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环境的旷奥特性的关联发展
景观空间环境的旷奥之说源于中唐时期文学家柳宗元的一句名言:“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①柳宗元可谓是一语道破景观空间环境的动态感受。20世纪70年代,冯纪忠先生研究了柳宗元的思想,提出以空间的旷奥变化来组织景观空间序列的想法,对景观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旷奥特性一直被看作是景观空间组织的重要因素,但景观设计师对其关注的角度则有所不同,理解有时也会有失偏颇。因此,深入研究景观空间环境的旷奥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人类与环境作用普遍动机的旷与奥
要正确理解旷奥特性,须从人类与环境作用的普遍动机说起。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与环境作用的过程中,其基本动机是相同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领会(making sense),指人们对环境有一种去理解、去识别的意念,即设法去认识和知觉客体的驱力;二是介入(involvement),指人们对环境有一种去探幽、去体验的愿望,即设法受到环境刺激而激发的诱因。②
显而易见,支持“领会”和“介入”这两个方面动机实现的景观空间环境应该受到欢迎。对领会的支持,意味着能提供各种条件使游人更易于理解景观空间环境,形成认知图像;同时,景观空间环境还应具备一定的奥秘性和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能提供各种条件使游人去预测、思考和探索,并被游人逐步把握。显然,设计平淡、缺少变化的景观不利于游人介入动机的实现。
与领会动机相应,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希望景观空间环境为自己所掌控,具有可解性;与介入动机相对应,游人又总是带着一种探索的心理,希望环境中有较多需要推测和推理而有待呈现的信息,具有可索性。可解性和可索性代表了与游人的普遍动机相关的景观空间环境特性的两个方面,分别对应于柳宗元所云之“旷如也”和“奥如也”。
二、旷:景观空间环境的可解性
旷首先意味着景观空间环境可理解、可识别。理解、识别环境是动物的天性,其潜在的依据来自物种环境生存的理论。动物为了生存需要借助各种各样有特色的物体来认识环境,人类也不例外。可解性强的景观不仅能给游人以安全感,而且还会增强和加深人们在游览时的内在体验。
凯文·林奇(Kevin Lynch)③经研究认为,人们对环境的认知过程可以理解为视觉的一个分类过程。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在评估与辨识环境并付诸行动之前,需要知道自身所处的方位,也需要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为此,人们必须具有理解和识别周围环境,包括在环境中给自己定向、定位和寻找目标的能力。人会在记忆中重现具体空间环境的形象(称为意象),也就是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这种意象对个体来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情感上都非常重要。显然,易形成认知地图的环境可解性更强。环境存在的很多差异,也有相互联系,人们按照各自的意愿、思维方式对所见内容进行筛选、推理、组合,并形成认知地图。景观异质性对于人的视觉会产生冲击,而如果每一处环境雷同,就很难形成这种效果。
加拿大著名学者罗美迪·帕西尼(Romedi Passini)通过调查发现,有两种类型的认知地图:第一种类型的认知地图与人的运行顺序有关,可看作是按照时间在印象中来排列环境元素的结果,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时间特性,可称之为线性认知地图;在第二种类型的认知地图中,环境被整体地加以理解,它给出的往往是空间的位置、方向等,可称之为空间认知地图。罗美迪·帕西尼的研究影响了许多设计师。
认知地图的形成有赖于不同类型的景观环境信息。游人直接从运行过程中得到的可称为感知信息,而从以前的经验、回忆中获得的可称为记忆信息。感知信息中包含了记忆信息,因为游人在获得感知信息时,记忆信息也在起作用。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在某一个特定时刻,记忆信息可相对于感知信息而独立存在,而感知信息则不然。此外,景观环境信息也能依据感知信息及记忆信息通过游人主观推理而获得,这样得到的信息可称之为推理信息。由此可见,决定景观空间环境可解性强弱的因子具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参考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景观空间环境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是认知地图的五种基本要素,其中游人对道路和有特色的标志的印象较深的,这两者是人们首先组成认知地图的元素。具体设计时通过景观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地形、景观道路、景观建筑及小品等物质要素的处理来营造环境。
