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题材水墨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及其创作的特征
以传统戏曲中人物形象为表现题材的水墨画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别。优秀的戏曲人物画作品不仅传达舞台上鲜活的艺术形象,且能充分映显出传统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审美趣味,成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绘画和谐交融与良性互动的结晶。水墨人物画的范畴较广,本文所谓戏曲题材水墨人物画主要针对小品创作而言。
一、戏曲题材人物画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
现当代的很多著名画家都曾进行过戏曲人物画的创作:刊行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漫画》中就曾登载有张光宇先生的京戏速写,其作品准确抓住人物的动态,形象动人、舞姿优美,显露出作者在绘画才能上过硬的基本功。关良先生的水墨戏曲人物更是声名远播,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评价。他虽深入戏曲之中,却能摆脱舞台上一切实际表象的束缚,从感受中探索和进入属于个人的艺术境界,创出一条手法独特的艺术表现之路;他已不满足于外在的、表面的美而重于撷取内在的精华,这种追求最终成就了其才华的放溢和作品的高格。叶浅予先生一生勤于作人物速写,他的戏曲人物画写生作品多以简练流利的笔调紧紧抓住各种人物类型的特点,笔下人物或动或静,皆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他所画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舞台形象,将人物在表演艺术上端庄、凝重、冷艳、坚毅的性格刻画得鲜活动人。在戏曲人物画创作的杰出艺术家中,还有林风眠先生,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画作品如同一只加入各种元素的熔炉,以火一样的热情进行冶炼并放出宝石般异样的光彩,其构思的独特与色彩的变幻皆非俗手所能比拟;画面上奇妙的组合是智慧与才华的交织,散发出永恒的迷人夺目的气息。
除上文所举几位艺术家的戏曲人物画外,当代从事这方面创作的画家还有不少,他们有的偶或为之却有不俗表现,有的则长期从事戏曲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并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程十发作品纵横率意的笔调、马得、韩羽戏画中曼妙的造型与生动浑朴的性格刻画等,皆各具独到之处,值得观摩研习。这些从事戏曲人物画创作的画家之所以喜爱和擅长于此,是因为他们同时还是一位戏曲艺术的业余爱好者甚至是颇具水平的票友:在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中,正义与邪恶、歌颂与鞭挞无所不包,加之美妙的造型、高超的表演与悦耳的旋律,似乎令人欲罢不能;画家有感于此而欣然命笔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优秀的戏曲题材水墨人物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一绘画表现形式之所以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恰恰是因为绘画中的舞台艺术形象被生动地转化为鲜活典型的平面效果,使得戏曲舞台上的美学因素在画家成功的二度创作中得以凝练与提升,其艺术内涵经转化后又达到一个新的、更集中的高度。杰出的画家对戏曲人物形象审美质素的淬炼当然地超越于其题材的来源之处,因而画面中的戏曲人物较之舞台形象更具典型性、代表性与独到的艺术感染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戏曲和绘画艺术都是精华的部分。戏曲人物画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传承形式,汲取和融会着两种艺术样式之所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鲜明优势和特征,值得我们关注、爱护和用心实践。
二、戏曲人物画的艺术创作手法略探
