟邪、飞廉,都加入到流动的虚灵空间,阳乌、蟾蜍、星座、云气,都在朝一个方向运行,依天体运行的轨迹方式表现,以飞动的形象与云气交融结合。南阳王庄出土的舞乐百戏画像,左方3人,一人挥长袖起舞、一人作滑稽舞、一人作柔道之技。袖舞者体态苗条,戏舞者形体憨朴,柔技者体型柔和,三者形成刚与柔、直与曲的节奏律动。3个人细节被概括,腰被束细,身体被拉长,舞姿极具流线的动态之美。其他像伏羲、女娲形象,他们的身体呈s形,形成了s形的运动曲线,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运动感、生命感、舒畅感与和谐感。
  
  三、和谐艺术境界的思想和艺术渊源
  
  1.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人似乎把他们早期与动物世界的友善关系从远古的上古一直带到了文明的时代。”③远古时期,环境恶劣,先民与动物为伙伴,逐渐产生了动物崇拜,他们的心中对鬼神没有过多的恐惧,虽过着凡人的生活,却向往着神灵的世界,始终保持着与动物的亲善关系,给动物以极大的关注,把动物视为人间与更远、更深的神秘世界的一个中间世界,把阴阳五行的信念注入到对动物的感情中去。久之,形成了这样的思维顺序:崇拜动物——动物形象的变异——对神灵世界的向往——人类对自身未来的憧憬。既重视现世,也关注来世;既取悦于神,又神化自身;既重视人的周遭,也望天的关照。天人神兽合德,同类、共性、一本,人、兽、神的形象相互叠加、结合、交融,亦兽亦人、亦人亦神,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这一切都通过汉画像石艺术地表现了出来。
  2、老庄哲学的催生。汉代统治者基于政治的需要,一方面尊崇儒家的思想学说,另一方面也启导着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并一度使之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黄老之后的道家先哲——庄子,注重个体生命价值的精神自由,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以虚静之心体悟人生,完成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自然与人本的合流,表现一种自得天趣、随遇而安的平民气息。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汉代人的思想意识:在无尽的和谐之中,崇尚道家的养生、长生、羽化,既歆享今世的荣华、高官,也祈求着来生的富贵、厚禄。于是,画匠、工匠,把这种思想凝练成一种多彩的想象,用充满生命激情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精神,对石质进行选择,肌理进行调配,空间进行布局,从而创造了栩栩如生的灿烂的汉画像石艺术。
  3.楚国文化的濡染。南阳在西周时属于申国、吕国,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国所灭,后又曾为韩秦之地,但属于楚国的时间最长。地域相近,文化相通,楚国文化所具有特殊的美学特质,“它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与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富的形象画面,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琳琅满目的世界”。④滋养着汉时宛地;盛行的巫风(“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既是夏商文化的遗习(由芈姓贵族带去),更是当地土著民族的风气(被芈姓贵族征服的铺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浓郁、神秘的原始灵感、原始遗存、原始文化魅力濡染着宛地;狂放、玄妙、绮丽、充溢着野性的浪漫的文化写意浸润着宛人;神话界域的描绘,变异动物的图腾,孕育了宛地飘逸、艳丽和深邃的石质雕刻的美学特质、美学风范。这种习得,这些遗传因子流贯给汉画像石,从而形成了一种盛名不衰的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意境悠远,其包含的和谐意蕴,无论从手法还是构图上都表现了人们心境的平和及对理想王国的向往。它蕴含了一种和谐精神,一种汉代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注释 :
  
  ①韩玉祥.汉画学术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土田叔子.古代中国的画像石,汉画研究,第1期.
  ③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73页.

上一篇:关于南昌采茶戏的未来发展

下一篇:向名人学职场交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