可解性不仅是指物质环境清晰易辨,富有意义,更是一种旷达的境界。空间感受为旷的景观洗练明快,或曰开敞,或曰登高,或曰简洁,在情为畅,在意为朗,朗者心胸开阔,精神振奋。任何景观设计作品都是要通过物质空间环境来表现的,但由于文化的差异,究竟如何表现却各有不同。如果说中国人多倾向于引而不发,显而不露;西方人在很多情况下则是更直接和无保留,体现出更多的旷的特点。相比较而言,西方古典园林更具有理性。
在西方造园史上,意大利台地园及法国古典园林毫无疑问都是值得称道的。意大利台地园常顺应山势设置多个连续的台地。尽管其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演变,但在布局上始终保持着一贯的特色,常采用严谨对称的手法,以纵横交错的轴线进行空间划分。通常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格局,府邸建筑大多位于中轴线上,对称排列在中轴两侧,景点往往是自下而上地各个逐步展开,从上层台地中可回头俯视下层台地的景色,及至顶层台地,放眼望去,近处花园景色清晰可见,远处山峦田野、城市风光尽收眼底。意大利台地园的以上特点显示其具有很强的旷的感觉,景观环境容易被识别和理解。
著名的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是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它建造在罗马以东40千米处的梯沃里小镇上,庄园规划中吸收了布拉曼特和拉斐尔等人的设计思想,将花园看作住宅的补充,并运用几何学与透视学的原理,将住宅与花园融合成一个整体。埃斯特庄园的水景闻名于世,庄园中有宁静的水池,迷人的水风琴,活泼的瀑布,各种类型的喷泉、溢流,形成一幅幅动人的水景画面。全园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最高层在住宅建筑前有约12米宽的平台,边缘有石栏杆,近可俯瞰全园景观,远可眺望丘陵上成片的橄榄林和远处的群山。埃斯特庄园与其他意大利台地园一样,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全园
的统一感,并且沿着每一条园路前进或返回时,在视线的焦点上都作了重点处理(见图1、图2)。
J7Y431.jpg
图1 埃斯特庄园平面图
注:1.主入口;2.底层台池上的圆形喷泉;3.矩形水池(鱼池);4.水风琴;5.龙喷泉;6.百泉台;7.水剧场;8.洞窟;9.馆舍;10.顶层台地;11.府邸建筑
图片来源:朱建宁编著《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69页。
J7Y432.jpg
图2 埃斯特庄园鸟瞰图
图片来源:郦芷若、朱建宁著《西方园林》p81,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法国古典园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发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巴洛克的长轴远景和放射性构图。与意大利台地园相比较,法国古典园林画面更广阔,主轴景观更连续,整体组织更明晰,局部景观更丰富。由安德列·勒·诺特(Andre Le Notre)设计的凡尔赛宫苑(Chateau de Versailles)是法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宫苑环境不仅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更传达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伟大的法国和强大的君主的纪念碑。设计追求的空间是无限的,园林因而是外向的,布局严整,规模宏伟,整体组织明晰,局部景观丰富,呈现出广阔的园林画面,视觉上具有强烈的透视感,主要及次要轴线在空间组织上或统帅、或引导,将宫苑的各个景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凡尔赛宫苑包罗万象,但其效果却非常统一,宫苑中的所有建筑和局部花园都服从整体,离开了整体环境,它们就都会变得不可理解(见图3)。
J7Y433.jpg
图3 凡尔赛宫平面图
注:1.宫殿建筑;2.拉通娜泉池及“拉通娜”花坛;3.国王林荫道;4.阿波罗泉池;5.大运河;6.皇家广场;7.瑞士人湖;8.柑橘园;9.尼普顿泉池;10.特里阿农区