戏曲人物画创作要求画家应对戏曲艺术有足够的兴趣与知识储备、经常观赏舞台艺术表演、关注和研究戏曲文化。在戏曲舞台上,各种人物形象及其表演动态、华丽的服饰与图案造型、独特的道具和布景等都可成为画家的创作素材。欣赏优秀的戏曲人物画家的作品、借鉴和参考其艺术经验,对于提高戏曲人物画创作水平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作素材的收集。一般来说,创作戏曲人物画少不了面对舞台人物表演进行现场写生;但因舞台表演动作有时瞬息万变,且受环境限制,若想在剧院画成充分的水墨画似乎是不现实的。在不能使用相机拍照的情况下,准备一本大小适当的速写本并以较妥的办法解决照明问题,在现场完成的戏曲人物速写(一般为硬笔画)则可作为很好的创作素材。尽管所写形象有时或许不太完整,但其中每每会有意外的收获,那些生动鲜活的内容多是从剧照中难以求得的。当然,这种素材搜集方法对画家的速写基本功也有较高的要求。其次,通过目识心记的办法,戏院观剧归来后,凭脑海中的舞台印记挥毫泼墨;这亦是对作者戏曲鉴赏与掌握程度的一种考验。近年来,通过收看电视、光盘等戏曲演出视频进行写生或记录亦成为采撷素材的重要方式。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戏曲舞台演出的视频资料获得越来越丰富和容易,视频下载与任意截图等手段更使得创作素材的收集日益便捷。值得注意的是: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舞台人物鲜活动人、个性分明,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戏曲人物画,应经常地看戏、品戏,努力体悟舞台表现所凝集的艺术情感与文化底蕴;还应多学习和研究戏曲中某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京剧中跺泥、云手、趟马、起霸等程式化动作的造型规律),这样才能在绘画时做到心中有数,运笔自如。
对于戏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表现而言,画家在“看”和“画”这两个方面皆不可偏废:不但应看戏而且要看得精、博,不但要画戏而且应画得准、深——努力使看戏与画戏互动促进、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创作出成功的戏曲人物画,画家应能抓住一出戏的精华片段或情节关捩进行表现,因此,不熟悉剧情而单靠摹画剧照来进行戏曲人物画创作是不足取的;当然,心手相应的艺术表现基本功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戏曲题材水墨人物画一般多取全身形象进行表现。除了应当遵循一般人物画作品的创作方法与步骤外,还需注意戏曲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的装扮和特征;应着重刻画人物的造型特点与性情气质并可做适度夸张与变形,以使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画面张力和艺术感染力。欣赏舞台戏曲表演能更好地促进戏曲人物画的创作,最好的状态是:一面会心地欣赏舞台演出,体味其赋予的美妙视听愉悦,一面且能够在适当的时刻描绘心仪的人物造型。对于呈现在眼前的一出够水准、有分量的演出来说,如无法做到观剧的同时有效收集绘画素材,则应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欣赏舞台表演上;这是因为,戏曲演出所呈现的各种艺术美的元素,仍会对绘画创作产生潜在而深刻的促进作用。
戏曲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写意地抒发人物喜怒哀乐
的情绪,以“寓灵动于规范”的程式化表演将整个舞台调动起来,规则中有自由,随心所欲不逾矩。其或含蓄或夸张或空灵的呈现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正与中国画的创作表达方法暗相契合:在对艺术深层内涵的无限体味中,倾心于此的画家应能有所感悟。本质上,戏与画两种艺术形式可谓“同源异派”,敏感于二者共性因素的画家必然能在戏曲人物画创作方面获得更多艺术与美的滋养。以京剧为例,欣赏舞台表演中的唱、念、做、舞以及各类板式和曲调,似乎能使人产生对传统中国绘画行笔运墨的抑扬顿挫、构思布局的起承转合的联想:二者艺术特征的这种“通感”效果,使优秀的戏曲人物画家能够在品鉴戏曲表演的同时产生触类旁通的艺术共鸣,从而为更好地完成其水墨人物画作品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画家的艺术欣赏水平与专业创作能力都能获得相当的提升。如在程派唱腔中,句末多有鲜明的“归韵”收字唱法,这即与中国画运笔勾线时的收笔“回锋”有一种异曲同工的妙处:虽似难以言传,但细细体会起来却又显著分明,不容置疑,或可谓另一种意义上的“细微处见精神”。
三、结语
伴随着新时代艺术园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崭新局面,在戏曲人物画领域也必将会兴起更多更新的风格与流派,产生更多更优秀的戏曲人物画家和作品。戏曲题材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其应具的高度,如何在探究和分析其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推动这一特色鲜明的传统绘画艺术类别更好地向前发展,已成为我们应当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傅谨著:《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彭修银著:《中国绘画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肖华:《戏中有画画中有戏——同源而异派的中国戏曲与中国绘画美学思想比较初论》,载《艺术百家》2005年第1期,第90-92页。
上一篇:论音乐表演中的美学原理的结构分析
下一篇:艺术家的世界与“精神品格”的分析