西方人推崇理性对于实践的认识作用,非常擅长逻辑思维,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认为艺术美不在物质,而在艺术家心灵所赋予的理式,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企图用一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立美的标准和尺度。这种思维方式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所造之园放在“几何美”上,其空间环境必然具有很强的可解性。不管是意大利台地园,还是法国古典园林,都表现出秩序井然、清晰明确和旷达大气的特点,强调形式上的规则与对称等唯美几何构图,建筑统率园林,在布局中占主导地位,各园林要素间比例协调,构图均衡,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三、奥:景观空间环境的可索性
可索性景观空间环境中含有某种隐蔽着的信息的特征,它所引起的是一种被引向集中注意种种可能性、揣测接着可能出现什么的心理状态。置身于景观空间环境中的游人,具有一种探幽心理,当游人被引入后,就会试图去挖掘这些信息,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索性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景观空间环境中某种蕴含信息的预示;二是对进一步深入景观空间环境中的可能性的预示。
中国古典园林更多地体现出奥的特征,可索性更强。中国人造园并非以“理性”为基础,而是注重“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倾心于自然美的追求,其空间概念与西方人大不相同,是从有限中去观照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而达于自我。概言之,即“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空间意识。在中国古典园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往复无尽的空间意识一直得到体现。与西方古典园林旷的清晰和理性布局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擅长于运用庭院的组合手法来达到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与庭院之间的空间组合是灵活多变的,大多数庭院都有多个出入口和通道,廊与道路相结合,形成可索性很强的环形游览路线,大环连小环,环中还有环,环环又相套,游览其中,变化无穷,往复无尽,确有迷宫之趣。221苏州留园揖峰轩“石林小院”的空间组合就明显地具有这方面的特点(见图4、图5)。
从平面可以看出庭院虽小,但空间组织非常丰富,可谓极尽“处处邻虚、方方侧景”之能事。游人在游览过程中,由于观赏的方向和视觉的改变,对同一处景点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刚刚游过的地方,却有不识之感,欣然以为又发现别壶天地,从而流连往返,意趣无穷,不觉其小,反有未能游遍的奥秘,可索性极强。
图4 留园揖峰轩“石林小院”平面示意图
图5 留园揖峰轩“石林小院”人流路线示意图
景观设计理念与文学创作、评论是相通的,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曾说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④刘勰所云之“重旨”及“复意”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要追求艺术创作上的含蓄之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空间范围,这是言有尽;但能以有限空间、有限景物生发无限的言外之意,具有可索性,不同的人有各人自己的想象、体会和理解,这就是意无穷。造园家常尽量减少言内之意而扩大言外之意,正所谓“损之又损而玄之又玄”,“用意七分,下笔三分”。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捕捉住大自然中的典型用于园林是关键,虽然在尺度上与大自然中的真山真水有很大不同,但营造的氛围是符合的。典型指的是典型的景观环境、典型的空间特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自然,否则不能给人以含蓄的美感,可索性会减弱。
四、旷奥相济
旷与奥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矛盾,又在一定环境内互相依存。无旷就无所谓奥,无奥就无所谓旷。对某个具体的景观空间环境而言,或以旷为其特色,注重可解性,或以奥为其特色,强调可索性;但对整个空间序列来说,必然有旷有奥,二者兼备,相间使用,旷奥有济,方可曲折多致,引人入胜,意境各异。景观空间序列的总感受量产生于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各个景观空间的集合,而总感受量大于各个局部之和的原因,就在于空间序列的节奏变化,在于旷奥结合。如空
间布局的内向与外向、收与放、露与藏等设计手法的应用就可增加景观空间环境的感受量。
外向空间布局是旷,内向空间布局是奥。为适应不同的景观规模、地形地貌、营造环境等因素,有的采用内向式布局,有的采用外向式布局。而如果能够使内向空间布局与外向空间布局两种设计手法相结合,则可以产生更佳的感受效果。颐和园的云松巢背靠万寿山,面临昆明湖,空间处理与它所处的特定的地形环境相协调,西部的庭院明显具有内向布局的特点,东部则取外向布局的形式,两者相得益彰。苏州沧浪亭的处理也很有特色,天然河流葑溪从园外东北部流过,园主不是拒溪于外,而是沿水营建了一条曲折的复廊,内半廊与其他建筑形成内向式空间;外半廊取外向形式,挑出水面,有亲水效果,结合廊子还建了藕香榭、面水轩、观鱼处等临水亭台,给人以溪流曲折和水面开阔之感。整体兼有内、外向两种布局形式的特点,达到旷奥相济的效果。15-17
空间组合时,放是旷,收是奥。苏州留园的入口部分给游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留园在当年是与住宅部分紧连着的,留园主人一般从住宅进入园林部分,沿街设侧门(即现在使用的留园大门)是为了方便接待来访的宾客。入留园大门后是较为宽敞、明亮的门厅,从门厅的右侧至“古木交柯”是一段窄长的过道,这一段的空间旷奥变化处理极为成功。从过道前行十余米左拐,空间稍放;再前往右拐,有两个小天井为较暗的空间引来一丝光亮,带来些微天趣;又前行,过门有一天井,筑花台,置石笋,植花木,其北敞厅内有书画隔扇,廊壁嵌书条石,至此,园林景色已露端倪。再往前,过“长留天地间”腰门,便进入留园中部了。留园的这一段过道,空间不断收放,游人的心理也不断随着空间的变化不断收、放,再收、再放,不仅不感到这段过道单调、呆板,反而觉得游兴大增(见图6)。375-388
J7Y436.jpg
图6 留园入口旷奥特性分析图
露与藏也是常用的手法,露是旷,藏是奥。藏是指在视觉上景观被某些东西遮蔽或被掩饰得模糊不清的状态。藏可能会引起错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指人不断产生错觉,又不断消除错觉,体现出可索而又可解的过程,景观引人入胜。藏是避免一览无余,而不是一点也不让人看到。因而,藏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露,否则,藏之过深而又不为游人所知,藏的意义又何在?在园林中,不论高大的楼阁或小巧的亭榭,全然地袒露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意远、境深。景色若隐若现,比较含蓄而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苏州拙政园在进入园林入口腰门后,迎面布置了障景黄石大假山,基本挡住了游人的去路和观赏视线,但绕过此假山,竟是一湾池水,远香堂、南轩、香洲等拙政园中部的主要景色呈现在游人眼前,藏与露结合得非常完美。再如,狮子林中的卧云室是一幢体量较大的楼阁式园林建筑,处于假山环抱之中,四周怪石林立,树木蔽天,在大假山中穿行,或在山外向山里观望,仅楼之飞檐翘角间或从缝隙或树梢中显露于外,这既暗示出楼之所在,但又十分含蓄而耐人寻味。
旷奥相济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空间环境,也在于其内在精神的表达。景观是一种文化语言,在描绘一种文化形态。景观空间环境可以作为故事场景,故事则赋予环境意义,景观空间序列在情节上就成为一种叙事过程(Landscape Narratives)105-112。从精神感受层面看,旷奥相济的境界依靠主题、节奏、冲突等情节策略来实现。主题是联系空间序列的线索,其节奏把握的关键在于时间和频率的设置,当景观空间环境与游客身心韵律一致时,会出现明显的“共振”;而相互冲突的故事情节策略则通常伴随强烈的对比手法,使景观叙事有突然的转折,出乎人的意料。
五、结语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骚人墨客描写景观的辞藻很多,有些固然典雅,然而无从把握,有些确实精妙,奈何不可捉摸,难以转译。应该说柳宗元不愧为游记之祖,同时也是很好的规划设计师,他对山水旷奥特色的描述给后人的启示非常深刻。当下的景观设计理论和柳宗元的旷奥之说是互为可译的,空间序列、空间分隔、意境结构等方面处处体现着旷奥特性。旷、奥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旷奥特性也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空间环境层面上,而是结合了精神感受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引人入胜的景观旷奥相济,形成“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
注释:
①出自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柳河东全集》卷二十八)。
②环境心理学者Kaplan夫妇提出“风景审美模型”(landscapereference model),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认为人是作为一种高智能的动物出现于自然环境中,他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空间(景观)的安全和舒适,还要利用种种信息去预测、探索未来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